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30 14:01:14瀏覽3799|回應0|推薦10 | |
李白不是韓國人,唐土多半屬高麗! 是說前一陣子有個新聞,指責陸報刊了一條假新聞,引用中國某地方小報的報導,無中生有的:「南韓學者稱李白是韓國人」,還遭南韓外交單位抗議。中國媒體無中生有不是新聞,報刊假新聞也不是新聞,但是令人感到興趣的是李白的身世一直就是一個謎,歷來眾說紛云,而且有一些證據支持李白,可能跟朝鮮半島有極深遠的關係。本文只是想聊聊李白,有沒有可能真的是韓國人的祖先,唐朝到底是個什麼? 李白最廣為人知一個故事,就是某年東方的渤海國送來一封國書,結果是用渤海國文寫成的,而整個唐王朝上上下下竟然沒有人懂這種文字。在那個後人傳說稱霸的時代,遞交國書給唐王朝,外交禮節上應該是要用中文,渤海國這種搞法很明顯就是挑釁,偏偏唐朝就是找不到翻譯人才來處理這封國書。這時賀知章知道李白懂得這種文字,連忙舉薦他上殿來當翻譯,李白這個人酒喝了就開始大牌起來,竟然在殿上要當時的寵臣楊國忠替他磨墨,高力士為他脫靴才願意做翻譯,好報以前的一箭之仇,結果當然與這票小人結下梁子。這個「李白醉草退蠻書」的故事流傳至今,也散見於戲曲小說。 但是問題來了,李白為什麼會懂渤海國的文字?因為李白的身世雖然眾說紛云,但是主流的說法都認為李白不是出生在位於中亞的碎葉城,不然就是今日的甘肅一帶。他自己早年的詩作與一些史籍的記載,也說他年輕時有在四川、青海一帶生活過,然後「出川一年,散金四十萬」。目前在爭奪李白故鄉的幾個地方,也都是在四川、湖南、甘肅、新疆等地。但是偏偏這個渤海國位於東海之濱,據考就在今日朝鮮半島北方、中國東北的東部、西伯利亞東部濱海一帶。而且更有趣的一點,就在這個渤海國成立的過程。一般認為在唐朝軍隊與新羅同盟,消滅了高句麗後,高句麗的將領率領殘部與草原民族共同成立了渤海國。在朝鮮的歷史中,渤海國與後來的大新羅合稱為「南北國時期」。所以這個渤海國所使用的語言與書寫文字,就極有可能是古朝鮮語,可是就沒任何歷史證物,有的碑帖多是中文楷書(?)。 李白為什麼會渤海國文?揣測有幾種可能。 第一就是李白在離開家鄉後曾經到渤海國住過一段時間,因此通曉渤海國的文字語言,但是目前史料上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李白也從來沒有在他的詩作裡提到這件事,因此可能性並不高。 第二就是李白曾經跟著通曉渤海國文字的外語老師學過,畢竟在唐王朝最興盛時,周邊各國都有派出遣唐使到唐王朝中心地帶進行學習,歷史上記載唐王朝有些官員通曉西域諸國文字、更有通曉古日語者,都是因為這些官員與外籍留學生學來的,而且唐王朝也有專門儲備各國語文人材的機構。 這對思想開放,外國移民多有在政府任職的唐朝,也不是什麼罕事。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渤海國也有派出留學生到唐朝留學,李白也因為每天找他們一起喝酒而學會了渤海國的文字,那怎麼一封以渤海國文字寫成的國書,就讓整個唐朝找不出可以翻譯的人,這實在說不過去。只能說這種文字在當時一定很罕見,才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那李白又怎麼會這樣的文字,又為什麼要學這種冷僻的語言 ? 說來說去也不合理。 最後一個李白通曉渤海國文的原因就很妙了,因為沒有去過渤海國、也不認識渤海國的留學生,平日使用語言是中文的李白,會熟悉渤海國文字的唯一可能,就是渤海國文是他的母語。這就好像是移民美加的第一次代華裔小孩。否則實在很難解釋,一個出生地與渤海國直線距離有千餘公里,又慣用中文的李白,會如此熟悉渤海國的文字,喝到雲雲霧霧還能一下子就譯好國書,再用同樣的渤海文,寫好應對的國書,斥責渤海國國王。 當然,這是個很大膽的假設。但是從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與朝鮮的戰事是蠻頻繁的。特別是唐朝軍隊還與新羅聯手,擊敗高句麗。許多高句麗的皇室貴族被俘或被迫流亡,被俘的人被流放到西域地區,也是當時常見的刑罰之一。事實上李白晚年獲罪時就曾被流放到在西南方的夜郎國。李白的祖上或者被俘、或者是戰敗後隱姓埋名而流亡,最後到了西域一帶,與高麗女子落地生根。李白雖然出生在一個不使用渤海國語言文字的地方,但是在家中可能還是使用渤海國語當母語,這也讓李白從小就學會這種語言與文字,而且朋友們也知道他會,否則賀知章怎麼會知道李白通曉渤海國的文字。 李白的身世一直是個謎,原因除了李白少年時代的記錄很少以外,李白當時沒有參加唐王朝的科舉考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為什麼李白不願意參加科舉考試,說法也很多,一說是因為參加科舉考試要查祖宗八代,李白的身世有難言之隱。有人說他是過去政爭中失勢的李皇支系後裔,所以不敢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如果上文的推論成立,李白真的是戰敗被流放的高句麗貴族皇室後裔,李白不敢參加科考也就在情理之中。不過事實上還有一另種可能,就是李白年少時擊劍任俠,混過一陣子江湖,在四川殺了人被官府通緝,才離開四川。那還背著通緝命,當然就更不敢去參加科舉考試了。這樣的說法有李白自己的詩作可以佐證,而且這也是個人以前很喜歡的一首詩。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盃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使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不但如此,李白多數時候都算小康,可以日日買醉召妓,玩樂寫詩,那還去當什麼鳥官啊。 在來看看,香港某知名仙廟,有籤提到李白醉和番書(中平) 和番醉筆似雲煙,日在長安酒店眠; 倘遇唐皇頒令回,重呼不上木蘭船。 這是講李白,少年時代就志氣奔放,才華橫溢。天寶初年到長安應試,卻被考官楊國忠、監考官高力士嫌棄其沒有孝敬銀兩,將李白揶揄為只配為楊磨墨、為高脫靴之人。李白大怒,拂袖而去。但李白的處境實非太差,因那時是朝廷對他有所求也。 當時有外夷渤海國使者,殺氣騰騰般向大唐呈上國書,內文卻全是鳥獸文字。由於朝廷給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把持多年,才識之士漸成「稀有動物」,剩下來的盡是不學無術的諂媚之徒,是以滿朝文武,竟無一人能看得懂,也無一人有能力應對這場外交風波。此時,唐明皇想起了李白,於是立即召其回來上朝。 這個浪跡江湖的風流才子,恨透朝中權貴,是以天子呼來不上朝。後來,直到李白喝到橫七豎八,終被強行邀到朝廷,他醉眼環視朝廷,但見盡是庸才,尤其瞧不起那個靠堂妹楊玉環入宮顯貴的楊國忠,還有那個陰陽怪氣的高力士。這時,李白把握機會報復,向皇帝要求楊國忠為其磨墨,又指使高力士為其脫靴,他才肯為國盡力。李白還在高力士親手為其脫靴後,還向高力士訕笑:「非我足污你手,乃汝手污我足也!」。 李白到底是博學多才,看了那封國書,知道渤海國的來意,是為討回唐太宗當年三徵高麗所得176城,有心向唐室進行恫嚇。李白向唐明皇提出解決辦法,就是當場揮筆以渤海國所用的鳥獸文字,列舉大唐與高麗的多年曆史背景,向其進行「反恫嚇」,並召來渤海國使者,向其當面宣讀,宣示泱泱大國天威,由於文筆辛辣,情理並茂,恩威並濟,嚇得渤海國使者不敢造次囂張。 唐明皇大喜過望,在金鑾殿設宴李白,親自為其調理羹湯,又詔供奉翰林。本來李白仕途無可限量,可惜小人楊國忠與高力士等並不放過他,那是後話了。 正當中國人浸淫可汗天威之餘,問題又來了。現代韓國雖然未言,李白是其歷史財產,但是,大唐疆土輿圖倒像大韓的屬國,且看: 說時遲那時快,當時高麗的小老弟日本,講話了,出人意料的呈報此圖,棒子看了恐怕會發瘋。其實小日本,將中國地圖加大,應當也有其目的,中國這塊肥肉怎麼能落入棒子手中(?),還是與老大哥高麗爭寵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有下面這段插曲。 在我國古代,起先稱日本為“倭”,較早見於文獻的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 倭屬燕。(《山海經·海內北經》)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王充:《論衡·恢國篇》)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 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志》)自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倭立傳以來,史不絕書,中國人對東方海中倭國的情況,逐漸有了具體而深入的認識,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也益見頻繁起來。 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雲:“四牡周道倭遲。” 《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有人說,倭字從人又從禾、從女,蓋由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來。這種解釋,顯然是一種無稽之談,純屬附會。 一些學者認為,古之稱日本為“倭”,可能同“匈奴”、“鮮卑”一樣,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稱“和”,“和”為“倭”的諧音字。這個說法,似乎比較有道理。 然而,現在日本語中的“和”、“倭”二字均讀為yamato,與“和”、“倭”二字原來的發音迥異,這又作何解釋呢? 在日本語中,“倭”讀為yamato實始於日本現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公元720年),二書均為安萬侶所著,比我國最早記載日本“邪馬台”王國和“卑彌呼”女王的《三國志》晚了400餘年。 請注意,安萬侶誤以為《三國志》所載“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功皇后,但神功皇后與卑彌呼的年代不符,於是將神功皇后以及她以下諸皇的年代拉長,以合卑彌呼的生活年代;《三國志》說邪馬台王國的人“壽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這或許就是安萬侶任意拉長的根據。 日本古史紀年與中國史籍相符始於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純屬口頭傳聞,那時既無文字,又無曆法,怎麼可能有精確的歷史紀年呢?所以,日本國內研究日本古史的學者,關於崇峻天皇以前的歷史,寧肯相信中國正史的記載,也不輕易引證日本古史中那些傳說。 既然安萬侶誤認為神功皇后就是卑彌呼,而卑彌呼的都城是邪馬台,於是神功皇后的都城也變成邪馬台了。這樣,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歷代天皇所居的畿內即“大和”地方,只好與九州島的邪馬台合二而一。而中國原來稱“倭”,日本素來名“和”的這兩個字,在發音上非讀yamato不可了。日本語“倭”、“和”二字之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讀音,其奧秘就在這裡。 至於安萬侶這樣做究竟出於什麼用心,那不是這裡所要探討的問題。 至唐代,中國始稱“倭”為“日本”。在《舊唐書·東夷傳》中,“倭”與“日本”分列並敘,《***書·東夷傳》則單敘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並對改“倭”為“日本”作瞭如下的說明: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書》為宋歐陽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說法當有所據。從這段話看,“倭”改國名為“日本”當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後。然而,為什麼要改國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緣由,其說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要改“倭”為“日本”呢?說是倭國派到中國的使者略懂“夏音”(漢語)之後,發覺“倭”的含義不好,此後就改稱“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國古人稱日本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譯,本身並無貶義,所以,以其“惡”的說法難以置信。 再是說倭人改國號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因為認為日本“近日”,那隻能是中國人的觀念———日本在中國東方遙遠的海上,從視覺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訓》也說:“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身居日本列島的人,並不見太陽從本土升起。因此,說日本是“日之所本”這種觀念只能產生在中國,後來日本人這樣說,也顯然是受了中國觀念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倭國附近原有一個小國叫“日本”,為倭所吞併,後來倭國遣唐使者便對中國人冒用“日本”這個名稱了。這一說法,當時就很可疑,更不足為據了。 倒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提供了一條罕為人知的證據,或許有助於解開“日本”國名來源之謎:“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原來,倭國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意見才改國名為日本的。張守節系玄宗時人,離武后統治時期不遠,他的說法當有所據。如果此說確定無誤,以上種種疑惑也就不復存在了。原來日本是遵照武則天的旨意定國名,所以,唐朝國土地圖是以武則天的統領為準,當然也最大!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