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04 14:49:57瀏覽1353|回應2|推薦19 | |
目前在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中心擔任研究員的陳玠廷,在今年9月出版的【食農x實農:屬於臺灣人的食與農】中寫了篇文章【重返自然?臺灣有機農業的變遷歷程】,當中提及了臺灣有機農業實踐的一些現象。 臺灣的有機農產品由於依法須進行第三方驗證合格,取得有機標章以後方可以有機的名字去販售,而有機驗證需繳納一筆對一些農民來說,金額不算小數目的驗證費用,因此一來造成有機農產品生產成本最後轉嫁給消費者,售價相對昂貴,二來也造成一些收入不高的農民不願參與有機驗證,這是經濟資本因素的影響。 其次,臺灣農民的教育、知識水平依舊存在落差,有些農民幾乎不識字,真的是拿筆比拿鋤頭困難,也有些農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知識水平,並有一些業界、學界、公家單位的經驗,此一文化資本的差異,造成農民在跑公家單位相關行政作業流程,或者前往公家單位與承辦溝通、陳述意見時,其表現產生落差。 第三,臺灣農民的社會關係網絡之中各有不同的結點,有些農民的社會關係網絡從自己向外延伸,可以觸及到中央或地方的一些精通個別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行銷宣傳、銷售,或者固定配合的通路、熟悉有機驗證等政府部門相關業務行政流程的人,而有的農民,其社會關係網絡中則可能比較少有這樣的人,此種社會資本方面的差異,也會造成不同農民在有機農業生產上有不同的做法或表現。 我看許多青年從農,或者有機農業、無毒農業、友善環境耕作農業的個案故事,故事的主角發展自己不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之農法的過程中,要麼就是運用自己的人脈(社會資本),去取得所需要的資訊、知識或支援,要麼就是運用自己以往的知識或經驗(文化資本)來生產,有些也會砸錢(經濟資本)蓋農作產銷設施來生產。 至於臺灣農民參加現行依照【有機農業促進法】規定所制定的有機驗證機制,造成意願落差,以及其中一些不願參與者透過無毒、自然或友善環境來生產並銷售期農產品的主要因素,以我的觀察,大致離不開驗證費用昂貴或行政手續繁複這兩項。 而這驗證費用高昂、行政手續繁複兩項因素對農民的影響程度,也會因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還有農民個性或慣習的差異而有不同,而其他會採用無毒、自然或友善環境的選擇,也會受前述這些因素影響。 然而,【重返自然?臺灣有機農業的變遷歷程】這篇文章沒提到的是,友善環境耕作在這篇文章正式隨書出版之前,就已被納入【有機農業促進法】的體系之下進行管理,該法第4條第2款有正式將友善環境耕作,納入政府應推廣的有機農業範疇。 而且依照【有機農業促進法】第41條訂定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施行細則】,其第4條還規定友善環境耕作,是要經農委會指定的機關或機構、法人或團體認定符合【有機農業促進法】第3條第3款對有機農業之規範定義的耕作方式,並登錄在農委會指定之資訊系統者。 另外針對推廣友善環境耕作的團體,農委會也有制定名叫【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審認要點】的行政規則,來規範哪些團體可以推廣友善環境耕作,哪些團體不可以推廣。 這也意味著,其實【重返自然?臺灣有機農業的變遷歷程】一文所謂難以或不願意進入驗證體系之生產者,所會使用的友善環境這個名義,也已經有法制化的跡象,農民同樣得跑一些行政流程,方可使用友善環境的名義銷售農產品,不同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乃至於不同個性的農民,跑這行政流程的意願或作法也可能會有差異。 總之,臺灣農民在有機農業活動場域之中,其有機農業生產和參與有機驗證之意願或表現,我覺得箇中情境也接近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實踐理論的部分論述,農民的有機農業實踐,會因個性或慣習,還有經濟、社會及文化資本的不同而有差別。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