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9 06:47:08瀏覽969|回應2|推薦3 | |
各位看到這則新聞標題時,想到的會是什麼?一定以為這則新聞與Brad Pitt及Angelina Jolie有什麼相關. 待點擊進去一看竟是諾頓防毒軟體的廣告頁. 沒錯,這是聯合新聞網幹的好事. 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下標方式叫做騙取點擊率.為什麼要騙取點擊率呢?因為媒體要對廣告主負責.廣告主花錢買廣告,當然希望得到“很多人點擊收看”的效果.所以,一些標題寫得雖煞有介事,實際上點進去卻看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廣告新聞”.如此行為在這個網路世界裏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因為,儘管廣告擺得滿版,閱讀者不見得會去點擊,廣告自然達不到應有效果.於是乎,網路媒體只好以半哄半騙的方式下標.只要能夠達成廣告主滿意的點擊率,以假標題騙騙閱讀大眾又有什麼了不起?這能少得了你一塊肉嗎? 再不然更直接,點擊新聞卻同時跳出幾個煩死人的廣告視窗,強迫收看.網路媒體為了打廣告,花招不止一種,如Flash廣告隨頁滾動,剛好擋住你想點擊的新聞連結;假意介紹採訪各種新知卻進行廣告行銷;讓你做問卷調查進行廣告宣傳... 要求網路媒體不上廣告無異於“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可是讓人感到受騙,這就太不應該. 試想,誰喜歡受騙?閱聽大眾點擊連結的同時,自然是抱著對 ”這條新聞”感興趣的心態才會動手,誰知入去一看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廣告,豈能不失望,怎能不埋怨? 猶記網路初興時,廣告信天飛,打開信箱滿滿都是廣告郵件,令人痛恨.使用者如我早已練就一身刀槍不入本事,一見標題便知那都是些垃圾郵件,一視同仁,看也不看便全數刪除. 如此“良好習慣“的養成,全拜受騙及騷擾下所產生的憎惡感之賜. 我不清楚這些濫發的廣告郵件,如今還能發揮多大效果? 同樣的,欺騙閱讀者的連結一再出現,除了令閱讀者養成避之唯恐不及的“良好習慣”外,恐怕也會令一些誤觸地雷者對媒體及廣告主產生不良印象. 這樣的廣告,能夠產生正面意義嗎? 說到底,這都是短視近利所造成.廣告主想要漂亮的點擊率,廣告媒體只需運用小小欺騙手段就可以達到效果,一來滿足廣告主的要求,二者又能提供廣告主繼續刊登的誘因,賺取更多廣告費. 如此這般的兩全其美卻苦了閱讀者. 就長遠觀點而言,這種殺雞取卵的手段無異於將具備消費能力的閱讀者推得更遠,產生厭惡感,拒絕觀看這類廣告. 網上媒體賣廣告我不反對,我反對的是這種欺騙式的變相廣告行為.更何況,新聞網給人的一般印象是正派經營的,卻在這種小地方偷雞摸狗,心存僥倖? 這怎麼能夠不令人感到世風日下?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