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7 17:35:16瀏覽1064|回應1|推薦14 | ||||
文/怡克納米斯(Mr.Economics) 第三篇之「就業、產業、勞工」提出新思想和新策略,大抵上通篇的主軸就是發展「在地經濟」。以 GDP 的組成結構來看,發展在地經濟就是重內需、發展在地的消費,但問題也在此,臺灣並沒有太大的本錢可以發展在地消費,也就是說要臺灣關起門來發展鎖國經濟,單純以刺激國內生產國內消費的模式來追求經濟成長,這簡直就是緣木求魚。 舉個例子就知道上述的方法不可行。 臺灣在 2009 年發放的消費券,就是要增加國內消費,試圖增加 GDP ,但事實的結果並沒有想像那麼簡單與樂觀,而且剛好相反,事後的官方統計結果, 2009 年的民間消費甚至比 2008 年還低。或許有人會這麼認為:「要不是有消費券的拉抬,搞不好還低上更多。」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其實應該說是當年經建會對於簡單凱因斯定律的誤解,因為理論上認為只要是封閉體系,只要刺激消費,就會增加消費乘數,達到擴大消費的效果。但問題也在於此,臺灣並非封閉體系,消費券 3600 元不並全然落入臺灣商人的口袋,有可能是被美國人、韓國人或者是大陸人賺走了,奢望這種消費乘數的效果,簡直是做夢,事後驗證也是南柯一夢。 蔡英文的十年政綱認為「國內外環境劇烈變化,中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加入國際競爭,取代四小龍的出口地位,造成大量對外投資和產業外流,出口成長和經濟成長率下降,工資長期停滯,失業率上升,所得分配也因此惡化。」這明顯就是「倒果為因」的推論,臺灣對外投資是全球化必然的結果,如果以臺灣對外投資而導致「經濟成長率下降,工資長期停滯,失業率上升,所得分配也因此惡化」就是以封閉經濟體系的思維看當今的經濟局勢,因為資本家不是把資本投在臺灣就是在海外,投資的誘因在於獲利,而非意識型態。 從主計處的資料來看,臺灣的「固定資本形成」例年來都是增加的,近五年對 GDP 的比例約在 20% 上下,但十年政綱的思維基礎是,如果業者把國外投資的資本移回台灣投資,照理就可以增加國內資本形成的絕對金額與比例。也就是說,十年政綱認為要業者發展「鮭魚返鄉」政策,最好不要進行全球化投資。那麼,以獲利為導向的業者,又如何說服自己放棄全球化投資的豐厚利潤,配合主政者的意識型態進行投資?當然,這點在理論與實際上皆是行不通的。 蔡英文的十年政綱也認為,「全球化」是造成現階段失業問題與所得分配不均的元兇,所以要「去全球化」,因此主張要放棄經濟成長,轉而重視內需與就業。但問題並非那麼簡單,失業與所得分配不均等問題,並不單純只是被全球化所影響的。開放經濟體本來就易受國際經濟局勢所影響,任憑哪一國都無法倖免於難,絕對不是說關起門來當一隻鴕鳥就可以倖免於難,而且,單純的鎖國經濟要擴大內需,只有在簡單凱因斯的理論模型中可以實現,但舉目所及,有哪一國發展鎖國經濟還能夠讓人民果的幸福安康?學北韓徹底的窮?還是學不丹窮到幸福呢? 十年政綱認為「編織口號、製造金融泡沫、甚至依賴中國,都無法解決目前的困境,甚至將製造更大的危機。」其實,危機並不在於這些,現在的困境是開放經濟體所必須要面對的經濟循環問題,而不是把眼下這些經濟問題,一股腦兒把罪過推給全球化開放經濟,一切都是它釀的禍! 要發展在地經濟,就是鼓勵內需消費,以主計處所提供 GDP 組成數據試算, 100 年的民間消費佔 GDP 的 60% ,但出口減進口的淨額只佔 6.83% ,這部份並不是太多,也就是說臺灣靠單純指靠外貿來追求成長的成分並不高。假定,蔡英文上台後實施鎖國經濟,僅讓 GDP 只有民間消費可以成長(這還是會讓 GDP 繼續成長),試算一下刺激國內消費 10% ,可以增加 6%GDP ,若要到歐美國家民間消費佔 GDP 的 70% 水準,就得增加 60%的民間消費,這不是說不可能,只是短期上難度非常的高,除非人民的所得增加超過 60% 以上。但事實上也不是那麼簡單,以主計處認定的邊際消費傾向為 0.36 計算,一個人所得增加 100 元,只會多消費 36 元,因此,要消費多增加 1.6 倍,所得要增加 4.4 倍之多,看來口號喊的一點都不扎實,而且還很夢幻。 這還是樂觀以民間消費成長來推動 GDP 成長,若要揚棄經濟成長,也只是在 GDP 的組成份子中玩乾坤大挪移的遊戲。若把政府消費這部份移作民間消費,剛好滿足民間消費佔 GDP 的 70% 水準,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降低政府的開銷,或者是提高出口和減少進口(乾脆不進口)或許還有機會滿足經濟不成長,但民間消費成長的可能性,但這種原地踏步的數字遊戲,恐怕得等大家窮怕了,才會明瞭! 但還是得試問蔡英文,哪個國家肯接受只輸入臺灣的產品,卻不進口他國產品的貿易政策呢? 「十年政綱」之「就業、產業、勞工」篇充滿著理想,但實際上瀰漫著矛盾又空泛的主觀思維,若未來蔡英文上台後,以此為綱領發展的產業政策,到底要向左走向社會主義,還是向右走向資本主義,但政策路線是向左靠攏,但又得逼自己向右傾斜,一語貫之,搖擺不定啊! 不信的話,在政綱的內文的政策主張第一條即是「提升在全球經濟體系的競爭優勢」,但問題在於既然已經關起門來發展在地經濟,又何須在意全球化競爭,關起門來自己練功,又怎麼和全球競爭?這是很矛盾的思維。 政策主張第二點為「拓展多元外貿市場」,印證了鼓吹在地內需消費,鼓勵出口,這種絕對傾斜自利的外貿政策,想必不會受到他國的青睞,又如何加入區域經濟體,這是一個疑問。若以廠商出口而言,政府絕對不會比業者還聰明,還要他們一定要分散風險,不要老靠中國(文中指的單一市場),廠商獲利與避險,還需要政府下指導棋嗎? 第三點提及「引導資金投資產業發展」,中心思想就認為台灣投資不足的問題是「超額儲蓄」所造成的,然高儲蓄率本來就是華人社會的特徵,用高儲蓄率來歸責於投資不足,儼然是思維窄化的結果。又論及房地產炒作的問題與泡沫經濟,關乎這點,在陳水扁當政時各大行庫鼓吹施壓金管會放寬土建融資貸款佔儲蓄的比例要從 30% 提高到 50% ,恐怕比起馬英九當政時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其餘的五到七點,其實乏善可陳,也就是說大抵上應該不會出錯。但帶到第八點「發展在地經濟創造就業」,我實在不清楚,鎖國政策既不鼓勵外來投資,又如何創造並提高就業機會?因此,蔡英文提出要「照顧較難參與國際競爭的工作者」,講白一點就是補貼或者是補助所謂的「受害者」與「弱勢」。我實在很難想像,一個不思進步的社會與個人,無法參與競爭是果,政府竟然還要掏錢補助他們,正因為他們是國際社會進步的受害者?只要舉著我是全球化的受害者,政府就會為了公平與正義,掏錢養我嗎?蔡英文在這裡談的在地經濟,都是以「政策以為是即是」的角度在思維,並非以「在地有機思維」的方式來去思考所謂的在地經濟,強加以商店街和商圈這種政策補助,政策獎助的方式,由上而下的方式去營造所謂的在經濟,擺明就是以居廟堂之高的人,以自身的菁英思維遙控所謂的在地經濟,但思維的起點既不是在地,又何來在地之說?實在矛盾至極。 經濟學家認為,工資的管制與基本工資的設定,並無法達到所謂的公平與正義,一個人的競爭力弱,原本可以接受較低的工資水準,但過高的基本工資卻有可能剝奪他的就業機會。但蔡英文的工資政策,又犯了矛盾的問題,既然已經不主張經濟成長,物價要成長應該會受到相當的抑制,物價要成長,首先經濟得先成長大家的收入成長之後才發生,因此,十年政綱主張「基本工資應定期合理隨物價與生產力調漲」,既然物價受到抑制,要工資成長恐非易事。 十年政綱之「就業、產業、勞工」篇看似以臺灣出發要照顧臺灣,但細看政策主張,瀰漫著矛盾與無理,又如何發展出幸福臺灣? 怡克納米斯,一個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靠了一副鍵盤打出了一條「寫路」。崇尚自由經濟,但骨子裡具有強烈的批判性的反骨基因,白天與晚上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目前為兩岸財經作家兼大學教員,具有產業分析師和服務業品質專業師專業資格。 已出版書籍: 怡克納米斯信箱:e-mail to me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