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2/24 12:46:04瀏覽435|回應0|推薦10 | |
. 時空的切片 *莫云 ——卡爾維諾《最後來的是烏鴉》 . 義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1985)的名字對台灣讀者而言並不陌生,他的作品構思奇詭,每每令人為之驚歎,那部以框架嵌入、層次疊沓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更被公認為後設小說的經典。晚近上市的《最後來的是烏鴉》一書,輯編三十篇卡爾維諾早年的短篇小說(1945~1949),全書偏向寫實主義的筆法,儘管沒有後期繁複多變的技巧,卻相對單純易讀,也處處可見作家思維犀利的機鋒。 這些小說的背景集中在二戰後的義大利,身處貧窮、混亂而亟待重建的社會秩序中,每個生活艱困的小人物都有著危疑不安的憂懼與順時應勢的堅韌。作者擅長截取多樣性的題材,以情境切片突顯生命中難以負軛的沉重,觀點獨到卻不著力於故事敘述的完整性,細讀之下,更能察覺他舉重若輕的功力。讀者也能從這些時空遠去的故事,見微知著地感受普世皆同的人性。 例如〈光禿禿枝椏上的晨光〉、〈代代相傳〉,皆是書寫物質拮据的年代,生活在貧窮線下的農民在希望破滅,壓力砰然炸鍋之後,竟如出一轍地轉身對更弱勢的家人撒氣霸凌,藉以平撫淪為「魯蛇」的窘迫難堪。〈糕餅店失竊記〉、〈美金和徐娘半老的風塵女〉、〈小兵奇遇記〉,更進一步嘲諷地揭穿了在失序的時空中,即便是身分對立的軍警罪犯、小兵貴婦,骨子裡同樣潛存著食色本性以及一觸即發的貪欲。 有別於那個年代強調批判或悲憫觀世的小說,卡爾維諾總是習於不慍不火,以平行的視角看待他筆下的人物。〈與牧羊人共進午餐〉一文中,地主刻意邀請新聘的牧童共進午餐,一家人努力與客人周旋搭訕,話題卻總是尷尬地扞格不入。做為敘述者的少主人昆多自以為是的主觀,更突兀了傭雇之間的彆扭疏離;而牧羊人始終保持一貫謹守本分的木訥,反倒呈現了不卑不亢的隨遇而安。全書最有趣的一篇是〈十一月的願望〉,主角巴巴卡洛滑稽突梯、率性無賴的行徑,讀來令人瞠目發噱。衣不蔽體的他在領取了教會發放的衛生衣後,竟然混進皮草店的倉庫,試穿許多名貴的皮裘,還不忘對鏡搔首弄姿一番。在讀者庸人自擾著為他擔心難以收場時,他卻坦然穿回女店員為他滌洗過的衛生衣,若無其事地走到公共廣場去做健身操了。故事看似荒謬,其實是戲謔地反諷了朱門酒肉臭的皮相與庶民易於知足的黑色幽默。 此外,書中多篇作品源自作者在二戰末期加入游擊隊的體驗。〈去指揮處報到〉、〈地雷區〉等篇都不直接書寫戰亂的凶險,而是以當事人惶惑不安的言行傳導內心的忐忑糾結,一路漸行漸遠地延展著小說的張力,即便結局未出現讀者預期的僥倖轉折,讀來一樣震撼。做為書名的〈最後來的是烏鴉〉一文中,神槍手少年與敵兵殊死戰的最後一幕,更是令人怦然錯愕。在少年一槍射下公雞、槲鶇、田鷸、松果,卻遲遲未打下林中盤旋的烏鴉時,連蹲匿在巨石後的士兵也為他精準的槍法著迷,渾然忘情地起身提醒對手:「那裡有烏鴉!」終至應聲斃命。故事在烏鴉低飛時戛然結束……相較於雷馬克的名著《西線無戰事》那個不知為何而戰的德國少年在刺殺法國士兵之後的驚駭與悔疚,年輕的卡爾維諾顯然樂於為讀者保留更多自行判讀的空間,在心頭餘震未息之際,用故事的片段圖拼一個被裂解的時代。 . *原載2020.2.24.《中國時報藝文副刊》: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224001434-260115?chdtv. Yahoo新聞: .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