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拉脫維亞河畔老城里加
2013/07/14 19:31:20瀏覽7429|回應13|推薦115

 拉脫維亞河畔老城里加

里加道加瓦河上的鐵路橋Railway Bridge Riga,1914年通車營運,長有180多公尺。

 道加瓦河畔的雕塑,是男?!是女?!您猜到了吧?!

 道加瓦河畔里加古城的里加大教堂和聖彼得大教堂。

 

為了證實古城從古 至今未變的原貌,當地導遊拿圖片對證。 

清晨,從道加瓦河對岸遠眺里加古城。 

 深夜11點,自道加瓦河畔眺望里加古城。 

跨過道加瓦河進入里加古城區,這已是夜深時刻了。 

早上,從運河公園進古城,石橋上掛滿同心鎖, 運河有觀光船搭乘[。 

輛光光的深夜,里加大教堂廣場與露天咖啡座 。

古城19世紀的新藝術建築。 

現今高123公尺的聖彼得教堂 ,經過多次整修曾高達136公尺。

 

聖彼得大教堂3個小門上,讓人驚嘆的雕刻。 

藏匿在建築群中高聳的聖彼得教堂。 

里加舊城的城堡廣場和羅馬教堂 。 

緊依的三兄弟之屋,右邊白色屋子,是里加最古老的民宅。

建於17世紀,三兄弟之屋其中一戶大門 。 

建於1226年,里加的聖亞可比教堂(Holy jacobian church)。

 。

古城巷弄汙水排水系統與排水溝。 

瑞典門修建於瑞典統治時期。

瑞典門框上雕刻生氣的獅子,表示請入侵者離開。

 

始建於14世紀的火藥塔(GunPower Tower),現在已成為軍事博物館。

 

 

軍事博物館建築的外觀。

 

軍事博物館旁建築牆上,是拉脫維亞城市的徽章。 

 

里加新、舊城區交接處的自由紀念碑,是里加的地標。 

三層的自由紀念碑由衛兵護衛,每整點替換交接。 

紀念碑四面的雕像,都是有關爭取自由圖騰。 

自由女神紀念柱,頂端的自由女神米蘿妲,象徵爭自由與獨立。

 

 

蕾瑪鐘(Laima Clock)1924設置在交通頻繁街道,催促工人準時上工,現在成了男女約會地標。拉脫維亞有名的巧克力也以Laima命名。 

貓屋屋頂上生氣的貓。

生氣貓整體黃色建築。 

生氣貓大門建築是新藝術建築。

屋頂上弓起身子,瞪著黑人頭會館,殺氣騰騰的貓兒。 

里加老城讓人驚艷的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 建築。 

建於中世紀的城市商業建築小會廳(Small Guild Halls)  

商業建築旁是幢幢繽紛山型建築。 

建築遠方聖彼得教堂,一度成為世界最高的建築。

花草鋪陳一條條波紋線條,代表從前這兒是河流。

用灰藍地磚在地板上彎紐,這些曲線,表示地下為水道和河流 。

巷弄相對的建築中,藏匿一個津津樂道有趣故事。 

在一幢頂上,坐著一名百思不解的學生。

對面牆腳,立著一名教授,師生相對,像是在授業又像是解惑,也好像在責備學生,平時不努力的後果。這是人們頻想像說故是啦! 也是新藝術建築的誇張與獨特。

里加古城的建築。 

里加古城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收錄為文化遺產標誌。  

里加圓頂大教堂又名聖瑪莉大教堂

 里加大教堂背影

里加舊城有不少興盛於19世紀末新藝術建築。 

矯情華麗古城的新藝術建築。

 

里加古城內一家中古世紀風味餐廳,據說許多政商名流都到此用餐,看起來毫不起眼。 

市政廳廣場上黑人頭之屋,鮮豔的山形建築,獨特亮麗十分搶眼 

   

黑人頭之屋前遜色的羅蘭雕像。

 

 

重建後黑人頭之屋,有哥德式與荷蘭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  

黑人頭之屋門前雕像 

黑人頭之屋側牆上的雕塑。

 

黑人頭之屋的雕像與天文鐘。

黑人頭之屋牆上雕像。

黑人頭之屋旁,紅色步槍兵紀念碑。 

里加古城擁有不少19世紀末新藝術風格的建築。

里加古城新藝術風格建築 。

自由廣場進古城的攤販。 

里加古城的建築 。

夜色中的市政廳。 

市政廳廣場上的市政廳建築。

市政廳廣場上別致的建築。

深夜,市政廳廣場上的露天咖啡座依然人未散。

市政廳廣場上的山型建築。

 里加古城牆。

里加古城牆與護城砲台。 

市政廣場上與黑人兄弟會並排的山型建築。

拉脫維亞66公里近郊,巴斯卡隆黛爾宮的長廊。 

隆黛爾宮俗而有力的黃金廳 。

隆黛爾宮聖潔的白廳。 

隆黛爾宮粉色的玫瑰廳。 

隆黛爾宮中,公爵比龍的臥室。 

義大利大師設計,為當時柯爾蘭(Courland)公爵比龍(Ernst Johann B īron)所打造的夏宮。 

隆黛爾宮窗子外望,一座遼闊法式花園。 

拉脫維亞河畔老城里加

   離開愛沙尼亞古城塔林,車開始南下,往400公里外,另一國度拉脫維亞(Latvia)首都里加(Riga)前進

漫漫長晝充滿活力

  這一連串歐洲國家,並非都使用歐元,使用者付費又是歐洲各國的一貫作風,廁所使用就是其中之一,也最讓人操心和傷腦筋。一路上午餐在這個國家,晚餐已在另一國家了,幾乎一天換一國,欲換當地錢幣沒機會也沒時間花,不換卻又沒錢上廁所。每到景區或休息站找到了廁所,卻找不到可用的錢。有當地錢幣的團友,也因國家轉換迅速,手中的錢幣到底是哪國也是一頭霧水分不清。大家經常列隊於廁所,七嘴八舌在各國硬幣裡挑來選去,在分角間加減計算亂成一團。此時才深深體會到台灣廁所免錢又方便,實在太可愛啦!車行一路是平坦舒適,景色宜人,一樣一覽無遺綠油油的草原、一樣一望無際密匝匝的森林、一樣一排排隨風轉動林立的大風車一樣一片藍天連向地平線的毫無阻礙、…………。

 

  夜深了,拉脫維亞(Latvia)首都里加(Riga)到了。早上才馬不停蹄徒步在塔林古城,下午人就到了另一國度拉脫維亞。疲累不堪進入旅館,同伴一邀,又努力撐起下垂的眼皮,飄飄然跟著往里加古城方向走去。深夜的拉脫維亞,太陽依然高掛天際不肯下山。高緯度的拉脫維亞,好不容易有幾個黑夜懶得降臨的長晝彌補剛才結束冬天的長夜,雖然夜已深,但到處都是人,騎單車的、散步的、遛狗的、慢跑的、垂釣的、談情說愛的、…………把長長的道加瓦(Daugava)河堤綴點得熱鬧非凡。成群結隊青年們追逐、嬉鬧、打滾、…………,沒有絲毫夜的感覺,充滿活力的長晝。我仿效他們,也不想在天還亮著就上床,也仿效他們盡情利用難得的漫漫白晝。沿著河堤登上人車通行道加瓦河上的斜張大橋,前進對岸的里加古城。有人讚稱里加是東歐的巴黎,大概是跟巴黎一樣,都擁有一條穿越市中心的美麗河流,都是古典與現代兼具的城市,也都有千變萬化的浪漫,與摩登時尚的風采吧!走!馬上一起探訪東歐的巴黎

走馬看花夜遊古城

  里加建城已有800年,是一座新舊交融的都城,早在1201年,不論文化、建築、音樂、藝術及文學都仿效法國、英國、德國、…………等周邊西歐各國13世紀末,西歐人也開始移居於此,里加成了種族的大熔爐,如今純正的拉脫維亞人所剩無幾。1977年,精采的里加古城,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為文化遺產。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因物價普遍低廉,來自北歐遊客喜歡搭乘遊輪到此採購觀光,觀光熱潮不斷的增溫。穿過道加瓦河走進古城。1211年啟用的里加大教堂Doma Baznica遠遠對我眨眼,穿出默默的小弄石巷,大教堂廣場Doma Laukums)處處露天咖啡座爭奇鬥艷花朵妝扮得花枝招展,昏暗中古老舊的里加大教堂,在盞盞時尚暈紅的燈光下,更顯斑駁蒼老。自廣場極目仰望,大教堂尖塔一隻昂首金雞是紋風不動,由於里加靠河又臨海,這隻金雞是用來觀察風向。古早尖塔上的金雞提供了遠近居民風的方向是功不可沒。直到1985年,金雞才功成身退,教堂內還有一台1881年加裝,6718根的管風琴值得一探。

 

  因為夏天來得慢,去得急,夜已深,但大教堂廣場享受優閒的人一點也不減。繞出大教堂廣場,往市政廳廣場(Ratslaukums)走去,始建於1209年,高達123公尺,突兀在建築群中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Church塔尖不離不棄呈現眼前。聖彼得大教堂是古城最高建築,也是為了紀念里加守護神聖彼得而修築。除了高聳的教堂尖塔,最獨特是教堂前3個羅馬廊柱撐起的小門,門框飾有精美浮雕及栩栩如生聖者雕像,增添了頹廢教堂更多的古意。命運多舛的聖彼得大教堂,於1721年毀於祝融,二次大戰又毀於戰火,二次大戰前,是歐洲最高的木製建築。因為多次整建,使得這座教堂呈現了哥德式、羅馬式及巴洛克式多樣風格。里加所有教堂好像都風行在塔尖安裝金雞,該教堂不免俗,也於1973,在塔頂置了避邪的風向金雞。1970年,蘇聯重整並安裝電梯,讓遊人登上72公尺塔頂俯瞰遠眺。

自由廣場與貓之屋

  里加古城所有精美建築,都集中在市政廳廣場周圍,尤其是那幢金光燦爛黑人頭之屋(House of Blackhead),該屋創建初期為『黑人頭兄弟會』。14世紀,由一群年輕單身的德國商人組成的商會,提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事業有成晉升為大基爾特(Great Guild)德國籍富商聚會與住宿。由於該兄弟會信奉黑人武士聖摩里西斯(St.Mauritus ),所以以黑人頭當商會的標誌。不過古代的黑人頭之屋,已被無情的戰火摧毀,現在所見是1999年依樣重建,採用了文藝復興末期華麗風格,紅磚山形屋的門楣還覆上精美的天文鐘,不愧是錢味濃重商人建築,整屋子的金光閃閃,是俗而有力。黑人頭之屋前,一尊象徵自由與正義舉劍羅蘭雕像(Rolanda statuja),雖然威武挺拔,但顯得落寞失色。二次大戰期間,市政廳廣場周遭建築全被夷為平地,但這尊6公尺高的羅蘭立像,卻奇蹟般完好無傷挺立,只是戰後還是被蘇聯摧毀。市政廳廣場靠河公路旁,一座紅色步兵廣場(Latviesu Strēlnielu Laukums),場上3尊背背相依,高約8公尺由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步兵雕像,它是列寧時期的產物。驍勇善戰拉脫維亞步兵,對抗過統治的德軍,推翻沙皇而支持史達林,列寧將這支有功的軍隊,稱為『拉脫維亞紅色步兵』。只是拉脫維亞獨立後,為擺脫蘇聯統治陰影,有人建議移除。

  真的累癱了,再繼續走下去,天真的亮了,依依不捨自紅色步兵廣場附近大橋再度跨越道加瓦河返回旅館。次晨,又和大家跟著導遊探訪白天的里加。徒步從運河公園( Bastejkalns)走向里加新舊城交接處的自由廣場 (BrivibasPiemineklis)。一座建於1935年,42公尺,自由紀念碑(Freedom Monument)呈現眼前,這是里加的地標,也是拉脫維亞自由、獨立與主權的象徵。碑頂自由女神米蘿妲Milda)手舉的三顆金星,代表拉脫維亞三個歷史區,維德澤姆(Vidzeme)、拉特加列(Latgale)和庫爾澤姆(Courland),石碑上刻著:『為祖國和自由』碑文。從自由廣場進入老城,一幢黃色建築屋頂兩側,各豎一隻弓著背翹起尾巴發怒的黑貓,原來是鼎鼎有名的『貓之屋』(Cat House)。聽聽牠的故事吧!一次大戰前,屋主是位富商,一直想成商會大基爾特,因為他是拉脫維亞人不是德國人屢遭拒絕。富商心中不滿,為發洩與報復,在自家屋頂雕了兩隻生氣貓,對著大基爾特商會羞辱。經過法院幾番調解,富商終於成為大基爾特,也將屋頂上兩隻生氣貓的尾巴轉向朝天。故事版本各別,信不信由人,不過不以武力對抗,還挺溫馨,挺有藝術的。

三兄弟之屋與隆黛爾宮

  里加古城中還有一處極具歷史性的『三兄弟之屋』(Tris Brali),是三間緊鄰的老屋,也是里加中世紀的建築代表,尤其是靠右的那間白色屋子已有600多歲,是拉脫維亞現存最老的民宅。小小窗戶是當年憑窗大小徵稅,家家為了避稅將大窗改成數個小窗。旁邊另兩幢黃色及綠色屋子是建於17世紀,現在已闢為建築博物館。穿梭在條條古巷道、走過瑞典門、路過各教堂、欣賞古建築、…………,當穿出古城牆,又是一個上午過去啦午餐後,車從里加來到66公里外巴斯卡Bauska的隆黛爾宮Rundāles pils。隆黛爾宮是義大利設計師巴托羅米歐(Bartolomro Rastrelli)所設計,也是聖彼得堡冬宮的設計者。素雅的隆黛爾宮,蘊藏著俄皇地下戀情,錯綜複雜的情史就不贅述。看見草坪間巴洛克式黃色建築就讓人心情舒暢。入內參觀王公貴族奢華的黃金廳、為跳舞設計的白廳、色彩柔美的玫瑰廳、鍍金浮雕、水晶吊燈濕壁畫、…………,讓人目眩讚嘆。

  1740 年,完成後的隆黛爾宮,曾被世人遺忘。1762 年,腐朽破敗的隆黛爾宮,於俄皇凱薩琳即位後,再度聘請原設計師整頓修復,1768年完成,以新洛可可式建築風格呈現在世人面前。之後,戰事頻傳,風波不斷,經過幾番波折,1933年,由國家接收,雖然逃過二次大戰炮火的蹂躪,不過宮殿也淪為倉庫。1970年,重新整修,1972年改成博物館,2001 年,外牆粉刷,擁有 138個房間的隆黛爾宮,對外開放其中的40個房間,如今宮殿一直還在持續整修中。

  進隆黛爾宮拍照要另外購票,必須使用拉脫維亞錢幣,我只有歐元沒有拉特(Lats。在地上撿到一張他人用過丟棄的貼紙,貼在胸前蒙騙過關。這不是我願意,因為沒地方換錢,又馬上就要離開拉脫維亞,我沒有當地錢幣,是不得不的選擇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0928877070&aid=790739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15 11:48

這座老城卻是有著活潑的雕塑

分不清男女的塑像、生氣的獅子、屋頂上弓起背生氣的貓、百思不解的學生、

還有黑人頭.....真的很鮮明的對比,讓人看了難忘~

 


        
cwc(c0928877070) 於 2013-07-15 18:11 回覆:

里加有許多文藝復興後期,誇張詼諧的新藝術建築,很讓人玩味。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15 10:44
好遙遠的國家﹐以為是窮鄉僻壤﹐沒想到這麼漂亮的國家。
cwc(c0928877070) 於 2013-07-15 18:09 回覆:
雖然經過一、二大戰,又經過共產封鎖,但古蹟卻完好保存與忠實修復呈現

abctedd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拉脫維亞
2013/07/15 05:26
拉脫維亞,東歐風情。幾乎每一張照片都可以當精美的明信片
cwc(c0928877070) 於 2013-07-15 18:06 回覆:

感謝您的讚美與拜訪。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