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經心得]但以理書第七章(「但以理夢見四獸」及「夢的講解」)
2024/01/11 16:25:19瀏覽149|回應0|推薦17
各位格友平安,

格主今天(20240111周四)的研經進度是但以理書第七章(「但以理夢見四獸」及「夢的講解」)
由於時間有限等因素
所以格主在守護天使的指引下
除了和合本及新國際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這兩個聖經版本
只閱讀了三個版本的中文研讀本聖經
分別是尋到本聖經、串珠注視本聖經及靈火聖經
未參考英文的鹽菁工具書
此外
在撰寫本研經心得時亦不參考研經工具書
如有錯漏之處
請大家多多包涵並不吝指教!

1. 第一至七傑說: 「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但以理在床上做夢,見了腦中的異象,就記錄這夢,述說其中的大意。(第一節) 但以理說:我夜裡見異象,看見天的四風陡起,颳在大海之上。(第二節) 有四個大獸從海中上來,形狀各有不同:(第三節) 頭一個像獅子,有鷹的翅膀;我正觀看的時候,獸的翅膀被拔去,獸從地上得立起來,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又得了人心。(第四節) 又有一獸如熊,就是第二獸,旁跨而坐,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有吩咐這獸的說:起來吞吃多肉。(第五節) 此後我觀看,又有一獸如豹,背上有鳥的四個翅膀;這獸有四個頭,又得了權柄。(第六節) 其後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第四獸甚是可怕,極其強壯,大有力量,有大鐵牙,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腳踐踏。這獸與前三獸大不相同,頭有十角。(第七節)」
(1) 第三到第七節所提到的四個受,依照解經家的通說見解,第一個獸是指巴比倫帝國、第二個獸是指瑪代波斯帝國、第三個獸是指希臘帝國、第四個獸則是指羅馬帝國。這四個獸與第二章提到的大像的四大個部分是平行的。
(2) 第四節後半提到「獸的翅膀被拔去,獸從地上得立起來,用兩腳站立,像人一樣,又得了人心」,解經嘉認為是指尼布甲尼撒王的經歷。(參見第四章)。
(3) 第五節提到那如熊的獸「口齒內啣著三根肋骨」,解經嘉指出可能是指瑪代波斯的三大戰績(敗巴比倫、旅邸雅、以及埃及)。
(4) 第六節說: 「又有一獸如豹,背上有鳥的四個翅膀」,考慮到豹原本就行動十分迅速再加上還有翅膀,正說明希臘帝國迅速的征服大片領土。而後半截說「這獸有四個頭,又得了權柄」,一解經嘉的看法,代表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後,龐大的希臘帝國被他手下四位將領瓜分成四個國家。

2. 第八節說: 「我正觀看這些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牠拔出來。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依照解經嘉的看法,第四獸的第十一角(小角)代表的是敵基督,並且將羅馬帝國的十國裡面的三國給滅掉(參見第二十四節)。

3. 第九、時節說: 「我觀看,見有寶座設立,上頭坐著亙古常在者。他的衣服潔白如雪,頭髮如純淨的羊毛。寶座乃火焰,其輪乃烈火。(第九節) 從他面前有火,像河發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萬萬;他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第十節)」
(1) 第九節所說的「亙古常在者」(新國際本翻成”Ancient of Days”)有解經嘉認為代表 耶和華上第,也有主張代表耶穌基督的。淺見以為,從本質上來看,耶穌基督當然也是亙古常在者(參見啟示錄1:8),而且第十節提到「他坐著要行審判」,審判原則上也是耶穌基督的工作,不過如果考慮到後文同時提到人子(通常被解讀成耶穌基督)以及亙古常在者(第十三節,詳後),則究以何說為當,值得深思。
(2) 第九節說「頭髮如純淨的羊毛」,有解經嘉強調這(白髮)不代表年齡,而是代表 神純潔及聖潔的屬性。

4. 第十三、十四節說: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第十三節) 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第十四節)」這裡的「人子」解經嘉有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指人類、有的認為指以色列人、有的認為是以色列人在靈界的代表,不過通說見解似乎認為應該是指耶穌基督。

5. 第二十六、二十七節說: 「然而,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他的權柄必被奪去,毀壞,滅絕,一直到底。(第二十六節) 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他的國是永遠的;一切掌權的都必事奉他,順從他。(第二十七節)」這兩節提到耶穌基督必定會行審判,奪去獸(角)的權柄,建立永遠的國度,而且至高者的聖民也會得到(分享)國度跟權柄。

以上簡單心得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上班/上學愉快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40111(四)4:25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

文:Barnabas Yu/余慕德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rnabas&aid=18023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