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07 10:56:01瀏覽1061|回應0|推薦2 | |
文/怡克納米斯 在320總統大選之後,民調與賭徒都很疑惑,充滿了詫異與不解,按道理而言,賭徒的選擇反映在「賠率」上面,應該比民調還準確,但那一次的選舉顯然民調和賭徒全是輸家。但是在選後,另一股「馬鈴薯現象」,總是讓人為台灣的政治現象捏一把冷汗。 馬鈴薯在西方有時被稱做「垃圾食物」,西元1854年在英格蘭出現一次大饑荒,造成馬鈴薯的價格大漲,但是窮人反而大量消費馬鈴薯。原來發生飢荒時,雖然馬鈴薯價格大漲,但是窮人更買不起肉類,只好多買馬鈴薯,結果馬鈴薯供不應求,價格連續高漲。 假設政客所提的政策分為好的政策—「鮮肉政策」與壞的政策—「馬鈴薯政策」,如果用這兩者來看過去六年多來台灣的經濟現象,很顯然看起來是大家吃馬鈴薯較多一點,這包括貧富差距加大、景氣低迷、失業率上升等。但是詭異的現象是,當執政者所扮演的廠商角色刻意炒作馬鈴薯時,可以預見的是馬鈴薯價格會上漲,結果是更買不起鮮肉。 有人說行銷策略就是操作消費者的策略,原因不外乎是廠商會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消費者購買產品。反映在政治市場裡,不管是鮮肉政策和馬鈴薯政策其實也可以被政客刻意操作。只不過在我們在消費市場裡,有多種不同的選擇,漲價了就少買一點,降價了就多買一點,廠商操作的空間其實還是有限,更何況可以透過市場競爭,讓消費者買到既便宜又好用的商品。 但是選舉市場裡的兩雄對決,大家只能選邊站,或者乾脆不消費(投廢票),因此被廠商(候選人)操作的機會明顯會上升。選舉手法就是行銷手法,雖然買東西可以不滿意退回,但是選舉可不是這回事,要退貨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空白支票可以亂開,反正選上了之後再說。所以產生的事實可能就是,雖然過去是馬鈴薯政策,但是行銷高手可以操作議題,讓對手的鮮肉政策被刻意塑造成消費不起的高價商品,以致於大家還是選擇馬鈴薯政策。 不過詭異的是政策的選擇不是各圖所好,而是這個市場裡相對多數要相對少數強迫消費的事實,也就是當大多數人選擇馬鈴薯政策消費的話,則所有人都必須同意一起買馬鈴薯,馬鈴薯政策價格依舊會高居不下。 當然不是說執政者會刻意塑造馬鈴薯政策,但是如果馬鈴薯政策可以換來選票的話,應該有理由可以確信,政客的馬鈴薯政策會一直存在。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