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沈佳宜的愛情選擇
2013/01/26 12:25:47瀏覽4189|回應0|推薦16

本文選自新書《經濟學下午茶中的一篇

經濟學下午茶:上班族茶餘飯後的25個經典話題(第2版)

Part 3 愛情經濟學
07 沈佳宜的愛情選擇


愛情是什麼?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在《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提到「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Love is merely a madness.)但愛情,又像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莎士比亞也在《皆大歡喜》還提到「唉!從別人的眼中看到幸福,自己真有說不出的酸楚!」(O, how bitter a thing it is to look into happiness through another man’s eyes!)
然而,愛情也是盲目的。在《威尼斯商人》(A Merchant of Venice)中提到「愛情是盲目的,戀人們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Love is blind and lovers cannot see the pretty follies that themselves commit.)莎翁筆下的愛情,其實是多種樣貌的,但在很多世界名人錄中所談到的愛情,很多談的是愛情的獨佔與效用,舉例來說,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提到:
初期的愛情只需極少的養分,只消能彼此見到,走過的時候輕輕碰一下,心中就會湧出一股幻想的力量,創造出她的愛情,一點窮極無聊小事都能使她銷魂盪魄。
將來她因為逐漸得到了滿足,逐漸變得苛求之後,終於把慾望的對象完全佔有之後,可就沒有這個境界了。
所以,根據羅曼‧羅蘭這句話,難不成愛情也是服膺邊際效用遞減原則?

問世間情是何物?
至於,愛情是什麼?我真的說不上來,畢竟我不是個戀愛專家,我也不想濫竽充數當個偽愛情專家,但我僅僅知道的一件事,即是當我用經濟學解釋愛情時,愛情美麗的FU(Feel,感覺或感受)大抵上就會灰飛煙滅─說得有點言過其實了。話說,出版社主編提了個難題,要我解釋一下九把刀執導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男主角柯景騰和女主角沈家宜的愛情關鍵對話,經濟學要如何解釋呢?
首先,這是個難題,正因為我對愛情喜劇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只喜歡節奏快的動作片;第二,男女主角的對話這麼多,到底哪幾句台詞才具有經濟學的FU呢?但這是第一次,我看電影竟然還得手抄筆記,幸好不是在電影院裡,而是付費下載電影,還能夠暫停、倒轉,直到把關鍵對話搞清楚為主,我相信,沒有幾個人看電影同我這般認真的,但話說回來,看電影就是一種生活娛樂,又何必這麼認真呢?(為了寫書例外)還是先從「愛情」的解釋說起。我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這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看起來好像很恐怖,一不小心就得用生命來賭注?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說過:「愛的最高原則,是把自己奉獻給對方,在奉獻或犧牲裡感覺到自己,在對方的意識裡獲得對自己的認識。」同樣的,羅曼‧羅蘭也說過:「真正愛的人,沒有什麼愛得多或愛得少的,他是把自己整個都給他所愛的人。」看來,愛情是一種奉獻和犧牲?
李碧華的〈浮水印〉是一首當年相當好聽的民歌,歌詞中有句口白: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恰似輕風拂過,十里楊柳,白雲悠悠,何處掛愁。
就叫它輕輕走過,別讓我浮上心頭。
重點來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這句話設問的是愛情到底是何物,才能叫人生死相許,歌詞裡頭沒有答案。但我們可以從這句話當成起頭。

這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到底是誰說的?在金庸的《神鵰俠侶》有個角色叫女魔頭叫李莫愁,在她死前的一個場景中:
李莫愁撞了個空,一個筋斗,骨碌碌的便從山坡上滾下,直跌入烈火之中。眾人齊聲驚叫,從山坡上望下去,只見她霎時間衣衫著火,紅焰火舌,飛舞身周,但她站直了身子,竟是動也不動。眾人無不駭然。小龍女想起師門之情,叫道:「師姐,快出來!」李莫愁挺立在熊熊烈火之中,竟是絕不理會。瞬息之間,火焰已將她全身裹住。突然火中傳出一陣淒厲的歌聲:「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許?天南地北……」唱到這裏,聲若游絲,悄然而絕。
既然,「情為何物?」這件事千古以來都是世紀大問號,但難不成非得搞到「生死相許」這般田地嗎?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其實是出自於金朝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上文中的「雙飛客」指的是一對飛雁,但問題是原文作者也沒有回答到「情為何物」這個問題。作者運用比喻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譜寫了一曲淒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此外,大家熟悉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也有著與大雁相似的故事:
話說梁山伯知道祝英台為女兒身之後,就前往祝家提親,沒想到祝英台的父親早已答應要把祝英台嫁給馬太守的兒子馬文才。梁山伯非常難過,回家之後,因傷心過度而生了一場大病後去世了。祝英台堅持成親當天,必須先祭拜梁山伯。成親當天,祝英台在梁山伯的墓前痛哭祭拜,此刻,梁山伯的墓就這樣
裂開了,祝英台走進墓裡後,墓又合攏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墓中飛出來兩隻漂亮的蝴蝶,在天空自在地飛舞,在場的人看呆了,都認為這兩隻蝴蝶是梁山伯與祝英台變的,因此留下了這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祝英台悟著了原來真摯的愛情,即是要能夠「生死相許」,祝英台做到了,但活著的人遠不會知道如何是「生死相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依我的見解,「問世間情是何物」這件事,應該沒有答案,也最好不要有答案,這樣千百年來才有無數的男女去追求愛情,去承諾愛情,也許是喜劇收場,但也有悲劇的結局,但無論如何,愛情這件事,不像數學這般好解,倒是有點像哲學了。就像繪畫一樣,太過工筆的,有時候覺得匠氣太深,總是要有點模糊,留白一點比較有意境,然愛情也是如此,要有點模糊比較好,留點空間比較適當。但經濟學的原理在面對決策的時候,鐵是要求要資訊通透,要資訊對稱,這樣才能掌握變數,降低決策成本。

但愛情怎麼決策?如果說愛情是一種消費的話。如果我問你,你在當下決定愛一個人的時候,你的決策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先愛了再說,還是機關算盡呢?

回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的場景上,女主角沈佳宜似乎是「瞬間的」喜歡上柯景騰,而男主角柯景騰似乎是「慢慢的」喜歡上沈佳宜。就決策來說,沈佳宜喜歡上柯景騰,是因為他的幼稚嗎?感覺上是,但具體上好像又不是,因為片中男生都喜歡上沈佳宜,她的最佳選擇又是誰呢?(最後的結局是選上別人)是老曹?喜歡打籃球,又喜歡耍帥,考上成功大學。但結局是想趁沈佳宜與柯景騰吵架之後騎車上臺北找沈佳宜,卻又目睹阿和與沈佳宜交往,失意之下乾脆騎車環台一趟,因恍神到了嘉義而決定環台第二趟。
是阿和?感覺有點早熟,喜歡用超齡的想法引起沈佳宜的注意,又考上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得知沈佳宜與柯景騰吵架之後,趁隙追求到沈佳宜,但沈佳宜又認為阿和不夠愛她,還是分手了。

三個男生各出奇招要追求女主角,本來就是青春期男生能夠使出的唯一招式,所以男主角柯景騰才會感慨:
「每一個男生都想在自己心上人面前,展現自己最強的一面。這個方式,並不管用。」
如何追女生才管用,經濟學並不管這個,但男生與女生之間的戀愛遊戲,似乎就是資訊不對稱,女生想什麼,男生會認為女生的心思難懂,太像「海底針」;女生看男生,難道男生都不會成熟一點嗎?都是這般幼稚!這就帶出柯景騰在戲裡的名言: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子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子成熟。女孩的成熟,沒有一個男孩招架得住。」
女生的成熟,不只男生會招架不住,但女生也不見得喜歡成熟的男生,不然,阿和就不會敗下陣來,正因為這個階段女主角要的愛情,其實並不是「成熟」,只是「感覺」罷了!

這種感覺有時會回憶起來,時空頓時會停滯在那時候一絲絲的幸福感,雖然事後男女雙方有可能沒有「修成正果」,才會有柯景騰對沈佳宜的這段話:
「謝謝你喜歡我。我也很喜歡,當年那個喜歡你的我。」
我主修經濟學,在理性上,我主張要資訊對稱,但在愛情上,我可以通融地主張在男女愛情中,最好保有一點的資訊不對稱,最好有點曖昧,有點模糊。
還記得男女主角在平溪放天燈的一段對話嗎?這時候,即使沈佳宜想表明了,但柯景騰似乎還想保有一點點的曖昧,對男生來講,照理應該是追求愛情的勝利,總算追到女生,但當下的男生,卻選擇保有一點的曖昧。

沈佳宜:「你想知道答案嗎?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柯景騰:「拜託不要現在告訴我,請讓我……繼續喜歡妳。」
女主角的答案,不外乎就是YES和NO,各是二分之一的機會,但也許男主角怯於知道負面的答案,而繼續選擇曖昧下去,而事實上女主角已經在天燈上寫下他的答案—喜歡!
其實,愛情的追求,如果是一種賽局(Game),有時根本解不出均衡。沈佳宜和柯景騰的曖昧選擇,怡克納米斯就認為從賽局中可以解釋出來,問題是,每個戀愛中的男女,無法像納許(John Nash)一樣,靠著賽局去追求女友,也就是說在愛情中,不盡然每個人都可以這麼理性—邊談愛情,邊解賽局。怡克納米斯舉上表的賽局為例,對男生而言,在女生選擇「曖昧」的時候,對男生而言,選擇「曖昧」與「坦白」的效果都是0.5,在女生選擇「坦白」的時候,選擇「曖昧」與「坦白」的效果都是1。

如果換成女生的選擇,在這樣的前提下和男生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總效果而言,其實是雙方都坦白最好,總效果是2,當雙方都選擇曖昧的時候,總效果卻只有1。這樣的問題來自於雙方選擇坦白的效果太低,如果改成這樣:
當雙方都認為不管對方的選擇如何,對己方最有利的選擇就是「坦白」,均衡解就是雙方都坦白,總效果是2。
怡克納米斯解完賽局後說道:「愛情大部分時候,是相當模糊的!」
承怡克納米斯上面那句名言,我會認為,難不成資訊對稱的方法,在愛情中起不了作用,或者是,男女都隔層面紗,彼此都不願意揭露訊息?在曖昧中享用愛情,同時又測度愛情,猜測愛情嗎?

愛情的曖昧之處在於喜歡又怕受傷害,隔層面紗反而比較好,這可以在劇中沈佳宜這句關鍵台詞找到一個說法:
「常常聽人家說啊,戀愛最美好的時候就是曖昧的時候。」
資訊不對稱有時候卻是愛情最甜蜜的時候,恐怕連經濟學家也難解了。
另外來說,劇中沈佳宜所表達的,是對愛情的效果有不同的階段性選擇。對此,我常說戀愛的過程中,追求的是「邊際效用」,一單位,一單位慢慢的來(太急有時候會有反效果),但對婚姻而言,追求的「總效用」,這種不同點,有時候會讓男生覺得不容易捉摸,但在婚後卻覺得:「好吧,我們現在追求的是婚姻的總效果,不再有火花了!」

愛情的火花,其實就是高邊際效用,在愛情的追求過程中,邊際效果所扮演的,有可能是女生選擇男生的一項關鍵指標,正因為如此,沈佳宜面對柯景騰、老曹和阿和三個人而言,單就柯景騰的差異性才能擦出愛情的火花,即使在沈佳宜的婚禮中,他也認為:
「我要讓沈佳宜記得,每個人都親過她,只有我沒有,我要做她心中最特別的人。」
對男生而言,邊際效用有時候只會在事後才會體認到,但對女生而言卻是過程中所必要享受到的經驗,這又可以從沈佳宜的一段話中表達無疑:
「被你喜歡過,就感覺別人沒那麼喜歡了!」
「真正在一起,很多感覺都會消失不見。」
對沈佳宜而言,愛情的過程中最強烈的邊際效果其實是柯景騰,但竟然也覺得當雙方選擇在一起時「很多感覺都會消失不見」。
因此,對沈佳宜而言,愛情的「邊際效用」的句點留給了柯景騰,而她最後選擇的開端,是追求另一階段穩定的婚姻「總效用」。
沈佳宜最終沒有選擇柯景騰,套句莎翁名言:
當愛情被浪潮推翻了以後,我們應該當好友地分手,說一聲「再見」!
「愛情嘛,好聚好散,千萬不要無所選擇!」這是怡克納米斯常掛在他嘴巴上的名言!

全文未完,請參見《經濟學下午茶》本書。 


已出版書籍:

  1. 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華人世界第一本虛擬貨幣專書。
  2. 巷子口經濟學》(二版)繁簡中文版及韓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金石堂2008趨勢行銷年度排行NO.22,2010年簡體中文版獲大陸福建省政府選為年度100本推薦選書。
  3. 搞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與亞當斯密之《道德情操論》同獲選為大陸上海市政府2009年50本推薦書。
  4. 火星人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大陸國家圖書館港澳臺文獻推薦書
  5. 庶民經濟學》(二版為老百姓經濟學)繁簡中文版,2010年正體中文本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推薦。
  6. 經濟學下午茶

怡克納米斯信箱:e-mail to me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crab&aid=725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