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1/12 13:24:14瀏覽609|回應0|推薦0 | |
吳宏洛(1843~1897),字瑞生,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於與太平軍的安慶廬州之役時加入淮軍將領江樹聲的樹軍,同治2年(1863)任千總、守備銜、都司,次年以遊擊儘先補用,後加副將銜,同治5年(1866)22歲就已加總兵,同治6年(1867)加入劉銘傳的銘字營擔任營官參加平捻,同治8年(1869)統帶銘字左軍六營,防守吳淞時,曾建造11座西式砲台。光緒9年(1883)法、越事起,移師長洲負責興建12座砲台,光緒10年(1884)統帶宏字五營。 光緒11年(1885)法軍侵臺,劉銘傳召吳宏洛入臺,賦予重整澎湖防務的工作,期間並渡海來臺剿撫中路蘇魯等7社、北路白河歪等20餘社,光緒13年(1887)實任福建澎湖水師鎮總兵,後因母親年老請歸奉養。 甲午戰爭爆發後,復出招募宏字六營,駐守天津新河一帶辦理海防。光緒21年(1895)任直隸正定鎮總兵、直隸通永鎮總兵,兼統帶直隸通永鎮練軍,光緒23年(1897)卒於軍中。吳宏洛半生戎馬,轉戰各地,因緣際會的在澎湖歷史上留下痕跡,而且是具體的、體積龐大的痕跡。 吳宏洛來臺的原因是清法戰爭。光緒8年(1882)法國以武力解決越南問題,越南向清廷求援。光緒9年(1883)清法於越南北部爆發戰爭,黑旗軍劉永福應戰,法國海軍上校李威利(Herry Riviere)陣亡。因陸戰未能迅速結束,法軍打算占領海南島、舟山島、臺灣,以做為與中國談判索賠的籌碼。外患日亟,海防吃緊,光緒9年澎湖通判李嘉棠於在西嶼興建兩座砲臺,光緒10年(1884)完工,砲臺完工後卻未派兵置砲,砲臺形同虛設,同年正月臺灣道劉璈緊急搶修蛇頭山砲臺和四角嶼砲臺,該年年初,劉銘傳以巡撫銜來臺督辦,6月15日,法軍砲擊基隆,登陸作戰失利,法國海軍中將孤拔宣布自9月5日起封鎖臺灣。法軍未能占領基隆,便以澎湖為目標,光緒11年(1885)3月29日轉戰澎湖,法艦砲轟摧毀蛇頭山砲臺、金龜頭砲臺和四角嶼砲臺,3月31日佔領媽宮。4月27日清法議和,依和約規定,法軍退出臺灣及澎湖。議和之後3日,孤拔病死澎湖。5月9日,法軍自基隆撤出,至澎湖集結。6月6日,劉銘傳派記名提督吳宏洛赴澎湖接管。6月11日,法軍完全撤出澎湖。 光緒11(1885)年6月18日劉銘傳上「條陳臺澎善後事宜摺」:「澎湖彈丸孤立,臣派提督吳宏洛察看情形,據稱其地不生草木,沙石迷漫,片土難求,四面驚濤。惟港內天然船塢,最宜停泊兵輪。臣到臺一年,縱觀全局,澎湖一島,非獨全臺門戶,實亦南北洋關鍵要區,守臺必先守澎,保南北洋亦先須以澎廈為筦鑰。澎廈駐泊輪,設防嚴密,敵船無能停泊,萬不敢懸軍深入,自蹈危機。此澎廈設防,實關全局,非僅為臺灣計也。」光緒12年(1886),閩浙總督楊昌濬、臺灣巡撫劉銘傳親至澎湖會勘後,多次奏請加強澎湖的海防,並建議於媽宮建城。請假歸省的提督吳宏洛於光緒12年(1886)3月奉劉銘傳之命辦理澎湖防務,6月13日劉銘傳上「遵議臺灣建省事宜摺」:「澎湖為閩臺門戶,須設重鎮,以固要區。擬將澎湖副將與海壇總鎮對調,如蒙俞允,應飭先行互調,以重海防。」清廷採納其議,將福建海壇總兵與澎湖協鎮對調,次年7月補授吳宏洛福建澎湖鎮總兵,成為第一任的澎湖水師總兵。 吳宏洛到澎湖的目的就是重整被法軍摧毀的澎湖防務,以鞏固全臺門戶、南北洋筦鑰。吳宏洛抵澎後,以之前建造23座砲臺的經驗累積,於光緒13年(1887)起興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砲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等四座西式砲臺以及澎湖廳城(媽宮城);光緒12年(1886)起劉銘傳在臺灣建造的10座砲臺中,澎湖就佔了4座。 砲臺配置的思考是保衛澎湖廳治所在的媽宮港,大山嶼、中屯島、白沙島、漁翁島串成的馬蹄形島鏈北方不利船艦停泊及登陸,故防禦重心為從南邊海域進犯的敵軍,西嶼東臺和西臺控制澎湖灣南方的出海灣口,金龜頭砲臺就近拱衛媽宮港及媽宮灣,再以島中央標高52公尺的拱北山上的大城北砲臺防衛東南側的海岸線。 大城北砲臺位在馬公城外東北方,舊稱大城山的拱北山頂,配備6吋、10吋、12吋口徑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光緒21年(1895)澎湖之役時,大城北砲臺被日軍所毀,之後未再修復,是四座砲台中唯一沒有保存下來的。 金龜頭在大山嶼西側的馬公半島極西,媽宮城西南門外,媽宮澳(馬公灣)西南的小山丘,因從西嶼東眺像一隻伏臥在海邊探頭吸水的烏龜,夕陽映照下形如金龜頭,故名。在明代即設有砲臺,清廷領臺後意識到澎湖海防的重要,修建前朝遺留下的砲臺,清康熙57年(1718)特准置砲臺12座,在媽宮澳西側高地修建了新城砲臺和金龜頭砲臺,清法戰爭時,金龜頭砲臺與新城砲臺彈藥庫遭法軍砲擊擊中,喪失作戰能力,使法軍得以輕易進占媽宮。光緒13年(1887)在原址擴建砲臺,配置有7吋、10吋、12吋口徑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吳宏洛於砲臺門額親題「天南鎖鑰」,故亦稱天南砲臺,與風櫃尾的蛇頭山砲臺隔海相望,共扼馬公灣海口。 西嶼東臺位在西嶼內垵東南端,當地人稱小頭角的東鼻頭海岬處。康熙22年(1683),清水師提督施琅率艦攻澎,明將劉國軒奉命來澎督戰,為強化澎湖守備,劉國軒於澎湖趕建多處砲臺,施琅擊敗劉國軒後所呈「飛報澎湖大捷疏」中形容當時澎湖的守備:「據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砲城一座、四角山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遣賊眾死守,星羅碁布,堅如鐵捅。」可知西嶼在康熙22年即設有炮臺,清廷領澎後,沿用明鄭時期構建的砲臺做為防禦設施。 清法戰前海防告急,光緒9年(1883)澎湖通判李嘉棠於西嶼興建內塹和外塹兩座砲臺,次年完工,但於法軍攻澎戰役中並未發揮作用,戰後吳宏洛拆除李嘉棠所建的內塹砲臺改建,四周設護牆兩道,牆外設壕溝,面海側設圓形一座、半圓形二座共三處砲位,配備7吋、8吋、10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並配置銅砲二門,砲位子牆內鑿有成排儲彈孔,砲位之間的臺面後為彈藥庫及U字型平面圓拱形磚石造營堡及兵房,砲臺中央入口為圓拱形城門洞,外堡門額「西嶼東臺」為劉銘傳所題。 西嶼西臺位於內垵和外垵之間的中鼻尾臨海高地處,自明鄭以來即與西嶼東砲臺共同防禦澎湖島西側和西南側的海域。吳宏洛在毀於清法戰爭的外塹砲臺所在興建砲臺,配備6吋、12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2門及銅砲2門,是澎湖四座砲臺中火力最強大的,砲臺為長方形配置,內外護牆環圍,中開兩道拱型臺門,砲臺內設官廳、大兵房、砲位、小彈藥庫、彈藥總庫,官廳左右有官房、辦公室及廚房等共13間,外堡門額上「西嶼西臺」為劉銘傳所題。 吳宏洛所建澎湖四座砲臺的規模、形式及空間大同小異。外觀上的最大特徵是砲臺內不論是臺門、營門或庫門,官廳或兵房,甚至大小彈藥庫等都採用半圓拱穹窿結構,厚實的圓弧形屋頂,和近代的方形結構迥異。砲臺內室外最明顯的是圓形的砲位外,採長方形配置,環圍內外兩道護牆,中開高寬相同的拱形臺門兩道,臺門或營門採八字牆形式,外臺門或外營門有石雕橫額及題字,如:西嶼西砲臺題「西嶼西臺」、西嶼東砲臺題「西嶼東臺」、金龜頭砲臺題「天南鎖鑰」。官廳設在臺門或營門的正前方,位居砲臺中央的地理位置,且用三連拱構成,以甬道聯結的ㄇ形或山形大兵房、小彈藥庫、彈藥總庫、方池等。因以向南方的防衛為主,坐北朝南的座向,臺門朝北,砲位在砲臺的南側。 清法戰爭前,澎湖已設廳並建衙署,澎湖廳設於文澳(東文里與西文里),澎湖協鎮設於媽宮,但未築城池。清法戰爭後為強化澎湖防務,閩浙總督楊昌濬和臺灣巡撫劉銘傳親自到澎湖會籌防務後,決定於媽宮建城,由吳宏洛督造,光緒12年(1886)12月開始築建媽宮城,光緒15年(1889)10月完工。媽宮城建城面積約26公頃,周圍789丈2尺5寸,570個牆垛,牆身連牆垛高1丈8尺,牆根地基3尺5寸,厚2丈4尺,設有六門,東門名朝陽,小西門稱順承,南門名即敘,北門名拱辰,小南門名迎薰,大西門沒有設城樓。澎湖多風,所以城牆不高,城樓多僅一層,以澎湖當地的玄武岩砌城牆牆身,上接咾咕石砌的城垛,兩者間砌一皮尺磚做裝飾,以蠣殼灰抹在表面保護,城垛雉堞長方形實心,與一般雉堞中間留設方孔作為觀測和射擊之用的形制不同。城內有諸多重要建築設施:總鎮衙署、鎮標中營遊擊署(原右營守備署)、右營都司署(原遊擊署)、左營中軍守備(原吳宏洛行台、程朱祠前)、通判署(原副將衙門)、水雷局、天后宮、北極殿、軍煤廠、鹽課管、水仙宮、演武亭、練營、程朱祠、電報局、城隍廟。興建媽宮城時,在東城中段設有一座東角砲台,配備一門5吋阿姆斯壯後膛砲,完工後原本在文澳的澎湖廳衙門移到媽宮的原協鎮署內。 吳宏洛為第一任澎湖鎮總兵,統宏字四營戍防澎湖,由於兵員增加,營舍不敷始用,遂於城內適中之地,興建澎湖總鎮署。澎湖廳志記載:「光緒11年冬,就南澳館(南澳班兵祀神之所)拆建總鎮衙門,地不敷用,別購附近民房拆卸以益之,民房每間大小不等,給銀二十元或三十元,並給還舊料,別指曠地令原主自蓋,費銀五千餘金。鎮署地面寬敞,前為轅門、鼓吹亭,入署為頭門,二門、大堂、官廳為三堂,後樓兩旁具有科房,東邊隙地為內箭道、演武廳,計署內大小房屋二百二間,於光緒13年12月興工,至光緒14年11月工竣。」 如此精心布置,耗費人力及財力的戰防準備,在光緒21年(1895)時受到考驗,為了壓迫甲午戰爭後到馬關和日本談判的李鴻章,日軍比志島混成支隊進攻澎湖,3月23日由大山嶼東側龍門裡正角登陸,轟擊大城北砲臺,砲台守軍發砲回擊,次日大城北砲臺被攻破,在東角砲臺及漁翁島砲臺的砲火攻擊下,日軍仍攻陷媽宮城及金龜頭砲臺,第三天修復遭清軍破壞的金龜頭砲臺阿姆斯壯後膛砲,向西嶼東臺做試探性砲擊,西嶼東臺並未反擊,日軍隨即派兵前往偵查,始知清守軍早己拆毀砲具並引爆火藥庫後撤出砲臺,日軍占領澎湖,結束戰役。當時島上的清軍有5000~6000人,日軍扣除軍伕不到4000人,且清軍具有以逸待勞防守上的優勢,卻被日軍三天擊潰,可見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只是武器,而是包括相關人員的素質和決心。 日本佔領臺澎後,明治29年(1896)2月23日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向參謀總長彰仁親王提出「基隆及澎湖島防禦整備與砲臺修築相關意見書」,要求在澎湖新設澎湖島要塞砲兵大隊及修建砲臺。西嶼西臺改稱西嶼西砲臺,火砲配備更改為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2門、同型6吋砲2門(由拱北砲臺移來1門),加配備機關砲6門,於外垵西側高地增建一處新砲臺,配備5吋阿姆斯壯後膛砲4門(分別由東角砲臺及打狗砲臺移來1門、蘇澳砲臺移來2門),機關砲4門。同年6月25日再將西嶼東砲臺配備改為27珊加農砲6門、9珊加農砲4門和機關砲2門,並派半小隊兵力駐守,砲臺前開闢3公尺寬道路做為聯外道路,於西嶼東砲臺東側小頭角處增建附屬砲臺,設置9珊加農砲砲座2個,以小橫牆區隔,任務為協助金龜頭砲臺,在港口前方防堵敵軍,並防止攻擊港口布設之水雷側防。西嶼西砲臺則改配備6門28珊榴彈砲、4門9珊加農砲4門機關砲,並派1小隊兵力駐守,任務為防止敵軍由西方登陸。明治33年(1900),在拱北山頂上建拱北砲台,並擴大範圍為拱北山第一砲臺、拱北山第二砲臺、拱北山堡壘及拱北山框舍等軍事設施。在西嶼東臺配備8門8吋阿姆斯壯後膛砲和機關砲4門,改稱西嶼東砲臺 為因應澎湖的地理環境及防禦形勢,明治34年(1901)8月20日再修正澎湖要塞砲臺計畫,將西嶼東砲臺改建成西嶼東堡壘,改配備4門12吋加農砲、機關砲2門,西嶼東堡壘附屬砲臺配備9珊加農速射砲4門、機關砲2門。將西嶼西砲臺改建成西嶼西堡壘,其任務為以重砲從西嶼燈塔對西嶼東堡壘方向前方一帶的海面射擊,以掩護東堡壘可以向其北方灣內射擊,並改配備6門28珊榴彈砲和6門機關砲,駐守兵力推持1小隊。 大正8年(1919)5月15日調整澎湖島要塞兵備,西嶼東堡壘和附屬砲臺改稱東砲臺,主要任務為防止敵艦艇自前方海面攻擊馬公港,防遏入侵灣口,西嶼西堡壘改稱為西砲臺,仍配備6門28珊榴彈砲,但撤除6門機關砲,同時備附28珊砲彈180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昭和16年(1941)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西砲臺改配備4門28珊榴彈砲,外垵社西側附屬砲臺改配備4門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同時於外垵社西側西埔頂原設有35珊加農砲砲塔陣地,新建以水泥材料製餌砲1門做為欺敵用。 光緒21年(1895)日本佔領澎湖,暫時以總鎮署做為澎湖廳屬辦公處所,昭和10年(1935)新建的澎湖廳舍完工,拆除總鎮署,原總鎮署門前有兩隻石獅,是光緒13年(1887)12月興建澎湖總鎮署時,聘請林勇及彭海樂製作,林勇雕塑雄獅,彭海樂雕塑雌獅,其並非石雕,而是以石灰、糯米漿、黑糖水混煉的材料製作,臺澎僅此一對,歷經風霜,不朽不裂,拆除總鎮署時,經地方鄉紳陳情將這對獅子徙於觀音亭。澎湖觀音亭又稱馬公觀音亭,相傳明末已有小亭,清康熙35年(1696)澎湖游擊薛奎擴建為廟,主祀觀世音菩薩,光緒10年清法戰爭時被法軍破壞,廟內的文物和兩尊觀音像、十八羅漢像等全被掠奪,光緒17年(1891)吳宏洛捐銀重建。 吳宏洛修建的四座砲臺,大城北砲臺毀於澎湖戰役,其他三座因日治及國府時代都劃入軍事管制區保存下來。媽宮城在日治時期失去防衛的作用,為興築海港與擴充媽宮市街,明治40年(1907)2月15日開始拆除媽宮城築港,先拆除即敘門至迎薰門及東角砲臺南側城牆,做為媽宮港第二棧橋至第三棧橋間的築港材料,拆牆築港填地,完成護岸設施和較大面積的貨物裝卸場所。昭和12年(1937)10月10日築港工程開工,隔年拆除拱辰門至朝陽門和東城砲台城牆,在松島紀念館東側海域新築一座漁港(第一漁港),於新築地處興建製冰冷凍廠、船揚場、貯油槽及漁市場等現代化設施。 媽宮城大部分的城牆和城門在明治40年(1907)和昭和13年(1938)被拆,只剩緊鄰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和澎湖島重砲兵聯隊本部廳舍的西、北、南三面長約700公尺的城牆及大西、小西二座城門,戰後澎湖島要塞司令部改制為澎湖防衛司令部,媽宮城殘存的城牆及城門仍劃為軍事管制區,民國38年(1949)後媽宮城大西門及以南的城牆曾遭軍方做部分改變,大西門改為中興門,順承門民國51年(1962)及60年(1971)二次由軍方工兵施工整修,除大致沿用原始格局外,所有的構材都被新料取代。現在的媽宮古城僅存大西、小西(順承)二門及西段部分城牆,橫跨金龍路的順承門城樓是媽宮古城唯一留存的門樓建築,屋面為單脊歇山式,出簷不深,簷口曲線平直,在角柱到翼角間微微升起。 欲攻臺灣,必先占領澎湖,觀諸荷蘭人、鄭成功、施琅、法軍及日本人都為了奪取臺灣攻打澎湖,反之,防衛臺灣必須守住澎湖,唐景崧在光緒21年(1895)的奏摺提到:「夫爭臺灣者,必爭澎湖,蓋以澎湖可泊兵船,以為根據。若我不能保澎湖,則臺灣陷於孤立,其勢難守。」處於兵家必爭之地,澎湖長期被軍事化、要塞化,從明鄭、清廷、日本到中華民國,都在島上加強戰備,清軍在澎湖戰役前駐兵5000多人,日軍駐防兵力有24627人,民國39年(1950)駐守澎湖國軍達22000人,民國108年(2019)澎湖全縣人口才10萬多人;現在的澎湖仍可看到許多正在使用或曾經使用的軍事管制區域及設施。 軍事科技的進步使戰爭型態改變,空中武器在三度空間奔襲的能力遠超過傳統的海上戰力,日軍大費周章在澎湖安排的防衛措施卻沒有機會展現功能,太平洋戰爭美軍於攻下菲律賓後,跳過臺灣和澎湖直接攻擊日本沖繩,昭和20年(1945)8月7日美軍軍機對澎湖軍事設施的攻擊,是美軍軍機對澎湖地區所做最後一次的空襲。這個改變或許能讓澎湖擺脫臺海攻防前哨的宿命,回到小島純粹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
參考資料: 楊仁江(2010)。澎湖清末四大砲臺的火炮與建築。澎湖生活博物館: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頁123-154。 楊仁江(2011)。日治時期的澎湖島要塞。澎湖生活博物館:澎湖研究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頁47-98。 https://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