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學義理abc
2019/08/04 20:45:12瀏覽1333|回應0|推薦0

十二緣起?

緣起即是依緣而起,一切現象依照一定的條件而生起,由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成立;阿含經中多次提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指依一定條件才能生起,也依條件的消失而消失

透過緣起說觀察人生的過程,可分為十二個節點,也稱十二緣起;十二緣起的名稱是: 無明名色六入老死。這十二個節點將人生過程形成一個輪迴圈,前後節點互為因果關係,說明眾生生死流轉之因及出離生死之道。十二緣起是一個因果聯繫的序列,串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說明三世二重因果的關係(過去世的無明惑和行業為因,造現在世的五果,此謂一重因果;現在世的愛取惑和有業,造未來世的二果,稱為二重因果,每一世與前後兩世都可類推,累世循環不已);同時可依緣起法則由無明緣行,行緣識,...順觀至老死來說明眾生為何在生死流轉中無盡的輪迴,稱為流轉門;也可從老死逆觀回到無明,只要還滅無明因的源頭,即可跳脫輪迴,出離生死,稱為還滅門

如下圖所示:

十二緣起名稱的簡單說明:

1. 老死:即老、死、愁、悲、苦、憂、惱等等人生諸苦。

2. 生:新生命體的出生。

3. 有:存在,即因渴愛而有了「取」的實際行為,此實際行為即「業」,業轉變成為引生未來世之生命體的原動力,此即「有」。有共三種:欲有、色有、無色有。

4. 取:執著、取著。

5. 愛:渴愛,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

6. 受: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7. 觸:接觸。當六入接觸到它們所認識的六種對象(即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時,六識才會生起。

8. 六入:六識的活動藉由六種認識器官──六入才能進行。六入又名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9. 名色:六識所依存的生命體稱為名色,而六識即活動於名色之中。「名」指生命體的精神活動,「色」指構成生命體的物質部份,「名色」指精神與物質的統一體,即由心、身組合而成的生命體。

10. 識:內心的認識作用,共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11. 行:行為造作,即由無明所引生的錯誤行為,又分為身行、口行、意行。

12. 無明:愚癡、無知的狀態,為一切生死、苦惱的總根源。

──註:十二支緣起中最重要的三支:無明、渴愛、執取。

四聖諦?

是整個佛學義理的總綱,諦是真理,絕無虛謬;它代表佛學對有情眾生痛苦煩惱與解脫安樂的看法和途徑

先逐一說明意義:

1.苦諦在說明人生充滿了苦惱與不安,只要是人,就必然有苦;因為現實世界是無常無我的,當人的欲求得不到滿足時,苦即出現!佛典將痛苦歸為八苦: 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因此人生是一大苦海,唯有自覺醒悟,了知無常,透視無我,才能離苦得樂!

2.集是聚合感招的意思;說明引生苦果的根由也就是人透過六根招集各種苦因,再加上自心的無明渴愛執取有等惑業緣起,因惑造,而依業受報(苦果),如此循環相續,無窮無盡

3.滅諦也稱苦盡諦;亦即是涅槃,或解脫,人究竟所要追求的精神境界。前面所述人生的痛苦既由惑業感招而生,那麼徹底破除惑業,擺脫生死煩惱,自然步入寂靜清涼的涅槃世界,獲得大自在,大解脫!

4.道聖諦指實現涅槃境界的方法;原始佛學把通向解脫之道歸結為八正道

四聖諦的內容可比喻為: 苦如疾病,集如病因,滅如去病,道如藥方;其要領是知苦,斷集(流轉門); 證滅,修道(還滅門),其因果關係如下所說:

苦是集果, 集是苦因: 世間生死因果關係(12因緣流轉門);

滅是道果, 道是滅因: 出世間涅槃因果關係(12因緣還滅門)

八正道?

八正道是道聖諦」的主要內容,被喻為八船或八筏, 意謂依此八正道」修行,可以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八正道提綱絜領即是戒慧三學

個別解釋如下:

正見: 以佛學義理(如緣起思想,四聖諦...)觀照萬物,並用以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有正確的認識?

正思惟:正確的思惟是以正見為基礎, 捨離非理作意,著眼於身語的行為之前的意念,目的在不造惡業,消除煩惱

正語: 如法的言語,例如不說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正業: 正確的行為; 行住坐臥都依佛法而行,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等惡事,行護生,布施,行善,持戒之事

正命: 以正當的職業過正當的生活; 也指過著符合佛家戒律規定的生活

正精進(正勤): 依循佛法的準則,努力修行,深入道境, 期能成就解脫

正念: 憶持正當的念頭,不使精神散亂,避免造惡業;正念的內容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正定: 把心安住,精神集中, 內心寧靜,透過禪定生慧,洞察人生真相,身心才能解脫


《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的思想。

一心指眾生心或如來藏心,把染淨統於一心,也就是真妄和合(含攝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一方面有清淨無漏的性質,另一方面則有染污有漏的性質;是因澹然無相,不生不滅的真如本體,受到無明煩惱的障蓋,產生妄想執著,顯出三細六粗的生住異滅現象,形成迷悟、染淨的境域

一心開二門,二門即是心生滅門和心真如門,前者說明迷染因緣,後者則以清淨主體為主。真如門就還滅來說,眾生要成佛必先肯定有一「真如」(真實不虛,恆常不變的主體)在其內在且可藉修行超越的根據;生滅門就流轉來說,此心也是一切現象事物之所以成立的根據;因此還滅和流轉兩方面都攝於一心,猶如一體兩面,好比水與波, 波為水之表相, 而水為波之主體, 喻妄相並無自性,以真心為主體,通過一心含攝染淨、真妄,消除二元對立,即是一心二門的要旨與特色

本無宗心無宗和即色宗的基本義理。

本無宗:

道安: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空」「無」是有形萬物的基礎,意指諸法的本性空寂而言,並非無中生有,故以「無」為本,或者說本無即是性空。

道安又說:夫人之所滯,末有,若宅心本無,即異想便息。唯有宅心本無,才能泯除末有,止息異想;他以寂然不動的「空」「無」為根本,以宇宙萬物的存在為末枝,因此以無為本是其主張。

心無宗:

溫法師主張『空心不空境』;心不執著於萬物,但仍承認萬物是實有存在,而非緣起性空的假有,當時被斥為異端邪說。

即色宗:

「色不自有,雖色而空」為要旨,支道林認為色(物質)本身並無自性,所以說即色而空,其特色就是不否認事物存在的現象,而著力於事物的自性原本空寂,只是假相而已,假相是不真實的,所以它是空的。那色不自有,因何而有? 支道林以為是心計(執心計較)而來,于法開(識含宗)以為是心識所顯,道壹(幻化宗)以為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于道邃(緣會宗)以為是因緣際會而生滅。


八不正觀是哪八不?八不的重要性何在?

八不」出自龍樹的《中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以八事四對總攝一切邊見戲論,捨離執著名相的常、斷二邊,以中道觀統攝「空」與「有」,親證諸法實相。吉藏繼承龍樹的八不說,他善於以「八不」中的「不生」去破除一切對立,因為諸法無常,宇宙萬物雖由緣起存在,但非實有,既然不是真實也就沒有「生」,因此不生也就不滅,從生滅又連繫到常斷、一異、來出,破除絕對的斷滅和有所得的見解,達到了無所得的境界,稱為「八不正觀」。

吉藏非常重視「八不,他說: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骨也。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日。八不正觀是大乘佛學的中心思想,可用來判定佛法的偏正,以及得失的根源,若不領悟八不正觀,八萬法藏的義理也不可得;反之,就可了解整部大藏經。同時強調不悟八不,即不識二諦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八事去把握二諦的意義,體會緣起性空,究竟無得之境八不」的重要性在於人以般若性空思想面對事物時,八不是作為認知的準繩。吉藏認為八不的宗旨是洗滌一切有所得心,即是無得,甚至是般若因和涅槃果,都要借助八不洗淨,正所謂此八事總破一切法」。

何謂性具善惡?天台宗為何要肯定性惡說其積極意義為何?

天台的智顗在《觀音玄義》中與別人的問答說明性具善惡和性惡說的意義:

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

答:具!

有人問三因佛性中的緣因與了因是否有性善和性惡的種子,智顗認為此二佛性同時具有善惡、染淨的本質,因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眾生與佛在因地上都具無二無別,平等無差的佛性,差別在於修行證悟:佛已斷除無明煩惱,證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對凡夫還在無明之中!

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在解釋問答前,先就性善與修善做解釋,性善是指與生俱來的善本性;修善則是透過法門修行而得的善性。性惡與修惡的意義亦同。

回到問題上,問說闡提與佛,斷除甚麼樣的善與惡?一般人可以理解闡提為惡是因為使自己斷盡修善的念頭和方法,所以同理,惡在佛身上,雖具性惡,佛已通過修證斷盡修惡,因此惡與佛無涉!

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

進一步問道:闡題本性雖具有善,還可以生起修善嗎? 佛本性雖具有惡,也能讓修惡生起嗎?

問題的關鍵在於「達」與「不達」,亦即是否明瞭通達真理;若通達真理,可任運自如,不為所用;反之,不通達真理,則反為所用,隨境識所牽。

智顗答說:闡提因不了達性善,心隨境轉,遇緣使性善籽發,生起善根,薰習之後對治諸惡;佛雖具性惡種子,但因覺悟而了達性惡,佛性不受惡汙染,所以修惡無機可生,根本無緣為惡,更進一步,雖處於惡但自在故,為方便開權顯實,任運諸惡法門度化眾生,運用同時也不受惡法薰染生惡,闡提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倘若闡提可以如佛一樣,了達善惡的道理,也可向上提升,脫離闡提的境界。

根據上面的問答,智顗說明佛與眾生(也包括闡提)同時性具善惡,雖與生俱來但非命定,否則眾生豈有修證成佛的可能?次說佛具性惡說,但因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爾。顯示後天的努力修行,斷除惡根並將惡法為其所用,度化眾生,即是性惡說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何為六相圓融?試以房舍和椽木為喻闡明六相圓融的關係。

六相圓融,亦稱「六相緣起」,是法界緣起的六種相狀。六相是:總相(即整體)別相(即部分)同相(同一性)異相(差別性)成相(相互依存性)壞相(各自獨立性),華嚴宗從六個方面說明一切現象雖然各有自身的性質,但又都可以融會無間,完全沒有差別,所以稱為「六相圓融」,法藏解釋六相說:

初列名者,謂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總相者,一舍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依止總、滿彼總故;同相者,多義不相違, 同成一總故。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成相者,由此諸緣起成故。 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總相,是說整體具有多方面的內涵。別相,是從其多方面內涵與總相的區別而言。別相以總相為本,是對總相的充分展開;同相是說多方面的內涵共同成就總相。異相是說多方面的內涵各不相同;成相是說總相由多方面內涵而得成就。壞相是說多方面內涵具有自身的獨立性。

法藏亦以相對觀待來說明六相之義,在《分齊章》中法藏舉屋舍為喻:

問:何者是總相?答:舍是。問:此但椽等諸緣,何者是舍耶?答:椽即是舍。何以故?為椽全自獨能作舍故。若離於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時,即得舍矣。問:若椽全自獨作舍者,未有瓦等亦應作舍?答:未有瓦等時,不是椽,故不作。……何以故?椽是因緣。由未成舍時,無因緣故,非是椽也。若是椽者,其畢全成。若不全成,不名為椽。

問:舍既即是椽者,餘板瓦等,應即是椽耶?答:總並是椽。何以故?去卻椽,即無舍故。所以然者,若無椽即舍壞。舍壞故不名板瓦等。是故板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椽者,舍即不成,椽瓦等並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則已,成則相即,鎔融無礙,自在圓極。

我們看到法藏拋出椽即是舍」與「板瓦等即是椽」的命題,點出多即一,一即多的概念,顯示整體和部分的相互關係,由於緣起成立,板瓦等都是因為在舍的整體下才成為其椽板瓦等,所以文中說無因緣故,非是椽也。」一方面突出的是椽與板瓦等構成緣起整體,從整體中獲得自身的規定性。另一方面,也說明從「椽」中,即能體現屋舍整體以及板瓦等其他諸緣。

第二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即無總故。此義云何?本以別成總,由無別故,總不成也。是故別者,即以總成別也。問:若總即別者,應不成總耶?答:由總即別故,是故得成總。 如椽即是舍,故名總相,即是椽故,名別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 不是舍。

別相是相對於總相而言的,是對總相的具體展開。沒有別相的具體展開,也就不成其為總相。文中強調別相以總相為本,因為總的緣故才成其為別。突出總相與別相的相即關係,旨在強調總相與別相相即不二,別相是總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從總相中割裂開來。

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同作舍,不相違故,皆名舍緣。非作餘物故,名同相也。問:此與總相何別耶?答:總相唯望一舍說。今此同相,約椽等諸緣,雖體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也。

第四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望差別故。問:若異者,應不同耶?

答:秖由異故,所以同耳。若不異者,椽既丈二,瓦亦應爾。壞本緣法故,失前齊同成舍義也。今既舍成,同名緣者,當知異也。問:此與別相有何 異耶?答:前別相者,但椽等諸緣別於一舍,故說別相。今異相者,椽等諸緣迭互相望,各各異相也。

同相是從緣起整體中,諸緣對整體的共同成就意義上說的。與總相相比較,「總相」關注的是緣起整體(,「同相」突出的則是諸緣(椽等)雖然體用不同,但就其共同成就緣起整體而言,具有共同性。異相關注的是緣起整體中諸緣之間的差異。關於同相、異相之間的關係,法藏強調正因為諸緣各各不同,所以能夠共同成就緣起整體。關於異相與別相的差別,文中說別相主要是相對於總相而言,突出的是對緣起整體的具體展開。異相關注的則是諸緣之間的差異。

第五成相者,由此諸緣,舍義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緣。若不爾者,二俱不成。今現得成,故知成相,互成之耳。問:現見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義成耶?答:秖由椽等諸緣不作故,舍義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故,舍義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諸緣現前故,由此現前故,舍義得成矣。

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問:現見椽等諸緣作舍成就,何故乃說本不作耶?答:秖由不作故,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有舍義即不成。

成相是說緣起整體由諸緣成就。關於成相,法藏突出緣起整體與諸緣之間相互成就,不僅諸緣成就整體,而且緣起整體也成就諸緣。意思是說,諸緣只有在緣起整體中才能確定自身的性質。關於諸緣如何能夠成就整體,法藏突出緣起的作用,而不是諸緣自身的作用。 壞相是說諸緣分別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在這裡,法藏同樣突出緣起對於整體的成就。

此喻說明事物的總體與部份間交互決定之關係,說明彼此間的依緣。比喻中在說明椽與屋舍的關係,以及就椽、瓦板間的互動作用之後,便總結說:「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則已,成則相即,鎔融無礙。 這結論說明宇宙萬物的緣起現象,是相融無礙,缺一不成之理,任何事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具備構成的條件因素,且具自然又相入的真理存在。以表顯「理、事」的真實義,並說明事相與事相間的緣起性、無礙義。

法藏故說:

「又,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辦果,壞即各住自治。別為頌曰:一即具多名總相,多即非一是別相,多類自同成於總,各體別異現於同,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

禪宗認為自性空寂但他又有何作用

自性空寂是無法以具體的形象去描述,但還是需要文字讓人了解其意義,譬如書中所摘錄的片語:

神會:自性空寂,無有形相

本體空無所有,亦無住著,等同虛空

只為未見性,是以說空,若見本性,空亦不有

可知禪宗的自性原本就是空寂無形,猶如虛空,了不可執;那這虛無飄渺的自性能有何用?

1.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自性生」

一切眾生都有自心、自性,正因為自性是空寂的,才能包容與顯現萬物,所以宇宙萬物都由眾生的心性中呈現出來。

2.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

心性本體能生起「空寂之知」的作用,也就是空寂自性能夠現起各種知覺,好比六塵是由自性所顯現出來的。

3. 若有妄起,即覺,覺滅即是本性無住心

心性能夠覺知妄念的興起,放下執著的妄念的心性,就恢復到原本了不可執的自性;因此禪宗強調「無住」,慧能甚至說「觀淨」與「空其心」都是刻意而為, 均為有相,應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168&aid=128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