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伸閔 (摘自ETTimes) PCHome在電子商務經營有成,除了推出軟體購物及女性購物專區等話題購物區外,在(3)月初趁勢推出了網路書店,強勢搶灘網路書店市場,而長期耕耘網路書店的博客來與金石堂也陸續在2003年及2004年轉虧為盈。以上事件,再度炒熱網路書店的議題。 誰是台灣「亞馬遜」? 網路書店的第一品牌,大家聯想到的就是亞馬遜網路書店,它不僅是網路書店的一個典範,更是電子商務經營有成的一個標竿。是什麼讓亞馬遜如此知名?消費者可能想到的是書多、種類齊全,一種「這裡沒有,其他地方就買不到的」信賴保證,讓讀者會想要到亞馬遜「逛逛」,後續靠著口碑、品牌而產生正向循環後,即成功創造出網路書店的第一品牌。 然而台灣的網站誰有那種能耐,經營出這種信賴感。雖然,提早進入的經營者,已經享受獲利的成果,但是達到亞馬遜服務的信賴感仍是不及格。 價格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重點 對於消費者而言,價格便宜是上網購書主要因素之一,但不能以價格降低為主要策略,實體價格割喉戰的惡性循環,在虛擬通路仍然會發生。打開國內網路書店的首頁,大多是強調價格,PCHome初期策略也是低價、免運費、分期付款等策略,強勢搶灘網路書店。 眾家仍相信價格是銷售的萬靈丹,於是網頁總是以粗粗的紅字標明價格,提醒讀者一本書降了好幾十塊,於是把在實體書店的策略定位都搬來網路書店,逛網路書店就像是逛量販店一般,比如實體的誠品走的「人文質感」,實體金石堂的暢銷書排行榜、推薦書單都不見了,在網路上大家都一樣了。 筆者知道要營造一種書香的空間,需要很多的內容與創意營造,又,讀者不能翻翻書看一下內容,所以書本介紹的內容都需要網站經營者去創作,投入的心力又是一筆錢,但提供網站受歡迎及差異化的一個方向。 電子商務就是電子服務 又以亞馬遜為例,它的書籍並不是最便宜的,而是以服務品質獲得民眾的信賴。根據資策會2004年電子商務的消費者調查,民眾仍不喜歡線上購物的原因,乃是因為安全性。雖然,消費者了解網路安全性的程序,但是一連串的資料輸入,或是信用卡的認證,倒是讓民眾倒足了上網購物的興致,更遑論民眾倒底清不清楚這些程序的功能。電子化本來就是簡化程序,讓購物更輕鬆,而不應本末倒置。換言之,安全性與網頁的便利性不應該互相衝突的。 降低交易過程中的焦慮感 漫長的等待令人焦慮。首次在書店購物的民眾對於遲遲收不到貨品,心裡總是忐忑不安,縮短交貨過程是關鍵之一。另外,實體通路可以讓你摸到商品,甚至翻翻看有受損或缺頁,可以立即更換,但是網路卻看不到,消費者只能祈禱不要收到瑕疵貨。從出版商到物流業者、到通路商,沒有知道在哪一段流程書被折到了,但是消費者要為書頁被折損而更換嗎?大部分的都會想這是小事!但這件小事卻影響你在網路書店購買的意願。 另一關鍵因素—送貨速度是競爭力 送貨速度加快也是網路書店轉虧為盈的因素之一。博客來書店靠著自己7-11的通路,讓讀者到便利商店取書,降低物流成本,也讓讀者很快的拿到書;而誠品、金石堂等網路書店則跟多家便利商店策略合作,同樣也加快貨品到達的速度,從原本的一個禮拜,縮短至3到5天。但和實體書店的即時性相比,尚還差了一大截,如何思索今天下單,明天取貨,這才是讓網路書店更有競爭力的關鍵。 朝可以「看」得到的網路書店努力 有時書店的功能可也可以殺時間,東翻西翻,而未來是否也朝向下載電子書的服務,讓讀者有10天的鑑賞期,如果看後真的不錯,才到網頁上購買,使書籍成為值得收藏的典藏品,這或許是未來網路書店突破的一項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