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alance 890 V3」共測試五回,合計跑71.63公里,
各次測試如下:
第一回測試
|
時間/2013.01.25 PM23:00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操場 距離/10.23km
|
「New Balance 890 V3」一穿上去,很難不被它亮眼的配色所吸引,
反而讓我跑得小心翼翼,深怕不小心弄髒它。
第一次試跑,先以較慢的速度讓雙腳習慣這雙跑鞋,
接著才慢慢加速,恢復到平常練習的速度。
第一次試穿後優缺點:
◎此次測試拿到的是2E寬楦的,穿起來腳趾在鞋裡面打成一團,下回加厚鞋墊再來試試
◎鞋後跟內部的包覆很穩固,不會磨腳
◎US10號的鞋,比我一般穿的路跑鞋重約30克,且鞋底較厚,有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整體包覆很穩固,且腳底的緩衝很舒服,如不講求速度,是雙可以輕鬆跑的鞋子
◎腳後跟稍高,而非如赤足鞋般貼近地面,自然而然將跑姿往前帶
◎可以定位在不帶速度的練習鞋或70K以上的超馬用鞋
|
|
◎開跑前拍一張 |
◎第一次試跑後的鞋底,完全看不出磨損 |
|
◎第一次鞋測的里程數據(最前面一公里,GPS沒有記錄到) |
第二回測試
|
時間/2013.01.27 PM23:00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操場 距離/11.2km |
由於前次測試,發現這次的「New Balance 890 V3」因為是寬楦鞋,
穿起來造成前腳掌沒有著力感,所以多加了一片鞋墊再繼續測試。
第二次試穿後優缺點:
◎跑前在鞋內多加一個鞋墊,果然就不會因為寬楦而前腳掌太過寬鬆,整雙鞋完整包覆,力量就不會分散掉。
◎厚底練習鞋仍嫌拖泥帶水,雖然穿起來厚厚的緩衝很舒服,但也因為鞋底太軟Q,
缺少路跑鞋那種貼近地面的真實感,反而有種踩在氣墊上的不確定,而沒有地面反饋回來的力量,有點不習慣。
|
|
◎加上兩個鞋墊後試跑 |
|
◎第二次鞋測的里程數據 |
第三回測試
|
時間/2013.01.28 PM22:56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操場 距離/11.45km |
「New Balance 890 V3」剛開始還感覺有鞋底太軟的不真實感,
後來將腳步再放輕鬆,漸漸就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了,基本上這是雙不錯的練習鞋。
|
◎第三次鞋測的里程數據 |
第四回測試
|
時間/2013.01.30 PM22:24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操場 距離/14.56km |
我發現與「New Balance 890 V3」之間是晚熟的鞋,
剛開始跑時,覺得太重且拖泥帶水,恨不得脫了鞋赤足跑,
但奈著性子跑下去時,就漸入佳境,那種安全的緩衝感很令人安心。
|
◎第四次鞋測的里程數據 |
|
◎第四次試跑後的鞋底 |
第五回測試
|
時間/2013.02.02 PM16:58 地點/台北市立體育場 距離/24.19km |
利用假日,轉移到台北市立體育場做超馬嘉年華的模擬訓練,
每5K補充運動飲料,15K補充一條士力架,規律的補給策略還是很重要的。
第五次試穿後優缺點:
◎對於「New Balance 890 V3」,比較不能習慣的,還是它腳底的緩衝做得太好了,
反而無法很準確地反饋路面的反作用力,這對習慣穿薄底路跑鞋的人來說,是件需要習慣的事。
◎腳後跟比前腳掌有很明顯的高度,往前跨步時,會不自覺將腿抬更高,於是除了跑姿改變外,也讓跑步多了一點不必要的動作,
◎在雙腳的保護上,讓人覺得可以安心地跑下去,不太需要擔心路面小小不平,腳背也不會因為長久穿它而有緊束的疼痛。
|
◎第五次鞋測的里程數據(最前面1.5公里,GPS沒有記錄到) |
|
|
◎利用假日,做較長距離的鞋測,同時也為超馬嘉年華的賽事做準備 |
【延伸閱讀】:《New Balance 890 V3跑鞋試穿分享》(一)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