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6/15 11:52:24瀏覽862|回應0|推薦0 | |
繁星推薦對每一屆高三生來說, 可能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是看得到,吃不到的制度, 而且有些吃不到的同學會覺得是旁門左道或是給在校成績好的同學一種入學捷徑! 但是大學端的看法卻認為繁星推薦是獲得好學生的管道,因為有研究[1][2]指出:比較繁星,個申與指考入學的大學生在校表現,得到繁星入學的學生表現最好的結果 既然是一種入學管道,姑且不論制度好壞, 都有必要了解其規則,評估從中獲得進入"理想"科系的機會,因為這是一個決定三年努力,和影響個人未來四年的重要過程! 首先談到遊戲規則,可以找到當年度繁星推薦網站查閱簡章公告內容,例如108年的簡章, 從附錄一中節錄關鍵的甄選規則如下: (四)大學依學系(學程)特性得分學群或不分學群招生,每學群可選填志願數不得少於該學群參加校系數之二分之一。 (五)高中依各大學設定之招生條件,得分學群推薦符合資格之學生至多各二名,惟就同一名學生僅限推薦至一所大學之一個學群,並排定推薦至同一所大學學生之優先順序。 (六)甄選委員會依各大學校系所訂之學科能力測驗、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術科考試 成績檢定標準、高中推薦優先順序及分發比序項目進行分發作業(以下簡稱第一輪分發),各大學錄取同一高中學生以一名為限。 (七)第一輪分發後校系仍有缺額者,甄選委員會再依校系所訂之學科能力測驗、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術科考試成績檢定標準及分發比序項目進行缺額校系分發作業(以下簡稱第二輪分發)。各大學對同一高中再錄取人數不受一名之限制。
(八)第一輪及第二輪分發經比序至最後一項仍相同時,則增額錄取。增額之招生名額應自當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招生名額調整流用。
另外要說在前面的是,一旦繁星推薦上榜即不能參加個人申請;若要參加指考,必須放棄繁星入學資格! 這也是為了避免同一人佔了多個名額的情形出現, 所以參加繁星推薦都強調一定要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來決定繁星的"目標"科系. 再來說到執行面,從2月下旬收到學測成績開始,首先要找出簡章裡"目標"科系的檢定標準,比對你的校排和學測成績是否跨過該科系的檢定標準! 若是學校用電腦做校內分發排序的作業,那這一步的篩選,系統會自動過濾; 至於有些學校用人工撕榜,那就視排序項目而定,檢定標準的把關還是再三確認比較保險! 因為有兩輪分發,當然爭取第一輪分發為優先,從規則即知,第一輪分發每個高中只能派出一個最有希望的學生出來比序,人數被限制,當然中籤機率大! 所以爭取校內分發以第一輪出線,就有很大機會上榜! 而第2輪分發不限人數且就所剩缺額做分發,不確定性太大, 所以若校內分發以系統作業,有一定的透明度,可以看出以校排分布的選填狀況,列出幾種情況給大家思考,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就個人情況去思索對己有利的條件: 1.當校排在你前面的競爭者都在爭熱門學校,想當然耳,不須再去湊熱鬧;相反的,熱門學校沒人搶,要不要勇敢的去填? 其實歷年的錄取標準可以告訴你勝率有多大,例如台大第一學群的校排錄取標準如下,當然越熱門的科系比序項目越多,所幸絕大多數都比至校排即勝負分曉 2.繁星以學群做區隔,將所有報名者,依其志願序,挑出報名相同科系的報名者,以該科系的比序項目決定名次,最後再依每個報名者填寫的志願序決定上榜與否! 因此校內電腦分發也會照樣去做,可是校內分發只是爭取1,2輪出線權,所以要以心目中的目標科系去比序,還是以比序成績較好的科系去PK? 答案不言而喻! 3.繁星的錄取率如何? 從公開的報名人數與錄取名額,只能知道平均錄取率,但是瞭解甄選規則之後,其實平均錄取率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報名者以學群作區隔,同時又有兩輪分發的差別,競爭者已被分流,以下拿台大的數據來分析: 因此第一輪分發的錄取率,想像空間可以自由發揮! 若與個申的頂大錄取率相比,勝率相差懸殊! 總之,以上的操作奠基於兩年的在學成績和學測成績之上,所以認真念書才可能有收穫,繁星推薦就是為努力的你而開的大學之門.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