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之眼看宗教捐款
2015/03/02 08:00:00瀏覽2233|回應1|推薦16

文/怡克納米斯

引用新聞:紫南宮文武廟不置產 投資下一代

信徒對於宗教團體的捐贈是否可以另做它途,應該把「捐贈」定義得更清楚一些,甚至,還必須討論「動機」,否則兩者會混為一談。

我把信徒的捐款假定得比較簡單一些來說,本質上我認為信徒的捐款都是自利傾向的,但自利不完全代表功利。信徒的捐款大致上分為兩項,一種是宗教團體(信仰)與信徒間的對價服務關係,如香油錢、安太歲點燈等,這源於信徒都是有所求的,這筆錢本質上不能算是捐出去的,說成是一種宗教服務性質的「消費」還比較精準,國稅局採用的就是這個觀點,所以不是捐獻,當然就不能扣抵所得。但捐款蓋廟算不算捐贈,這會有點模糊,而模糊的地方在於對價的形式,然寬鬆一點認定,我還是傾向認定是對價關係,最寬鬆的認定法是到底信徒的捐贈是否「心無所求」,但無所求的信徒畢竟少之又少。

另一種是「捐獻」,就是宗教團體透過團體本身的組織動員與號召力,向信徒勸募而得的款項,於是乎,宗教團體只是善款的中間處理單位,而宗教團體是否可以取用部分善款當管理費,或者拿善款當投資(可以被解釋成擴大信仰基礎與影響力),就勸募的本質來說,就會有問題。此乃因為信徒本身所捐輸的金錢(或物資)是為了援助別人,而不是搞建設用的,宗教團體本質上就不該支用為它途。
慈濟內湖園區的問題引發各大宗教團體與寺廟紛紛與其劃清界線,或者乾脆先行自清,其實就有上述這句話的味道。(當然,這也僅非慈濟所產生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信徒捐輸的金錢大致上可以說是自利傾向的,或者更甚一點說是功利性質的,但我認為第一種的宗教性質的消費,因為在第一時間已經與信徒產生對價關係,宗教團體如何去利用這些款項去經營,信徒其實不會去置喙,也應無權干預,這筆錢拿去蓋廟、圈地搞投資,就企業經營本質而言只是擴大投資罷了,所以,大家也未產生疑義,只是宗教團體的功利性質最後還是會被質疑。

但第二種捐款和信徒間並無直接的對價關係,我認為就不應該出現上述這些經營行為,這並不符合捐款的動機,正因為雖然信徒的捐款依舊是自利的,但捐款的功利性質比第一種淡薄很多,既然不是一種宗教服務的收益,當然就有用途的限制。然宗教團體定期向信徒收取的功德金,究竟僅僅是單純信徒自利與功利性質的花費(或說是贖罪券),抑或是信徒的慈善捐款,因信徒與宗教團體間並未訂立任何契約,本質上就很難劃分了,但疑義終究存在。

有關宗捐捐款的詳細分析,請參閱「拜拜經濟學」。



已出版書籍:

  1. 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華人世界第一本虛擬貨幣專書。
  2. 巷子口經濟學》(二版)繁簡中文版及韓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金石堂2008趨勢行銷年度排行NO.22,2010年簡體中文版獲大陸福建省政府選為年度100本推薦選書。
  3. 搞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與亞當斯密之《道德情操論》同獲選為大陸上海市政府2009年50本推薦書。
  4. 火星人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大陸國家圖書館港澳臺文獻推薦書
  5. 老百姓經濟學》繁簡中文版,2010年正體中文本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推薦。
  6. 經濟學下午茶
  7. 拜拜經濟學

怡克納米斯信箱:e-mail to me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crab&aid=21209139

 回應文章

舒靈Sou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4 02:48
哇,厲害! 連拜拜這個話題都可以寫一本經濟學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