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場沒有輸家的球賽。。西恩日
2010/09/06 11:16:42瀏覽6616|回應23|推薦71

                         圖片摘自bearcubbaseball.com

前陣子網路上流傳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西恩日。由於轉載多處,我僅摘錄如下(原稿出處附於文后):

西恩是一個學習遲緩兒童。夏天一場在公園里的棒球賽,一支處於落后的球隊竟然願意接納西恩成為隊員。在比賽的最后一局,最后一棒,最后一個反敗為勝的打擊機會,球隊仍然執意交給了西恩,讓他站上打擊區。

西恩揮棒打出一個慢速的滾地球,對方的投手本可穩穩的封殺西恩於一壘前,但他放棄了贏球的機會,隊友們也善體人意地用一連串“蓄意”的失誤,“配合”著把西恩送回了本壘。

兩隊的男孩子把真愛和人性的光輝帶進了這個世界。”

西恩没能活到另一個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過逝,但他從没忘記他曾經是個英雄。

這是一場沒有輸家的球賽。因為,真愛沒有對手,慈悲沒有敵人(註)

這樣的場景在臺灣可能並不多見,不是臺灣人沒有愛,沒有慈悲。而是臺灣的小孩在勝與負,贏家與輸家間普遍存在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非勝即負,非贏即輸,中間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人類珍貴的普世價值常在這鴻溝中埋葬了。

舉例來說吧,加拿大這里的中小學球隊,多半的比賽,沒有所謂的板凳球員。球技爛如小犬,好如飛人喬丹,分配到的是同樣的上場時間。教練把球隊的勝負擺兩旁,球員的自我擺中間。來這多年,從來也沒看到此地的家長抗議這樣的安排。

這里的教育制度也一樣,大學是設立給十分之一的人口就讀的。一般的公立高中,就有許多職業技能訓練的選項,幫助小孩盡快找到自我的價值,職場的定位。學校正規體系外,社區還提供了終身學習(Continuing Education)的機制。中國人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在這里得到體現。無形中,這種多元的社會價值觀,創造了社會上許多自我肯定的贏家。只不過這樣的體制,在亞裔人口不斷湧入的溫哥華,近年來已產生了質變。

記得年輕時代臺灣的教育制度,在國中,學校里就已分了升學班和放牛班。第一道贏家與輸家鴻溝產生了。高中和大專聯考又在孩子們間劃出了第二道和第三道鴻溝。感覺上臺灣的教育制度就像一張張濾網,不斷的在篩選著贏家,隔離著輸家。一次大考后,換上更精密的濾網,再從贏家中過濾出輸家。只要有輸家,這社會就流竄著仇恨。而仇恨就像蕨類的孢子,躲在陰冷潮濕的角落蜇伏,俟機而動。

一次大戰后的德國,在凡爾賽合約中,受盡屈辱。仇恨的孢子隠伏在每一個德國人身上。最終引爆了第二次大戰,賠上了全人類的幸福。

台中角頭命案的少年殺手廖國豪,是臺灣教育體系下的輸家,十八歲不到的他用仔彈拒絕接受這樣的事實。

ABBA的歌The winner takes it all. 在現實的生活中,似乎並非全然如此。

格友AV最近寫了一篇有關教改的文章,里面每篇的回應幾乎都快比本文還長。教改,永遠都是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也永遠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自從李遠哲博士為教改專家后,小民我就不再敢涉獵其中。我只知道如果臺灣的教育仍不斷的繁衍輸家的話,那賠上的將是整個國家社會的前途。

昨夜,小兒子(有好動/學習障礙傾向)和我為了就近照顧一隻流浪狗,睡在陽臺旁的沙發上。在他熟睡的臉頰上,我看到了西恩的影子。每一個小孩,有天才的基因,也有他學習遲緩的一面。公園里的小孩接納了西恩,而我呢?

西恩日故事中的小男孩們,高舉著手套,棒球雖從指尖中滑落,卻在手掌中留住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英雄,又豈僅是西恩而已呢!?

註:

《慈悲沒有敵人》聖嚴法師的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西恩日原稿刊於格友網路上的浮光掠影,http://rwcuttershare.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29.html

影音摘自網路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rtpeng&aid=438672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幸福的白開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人的西恩日.
2010/09/07 22:21

剛剛教改時,大家對教改充滿了期待.

但是,幾年下來發現,

這樣的教改似乎愈改愈糟,

孩子並未比較快樂!五育也沒比較健全!反而更累,無所適從.

看到周邊的例子,我發現要讓孩子快樂成長的重點決定在於家長的觀念,

你能適當放手讓孩子適性發展?還是希望孩子照自己的要求期望去成長??

這決定孩子與自己的關係及孩子是否快樂.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8 08:02 回覆:

提到教改,回應都比較熱烈。書包的重量,和補習的時間是教改的指標吧。我們來這七年了,從來沒補過習。老大report card 從B.C已逐漸到A。

老二,現在report card 都還是B.或C.,我也拿他沒辦法。等他那天開竅吧!

我比較屬於讓孩子適性發展。

同意妳的說法,孩子快樂成長的重點決定在於家長的觀念。


Jacaran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沒有板凳球員』
2010/09/07 18:00
在澳洲也是。沒有家長或球員會覺得讓球技不好的小朋友上場會拖垮球隊,因為打球的目的,不只是要贏球。可是在台灣就完全是要贏球!今天的新聞校長要一個都不少 家長不爽 名校一口氣丟了180新生,真是沒救了!想不通這些家長及教育界,怎麼會把教育越改越糟,比我們四、五年級的年代有過之,無不及!如果競爭是藉口,那為什麼又鼓勵生育?真是看不出台灣政策cohesiveness!

米格魯,你寫正經文章,很情理並茂,讚!又有「阿爸」的歌,更讚!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8 06:19 回覆:

wow,好有Guts的校長,給他掌聲。我也不知道什麼對小孩最好?!健康,道德,是我的底線,老婆加上愛神。寫正經八百的文,是希望我們都有幸福的下一代。

有點年紀的人都比較喜歡ABBA的歌,妳還年輕吧!

謝謝,大家努力。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過程
2010/09/07 12:53

小孩比賽﹐輸贏並不重要﹐重點是過程。

小時候﹐太注重輸贏﹐長大那麼長的路要走﹐豈不太辛苦。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8 06:07 回覆:

就像那部電影“In pursuit of happyness”快樂常存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真正擁有了,激情又容易退卻。


隨寫人◆ 找回年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輸贏之間
2010/09/07 10:37

輸贏之間

並非絕對

重點是─

獲得了什麼

獲得了才是真贏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8 06:03 回覆:
是的,抓住點什麼。常問小孩的一句話:你從這件事學到什麼?

LeYeah (就(再)糗一下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異地看到及感覺人性的光輝
2010/09/07 10:30
升學和放牛班的分別確實非常的不人道,為什麼放牛班的小孩就不能有尊嚴的學習,既然是行行出狀元,為什麼每一個小孩不是被當棵小樹,好好培養,每個人的資質不一樣,天份不同,為什麼要one size fits all. 美國的60分鐘訪問過一個Autism的人,他連自己穿衣服的能力都沒有,可是他是彈鋼琴的天才,在國家劇院彈過很多次,並到世界各國表演,反過來,我們對智障或學習能力較慢的小孩,我們有那個愛心引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也活的有尊嚴及有機會成為他們生命裡的英雄嗎?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8 06:01 回覆:

我也沒有答案。只有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讓小孩發揮所長。但小孩多半很懶,不逼又不動。其中的拿捏,真叫人頭疼。總而言之,在美加的小孩,要幸福快樂的多了。幾乎沒有聽到願意回臺灣的。


PeterNJ(分散風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北極光
2010/09/07 10:08
http://blog.xuite.net/ci17518/skywalker/13599394

PeterNJ(分散風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麥谷懷?
2010/09/07 10:04
What is the mean?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7 13:34 回覆:
上次笑話的主角。。叫麥谷懷。看了那麼多次還不記得!。。蛤

PeterNJ(分散風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文修養
2010/09/07 10:02
If more people in Taiwan focus on 人文修養, the event in this example will occurs in the near future.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7 13:38 回覆:
yes, hopefully. but it is not likely to happen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t is too competitive  in every aspect of life in Taiwan.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篇貼文
2010/09/07 09:29

看到很多格主貼了,也讀了很多次。

我很感動但是我不覺得那是僅有的事實,我相信在正常的孩子團體裏,這樣的事情是可能發生的。這才是讓我感動的地方。

我們的台灣國人媒體,比較熱心於揚惡,台灣的孩子生長在揚惡的環境,長大後善良的心靈成長就會受限了。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7 13:32 回覆:
謝謝珍珠提了不一樣的見解。臺灣檯面上的人物素質那麼差,真是難為一般的父母了。

溫哥華 千里傳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了啦
2010/09/07 04:46
哪有人電話不停催、又催、再催!
我個人都回應三篇了...
怕電話線被您燒壞,只得又來衝人氣..

西方宗教的影響下,同情弱者,幫助弱勢。
領養小孩或寵物時,誰不想領養健康的小孩跟狗狗,偏偏,有些西方人,認為照顧殘障小孩或寵物,才是榮耀上帝!夠崇高的精神!

有限空間競爭下,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
沒競爭,你過你的溫哥華愜意生活,我則天天欣賞北極極光,互不干擾!
該讓其他格友有機會上台。沒有新貼文前,麥擱炒喇!
http://www.emocutez.comVictor..

史爹(burtpeng) 於 2010-09-07 09:52 回覆:

說的也是,加拿大地廣人稀,各行各業都有發展的空間。但。。。在你家看得到北極光嗎?KTV的霓虹燈吧!要不要來我家看南極光?

電老大三度光臨,拉抬人氣。小弟麥谷懷,肛溫,肛溫。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