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書日月
2008/09/04 15:12:37瀏覽3871|回應3|推薦102

 

文/侯延卿

 

就算穿著皮夾克,仍掩不住他那股從水墨畫裡走出來的古代書生氣息。

近五六年來,馬叔禮在日月書院開課,講授內容主要是老子、易經等古籍,但範圍涵蓋論語、詩詞、小說、歷史、政治、兵法……什麼都教,系統完整,他說:「這才是真正的教育。」雖然一周只上兩堂課,但一整個星期教室都是他的,可以隨時來去走動。教室後面有廚房可以烹調,上完課即可師生交流,繼續泡茶聊天。也有的學生直接到馬叔禮家中上課,上完課再一起做菜、一起吃飯,一上十七年,師生雙方都樂此不疲。

再也沒有蘇東坡

馬叔禮一生當中對兩件事很著迷,一是寫作,一是教學。

一九七七年,馬叔禮與朱天文、朱天心等人成立「三三集刊」,當時成員中以馬叔禮年紀最大,被稱作「馬三哥」;他大學畢業後剛開始創作,由於面臨生活上的壓力,但又不願放棄寫作,於是參加文學獎活動來解決生計問題,同時還可兼顧三三集刊與三三書坊。他說,文學創作的迷人之處,在於自己所思所想、自己的人生經驗皆可變成小說、詩詞或各種形式的文學藝術;不過,若與李白、陶淵明等古人相比,則差之遠矣!曾在耕莘文教院擔任寫作班主任六年半,帶動耕莘寫作會,聘請過大約四百位老師,舉辦過數百場演講,招收過的學生高達數千人……他感慨這種種輝煌經歷多半偏重於創作本身的技術層面,講究文字運用、風格主義,卻缺少了時代背後的思想與文化基礎。

在這個專業分工切割得太清楚的世代,學生缺乏融會貫通的能力,以致一般人只有職業、事業,而沒有「志業」--以天下為志的胸懷;因此不可能再出現像蘇東坡這類的文豪--寫作信手拈來都是傳世佳作,又從政、又懂水利(治黃河),不僅詩詞書畫精通、開創詞的格局,即使政論文章也寫了數百篇且擲地有聲。因此馬叔禮要振興一種真正大格局的教育,熔詩書禮樂易春秋於一爐,文學、藝術、哲學不分家。

發現楷字的靈魂

為解讀經書,馬叔禮著手研究中國的楷字,解開了楷字的造字原理,可說發古人之所未發、覺古人所未察。中視的《全民大講堂》節目,播出各界學者專家講座,去年十一月也邀請馬叔禮錄了一集<方塊字的靈魂>,就是在講楷字的藝術。

說起文字,馬叔禮對中國簡體字的痛心溢於言表,他說那是「錯簡字」,而我們使用的所謂「繁體字」應正名為「正體字」,因為「正體字」已使用兩千年了,讀經書、寫毛筆、文化傳承,都要使用這正統的「原文」。對岸許多學者也逐漸體會到這個問題,可惜沒有人能夠清晰地告訴他們,那些「錯簡字」錯在哪裡。譬如「寧」字,由寶蓋頭、「心」、「皿」、「丁」組成,寶蓋頭代表家,「丁」是男人,「皿」是器皿,心若不靜,器皿內的水會灑出來,所以心要安才有「寧」;簡體字的「寧」寫作「宁」,沒有心,如何安寧?又,開門的「開」,簡體字把門拿掉,試問沒有門怎麼開?

楷字是漢代所造,其中許多字是根據孔子講的話來造的。馬叔禮在白板上寫下「直」、「植」與「值」三個字,他說,種樹一定要讓樹「直」,如果樹歪了就長不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人最重要的也是「直」,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所以正直的人是「值」得信賴的,「值」字就是根據孔子這話而來。

無論老子、易經、人生境界或文字研究,馬叔禮都是用孔子「格物致知」的方法,自己去思考出來。他說,現在的學校教育都講「師承」,很難再領會「格物致知」的方法;其實人生下來,都有感受天地萬物的直覺能力,可惜現在都受限於僵化的知識傳遞;雖然知識能夠很快速地教導人有思想,卻也很快速有效地限制了一個人的思想。光是看現在小孩子寫字一事,就不難發現目前的學習方式大有問題,一是錯別字太多,二是不懂字的原理、對文字沒有感情,難怪現代人的文字能力越來越弱、整體程度下滑。馬叔禮遺憾地表示,如果能用他的方法來教,孩子們必定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而且對文字會有感覺,對將來寫作大有助益。

近二十年沒有寫作的原因

然而,在教學時,馬叔禮發現文字也有其障礙,譬如在同時面對非常複雜的結構時,文字的表達力量就變得虛弱。例如《易經》,若用文字來講解,卦與卦之間的關係變化繁複,用寫的連作者自己都要頭暈眼花,遑論讀者;但若拿起教鞭,白板上畫出圖表,教鞭起落,三兩下便把六十四卦的結構、對應與變化說明白了,學生可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若用文字描繪,囉唆冗長,講一小段的內容就足以讓讀者如陷五里霧中。所以易經教學應當用錄影的方式,而非文字,這也是為什麼馬叔禮近二十年沒有寫作的原因。

統一企業總裁林蒼生邀馬叔禮演講幾次之後,相談投契,因此便支持馬叔禮把整個《易經》教學錄影保存下來,共一百九十四講,每講三小時,由製作《大陸尋奇》的單位拍攝。關於《老子》的課,馬叔禮則是自己錄製,用一年時間講完,邊講邊錄。去年七月至八月間在國父紀念館講《人生大觀》,也錄製下來。希望能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或網路,發表這些錄影內容。

文學創作雖仍具吸引力,然而對馬叔禮來說,卻是只要懂得創作的快樂即可,他不想耽溺於其中,因為他已體會了孔子「述而不作」的道理。他以「春天來了」比喻創作這件事,讀者看見百花齊放,美不勝收,但百花僅能見證春天,卻不能保證春天;所以今日之要務,應當是去開創一個時代的新思潮。

文化的力量,可制敵於無形、馴服仇恨、消弭衝突,悠然深遠,例如日本曾軍事入侵中國的土地,但中國文化亦能入侵日本的領土(日本的書法、音樂、戲劇等原理皆來自中國),因此馬叔禮決心把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完整錄製下來、傳遞出去。

可以實踐的理想

在所有古文明國家中,最受馬叔禮推崇的政論作品是<禮運大同篇>,因為理念清晰完整,而且堯舜時代「傳賢不傳子」也確實證明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是空想,而是可以實踐的;不若柏拉圖的《理想國》,至今都只能停留在「想」的階段。除了古有堯舜用宗教情懷治國,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今日如何印證「大同」之可行性呢?馬叔禮讚揚證嚴法師便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她的慈濟工作不限疆域種族,更不限宗教,數十年來在全球救苦救難,甚至回教世界也有慈濟的足跡,這豈不就是民胞物與、世界大同嗎?!

人類歷史中最高明的書是《易經》,至於能夠代表中國最高思想文化的文章,馬叔禮認為是《易經》的<繫辭>,由孔子親筆所寫,講出自然界的規律。一個人,要先建立宇宙觀,才會有歷史觀;有了歷史觀,才有完整的人生觀。<繫辭>把人類的宇宙觀、歷史觀、人生觀結合,實乃智者箴言。

馬叔禮又指出,而今世界動亂、紛爭不斷,罪魁禍首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只是《易經》六十四卦中之一卦--第六卦「訟」;萬物為何爭訟?因為有所需;但若一直爭訟不休,便使整個社會陷入黑暗。達爾文提出了這個大有問題的理論,造成全球在政治、經濟、國力各方面全面走向競爭;殊不知「爭」應該只爭所需即可,不必爭到底,因為爭到底就是同歸於盡、一起陷入黑暗。這個局面,《易經》揭露可用「晉」卦化解,可惜現在鮮有人懂這個道理。

易經不是用來卜卦算命的,而是用來經世治國的。馬叔禮必定希望,他的書中日月能照亮整個世界。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494520.shtml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dy001&aid=2173882

 回應文章

賴柏霖
問題
2009/06/18 13:07

請問那裡可以買得到馬老師的教學或演講DVD or CD ?

謝謝!

人微延卿(brandy001) 於 2009-06-19 15:36 回覆:
您可以打電話到日月書院 02-27223385 詢問。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易經算命...or卜卦
2008/09/12 12:26
易經算命...那是千真萬確的事,而且準確度高得離譜,只是能掌握這種技術的業者或著學人實在寥寥無幾。易經算命和卜卦是截然不同的領域。卜卦有隨機性, 或者需要「觸機」才得立象開卦;但易經推命則完全根據八字,有一套嚴謹的推論和驗證規則(具備技術的可操作性)。馬大叔這方面不懂很正常,因為古書根本不傳 的。這套方法我估計(考證)已經傳承逾千年,當時稱軌革卦影,向來「傳訣不傳書」,寫出來就不稀奇了。
另外所謂鐵板神數,也是易經推命術的一種。有人捧著束脩萬金向香港某大師求學被拒,可以想像這門學問門檻之高。
過幾天我想寫一篇美國大選的觀察,也會運用到易經。
人微延卿(brandy001) 於 2008-09-12 19:24 回覆:

謝謝張爺指點。我也相信易經可以算命,而且還很想學呢!只是一想到要背那麼多卦就害怕。

期待您的美國大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