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碳水回補──運動員的循環生酮飲食
2018/02/02 14:24:52瀏覽2177|回應0|推薦0

被稱為CKD (循環生酮飲食)是對運動員最好的方法之一,對耐力型以及力量型運動員都有幫助。

如果本身是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或是生酮飲食的運動員,一旦進入了到達酮適應,或已執行低碳水/生酮飲食有一段時間(也許至少兩個月?),接著就必須考慮生理系統以及調整循環進入酮態的時間。

1.你嘗試生酮飲食已有一些時間

2.體重過瘦或想要增加肌肉量

3.你是個有規律且頻繁運動的人

闡述

沒有什麼是可以天長地久。身體必定需要不斷的變化與刺激,否則就會停止反應與適應。

身為運動員不應該每天都做同樣的訓練。為了提高體能水平,應該將長短快慢的訓練強度與時間混合後,做自己適當的訓練計劃。如果訓練課表有不同的變化,自然也不應該認為飲食都是一成不變。或許能在一成不變的巨量營養上順利完成訓練,但以長期趨勢來看,恢復得越來越困難、睡眠品質下降、運動能量降低、進入訓練高原期。

順應著不同的週期與訓練課表,調整飲食的巨量營養架構,讓身體產生輕微的壓力並適應,這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運動員的代謝能力提升的來由。

Stephen Phinny Jeff Volek 兩人合著的《The Art and Science of Low Carbohydrate Performance 》書中有很好的闡述。

戰略性地使用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對飲食法抱持著『全有或無』的一刀切方式看待,如果他們感受到在某方面陷入瓶頸,隨即就會拋棄掉,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加深理解和調整。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重點不是『沒有碳水化合物』,而是適量地、戰略性地應用。包含生酮飲食、原始人飲食等只是建議把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比率重新取得平衡。大多數的飲食模式會促使人們過量服用碳水化合物,這些結果導致人們普遍有半數以上的人有潛在的肥胖與健康問題。

簡單地舉例,很多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每天可以攝入40克碳水化合物並維持著很好的生活。而透過運動增加代謝有些人可以提升到150克碳水化合物也有同樣好的運動表現。但一般平均人每天消耗300-450克,相當於1200-1800大卡,而那些碳水化合物,可能是帶著過敏問題或是麩質等問題的食材。

循環生酮飲食對運動員的優勢

運動員的循環酮飲食包括每週五六天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伴隨著一兩天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這種『超補法』對平衡荷爾蒙和活絡甲狀腺是有幫助的。PhinneyVolek也同意,循環進出酮態是長期維持生酮飲食益處的最佳方式。

但循環生酮飲食不代表你要吃麵包、蛋糕、甜甜圈和可樂!當然,為了調整心情偶爾也無妨。

盡可能在碳水化合物的遴選上保持健康的食材,譬如紅蘿蔔、地瓜或糙米、白米飯、香蕉、蜂蜜。這種飲食調整在心理上也是有幫助的,因為你不會『永遠』限制自己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

整天都食用高碳水化合物會刺激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是一種對新陳代謝有顯著影響的激素,導致身體的大部分細胞從血液中攝取葡萄糖,作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並停止使用脂肪(代謝)作為能量來源。每週一兩天增加碳水化合物,並讓胰島素水平達到高峰時,胰島素將引導氨基酸進入肌肉組織,並同時補充肌肉糖原儲存。這也將刺激:

1.睾固酮

2.生長激素

3.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IGF-1

這樣的飲食提供了自我管理和符合社交手段的周期,在周末你可以攝取碳水化合物,並在隨即回到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而另一種確保你進食更多碳水化合物而不會被踢出酮態的方法是補充外源性酮(MCT之類的)。許多耐力運動員使用外源性酮飲以保持專注力,維持長時間訓練所需要的能量,並透過運動代謝維持酮態。

知名的醫生兼運動愛好者 Peter Attia 進行了有氧運動前後酮態的測試:他發現酮態導致有氧運動效率提高,在長時間的運動中身體依靠更多的脂肪,而不是糖原。這使得他不需要長泳和長程自行車賽中不斷地吃東西。

酮態之前的能量輸出上,身體需要95%的糖原,而只有5%的能量來自於脂肪。但在酮態之後,只有22%能量依賴糖原,因此能夠從脂肪中獲得近80%的能量。確實在他的N=1研究中,無氧的能量輸出100%依賴糖原,而且他的最大攝氧量也相對下降。

但透過這樣的實驗,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根據競賽的要求強度與距離修正自己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當競賽或訓練強度很高,你可以增加攝取碳水化合物,而也不影響脂肪代謝漸升的能力。

1.高碳水化合物的日子應放在你的強度訓練或長時間訓練日。

2.高碳水化合物會大量飽水,不要擔心體重。

3.選擇葡萄糖或複合碳水化合物,避免果糖。

4.在高碳水化合物日減少脂肪攝入量。

5.保持總熱量卡路里水平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1010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