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24 21:49:41瀏覽248|回應3|推薦16 | |
印象中,臺灣博愛座的衝突或爭議事件,近年來每隔一陣子就會成為主流媒體炒作的焦點,以往我單純地以為,就只是爭個位子而已,不過最近這一波,UDN聯合新聞網、Newtalk等媒體,卻紛紛透過報導暗示說,這樣的亂象,責任應歸咎中國國民黨兩蔣執政時期,設置博愛座之政策及禮讓老弱婦孺運動之推動,或者去抄Threads等社群網站上真實性不明,可能是憑空創作的貼文,來帶風向說因為有蠻橫搶博愛座的老人,所以老人都很壞、博愛座應該要廢除等。 這樣的風向,我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單純。 我開始懷疑,臺灣主流媒體近年來每隔一陣子,就報導從Dcard、PTT或Threads抄來,真實性有待質疑、不能排除創作文可能,大力渲染老人蠻不講理跟年輕人搶博愛座的貼文,其實是有意藉著這些老人的(假)個案來製造世代對立,建構老人負面的社會形象、促生針對老人及其禮讓觀念的文化大革命、鼓動對老人以偏概全的偏見與歧視,背後的原因,自是因為臺灣目前的老人被認為是深受中國國民黨影響,都支持中國國民黨、顏色不正確,故要鬥臭他們。 當然,如今幾乎100%被民主進步黨掌控的臺灣主流媒體,也有可能是因為臺灣目前禮讓博愛座的觀念是兩蔣與中國國民黨在積極宣導之下形成的,因此基於「敵人擁護我就反對」的思維,而刻意藉事見縫插針,帶風向批鬥禮讓博愛座的觀念,而且我還更進一步懷疑,近一兩年來臺灣主流媒體從網路抄來報導的那些老人悍搶博愛座事件,部分可能是綠營網軍一手策畫出來,為批鬥老人、製造世代對立,好獲取自家政治利益的網路「事件行銷」文本。 但只要稍作觀察便可知道,不是所有的臺灣老人都會蠻橫不講理地去跟年輕人搶博愛座,以臺北捷運或公車來說,我便常看到年輕人會讓位給明顯行動不便、講話有氣無力、身體明顯殘缺的老人家,而當事老人常是未主動請求讓位;我也常看到,當年輕人要讓位給老人,老人是客氣地說不用、站著就好,【博愛座再惹議!醫籲「博愛不讓座」】中的姜冠宇醫師,因為一兩個案例就呼籲博愛不讓座,明顯就是以偏概全。 就我個人的觀察,臺灣的老人,或者說銀髮族,絕非是一個成員完全同質的群體,以所謂老人(年)學的眼光看,當今臺灣或其他國家地區的老人,至少可以分成65~74歲的年輕老人、75~84歲的中年老人、85歲以上的老老人,另外也會有身體功能狀態、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慣習的差異,有些老人活躍於各大社交場合、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有些老人則否,有些老人開朗樂觀、有些老人孤僻悲觀,有些老人待人客氣和善、有些老人待人蠻橫無理,這都會使其在大眾運輸工具博愛座的使用上,有著不同的實踐,網友和新聞媒體不應單就零星幾個負面行為案例,便一概而論。 若要了解臺灣社會目前對於博愛座的態度及其相關影響因素,那麼最好還是要進行隨機抽樣調查,並就蒐集而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如此得到的結論才比較有意義。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