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馬第20回》功敗垂成的2014高雄馬拉松
2014/02/21 03:22:45瀏覽2371|回應0|推薦9


◎高雄世運主場館的起跑會場,氣勢看起來非常驚人

 

自去年的「2013東吳24小時超馬賽」挑戰失利後,
今年就立下了目標,減少參加賽事,專心為幾場特定的比賽備戰,
其中第一個目標即是達到「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標準。

以我目前45歲,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的申請標準必須在AIMS認證賽事中達到03:25,
有了申請資格後,提出申請,再由大會去進行成績排序,決定是否有參賽資格,
去年45歲組的最低參賽成績為03:18,我就將目標訂在03:15,這樣就保證可以參賽了!
於是從去年底到今年二月的兩個月時間,我努力在調整跑姿,並將每天練習的時間與距離拉長,
也加快跑速,增加肌肉的抗壓與承受負荷的能力,
雖然這成績在目前我看起來並非完全不可能達到,但仍需要做好準備,避免賽事後半段出狀況,
這樣才有機會達到03:15的目標,並一舉打破放了兩年多的PB (03:19)。

經過兩個月利用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空檔來積極備戰後,
我的第一場跨越濁水溪的馬拉松賽─「高雄馬拉松」終於來臨,
這是台灣少數幾場符合AIMS認證的賽事,且也是跑友間公認目前台灣最棒的城市馬拉松,
完全不是那大拜拜式,將跑友趕上高架橋與河堤的「台北馬拉松」所能比擬的,
最重要得是,我已經調整到最好的狀態準備叩關「波士頓馬拉松」!

前一天搭晚上十一點統聯客運的夜間客運,一上車先吞了一顆安眠藥,
直接一覺睡到台中,休息站上個廁所後,上車繼續睡,
一路很順暢,才三點半即到達高雄火車站。
一直等到四點半,高雄捷運發車後,才跟一大群的跑友往世運主場館的會場前進。

◎捷運高雄車站,第一次搭高雄捷運,到處都覺得新鮮 ◎整車都是跑者
◎抵達捷運世運站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高雄馬拉松,也是第一次來到世運主場館,
整個氣勢果然驚人,尤其天還沒亮時,燈光打在滿滿座位與空曠的運動場上,
四百公尺藍色的標準PU跑道展現眼前,真有參加國際大賽的氣勢。

換好跑步衣物並寄物後,就往馬拉松起點集結。
高雄馬拉松有依成績,將跑者分區出發,我有幸分到A區,即排在最前面出發,
這讓我省卻許多穿越重重人牆的時間,也增加了創造好成績的機會。

◎號碼布
◎起跑點前與眾高手合影

六點三十分,準時由陳菊市長鳴槍起跑,
A區內眾多的非洲選手與國內知名馬拉松選手馬上衝出去,
我ㄧ開始就打定主意,以之前LFD練習的4.2分速定速前進,
所以雖然後面仍不斷有跑者從我身邊刷過,我還是維持著我的速度。

出了世運大道,往八五大樓的方向跑,這一段路寬闊得讓人跑起來相當愉快,
不知不覺竟就加速了起來,且完全不覺得累,很舒暢地一直跑下去。
12公里處,回過神看一下GPS錶,自己都嚇了一跳,
原來這12公里都是以4分速,甚至3分多的速度在跑,只花了48分半,
我前面我想應該不超過15人,看來要降速才行,否則肯定會爆掉,
於是重新降回4.2-4.3分速。

這次的補給策略,我打算15、25、35公里分三次各補充一包能量包,
進補給站只有補充1-2杯運動飲料,完全不補充固態食物,邊跑邊喝以節省時間,
沿路許多民眾與小朋友來幫跑者加油打氣,
也有許多在地的居民在自家門口擺起了補給台,來給跑者另外的加料補給,
我不會主動上前去與加油的民眾擊掌,因為這過程會影響到跑姿,
盡量能維持之前練習的輕鬆舒服的跑姿來跑。

達到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距離時,看了一下GPS錶,01:26,順利跑進90分內,
且並不會覺得很辛苦,逐一檢視身體、擺手、抬腿、肌肉、呼吸狀況,整體狀況覺得好極了,
甚至讓我有破三的慾望,也因為這樣的錯覺,21公里後繼續維持4.3分速的速度來跑。

因為太久沒來高雄了,我對高雄馬拉松最引以為傲的經過各大著名地標這點上其實沒太多感覺,
唯一經過蓮花潭時,一直要找那對老虎與龍的雙塔但沒找到。
雖然如此,卻對高雄人的熱情留下深刻的印象,
隨時可以看到民眾在路邊或家門口直接對著跑者喊加油,
也有小朋友就在路邊邊跑邊幫跑者加油,看到他們熱情加油的模樣,都不好意思用走的了。
這跟動員來加油的感覺完全不同,這種在地人積極參與其中,讓各地來此的跑者充分感受熱情,享受比賽,
這就是城市馬拉松最大的魅力所在,「台北馬拉松」真要多學著點。

 
◎前28公里跑得極為順暢  

很順利以兩小時跑到28公里,完成2/3賽程的距離,連我自己都要給我自己拍拍手之際,
兩隻大小腿肌肉的抽筋開關好像說好似的一起打開,兩腳的肌肉從上到下同時整個拉緊,
我差點痛到癱倒在地,依照過去經驗,趕緊放慢速度,甚至試著走一段路或做做伸展,
將兩腳的肌肉鬆開後,慢慢再恢復跑步。
但這次完全行不通,覺得好像沒問題繼續上路時,跑沒兩百公尺,小腿抽筋又來一下,
停下來慢走與伸展到覺得沒問題,繼續起跑時,同樣一兩百公尺後換大腿抽筋,
於是接下來的1/3場賽程就在邊走邊跳邊拉筋,不斷不斷慢跑、抽筋、走路地變成一個循環,
速度也由4.3分速降到五分半,甚至七分速,
當時心中真是覺得「好幹~好幹~好幹~好幹~.....」,
好不容易努力到這裡,眼看波士頓馬拉松與個人PB都可以同時突破時,
竟然就讓我碰到大抽筋!
果然每一場賽事的狀況都是無法預期的,只怪一開始衝太快,
讓乳酸迅速堆積、肌肉超過平常練習的負載程度後,迅速疲乏, 於是就瞬間抽筋了。
心中真是沮喪到極點,跑友不斷從我旁邊刷過去,看我用走的,都紛紛問我怎麼了,
我只能苦笑以對,雖然如此,但我仍不想輕易就放棄掉,沿途除非抽筋無法跑,改用快走之外,
能跑就盡量用跑的,雖然速度不快,但至少七分速比十分速快,
力求能保住前2/3場的優異表現,至少將高雄馬拉松保住三小時半的成績。

◎大抽筋後開始邊走邊跑 ◎抽筋到連跑姿也跑掉了

拖著不斷抽筋的殘肢,中間快快去上了一個大號後,
終於又遠遠看到世運主場館的宏偉建築了,
這時只剩兩公里,路邊加油的民眾與跑者也越來越多,全馬與超半馬跑友同擠在一條路上,
因為這時的超半馬跑友大部分是後段班,許多人輕鬆閒散地走在賽道上,
也讓這段路有點堵塞,有時必須喊借過才得以通過。
在轉進世運主場館前的一個叉路,還因為工作人員指揮錯誤,
讓我拖著抽筋的雙腳,在原本應該轉進終點的叉路上繼續往前跑,
耽誤了一分多鐘,還是讓路邊加油的好心民眾叫回來,
才順利轉回主場館的終點入口。
後來聽許多跑友說起,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在這裡都被指揮跑錯了路,
耽誤不少時間。

◎快到終點,勉強繼續跑起來

通過同樣人擠人的涵洞後,世運主場館的藍色跑道終於展現在眼前,
最後兩百公尺拼著再次抽筋的風險盡力衝刺,衝過終點,轉頭對跑道一鞠躬,
感謝這麼一場優質的賽事,沒有跑出好成績是我自己的問題。
最後成績03:26,總名次166/5000,40-49歲男丁組分組名次58/1378

這次雖然充滿自信地有把握能破個人PB,但卻因為前段耐不住性子地爆衝,
繼而引起後面的大抽筋,跑完後,許多後來刷過我的跑友都過來告訴我前面衝太快了,
我想這次真給我學到很多經驗,「小時候胖不是胖」,千萬不要讓前段一時衝刺的快感所迷惑,
只有能穩定配速,才有機會達成原訂的目標。

在會場繼續觀看其他跑友完成比賽後,搭下午01:30的高鐵回台北,
結束這趟高雄馬拉松的16小時之行。


◎高雄馬拉松唯一讓我嫌棄的就是它的完跑獎牌,實在長得不怎麼樣,很可惜!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no5510&aid=1126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