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2/17 15:07:29瀏覽1070|回應0|推薦11 | |
今天上午,繼續閱讀羅伯伯過世後遺留下來的信件,並撰寫《羅伯伯及愛人賀雨美女士生平大事紀》。 大事紀,從羅伯伯1922.6出生至2009.5離世,分三大段。第二段為:從1949年《海峽阻隔‧歸鄉路斷》至1983年《鴻雁‧歸鄉‧探親》之間所發生的事情,包括兩部分:羅伯伯在台灣;賀雨美在大陸。 喜鵲﹝攝於中正紀念堂﹞ 1989年1月, 盧伯伯第一次返鄉,停留約一個月。回台後,他的好友兼老同學馮秀孟1989.2.18來信略稱: 你回鄉之前給雨美之信,見到兩封,感於痴情,賦詩三首,本想抄錄給你,沒有機會,不便公開。茲手書于後,如初到吉時能見此詩,對痴情的小和尚也許?﹝按:“問號”代表尚未認出大陸簡體字草書﹞所啟發。雨美對欠感情債,深感內疚,你無貳心,她亦?他。只是沈病在膏肓,行將就木,因而未公開離異,免受人指責也。這是你與雨美見賀敏時,賀雨惠告訴我的,可以參考。 戲贈 人間何事障天河? 牛女鵲橋幽怨多。 願得長虹弓一架, 廣寒宮裡會嫦娥。 借問 夜夜江南夢, 彩雲歸意多。 希成七夕會, 何處是銀河? 戲答 人間無處不銀河, 寄語痴情和尚哥。 七夕可期牛女會, 鵲橋寂靜舞婆娑。 盧伯伯在第一首詩詩行之間書以: 答: 海闊浪高阻天河 牛女相思血淚多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夜夜夢裏依嫦娥 這封信,讓我想起兒時接觸的“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的故事,印象深刻,或許是受到羅伯伯無形的影響吧。四十多年來,原來他都是“夜夜夢裏依嫦娥”,這是何等濃烈的感情啊。 雖然四十多年的生活“魂飛苦”,但他的愛人永遠保持在妙齡女子的完美形象。 希望羅伯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後,藉著喜鵲搭成的橋,與他心愛的雨美妹長相左右,永不分離。 下午,續讀馮秀孟之弟馮秀書同年五月一日來信,勸羅伯伯勿拘泥於舊情另娶,並將唐代才子、詩人杜牧的一首詩,轉抄錄供羅伯伯一讀: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杜牧 ............................................................................................................. 閱讀至此,特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如下﹝摘自:好讀網站﹞ : 詩的表面含義是,詩人自我感嘆自己錯過了尋春賞花的季節。如今風吹花落,景色遷移,已是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很明顯的,這首詩的隱喻的含義,是說愛情故事有時間因素。時機過了,也就情愛成縹緲,人事已全非了。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籍,绿葉成蔭子滿枝。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 杜牧《遣懷 》詩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杜牧《贈別》詩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