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07 11:19:04瀏覽1195|回應3|推薦7 | |
(註:2016-06-07 刊於經濟日報)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缺電是台積電繼續在台投資的最大障礙」。蔡英文總統當選後向企業界請益時,也有企業界董事長明白表示擔心台灣缺電;蔡總統說不會,行政院長林全、經濟部長李世光均有相同的承諾。言猶在耳,而今限電已迫在眉睫。 蔡英文政府樂觀認為廢核後可以發展再生能源,甚至還可以發展成一個新的產業。所言不差,問題是成本與時程。 首先是電力不足的問題。 台灣目前運轉中的三座核電廠,年發電量占台電總發電量的18%,未來十年用電量會再增14%(目前年增1.4%),廢核後,電源將短缺32%。縱使目前障礙重重的再生能源發電計畫順利完成—太陽能8GW及風力發電機組4GW,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可達台灣發電量27%。但因為天候影響,不能像核電廠24小時運轉。海上發電效率僅40%,太陽能更低只有13%,實際發電量加總只有12.6%。 因此,預期在2025年若未啟動核四(可供應9%電源),也未延後舊核電廠除役,台灣必缺電。目前只是核一、核二各一個機組年度維修後沒有再啟動,就有缺電問題。 其次是施工困難的問題。 民進黨計劃2025年前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達台電發電量的20%,以替代核電。台灣目前替代能源發展計畫有四項:(1)百萬屋頂裝太陽能:目標2030年太陽能發電量達到8.7GW,相當於3.2座核四廠。(2)千架風機:2030年海上風力(離岸風力)將達4GW,相當1.4座核電廠。(3)地熱發電:2030年將達0.2GW。(4)智慧電網:2030年前工業、住宅用電設備全面智慧化。上述四項投資合計將近2兆元,十年內如何籌集如此龐大的經費? 太陽能發電達8GW,需用土地達1.8個台北市的面積。海上風力發電十年內共要建800座風電機組,困難在(1)台灣處颱風地帶,每年僅4~9月可施工;(2)環保及捕魚權將受到漁民抗爭;(3)台灣海峽航權面臨挑戰;(4)發電機組重700公噸,高50米鋼板,打入海床下43米,而工作船只有德國與中國有,目前禁用中國船,未來十年要蓋800座,如何蓋? 第三是電價提高的問題。 過去核電成本是火力發電的三分之一,是再生能源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德國是世界最先喊「非核家園」者,過去十年電價漲五成,目前德國的電費是台灣的四倍。台灣與美國、中國都是世界最低廉的電價;但美國有油、中國有煤,台灣能源全賴進口。如何能享用世界最低廉的電價? 目前台灣再生能源僅占5.4%,若要提高到19%,勢必須大幅提高台灣的電價。 我贊成「廢核」,作為在野人士喊喊口號很容易,但完全執政時,要衡量政策的可行性,作好配套,以消除企業界的疑慮,請經濟部確實做好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擴充計畫並嚴格管制進度。從現在的進度看,我不相信十年內台灣可以達到廢核家園、電費又可以不大幅上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