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巷道
2006/10/05 18:54:06瀏覽1027|回應0|推薦7

這一篇是記載一條巷道和小溪的故事,忘了巷道的生活嗎,現在大樓的空間林立,早沒了巷道生活了!

UCOM22/1998.06.01  特派記者鍾文榮

巷道,是社區居民除了家庭生活之外的另一個基礎的公共生活空間,然在現代化的街道開發之後,巷道紋理被迫改觀,已迫使應有的巷道人文色彩嚴重變形、扭曲,現代人喪失的除了是一個屬於社區居民的公共空間外,也同時喪失了對社區事物的一種凝聚與認同!

台中市南屯區楓樹社區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隔著溪的兩岸是儼然不同的生活景觀,鋼筋水泥建構的公寓大廈與聚落紋理明顯的合院建築,這不是原有的空間景觀。就在新楓樹溪誕生舊楓樹溪死亡後,這種突兀的景觀,就區隔著兩種不同的生活型態,傳統與現代隔岸相望。

新開發的三條街道,重新切割舊有的楓樹社區,解構的力量迅速蔓延整個社區,劃割出17塊大大小小的新的空間景觀。古宅被腰斬,四合院變三合院、轆轤把、一條龍,舊有的立面活生生的被無情的削去,新的景觀不再與舊記憶產生連結。

所有依附成長的記憶、回憶開始失去了連結性,這一代無法去回顧,下一代又何從追溯與思索?「回家」,開始成為每個人殷切的渴望,累了、倦了,我們多自然的就想回家。「回家」,一種自然的歸屬感。而少小離家老大回,物逝人非事事摧,回家,有時就變成了一種感傷,感傷這個存在卻非存在的情感連結。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人從自我出發,只能獨善其身,傳統的儒家教育似乎忽略了社區與社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試問我們遺落的空間又在哪裡?社區與社會,長年來我們失卻了對社區的參與對社會的思考!

楓樹溪,依然存在現實的空間裡,但,有多少人會將之與「溪」產生聯想?溪不再是溪,記憶不復記憶。舊楓樹溪活在社區耆老的心裡,新楓樹溪筆直的躺在現實裡。或許,幾十年後新楓樹溪又是舊楓樹溪,新舊之間只是一種相對,最重要的是楓樹溪活在這個楓樹社區的歷史裡。

溪,很可能只是一種印象(image),但絕非只是一種印象。此時,我們將和楓樹溪產生連結,下一代也將和楓樹溪產生連結、聯想,在楓樹的歷史裡。楓樹溪即將在新生活中被存續下來,而絕非只是一條印象的楓樹溪。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crab&aid=47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