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的營養成份非常豐富,而經認證的牛蒡保健食品(100%純牛蒡製成),有下列三種指標成份: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總多酚(Total polyphenols)、菊糖(Inulin,又稱菊苣纖維)。但懸疑的是,市售號稱純牛蒡製成的保健食品,都強打其綠原酸有多高,卻不見有其他兩種指標成份。難道他們的牛蒡品種較特殊,只會長比例高到匪夷所思的綠原酸,卻不長別的成份?且聽掌櫃的說分明。
※※※※※※※※※※※※※※※※※※※※※※※※※※※※※※※※※※※※※※※※※※※※※※※※※※※※※※※※※※※※※※※※※※※※
【話說前頭】本文部份用字遣詞會涉及器官或療效,但均引用於已發表之研究報告或典籍,無關任何廠商及產品,研究報告內容也僅做為產品研發及學術理論上之依據,不代表就能對人體產生相同作用。因此相關資料僅供參考,請勿做為治療疾病之相關依據。若有疾病請就醫診治,請勿聽信無根據之謠言,購買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
※※※※※※※※※※※※※※※※※※※※※※※※※※※※※※※※※※※※※※※※※※※※※※※※※※※※※※※※※※※※※※※※※※※※
早年台灣的牛蒡加工品,牛蒡茶是最大宗的產品,但那不過是解決生產過剩或保存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技術門檻與經濟價值都不高,但是92年起,有國內廠商在研發中發現牛蒡對胃部的保健功能後,開始與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研發,並於95年底推出名為「OO牛蒡精華素」產品,在電視置入性行銷大肆宣傳,牛蒡保健食品自此才慢慢在台灣風行起來,同時也意外捧紅了歸來牛蒡。而97年底該產品在取得認證後,市場上同業就紛紛推出牛蒡保健產品搶食市場;直至99年中電視置入性行銷節目改以「黃金牛蒡」做為宣傳點後,整個仿冒的風潮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襲捲而來。為什麼?如果以公關操作的角度來看,用「黃金牛蒡」取代「歸來牛蒡」,其實並不高明。因為「歸來牛蒡」已經有其知名度,同時別人很難模仿;而「黃金牛蒡」只是一個名字,人人都可以這樣自稱,到最後甚至變成一堆不知道打哪冒出來的牛蒡達人,要教人家怎麼分辨黃金牛蒡...
但這些市售的仿冒品(不好意思,掌櫃的用詞可能直接了點),每家都只強調自己的綠原酸有多少,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有廠商的牛蒡保健食品拿到健康食品認證,其保健成份就是綠原酸,而且電視廣告打超大!所以這些仿冒品才一味地強打綠原酸,但這根本就不對。綠原酸只是牛蒡營養成份的其中一種,如果是純牛蒡做的保健食品,也應該含有牛蒡其他的營養成份才對。接下來掌櫃的就要帶大家去了解,牛蒡到底有那些珍貴的營養成份。
古代醫學經典「本草綱目」記載,牛蒡可「通十二經脈,洗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用白話文解釋,就是能活絡筋骨、排除毒素,經常食用,能瘦身減重,延緩老化,顯示古人已將牛蒡視為兼具滋補及養生功用的上等食材。而依現代科學分析,牛蒡含醣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B群/C/E/P等,礦物質鈣、磷、鉀、鐵等,但牛蒡在於保健功能上最具特色的,則是以下三種營養成份:綠原酸、總多酚、菊糖(又稱菊苣纖維)。再次強調,以下所述不代表任何廠商或產品,實驗證明之功效亦不代表可在人體發揮相同作用,請勿做為治療疾病之相關依據,若有疾病請就醫診治。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氯原酸)】
目前在國際間已經有很多關於綠原酸的研究報告,包括降血壓(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抗癌和抑癌(日本變異原抑制作用研究)、抗氧化/抗衰老/抗自由基、抗菌(日本、愛知醫科大學經研究確認)、抗病毒(台灣,幽門桿菌與腸病毒之抑制)、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以及幫助胃黏膜修復(台灣)[1],而且大多數研究顯示,綠原酸效果平穩,無毒、無副作用。
【總多酚(Total polyphenols)】
多酚化合物的共同特點是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與維生素C、E和胡蘿蔔素等其他抗氧化物,在體內一起發揮抗氧化功效,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多酚物質的種類很多,結構各異,其生物利用率、抗氧化性及對人體的影響有也有差異。多酚類物質按結構大致可分為類黃酮、酚酸和木酚素等。目前科學界已經分離鑒定出八千多種多酚類物質。蔬菜、水果、豆類和綠茶也含有大量的多酚類化合物。而牛蒡的總多酚則包含了綠原酸、咖啡酸、異綠原酸、咖啡衍生物等。
【菊糖(Inulin,菊苣纖維)】
大家如果去超商購買有健康食品認證的茶類,大部份都會看到一個保健成份叫做「菊苣纖維」,其實它就是菊糖。菊糖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無法在胃或小腸被分解或消化,可完整進入大腸做為益菌的養分。大腸內有許多不同的菌種,菊糖具選擇性地刺激某些益菌的生長(如比菲德氏菌),做為益菌的養分及生長基質,藉由平衡大腸內菌叢生態以達到促進身體健康的功能。而菊糖也被證實沒有致癌、致突變性及基因毒性,是一種安全性極高的營養成份。另外,牛蒡的總膳食纖維量高達6.7%,比胡蘿蔔的2.6%、花椰菜的2.2%,空心菜的2.1%,竹筍的2.3%都高出許多[2],而認證廠商的功能性實驗報告也顯示,牛蒡的確能使白老鼠的排便更順暢,而且增加每次的排便量[3]。
而菊糖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會促進精氨酸的合成與分泌。精氨酸雖然不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的一種,但精胺酸卻是人體一氧化氮的來源(前驅物)。經研究證實,一氧化氮有舒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對性功能障礙及精蟲活動力不足也有幫助,台灣也已有學者發表類似的研究報告[4],這也就是為什麼民間俗稱牛蒡為「疼某菜」的原因。
以上三種營養成份,任何品種的牛蒡一定都有,只是其含量的多寡有所不同而已。用100%純牛蒡做的保健食品也一定都有,經過認證的牛蒡保健食品上就清楚標明這三種成份的含量,其中綠原酸和總多酚還是認證核可的保健成份。但為什麼其他家只講綠原酸,對其他兩種也極其珍貴的營養成份視而不見?掌櫃的分析疑點給你聽。
一、3200倍濃縮、10000倍綠原酸那家:
該廠商號稱3200Kg新鮮帶皮牛蒡才能做出1Kg,綠原酸是經認證產品的10000倍以上,那麼:
疑點一:總多酚和菊糖沒有10000倍,至少也有5000倍吧?為何不公佈?
疑點二:該廠商的檢驗報告不是很多,為什麼獨漏這兩項指標性功效成份?
疑問三:難道他們的牛蒡原料只長綠原酸,不長別的營養成份?
二、複方不簡單那家:該產品號稱複方,很多專利,綠原酸含量比照經認證產品不會過量。但是:
疑點一:既是複方,為何從不公佈內容物、特別是牛蒡的含量比例?
疑點二:複方代表非100%純牛蒡,為什麼綠原酸含量會和100%牛蒡做的認證食品含量相同?
疑點三:就算綠原酸相同,依比例原則,總多酚和菊糖的含量是否也應相同?為何不公佈?
疑點四:既然有那麼多專利,為何不公佈專利名稱,讓消費者了解專利和產品間的關係?
另外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是,為什麼經認證的產品,它的營養成份不是一般常看到的固定值,而是區間值?答案就是:因為每批做出來的都不一樣!即使用同樣的歸來牛蒡、同樣的萃取技術、同樣的代工廠和同樣的製程,每批做出來的成份也都不一樣。因為牛蒡每根本來就都不一樣,同時與牛蒡熟成的程度不同、冷藏時間長短也有關係,但只要每批出廠後做完檢驗(COA),指標成份在上述區間值中,就算符合認證規範了。那為什麼別家的是固定值?很簡單,因為檢驗報告只做一次,或者只是直接向原料商拿大量製造的牛蒡萃取物甚至是綠原酸來添加而已,所以怎麼看,數字都一樣。而如果牛蒡保健食品只含綠原酸(而且是不合理的含量),不含總多酚和菊糖(比例不合理也說不過去),卻號稱是純牛蒡製成,各位看倌啊!您會相信嗎?至少掌櫃的絕對不會相信。
這就是為什麼掌櫃的會先從牛蒡原料開始講起的原因。因為如果無法清楚交代牛蒡原料的來源,接下來在產品的成份、比例、製程、功效上,就統統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最後只能靠自稱牛蒡達人、台灣生產的牛蒡做出來的都一樣、花幾千塊就能開出來的檢驗報告,把食品當藥品賣的廣告技倆來自圓其說。
掌櫃的實在不想說這麼重的話,但是,掌櫃的看到,為了取得產品認證,我的生技公司老闆朋友是怎樣四處奔波籌款,應付幾乎永無止境的原料、研發、認證、管銷帳單;為了種出好牛蒡,牛蒡農民們是如何的揮汗如雨,連高齡78歲的老爺子都還在下田工作;為了證明功效,學校的教授們和研發團隊是如何地日以繼夜焚膏繼晷,只為分析出牛蒡在安全性與功效性上的證據和關係。如果掌櫃的任由這些仿冒品,在網路上肆無忌憚的宣稱自己的產品比已認證的高10000倍或都一樣,而卻默不作聲,那麼,掌櫃的就對不起朋友、對不起阿貴和那群牛蒡農民、對不起阿貴他高齡78歲還在下田種牛蒡的老爺子、對不起研發到頭髮都變白了的教授們、對不起為了實驗而捐軀的上千隻白老鼠,也對不起所有對牛蒡保健食品有期望的消費者。若果真如此,那對這一切流程都瞭若指掌的掌櫃的,於心何安?又於心何忍?
※※※※※※※※※※※※※※※※※※※※※※※※※※※※※※※※※※※※※※※※※※※※※※※※※※※※※※※※※※※※※※※※※※※※
[1]OO牛蒡精華素之OO功能改善評估報告「有助於O黏膜之保護作用,維持OO正常機能」試驗報告(保OO技、OO科技大學產學合作計劃)
[2]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3]OO牛蒡精華素之OO功能改善評估報告「幫助(改善)OO運動,促進OO正常機能之維持」試驗報告(保OO技、OO科技大學產學合作計劃)
[4]「牛蒡萃取液對兔子OO海O體的作用」(OO生技製藥、高OO學大學產學合作計劃)
※※※※※※※※※※※※※※※※※※※※※※※※※※※※※※※※※※※※※※※※※※※※※※※※※※※※※※※※※※※※※※※※※※※※
以上研究報告均經所有人同意於非商業用途部份引用。由於本篇主題在牛蒡的營養成份及功效,實在不得不提及許多器官及療效,為避免有廣告及宣稱療效之嫌疑,本文均不提及任何廠商、產品、認證之名稱,引述之學術報告部份馬賽克較多,造成閱讀上之不便,懇請見諒。最後還是要強調,本文僅做為學術參考之用,不得做為宣稱療效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