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個 福哥 各有千秋
2014/01/24 17:20:47瀏覽194|回應1|推薦9


BBC版的福爾摩斯,節奏緊湊,拍攝精緻,非常好看,相較之下,美國版的福爾摩斯越來越不像警察偵探劇,比較像倫理劇情片。英國福哥娛樂效果十足,而美國福哥,觀賞之後,有些對白總會在腦海裡面盤旋,回味。

好比,這一集,美國福哥對警探貝爾說的話:

1. 接受人家的幫忙,走出沮喪困境。

2. 不要用“懲罰自己”來懲罰別人。

美國版福爾摩斯的劇情中,福爾摩斯激怒一個靠著隱瞞前科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的假釋犯人動手開槍,警探貝爾為福爾摩斯擋了這一槍,但從此右手無法正常活動,也因此無法勝任佩帶警槍出任務的外勤警探工作,因此,他非常憎恨行事魯莽的福爾摩斯,也不原諒福爾摩斯。貝爾自暴自棄的申請離開刑警單位,轉到一個內勤的資料分析單位工作,準備與過去的生活環境與人事不相往來。

這一集,美國福哥和貝爾因為公事相遇,一起探案,所以才會有上述的交談。讓我長話短說吧。

貝爾表示美國福哥不知道他的痛苦,美國福哥說那是因為貝爾沒有看到深受毒品纏身的福哥的樣子。福哥說:“我深陷毒品癮無法自拔,但是我敞開心扉,接受別人的協助擺脫了毒品,因為我知道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也可以。你明明可以回到刑事偵探單位的,但你不願意,因為,你在氣我,你要懲罰我。你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來懲罰我。”

美國福哥也提出,不管是自我沉淪還是自我懲罰,都是因為氣憤外在的事或人。


對我而言,發脾氣就是毒癮,讓我無法自拔;而讓自己經常生氣,其實就是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來懲罰別人。一點也沒有錯,我一直很怨外子數年前的決定,讓我們家的生活陷入困境,讓我必須拋頭露面的解決很多尷尬的事。壓力大,再加上對他的不滿,讓我染上惡聲惡氣發脾氣的壞習慣,如此還不能解心頭怨,因此時時都板著臉,用不快樂來懲罰自己,以提醒外子我對他的怨氣。雖然已經事過境遷,但一想到這一路來的委屈,難堪,氣就不打一處來,還是隱隱約約要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來提醒他我在懲罰他才能出一口氣。過去三年,我一直糾察自己的態度,要自己擺脫愛生氣與壞脾氣,憑心而論,也算小有成績。但我不滿足,因為,我本是一個陽光快樂愛笑愛哭愛說話的人,任何有意無意傷害到我的事,我(以前)有本事轉頭就忘,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

讓我再一次問問自己 -- 我知道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嗎?

就算我心裡還有怨,可不可以換個正面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心頭怨,而不是生氣,板著臉,怒聲咆哮,喋喋不休的嘮叨?

可以的,絕對可以的。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njour2007002&aid=10745209

 回應文章

艾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28 04:33

偵探小說/影集以直是我的最愛, 李昌鈺博士那本書前幾年也看過,

MayMay 有發覺新書 or 舊文請推薦給我們喔!

好讀也是近幾年我常上去的網站, 我們有志一同 !

 

MayMay(bonjour2007002) 於 2014-01-28 16:48 回覆:

以前我從來不看偵探小說,電影,影集的,只看文藝片。近幾年才接觸偵探片,也才好好欣賞有關“福哥”的電影,影集。

電影或影集,到最後一定得破案,因此,能不能破案不是看頭,反而是如何破案。這就看編劇的功力 -- 總不能老是把別人寫的很白癡,只有主角一個人天縱英才吧! 也因此我就特別好奇李昌鈺博士為什麼可以破其他英才破不了的案子。我個人覺得,細心,鍥而不捨,小心求證,大膽假設,發揮邏輯推理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