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6/18 06:54:35瀏覽398|回應0|推薦1 | |
這本經書 從 111/6/20 開始閱讀, 1. 197天,完成 1/4 ,第一~十二章, 2. 79天,完成 2/4 ,第十三~二十二章, 3. 89天,完成 3/4 ,第二十三~三十二章, 112/6/18日,繼續從第33章開始, 一樣 讀多少,算多少,不給自己壓力。
第三十三章 精進破魔 (智明破魔)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 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 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 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 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佛說:修行人的修道過程,就好像一人面對一萬個敵人的戰爭。 首先要被甲帶鎧上戰場,心情有時會懷疑膽怯, 甚至半途就放棄逃避,在戰場上與敵交戰, 可能因準備不足,就此喪命, 若能因緣具足,身心狀況佳,也會戰勝凱旋而歸。 修行學佛,應當堅持心念,發大願心, 精進修行,不怕面對種種外境考驗, 能消滅種種魔障對道業的阻礙,最終修成證果。
這一章是精進破魔,或智明破魔。 精進:1.事上精進–修六波羅蜜、修善法,誦經、持咒、 念佛、參禪、打坐, 身口意三業依止於善法,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念死, 常起善念,行善行,說好話,做善事,想善法, 不眠不休精進用功,不夾雜,不間斷。 事上精進,屬於生滅、福報。
6/18 P.1 未完
明朝袁了凡每日寫功過格,紀錄所做事, 反省做善事?作工得? 這是從事上精進,就是四正勤。 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 口念佛號、身體禮拜、心起觀行、 念念不斷,禮敬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也是事相上精進。
精進:2.理上精進–一念不生,契入禪定,能破一切魔障。 魔障–事上:種種障礙煩惱,使人身心不安定。 理上:對大乘、小乘、空、有的道理不明, 使人走錯路、走遠路, 無法安住正念,退失菩提心。 修行要能精進不懈,才能得勝而還,成就道果, 回歸自性,契悟菩提、涅槃,反璞歸真,回歸真實本性。 否則半路而退,退失菩提心; 走錯路、遠路,沒長遠心,斷送法身慧命,如格鬥而死。
6/19 P.1 未完
夫為道者 指修行人、學道的人。 道:世間道–人道:受持五戒。 天道:修十善。 出世間道–小乘、中乘、大乘, 要修戒、定、慧、六波羅蜜、 福德、慈悲、智慧、忍辱, 安住中道實相...., 提起覺性,回光返照。 譬如一人與萬人戰 修道的過程碰到種種障礙、魔。 萬人:指煩惱多、習氣重。 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果報。 起心動念是因,招感未來的果報。 要把貪念轉過來,就好像作戰,要時刻注意貪心這個敵人。 作戰:善法與惡法作戰、出世法與世間法作戰, 天理良心、佛性、法性與人性、獸性、眾生性作戰。 儒家說:天理與人欲交戰。 天理:清淨心、無為心、菩提心、空性、覺性。 作戰:對抗貪、瞋、癡、慢疑、邪見的賊人, 要轉識成智,才能契悟道。 凡夫心中的妄想–色、受、想、行、識五陰,加起來何止萬人。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 一人與萬人戰:覺性要與八萬四千煩惱作戰。 小乘–有法執,所以說萬人戰。 大乘–一切煩惱皆虛妄,煩惱即菩提,所以修行無懼。 掛鎧出門 鎧:持戒清淨。 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如此才能斷煩惱。 用戒定慧,出生死門,入涅槃、菩提之門。
6/20 P.1 未完
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 意或怯弱:意志不堅定,總是進進退退, 害怕、觀望,心中疑惑不斷, 游移不定,修行畏怯、懦弱。 半路而退:修行無法持續精進,中途就放棄、停止。 念佛口乾舌燥,感覺不易; 打坐,腿痠麻痛,瞌睡,心中煩惱不斷,感覺困難; 看經書,名相看不懂,感覺太深; 領執事,做事感覺疲倦; 拜佛,覺得勞累; 覺得修行很難; 做在家居士,護持佛法、種善根,但半路退失菩提心。 格鬥而死 發了大心,但發不起長遠心。 古人說:不負初心,成佛有餘。 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 修行半途而廢,就是斷送法身慧命。 生了小病,不知調身、調心、忍耐,就退失菩提心。 出家,覺得讀佛學院壓力大。 到常住發心,覺得工作量大; 面對大眾,又起煩惱, 感覺處處無法安住。 得勝而還 修行要調身、調心,發長遠心, 時刻不夾雜、不間斷,綿密不斷用功下去, 才能達事、理精進, 證到三昧,與理相應, 證到初果、二果、初地、二地、 心能安住正念,就是得勝而歸。
6/21 P.1
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 修行學佛要堅持心念,要發大願。 師父常說:要安住正念、堅住正念。 堅住:無論順境、逆境、在明、在暗、任何時間、空間, 時刻不受外境影響。 蘇東坡:八風吹不動。 儒家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要能擇善固執,則學業、事業、功德,才能成就。 堅持–不管他人,始終堅定信念,堅住正信、深信, 讓道理在心中生根,產生力量。 37助道品中的五根、五力,信就是其中一種。 佛法講因果,明白世間、出世間因果的道理, 還要堅持–事上:堅持六波羅蜜。 理上:堅持菩提、涅槃、因緣果報,心能安住。 堅持這念心,任何環境都不退失菩提心。 佛經說: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堅持菩提、自己的佛性,努力下去,一定可契入涅槃、成道證果。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就堅持的心。 不知堅持,只知隨緣流轉,就會退失道心,修行無成。 堅持:隨緣不變。堅持修行的身分,做好修行的事。 出家修行不易,所謂: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宿世種菩提。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發大願,凡披過袈裟, 或對袈裟起一份恭敬心,都能得到三乘授記。
6/22 P.2 未完
堅持–對法、對修行、對出家身分、 對僧格、道場、 對這念心安住正念、正定、堅住道業、願行、 精進不懈,不退失菩提心, 這就是擇善固執。 沙門學道 沙門:梵語翻譯,桑門,泛指出家眾。 印度指一切宗教的修行者。 印度婆羅門及其他宗教都有出家人, 神父、道士也可稱為沙門。 沙門–許多祖師大德謙稱自己是沙門, 意指比丘、比丘尼是完全持戒清淨, 自己只是朝向修行解脫之路前進的修行者。 沙門–1.勤行。 勤:勤勞。行:大願、大行。 在行持、修行上精進不懈,朝著大願前進。 2.功勞。 因精進行持、修行,而產生修道功德, 清淨、禪定、三昧、智慧等。 3.息心。 息:息滅。心:妄想心。 止息自己的妄想心、攀緣心, 財色名食睡的貪著、患得患失、情愛執著、 是非人我、種種戲論。 4.勤息。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釋子–佛門出家人,統稱為釋子。 佛經:四姓出家,同一釋姓。 鑑別沙門與釋子: 1.是釋子,非沙門。 享受世間榮華富貴,人間福報, 修的是太子行,要求稱心如意, 吃好住好,一點不如意就起煩惱。 過去大叢林住通鋪、睡廣單, 現代要求單人房、套房、夠寬大、 光線、通風、細節上計較, 這種佛弟子,只是釋子,而非沙門,修行無成。 2.是沙門,非釋子。 指外道,未依佛法修行戒定慧、六波羅蜜, 不知小乘、大乘、無上乘, 不知菩提、涅槃、真如、法身, 所行不如法,所以非釋子。 3.非沙門,非釋子。 是凡夫大眾,不知修行及佛法。 4.是沙門,是釋子。 指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 從佛出家,依據佛陀教法落實修行, 明白:小乘–以戒定慧斷煩惱。 大乘–修六波羅蜜轉煩惱。 無上乘–煩惱即菩提,安住中道實相。 依法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所以是沙門,也是釋子。 用以上四種來鑑別,就可知自己屬於哪一類修行人, 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上士才是真正修行人。
6/23 P.2
精進勇銳,不畏前境 畏:害怕。不畏:不懷疑、憂慮。 無論前途有多少障礙,都不懷疑、憂慮。 外面的境界,是我們這念心產生。 所謂業消智明,障盡福崇。心清淨,佛土清淨。 逃離現境,暫時安心,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心中無這些是非、煩惱、無明、財色名食睡, 前境自然順利、光明,得解脫,超凡入聖。 要能不畏前境,要從因上努力。 面對環境種種考驗,這念心安住正念、定慧, 就能不畏前境。 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眾魔:煩惱魔、睡魔、五陰魔、病魔、死魔、天魔等 阻礙道業的魔障。 能破掉這些魔,自然能成道證果。 魔:煩惱、習氣會惱害身心,壞道法、奪慧命。 貪睡、睡魔,打坐時瞌睡,或妄想紛飛。 五陰魔: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產生障礙。 對治要安住正念,精進用功來破除。 打坐時的八觸現象,就是五陰境界。 癢觸:打坐時發癢,想用手抓癢。 要安住正念,就能度過八觸,得到輕安。
6/24 P.3 未完
病魔,修行最怕病來磨。 病–是由業障所生。 業–是過去貪瞋癡造作而來的。 貪瞋癡–是由心念所生。 要精進來檢討、反省、慚愧、懺悔, 才能對治小病痛,進而提升忍耐度。 如此才能克服病魔的折磨。 死魔,斷人生存命根、道業、功德、學業。 若能通過種種魔障,就能產生定力, 最後天魔來考驗。 有了定力、功德,感應外在境界, 使心從心從地獄、天宮的纏縛解脫出來, 把山河大地轉過來,轉識成智、真如出纏。 因震動天宮,天魔出動,來對付我們。 天魔,在他化自在天、摩醯首羅天, 神通廣大,若修行人通過天魔考驗, 離成道不遠。 要超越魔障,要靠禪定、智慧、精進、正念、正定、 如如不動,發大願心,不退失菩提, 如此對治,就能降伏一切魔障。 精進–事上:發大願。 小乘–修戒定慧來斷煩惱、得解脫。 大乘–修六波羅蜜,持續精進。 理上:都能精進。
6/25 P.3 未完
釋迦牟尼佛精進布施公案 佛陀過去生曾為大施太子,為取得海龍王如意珠來行布施, 決心把海水挑乾,他挑到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不支倒地, 這是事上精進。因事上精進達到理上精進, 產生感通作用,感應道交,四大天王前來相助, 最終海龍王也獻出如意珠,成就布施。
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長時間修行六波羅蜜,都能精進圓滿, 進而轉煩惱為菩提。 理上精進–無上乘,煩惱即菩提,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但還是須不斷精進,時刻提起正念, 不夾雜、不間斷,處處作主, 一路精進用功下去,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總之小乘、大乗、無上乘,只要精進不懈, 一定能破除魔障,成就道業。
6/26 P.3
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適中證理)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 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 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 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 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 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 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 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修行人夜晚誦讀迦葉佛的遺教經, 因深感不解其義,心很急切,聲音顯出悲哀, 以致妄想、煩惱出,甚至退失菩提心。 佛就問他:出家前從事什麼行業?答:喜愛彈琴。 佛問:琴弦鬆緩時,可彈嗎?答:彈不出聲。 佛問:琴弦很緊時,可彈嗎?答:彈不出聲,甚至弦斷。 佛問:琴弦鬆緊適中,會如何?答:五音和諧好聽。 佛說:學道也是如此。 心平、心靜、心定、心安,就能與道相應。 假使心太急躁,容易身心疲勞,起煩惱。 心若起煩惱,修行容易生退心, 若退離修行,善神遠離,惡神親近,就容易犯罪造業。 若能經常保持清淨心、安定心、柔軟心、平等心, 道自然就能現前,就是淨土。
這一章適中證理,修行要適得其中, 這念心安置適中,就能夠證理。 證:果證。理:菩提、涅槃之理;假有、真空、中道之理。 佛法的道理不外乎三種, 1.俗諦–世間的所做所為。 人成即佛成,做人成功,進一步才可能超凡入聖。 2.真諦–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一切法皆是空性。 3.中道第一義諦–這念心不著有、空, 安住當下這念不動心、清淨心、智慧心。 契悟中道實相之理,就能圓成佛智慧、證到實相。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義包含大乗、小乘、事、理、漸修、頓悟。 這一章告訴我們,修行要適得其中,不急不緩, 不懈怠、放逸。 明白這些道理,用功修行、依教觀心,道業就能進步, 才能證得菩提、涅槃之理。
6/27 P.1 未完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 沙門:出家修行者。 佛教的出家眾就是釋子, 所謂: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一釋姓。 閻浮提有四條大河,最後統統匯歸入海,所以是同一味, 譬喻印度四種種姓(種族階級),出家後都以釋為姓, 稱為釋子–釋迦如來法王之子、釋迦如來的真子。 釋子–出家受了戒,修戒定慧,繼承如來的衣缽。 是沙門,非釋子–受戒、身穿僧服,外相現釋子身, 但不修戒定慧來斷煩惱,不發自利利他的大慈悲心。 是沙門,是釋子–受戒、身穿僧服,外相現釋子身, 也勤修戒定慧來斷煩惱,發自利利他的大慈悲心。 迦葉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一尊佛。 佛遺教三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遺教–佛的遺囑,佛子要依佛所遺留的經教來用功、學習。 誦經–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 誦經 : 1.虔誠心、恭敬心、不打妄想。 2.能吃素最好,吃葷也是能誦經。 3.口業要清淨,不惡口、兩舌、綺語、妄言。 4.誦經前漱口、淨手,再翻經。 5.聲音大小,隨順因緣,不影響旁人。 默念、小聲念、金剛念..,選適當法門。 不是念給菩薩聽。 6.誦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三寶。 7.用無住心誦經,能誦的這念心始終存在。 8.誦經像修行的一根拐杖,避免打妄想, 沒妄想了,拐杖就不要了。 9.藉誦經的方便管道,達究竟安身立命之所。 10.目的是依教觀心,藉誦經來攝心、收心, 不打妄想,將心安住在誦經上。 11.誦經不是看經、研經,不一定要了解經義。 * 研經–一字一句、每一章節,整部經典的義理都了解。 判教–研究這部經屬於大乘、小乘、頓、漸.., 予以分析、歸類。 藉由事相表達內心對法的恭敬,就能與理相應。
6/28 P.1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 沙門因不了解誦經的目的–對治妄想、昏沉, 誦到後來聲音悲哀、迫切, 因為心有所求,有感應、佛菩薩來摩頂、授記、開悟、成道證果。 因心太急切,以致妄想、煩惱越來越多, 煩惱自己根機不好,心生懊悔,退失菩提心。 禪宗參禪,一段時間要放香,不能太急, 否則久了心力交瘁,就會心生後悔, 起煩惱,退失菩提心。 誦經不可像趕進度,趕快做完工作、責任分量, 這樣心太急切,希望有所得,就易起煩惱、退道心。
6/29 P.2 未完
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 佛就問他:出家前從事什麼行業?答:喜愛彈琴。 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 佛問:琴弦鬆緩時,可彈嗎?答:彈不出聲。 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 佛問:琴弦很緊時,可彈嗎?答:彈不出聲,甚至弦斷。 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 佛問:琴弦鬆緊適中,會如何?答:五音和諧好聽。 五音:中國古代有宮、商、角、徵、羽。 八音:現代音樂的八個音階。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 佛說:學道也是如此,要急緩適中。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有漸修、頓悟自心法門。 修止觀法門,要保持綿密、不夾雜、不間斷。 太緊,容易起煩惱,退失菩提心; 太鬆,容易懈怠、放逸。 依法返照自心法門, 參禪時,以心追心,問:誰在念佛? 若追的太急,會頭昏腦脹,頭痛欲裂。 參禪要看根機,心的鬆、緊、粗、細要適中。 沙門修道要善調身心。 吃太飽時,打坐易瞌睡,氣往下墜,易放下風(屁)。 不吃或絕食,精神不振,心易昏沉迷糊,無法安住正念。 子曰:知者過之,愚者不及。過與不及都不好。 修道是修心,有人以為何必吃素、受戒。 這是世智辯聰,聰明反被聰明誤。 智慧低的人,因不解因果、心性, 背經無法連貫、憶持, 以上兩者都不是正確修行方式。 楞嚴經記載,阿那律尊者聽佛陀說法時,總是瞌睡, 佛陀告誡他,1.侮慢師長 2.輕法 3.懈怠 , 未來投生螺獅,阿那律尊者於是發奮精進, 不眠不休,很快眼睛就失明了。 所以過與不及都不好,要善調身心, 團體運作時,按規定行事,如此對修行才有助益。
6/30 P.2
藏六如龜公案 有位沙門在河邊修行12年仍未得道, 佛陀想度化他,某日在河邊, 烏龜在河邊休息,一隻水狗過來想咬他, 烏龜立刻縮回殼內,水狗知道無趣就離開。 佛陀問沙門:烏龜如何保命? 沙門答:縮進殼內以保命。 佛陀告知:修行要像烏龜, 六根攀緣,所以我們無量劫流轉生死, 所以要將六根往內收。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兩眼內視,兩耳內聽,聽到、看到也不生貪愛。 古德云: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 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防意如城,要像戰士防守城門, 惺惺寂寂,時刻注意是否有敵人來偷襲。 時刻注意起心動念,一起惡念,立刻檢討反省,猶如守城。 看守城門就是覺照。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覺照的心時刻都在,也要善調這念心, 時刻提起覺性。
7/1 P.3 未完
心若調適,道可得矣。 修行學佛,不可太急,亦不可懈怠。 修羅行–太急,起瞋心。 太子行–太懈怠、放逸。 心平、心靜、心定、心安,就能與道相應; 心急,就與道相違,猶如野馬亂奔, 要用韁繩操控,使其維持道路中。 適得其中,這念心有智慧、定力、清楚明白、處處作主。 未達中道,就是著空、有、內、外、斷、常。著:執著。 著空–認為道是空。 著有–以為另外有一個道可成、可得。 心若調適–這念心不著空、有兩邊,不著明暗、動靜、內外, 安住中道–安住這念心,中道實相現前。 智慧–清楚明白 定–如如不動 中–定慧不二 道可得矣–一切現成,不假修證。 這念心如一潭止水、一面鏡子,道自然現前。 如同: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得:形容詞;這念清淨心現前,與道相應; 與無為心、菩提心、清淨心、無住心相應, 自然道就現前。 道不是向外求,道是本具,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是本具, 從過去現在未來,始終存在, 求來的,修來的,就不是真道,有得必有失。 修行,得了定,產生感應,乃至神通, 若是定散了,感應、神通也會消失。 修行藉由定力返照自心,不起貪瞋癡慢疑, 安住中道實相。實:不虛偽。 這念心不虛偽,一切現成,本具的心現前。 修道,因修而悟道,修去妄想、執著, 去除貪、瞋、癡、慢、疑、邪見, 身口意三業清淨,這念心定慧不二, 正念時時現前,這就是道, 契悟無為法,成道證果。
7/2 P.3
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 道,是指藉著37助道品,修定、修慧。 修不淨觀,對治欲愛、色愛心, 修四無量心、七周緣慈,對治瞋心; 小乘–修七周緣慈, 大乘–修四無量心,靜坐思惟:慈、悲、喜、捨無量, 成就慈心三昧,以化除瞋心。 經言:三四二五理圓明,七八能開四諦門。 以37助道品用功、修行, 若太急太猛,身心疲勞,容易起煩惱, 患得患失,對自己失信心,對法生疑, 就離清淨心、菩提心越遠。 意若生惱,行即退矣。 意:意識。意保持清楚明白,有慈悲心、 謙卑心、恭敬心,道就能現前 憨山大師:三十年不動意根,釋迦牟尼佛也拿你沒辦法。 心生煩惱,意根攀緣、顛倒,想成道就難矣。
7/3 P.4 未完
修行須了解心、意、識, 心–看見一茶杯。 意–這個茶杯的質地、形相很好。 識–越看越喜歡,起執著、分別、貪愛心。 若順手牽羊,就造惡業。 心、意、識的分別作用,在於這念心沒有覺悟、定力、智慧, 所謂:一念不覺生三細。 小乘–斷煩惱 大乘–轉煩惱 無上乘–煩惱即菩提 修行是否成就,端看六根是否清淨, 其中意根最為重要。 意根清淨,六根就清淨,道就現前。 要自淨其意,經常檢討反省,保持意根清淨。 圓覺經提到,心清淨,根就清淨。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清淨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清淨 根清淨 → 識清淨 → 塵清淨 → 12入、18界清淨 → 世界、佛土清淨 這就是無上道。 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 修行要達到 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若不想修戒定慧、六波羅蜜、打坐、早晚課, 這樣就是退心,善神遠離,惡神來了,所以罪必赴身。 人的念頭有善、有惡,互相起伏、消長, 惡念一來,貪瞋癡慢疑,財色名食睡, 一時俱起,罪必加矣,罪就如影隨形,隨業而來。 善業感善果,惡業感惡果,因果始終不昧。
7/4 P.4 未完
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經常保持清淨心、安定心、柔軟心、平等心, 道自然現前,清淨無為這念心,就是道。 六祖壇經: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若起煩惱心,道就遠離。 這念心要時時刻刻安住正念, 儒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若無法安住正念,至少要安住善念, 時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念天, 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精進道業, 誦經、持咒、修六波羅蜜‧‧‧,念念不離佛法, 自然惡念就不起。 修行,首先要以善捨惡。 養成善念、善行–心無善念不起、 口無好話不說、身無善事不行, 身口意都安住善法上。 善法,有世間善、出世間善,都要努力勤修, 本著37助道品的四正勤– 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惡令滅除,未生惡令不生, 如此精進用功。 善法現前,就是淨土、七寶宮殿, 這念心就能清淨、得安樂, 就不會退失菩提心。 先以善捨惡,心完全是善念時, 最後善法也不執著,以捨捨善。 行善法,是作好夢;不執著善法,是無夢,如同聖人。 好夢是方便,無夢是究竟, 究竟法也不妨礙方便法。
7/5 P.4
修行 1. 頓悟是理,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 不起煩惱、不打妄想、不生執著,就是佛。 釋迦牟尼佛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就是習氣使然。 理就是如如不動、菩提涅槃之理, 要有百分百的信心,才容易現前。 2. 漸修是事,要去除習氣垢染。 若執著漸修,就成法執。 要藉由誦經、持咒、持戒、早晚課誦等善法, 來淨化習氣,習氣除盡,道就現前。 兩者互不妨礙,更要相互融通。 要從理上了解、事上應用。 修加行 一般人有惰性,生活依規定而行, 起床、養息、誦經、打作、出坡作務‧‧‧‧。 加行日久功深,習氣潛移默化,統統褪盡,就成道了。 這就是方便法門的重要。 道,是人人本具,但仍須種種方便法門, 調身、調心、不急不緩, 使這念心達到清淨,道自然現前。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證到無為法,就是得道。 無為法也不離開有為法, 有為法–早晚課誦、誦經持咒、修六波羅蜜、修建道場‧‧‧, 成就有為法的功德,沒有慢心、心不執著,道就現前。 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反省,這就是道。 最低限度,要從有為法上開始努力、用功。 心懈怠了,就用精進來調, 佛告戒弟子,上半夜、中半夜、下半夜,無有懈怠, 要發精進心,廣學多聞。 諸佛菩薩都是經由精進不懈,才能成就道果, 我們也要仿效佛菩薩的精進心,早日成就聖道。
7/6 P.5 未完
煩惱化掉,心清淨了,就能成道。 成道,就是這念心如如不動,與道相應– 與不動心、清淨心、無為心相應。 佛來摩頂是一種感應、瑞相,不要執著, 要保持不即不離,稱為調心。 這一章的主旨就是善調身心,用功不緩不急, 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作主、安詳自在。 要堅住正念,任心自在, 佛法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前面是修福德、慈悲、定力, 後面是自淨其意–這是最重要的, 時刻淨化這念心,去除貪財、色、名、利的心, 沒有慢心嫉妒心, 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 莊子說:道通有無,道通內外。 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在明明德:明白當下這一念心; 知止:知足常樂,心要安住中道實相–修行的大道。 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念心時刻檢討、反省,不能有一點渣滓。
7/7 P.5 未完
貪財、色、名、利,心中就會有財、色、名、利的渣滓, 蒙蔽我們的慧眼, 禪宗祖師: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 佛法講道,而且有修有證, 從外凡道內凡、賢位、聖位, 修證的層次清楚、明白。 在明明德–這念心要清楚明白。 首先要覺悟,明白這念心。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這念心若有喜怒哀樂,就不會有清淨心、平等心、無為心。 六祖壇經:不思善,不思惡。 這就是修行的入門處。 儒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誠–定。誠是一種定境,不一定是道。 佛法講定中有慧,定慧不二,這才是道。 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一章講適得其中。中乃天下之大道。 天台宗慧文大師,讀龍樹菩薩《中論》,也是悟到中。 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執中–安住中道,是入了菩薩位。 悟到理,稱為入理聖人。 理–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清楚明白、不動、作主; 無論動靜、順逆,都能作主,就屬於中。 大乘、小乘,都講這一念心。 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看見舍利弗尊者在打坐, 告知真打坐,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7/8 P.5 未完
儒、釋、道都是講這念心。 道家的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就是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 有名–一動念,就有開始。 《莊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證明儒、釋、道都講這念心,要清、淨、明、能作主。 修行不在這念心用功,心外求道,稱為外道。 所有宗教,只要不明白道在這一念心,稱為外道。 道不離心,悟了,心就是道。 這念心能清楚、明白、作主,就是佛。 佛:覺悟。覺悟雖有深淺,但都不離這念心。 修行,就在這念心上用功, 完成自利,並修一切善來利他。 佛法是多元性,修行成道,必做三事: 1. 修一切善,斷一切惡。 修福報–六波羅蜜、八萬四千法門。 勤修世間善、出世間善。 2. 博學多聞,不可得少為足。 3. 經常打坐,修習禪定,契悟這念心。 努力用功於這三方向,道業必有成。 適中證理–調身、調心,不緩不急,適得其中。 即可證到三昧,獲得正念、正定。 意不生惱–就是道。能想、能聽的這念心,不生惱。 生惱,會退失菩提心。要時刻安住正念。 《六祖壇經》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正見–意識保持清楚明白、要能作主。 悟了即菩提,迷即眾生;起邪見,即成魔。 修行,要在這念心上下功夫。
7/9 P.5
第三十五章 垢盡明存(去染即淨)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說:修行就像把鐵放到火爐裡鍛鍊, 經過不斷錘鍊,去除雜質,最後鍊成精鋼,就是最好的器物。 修行人,要時刻檢討反省,去除心中污垢、染著、煩惱, 心即是佛,行為清淨,就得解脫。
這一章是去染即淨。 染:貪、瞋、癡、慢、疑、邪見。 淨:眾生本具的清淨心。 因六根攀緣六塵外境,心就被染著,失去原有的清淨。 凡夫始終在夢境中, 好夢就是善法,是彩色的。 惡夢就是惡法、黑法。 但終究都是夢境。 這念真心,是真空無相、真空絕相, 一面鏡子、一潭止水,光明、潔白、純真。 就因染著,才失去本真。
7/10 P.1 未完
去染即淨 1. 擇善固執,淨化惡法,保留善法。 2. 惡法除盡,僅存功德、善法。 3. 善法也不執著,不染著。 觀一切善法如夢幻泡影。 金剛經: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就是絕對的淨,心性本淨。真正無染的境界。 求道,有所求,就有得有失。 楞嚴經,阿難尊者祈求釋迦牟尼佛給他一個三昧境界, 但無法如願,三昧是正定,必須靠自己薰修。 先有定,再產生智慧,才能回光返照; 這就是去染,把染轉過來就是淨,不是外求一個淨。 生淨土,不是離開娑婆世界,外求淨土。 凡夫也不是離開妄想心,外求清淨心。 而是在這念心上用功,把染污心轉過來,就是清淨心, 心清淨了,佛土就清淨。 去染即淨,是一條修行路。 華嚴經:不起染污心,必成菩提道。 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藥,用藥去除心中染污, 心能寧靜、安定,到達絕對境界, 就能超凡入聖、得解脫。 業: 1. 黑業–惡業。所感果報是地獄、畜生、餓鬼。 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都是名利財色。 2. 善業–世間的善法。 做善事,對父母盡孝,對長者恭敬, 有仁、義、禮、智、信,道德、良心、守法守、規矩。 3. 淨業。誦經、持咒、修六波羅蜜、慚愧懺悔。 4. 不動業。修四禪八定。所感果報在色界天、無色界天, 若只修定不修慧,定力散掉,又要繼續輪迴受報。 業有程度的差別。惡業也有種種不同。 畜生道、餓鬼道及地獄道,各自也有種種差別。
7/11 P.1 未完
善業也有種種不同。 同樣做早課,每個人所感功德果報都不同。 若能兢兢業業,不夾雜、不間斷,心存感恩, 珍惜這個福報,這就是淨業; 淨業成就,才能生淨土。 因淨業的深淺不同,在淨土也有種種差別。 善業有三品九級的差別 三品為上品、中品、下品。 上品又分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 中品又分為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 下品又分為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 由於所修的善業有程度上的差別, 所以福德、果報就有貧富、壽夭的不同。 修五戒十善圓滿了,就能投生天上。 欲界的六欲天有: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 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由於所修善法不同,所感天上的果報也不同。 淨化、染著也有種種差別, 去染的不同,所感得淨土的果報也不同。 想成就淨土果報, 要用智慧檢討反省, 去除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 最後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 這念心就是真空妙有、就是中道、實相, 這就是真正的去染即淨。
7/12 P.1
修行要修淨業,就是清淨的業。 眾生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爾虞我詐、 貪著名利財色,整天都是染業、黑業。 明白此道理,就要開始不造作染業。 開始鍛鍊,做早晚課、誦經、打坐、聽經、聞法、 參禪、修六波羅蜜。 用善法轉我們的惡法,最後善法也不執著, 這念心完全達到清淨。 善法屬於功德淨,清淨心屬於自性淨。 用功德、善法來改變自己的習氣, 心當中產生光明、產生安定,就是功德淨。 不執著這光明,了悟這念清淨心不動搖就是定, 不要另外求定,就是自性淨,稱為般若法門。 般若 1. 文字般若–看經、聞法,從文字了解佛法。 2. 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 觀照、觀想、覺觀。 觀行得力,去除心當中雜毒、臭穢,就是淨。 3. 實相般若–達到明心見性,真正的淨。 實相,就是中道。 這都是去染即淨的方法。 人道比三惡道是淨,人道比天道就是染。 天道,有六欲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人道比六欲天是染,六欲天比色界天是染, 色界天比無色界天是染, 無色界天比聲聞、緣覺是染,聲聞、緣覺比菩薩是染, 菩薩比佛是染,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才是真正的淨。 染和淨有程度上的差別, 古德云: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眾生是黑雲,修行人執著功德就是白雲, 黑雲、白雲皆不可得,無雲才是最高境界,即菩提、涅槃。 這些不必向外求,這念心提升、淨化、安定,就能達到。
7/13 P.2 未完
修善去惡 修五戒十善,這是淨。還有戒定慧三無漏學,六波羅蜜, 最後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以上都不可得,不執著,能所俱空,就是真正去染即淨。 去五逆十惡,這是染。 眾生心是粗中粗,菩薩心是粗中帶細, 如來心是細中再細。 粗與細的差別是去染的不同。 眾生心,又是妄想、昏沉,就是染。 把惡法變善法,昏沉變清淨,散亂變定心, 慢慢從粗到細,再更細,就是不斷進步。 修行要修善去惡, 再用37助道品、修戒定慧, 來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些都是染, 用觀照,修假觀、真空觀、中道實相觀, 最後法也不執著, 金剛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染去除了,若還執著去染的法,就又變成染, 所以法也不執著,到達純淨的境界, 最後淨也不執著,就是心性本淨。
7/14 P.2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修行就像把鐵放到火爐裡去鍛鍊。 六祖壇經: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道:這念心。離開這念心,去找道,是找不到的。 這念心經過鍛鍊,去除身口意的染污, 最後六根清淨,就與果位的聖者相應, 就是鍊鐵成鋼。 鋼就在鐵中,不須另外去找, 如同佛性就在無明中。 祖師大德:佛在哪裡?佛就是貪瞋癡。 佛性在凡夫的貪瞋癡中, 把貪瞋癡的渣滓去除,就顯出精鋼的佛性, 道場就是一個鍊鋼爐,冶煉我們的起心動念。 禪堂打禪七不可講話,就是養成寂滅這念心, 這就是轉。 凡夫喜動,靜不得,迷失方向起惑造業, 要把自己放到爐火中鍛鍊, 修行過程中產生很多境界,都不要執著, 鍊到沒有渣滓,就是爐火純青,鍊成鋼。 凡夫雖有佛性,但充滿貪瞋癡, 若不精鍊,誦經、持咒、打坐、聽經、聞法, 就無法顯出佛性。 凡夫向外求淨土,生西天,都是枉然, 要從這念心上修,才能生淨土,成道, 成正覺,甚至無上正等正覺, 這就是有用的法器, 即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世上的器,不精好,是有漏。 修善法,得人間富貴果報, 若造惡業,還是要墮落。 要成法器,才是精好,更精益求精, 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佛有32相,80種好,就是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人能成佛、成道,就是在當下這念心來磨鍊、薰習。 薰:多次聽經聞法,就是薰。 不可抱持得少為足,要追求精進、精好。 凡夫以為:處處是道場,在家修即可。 道場,爐火旺,工具多,具足時節因緣, 才是好的鍊鐵環境。
7/15 P.3
修行要達精、好,必須因緣和合。 儒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鍊出精鋼,要有場地、爐具、工具、師傅、燃料, 還要千錘百鍊,不斷精進,才能鍊成精鋼。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 修行人要時刻檢討反省,去除心中染污、煩惱。 要長時間薰習、磨鍊,持之以恆,才能成就。 修行沒有別的,必須腳踏實地,去心垢染, 心無染垢,心即是佛;心有垢染,就是眾生。 去除心垢,行即清淨,就得解脫。 修善,有世間善、出世間善。 佛法有分,假觀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 除了修善,還要去心垢染, 從這兩條路來走,才能究竟。 其他宗教,向外求道,就稱為外道。
7/16 P.4 未完
心垢–執著修善法、未來的果報。 不知去除心垢才能生淨土, 超凡入聖,是用戒定慧,返照自心煩惱。 煩惱即心垢,即便受了三皈五戒, 卻產生邪見,甚至退失菩提心, 修行仍無所成。 直接了當去心垢染,這是修行的大道。 小乘–斷除心垢:斷煩惱、證涅槃。 《教觀綱宗》講的37助道品、四向四果,都是去心垢。 大乘–轉心垢:用戒定慧,六波羅蜜來轉, 用順境、逆境來轉, 修六波羅蜜轉識成智,就是大乘的轉心垢。 古德云: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過去貪著的,現在不貪著; 過去懈怠的,現在精進, 用功、作息一切如法如律, 這樣來轉,養成習慣,這就是精進。 無上乘–煩惱即菩提, 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滅。 直下承擔,這就更進一步。 這念心不起煩惱,就是菩提心, 時刻安住在清楚明白、不動、作主的這念心上, 這條心路就步入正軌。
7/17 P.4
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鏡子。 楞嚴經:如澄濁水。像水一樣清明。 千江有水千江月。 修行第一步,不要因風起浪, 風:外面的邪知邪見,稱、譏、毀、譽.., 道場是避風港,讓這念心慢慢平靜。 止水:這念心無罣礙。 如澄濁水 1. 離開是非境,離開風浪,煩惱源 2. 安住道場,不起風浪,不起煩惱 3. 沉澱渣滓,讓心安靜 4. 定力功深,化掉沉澱渣滓,化除煩惱,達究竟菩提 邪說邪見 吃素不是佛教倡導的,和修行學佛無關, 牛羊吃素,仍被宰殺。 正知正見 修行事要去心垢, 吃素是要養成慈悲心,藉方便來淨化瞋心、惡毒心, 1. 戒殺 2. 吃素 如此台灣就成淨土。 修行學佛,要弘揚正法,去心垢染, 吃素就是入門。 邪知邪見 心如止水,心如明鏡,就是四禪八定的定境。 正知正見 四禪八定,只有定沒有慧,寶鏡仍有塵勞。 心如明鏡,是定慧具足的境界。 邪知邪見就是心有垢染,造成社會、世界動亂。 社會的極端 1. 報紙吹捧,大家來恭喜道賀、錦上添花、趨炎附勢。 2. 報紙批評,大家來落井下石。 這就是心有垢染,缺乏定力、智慧、慈悲。 若去除垢染,彼此互相成就,社會清淨、和諧。 佛法使心靈淨化、是人生的真理。
7/18 P.5 未完
中台禪寺建設的目的–展現佛教精神 佛教學院、禪堂:弘揚佛法 博物館:收藏中國文物、佛教文物, 1.藉由文物,增加大眾對佛法的信心, 2.歷史性,展現佛教的歷史、文化。 3.藝術性,從各朝代佛像,研究各朝代文化特色。 綜合宗教教化、藝術、文化、歷史的展示。
7/19 P.5
佛法是人生真理,弘揚佛法,去心垢染, 達到人間淨土。 人人如此做,透過檢討反省去垢染, 修善法、功德、福報、慈悲、願行。 悲智願行 悲–觀眾生苦、發菩提心、哀憫眾生。 智–建立在慈悲上,悲智雙運的福報。 慈悲 1.不殺人 2.不殺動物 3.愛護動物 4.不食眾生肉 最低限度,不損人利己,不嫉妒。 好的要效法,壞的要做警惕。 走路時,注意勿踩死蟲蟻, 生活注重細節,心就能定下來。 慈悲要有智慧、大願、行動,日常生活中實踐。 學習、工作都要認真,檢討、反省、落實, 具足悲智願行,修這些法門去心垢染。 凡夫心中都有垢染,要不斷檢討反省, 淨土宗祖師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男女之愛著,是垢染、渣滓, 要轉過來,發大願,不起貪愛。 修觀行,修不淨觀、九想觀、修四念處觀。 觀:觀行,就是藥,去除心中垢染。 如此去用功、修行,才能成就道業。 佛法的道理,每一部佛經的一句、一節、一章, 都可以獨立存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也是如此。 這部佛經把大乘、小乘的道理綜合起來, 方便我們去了解、用功。 這些道理適用於在家眾、出家眾、乃至社會, 所以是一種真理,超越時空的變化, 讓我們從這裡起觀行。 把這部經背起來,最重要,才方便修觀行。 先了解、熟悉這個法門, 依此來用功、返照、修行, 轉化心垢、染著、汙染, 最後轉識成智,身口意三業清淨, 如此心清淨,得解脫,就是心淨國土淨。
7/20 P.6
第三十六章 展轉獲勝(舉難勸修)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 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 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 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 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說:要想離開三惡道的五濁惡世,若不修行轉識成智, 很難成為人道。 既然生在人道,若不契悟這念心、見到佛性, 很難女轉男身,具大丈夫相。 既然生為男眾身,又很難六根具足,有清淨莊嚴外相。 既然生得六根具足,又很難生在有佛法的地方。 既然生在有佛法之處,又很難生逢佛法教化時期。 既然生逢佛法教化時期,又很難遇到行解並重、具有修有證的人。 既然能遇有道之人,了解悟道成佛之理, 但又很難拋除懷疑,增長信心。 既然已有十足信心,成道成佛,又很難廣發菩提願心。 既然已發菩提願心,又很難達到無能無所、無修無證。
7/21 P.1 未完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 佛法講十法界,即是四聖六凡。 六凡:三聖道、三惡道。 要離開五濁惡世,必須用修行來轉識成智, 才能離開六道輪迴。 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信心難生,中國難生。 三惡道的眾生都是在痛苦、愚痴、顛倒、黑暗當中, 地獄道–受苦 鬼道–恐怖、幽暗 畜生道–被宰殺、驚慌 天道–唯樂無苦 人道–最好修行 能得人身,是過去修了很大的福報。 佛經:盲龜穿孔的譬喻, 今生能離開惡道,得成人身, 比盲龜鑽孔還不容易, 是三寶的慈光加被,所以要好好把握。 盲龜每百年浮出水面,海上有一浮木, 盲龜要鑽入木頭的孔,成功機率很低。 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 女身在修行、身體上,有很多障礙。 玉耶經:玉耶女因相貌莊嚴而心驕傲, 佛陀未度化她,開示女身十壞處。 1.初生墜地父母不喜,因重男輕女 2.養育視無滋味,因重男較寶貴 3.心常畏人,女生膽小 4.父母恆憂嫁娶,擔心嫁不出去 5.與父母生相離別,嫁出如生離 6.常畏夫婿視其顏色,擔心丈夫種種問題 7.懷妊產生甚難,懷胎、生產皆困難 8.女人小為父母所撿錄,在家為父母所管 9.中為夫婿所制,出嫁受制於夫家 10.年老為兒孫所呵,老了不受兒孫歡迎
7/22 P.1 未完
女眾出家要很大的福氣。 若能出家現丈夫相,女轉男身,就沒這些問題。 若在家就很難避免以上10種難題。 相上去女即男難,想得男身不容易。 理上,契悟這念心,見到佛性, 就是女轉男身,具大丈夫相。 未開悟,就要發大願–女轉男身, 色身的四大假合是隨我們心念而轉變。 發大願、修大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明心見性, 當下就是32相、80種好。
龍施女公案 長者須福的女兒龍施女, 因見佛陀威儀寂靜,發願出家,圓成佛道, 魔宮的魔王想考驗她,以逼退道心。 魔王變身她父親, 告知:女眾連魔王都當不成,怎可能成佛? 龍施女:我修善斷惡、布施供養,來世女轉男身, 再修六波羅蜜,定可成佛。 魔王:何不退求成阿羅漢,今生就有望。 龍施女:我發的願是上求佛道,普渡眾生。 魔王:你是真心發願嗎?你願捨身為法, 從樓上跳下,證明你的願心嗎? 龍施女登樓,在欄邊祈求佛陀:我今發願, 若此願是真,我跳下一定平安無事。 龍施女縱身一跳,在空中就女轉男身。 魔王看詭計不成,反加速龍施女成就佛道。
想女轉男身,要在這念心上轉。 把女眾愛美習氣改過, 時刻保持正念,當下契入佛心, 時時念佛、念法、念戒, 保持三業清淨,也能女轉男身。 而即使男眾,若有欲愛之念, 作夢也可能夢到自己是女人。 心生萬法,要從心上用功,契悟這念心, 當下就女轉男身。
7/23 P.1
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出家比丘、比丘尼必須要六根具足, 在家菩薩,即使不具足,也不妨礙成菩薩,修菩薩行。 比丘、比丘尼如來衣缽,代表正法住世,事理圓融。 事–六根具足,大眾見出家眾清淨莊嚴外相 新生讚歎,產生功德。 六根不具的人不能出家。 六根既具,生中國難。 中國–國土中央,文化發達,有佛法。 生到這裡,容易親近佛法、得遇善知識,此機會難得。 我們今為人身,六根具足,生在有佛法的中台山, 得聞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 這是多麼殊勝的福報,所以更要用功修行。 既生中國,值佛世難。 現在可聽聞佛法,但要親值佛世也不容易。 佛世:狹義–佛陀住世,說法49年,能隨佛學、修行。 廣義–佛法教化時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 末法一萬年。 現在是末法前期,可成道證果; 末法後期5千年,就不能成道證果。 佛陀時代,佛弟子隨佛上天下地,到處有羅漢、菩薩, 人們對佛法深具信心,容易成道證果。 現代的人,就容易對佛法懷疑不信,造成修行的大障礙。 古人詩云: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 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今色身。 今天我們處於末法初期,對佛法有信心, 又能聽聞正法,六根具足,又能返照自心, 安住正念,這就是生值佛世、真佛現前。
7/24 P.2
既值佛世,遇道者難。 我們居住台灣,生值有佛法的時代, 但想遇到有道、開悟、得禪定、具正知見的人,也不容易。 成佛,要福慧兩足尊,圓滿世、出世間一切智慧、福德。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32相,80種好, 證明佛佛道同。我們要向佛學習,崇敬、禮拜佛陀, 圓成佛智,直下承當,就能見本具佛性。 遇道者難,想遇到行解並重、有修有證的人,並不容易。 遇道:契悟這一念菩提心、無為心。 道:當下這一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定–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慧–清楚、明白、作主。 依此而修,就是真修、就是道。 繼續保任,保任三分鐘,就見三分鐘佛,契入三分鐘道。
7/25 P.3 未完
悟道容易修道難 悟道後,這念心要時刻站得住,站的長,定慧等持,是不容易。 要發長遠心,保持這念心,不斷用功,才能成道。 既得遇道,興信心難。 悟道後,若還抱持懷疑,就很難增長信心。 所以要多親近善知識。 十字街頭岔路多–悟道後,很容易生出邪知邪見。 師父引進門,後面還是要自己努力, 發大願、修大行,要有信心– 相信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人人都有佛性, 要修戒、定、慧, 照佛菩薩的修行方式,一樣可解脫、成正覺。 信–有深、有淺。 相信事理、因果。 要以智慧水、大悲水灌溉,使信心生根,成道證果。 凡夫的信心,就是拜拜、求保佑、還願。 這種信心,很容易退失。 拜佛–1.慚愧懺悔 2.恭敬佛菩薩的大願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菩薩: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3.學習佛菩薩的修證、廣大願行 真正拜佛–誠心+恭敬心,能增長無量無邊福報。 經云:念佛一句,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恆沙。 信心最重要,時刻不離當下這念心。 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 菩提心–覺悟、清淨、無住的心。 經云:修行不發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種。 事上–修六波羅蜜,斷煩惱,破執著。 理上–發菩提心 才能事理圓融。
7/26 P.3 未完
菩薩–凡位菩薩、賢位菩薩、地上菩薩。 發菩提心、發大願,修六波羅蜜,就入菩薩位。 修布施–事上:消業障、增福德智慧 發願心,身口意三業圓滿心願 理上:布施不著布施相 三輪體空–無能(布施的人)、 無所(布施的對象及布施物:財、法、無畏)。 明白一切都是因緣合和、緣起性空–空性菩提 事理圓融,就更提升。 空也不執著,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內外一如, 這就是菩提心現前。–無上菩提 由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再進入實相般若,就是契入菩提心。 安住菩提心上,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 金剛經: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27 P.3
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事上–明白空性菩提、覺性菩提、無上菩提, 有法執,有能有所、有觀有照、有出有入。 理上–了悟理智一如, 能觀的智慧心=所照的空性、覺性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時刻保持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不執著修與證 天台宗:佛智照中,佛智照假,佛智照空。 佛智–能觀的這念智慧心。 佛智照假–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 一假一切假。 有能有所, 有能觀之智,有所觀的假有。 佛智照空–一切諸法都是緣起、性空。 有能有所, 有能觀的這念心,和真空的存在。 佛智照中–有修有證是方便, 歸於無修無證才是究竟。 無修–不執著能修和所修 無證–不執著能證和所證 了達一切都是本具,不生不滅、內外一如, 達到究竟菩提。 修行路上的困難、煩惱 1.得人身不易 2.六根完具不易 3.得男身不易–這念心保持正念、清楚明白,即女轉男身 4.生中國不易 5.值佛世不易 6.聞正法不易 7.生信心不易 8.發菩提心不易 9.達無修無證不易 10.不執著聖位不易
凡夫有我執,用佛法破我執, 有修有證就是法執, 執著世間、出世間, 執著所修的法是清淨、快樂、安定, 最後歸於無修無證,法也不執著, 了達能所一如。 只有當下這一念心,了了分明,一念常存,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安住於此,這才是本來面目。 這念心本自具足 修也是修自己、證也是證自己。 漸修–不了解無修、無證 之後不執著修證, 能修所修、能證所證,都是這一念心, 最後歸於無修無證,頓漸一如、事理一如, 就能得佛法的真實受用。
7/28 P.4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持戒得果)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 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說:佛的弟子雖不在佛的身邊,只要憶持持佛的戒法, 就能成道,如在佛的身邊一樣。 相反若所思、所言、所行,都與佛戒相違背, 雖然常在佛左右,也等於去佛十萬八千里。
本章持戒得果,說明持戒的重要性。 修行想要成道證果,必須從持戒著手。 持戒清淨,才能成道證果。 小乘講戒、定、慧;大乘六波羅蜜中有持戒; 楞嚴經云: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可見,大、小乘,都是以戒為根本。 禪宗非常重視持戒。 祖師云:參禪第一,持戒為先。 參禪的目的是破除執著,以達明心見性, 首要條件就是持戒清淨。 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 尸羅:戒。三昧:正定。 大乘講這一念心,即戒、定、慧; 小乘則是戒、定、慧,依次第修持。 大、小乘都是很看重持戒。
7/29 P.1 未完
佛法以戒為根本,又稱為別解脫, 每持一條戒,就能得一解脫, 持戒清淨,煩惱就能分分斷。 戒如渡海浮囊,持戒就能度生死之流,成道證果。 比丘、比丘尼持戒清淨,就能生五不還天,證四果阿羅漢。 持戒清淨,又修定、慧,具足戒定慧,當下就能解脫。 持戒不清淨,身口意不清淨,就是煩惱、生死。 佛法和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就在於戒, 佛法最究竟,能讓眾生得解脫。 佛法的戒,不受時、空影響,適用一切眾生。 五戒任何時間、地點、人都適用。 可見佛法的普遍性、包容性。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 佛子:佛弟子。 1.在家–優婆塞、優婆夷。 2.出家–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 3.理上–皈依三寶,繼承佛陀教法。 4.又稱法王之子。 真佛子–持戒清淨。 祖師云: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身口意三業一動都是善法。
7/30 P.1 未完
佛法的事與理 事:外在事相,以事顯理,以名昭德。 念佛號–事:念佛 理:能仁寂默,使這念心具足慈悲、禪定。 達到一心不亂,當下具足無量智慧、神通, 就是無量壽、無亮光。 佛子,理上分兩種 1.本覺佛子 人人本具的覺性、佛性。 未遇啟發本具覺性的因緣,始終在無明黑暗中。 事:沒有始覺,仍屬眾生 理:人人可成佛 2.始覺佛子 初發心,走上修行,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受三皈依,聽經聞法。 1.名字覺佛子–初識法門名義,名相、義理, 初明白因緣果報,知可成道、成佛。 2.相似覺佛子–次與觀行相應, 持續不斷用功,修戒定慧、六波羅蜜、 37助道品,打坐、懺悔,時刻起觀照, 起善念,若起惡念,能改正, 以覺察、覺照、覺悟對治煩惱,照破煩惱, 這念覺性安住正念、正定, 這念心與清淨心、實相相應, 會產生感應與瑞相。 3.隨分覺佛子–後得分證法身, 繼續再用功,照破無明煩惱, 分證法身,達到煩惱分分斷, 真如分分證,是真佛子, 堪能負荷如來家業。
7/31 P.1
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 佛說:佛的弟子雖不在佛的身邊,只要憶持持佛的戒法, 就能成道,如在佛的身邊一樣。 這念心無遠弗屆,法界也沒有邊際、障礙, 只要這念心清淨,法界就清淨,也必成道果。 能行佛所行、言佛所言、思佛所思, 雖離佛甚遠,也如在佛左右。 相反雖在佛旁,但與佛戒相違背, 也去佛十萬八千里。 持戒清淨,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 才能與道相應。 供養師父也是一樣, 以師父的言行、心願為自己的言行、心願, 才是真供養。 憶:想念。時刻想念佛及制定的戒。 佛經講八念法門:念佛、法、僧、戒、捨、天、出入息、死。 念:把心念歸一。時刻念佛,念念是正念, 妄念自然去除。 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 心要思念,口依理而言,更要親身實踐、力行, 由事到理,最後事理不二。 心若散亂、顛倒,就要發慚愧心,思惟佛法。 思惟五戒,一條一條的思惟。 受持八關齋戒,思惟它的道理。 稍有違犯,馬上懺悔改過,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憶念吾戒 就是以佛戒作為生活的座右銘。 戒有戒相、戒法、戒行、戒禮。 念戒屬於有為,把心靠在戒法上, 時刻依戒而行,使心不散亂、顛倒, 若有違犯,馬上慚愧懺悔。 藉由持戒,達身口意三業清淨。 與空性相應,契悟戒體,就是無為法。 事上持戒清淨,理就現前, 時刻依戒而行,最後必得道果。
8/1 P.2 未完
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順佛戒:身–離欲寂靜、修善斷惡,殺、盜、淫 口–保持清淨、不犯口四過,惡口、綺語、兩舌、妄言 心–戒除貪、瞋、癡、慢、疑 不順佛戒,始終在凡夫位,不能成道證果。 佛弟子善星比丘對佛起惡心,身墮阿鼻地獄, 提婆達多,惡心出佛身血,墮地獄。
兩比丘公案 兩比丘同去聽佛說法,路上口渴欲飲井水, 甲比丘見水中有蟲而不飲,致渴死, 乙比丘為保全生命而飲水, 後至佛前,佛告知,甲因持戒清淨,命終生忉利天,早已見我。 而你並未真的見到佛。
佛陀涅槃前,告知弟子當以戒為師,依四念處而住。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令心安住之處。 念:思念、想念。 修觀身不淨,以轉化貪著的心念。 念戒、佛、法、僧,心專注一境,以去除妄想、欲愛念頭。
8/2 P.2 未完
成道證果,要以戒為師,安住戒法上, 時刻思惟身口意三業,與戒定慧三無漏學相應, 否則就要慚愧、懺悔、改過。 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覺無。 凡夫時刻在妄想中,沒有覺察。 所以要覺察、覺照,時刻防小偷一樣, 是否有起惡念,馬上覺照,慚愧、懺悔, 把惡念轉過來,讓心念歸一,心就清淨。 修行要向內看,就是念, 時刻修身念處、受念處、法念處、心念處, 思惟這些觀行,就是念。
8/3 P.2
戒,有粗、有細。 以持守不淫欲戒 1.粗–曖昧的行為、情書往來、打電話。 2.細–念頭一起,想男女事,對人起貪愛,就是不清淨。 若能立刻覺察,照住妄想,了解妄想是生滅、虛妄, 持續用功,回歸這念心,在心上持戒。 心是一切的主導,這念心迷了,就是萬惡之源; 覺悟了,就是功德之母。 要在心上時刻返照,念頭一動,馬上照破, 這就是在心上持戒。 達到沒有妄想、顛倒,安住正念,定慧等持。 定–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慧–保持清楚明白、作主。 金剛經:無住生心。 禪宗:自己的本來面目。 淨土宗: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能仁寂默,十方諸佛的法身。 時刻安住這念心,就是與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 這就是最高境界,安住戒體。 法法平等,念佛,念的是自性佛; 誦經,誦的是無字經, 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詮釋這個道理。 有念是方便,無念是究竟, 想要達到究竟,必須先從方便入門, 最後歸於戒體,就是念無念念。 想見佛,想成道證果而不可得? 因不知佛在哪裡。 佛,就是這念不生不滅的心。 淨土宗:華開見佛悟無生。 華:這念心花。 開悟前,心是一朵生銹的鐵蓮花,盡是煩惱無明。 用念佛的法門,心開意解, 忽然開悟,就是華開。 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 用這句佛號來契悟無生的這念心, 這就是以名昭得。 這念心達到不起心動念,具足定力、智慧, 這就是阿彌陀佛,無生; 悟到當下這念心,這個戒體, 就是契悟無生。 悟到誰在念佛? 這念本具的心,就是戒體, 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 這念心能觀、能念,就是圓滿報身佛。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就成千百億化身佛。 所以法法平等,條條大路通長安。
8/4 P.3 未完
持戒 1.事上:講妄語,做錯事,立刻慚愧、懺悔。 2.心上:念頭一動,立刻覺察、覺照。 用持戒的方法,把心歸到定點 1. 持心戒–保持心清淨 2. 持口戒–保持口業清淨 3. 持身戒–保持身業清淨 先從事上用功,然後入理,事理一如。 持而無持,持戒達到沒有能持、所持, 沒有能修、所修, 就能契悟戒體,不生不滅的這念心。 禪宗,就是在這念心上持戒, 不怕念起,只怕覺無。 念頭一起,立刻照破;覺照後,使這念心安住實相。 萬法歸宗,無論禪、淨、密、律、教, 統統要歸於這念心體、戒體,才能與道相應。
8/5 P.3
各宗教都有戒條,從佛法觀點來分析, 有些戒條非正知正見,不能讓人得解脫。 例如能吃牛,不能吃豬。 道教不能吃雁、鯉魚、狗,雁有夫妻之義。 狗有忠主之義。鯉魚朝北知臣禮,游行有禮讓之德。 佛法的正知正見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是過去的親眷,不忍傷害。 佛法的戒是清淨、超然,持戒清淨,心就清淨; 自然與菩提心相應;不會造種種惡業,能得解脫。 消業障,最重要的就是持戒清淨,才能安詳自在。 經云: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有此則有彼–持戒清淨,有清淨的因,則感清淨的果。 無此則無彼–不起貪瞋癡,不造殺盜淫, 沒有惡因,就不感惡果,就能得解脫。 佛所說皆是事實不虛,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 過去、現在、未來都適用。 佛法以持戒為根本,這是清淨戒、無上戒、解脫戒, 持戒清淨就能成道、證果。 佛法就是在悟心,依據這念心來用功, 得到佛的心法、師父的法要。 若不依據此來用功,雖努力修善,所得福報就成偏福。 偏福–享有限的福報,將來還是要墮落。 佛法以戒為根本。 心戒–戒除貪瞋癡,有了就要革除。 口戒–戒除惡口、兩舌、綺語、妄言四過。 身戒–不造殺盜淫。 該做的,要擇善固執;不該做、說、想,絕不去做。 用五戒十善來返照,清淨身口意三業, 進一步由戒法、戒相,回歸到戒體, 這就是無上戒。 依此法用功,就是一條菩提大道, 真正的持戒,就能得解脫,成道證果。
8/6 P.4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無常迅速) 在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問修行人:生命在哪一個時間、空間? 第一位回答:在所剩不多的數日間。 佛說:你還未開悟。 第二位回答:在吃一頓飯的時間。佛說:你還未開悟。 第三位回答:就在呼吸之間。佛說:你已開悟了。
本章生即有滅,又稱無常迅速, 說明世間一切都是無常。 白無常可指善法,像一場好夢,也是無常。 黑無常指惡法,眾生不斷造惡業,未來感惡果。 所以善法、惡法都是無常, 重要的是如何脫離無常。 雪山童子公案 佛陀過去世曾在雪山修道, 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感動天上護法釋提桓因,變成羅剎鬼來開示童子, 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童子聽完,知道是人生真理, 立刻請求告知後兩句, 羅剎鬼說若你肯把命布施給我, 我就把後兩句脫離無常的偈子告訴你。 童子發菩提心,答應他, 羅剎鬼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童子聽完開悟,咬破手指把偈子寫在石壁上, 然後要從樹上跳下,以血供養羅剎鬼。 羅剎鬼知道他是真肯為法犧牲的菩薩, 恢復諦釋身,告知來測試童子的真心。
8/7 P.1 未完
佛陀為了求一句佛法真理,願犧牲生命, 今天我們聽聞佛法,要存知恩、感恩、報恩的心。 世上一切都是無常,這就是諸行無常的道理。 一切依報、正報都是無常。 眾生都有生、老、病、死,淨土也有生、滅, 只是間格較長。穢土、淨土接無常。 人容易對世間產生貪愛,其實都是成、住、壞、空, 都是無常。得到歡喜、失去悲傷,只是虛幻。 諸行無常也包含心念的無常。 眾生的心念念遷流,前念接後念, 從早到晚,心都在生滅當中。 仁王護國經:當下這一念心有90個剎那, 一剎那有900個生滅。 念頭不斷生滅,都是無常。 心念不斷遷流,生、住、異、滅, 假使沒有覺察,就隨念念遷流起伏不定, 不得自在。 必須觀心無常,思惟外境無常、心念無常, 時時觀世間無常、心也無常, 世界內外無常,不斷生滅, 所以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8/8 P.1
諸行無常–外面的世界成、住、壞、空, 眾生生、老、病、死, 這念心生、住、異、滅, 若自己無法掌控,就會被無常鬼控制, 一切都在無常中流失、變滅。 了悟無常,所以更要精進,把握時間, 時光飛逝,轉眼就是來生。 歲月不留人 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分,少一分。 念念之間,要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 修善法,參禪悟道。道業才會精進。 本章的目的,就是告知無常迅速, 莫等待,要落實修行, 時刻清淨身口意三業,最終歸於自性。 脫離無常–寂滅。 寂滅:涅槃。 小乘–證到真空涅槃,偏空,脫離無常,未證到菩提心。 悟到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就是究竟。 有常–常、樂、我、淨,菩提自性,具足涅槃四德。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 沙門:1.勤行–精勤行持,誦經、持咒、參禪、打坐、修善。 2.功勞–修德有功,信德方顯,顯發自性功德。 3.息心–息滅妄想顛倒。 4.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沙門分別:1.是釋子,非沙門–修太子行,吃好、住好,貪著福報。 2.是沙門,非釋子–外道修行人,不知佛法道理, 盲目修行。 3.非沙門,非釋子–庸庸碌碌的眾生。 4.是沙門,是釋子–持佛陀的淨戒,比丘250戒、 比丘尼348戒,修戒定慧,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轉煩惱、證菩提涅槃,破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廣學多聞,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具足悲智願行。
8/9 P.2 未完
瑜伽師地論 1.勝道沙門–勝:殊勝。了解第一義諦的沙門。 行解並重,時刻不離本心,修善不執著善, 一切歸自性,與菩提心、涅槃心相應。 金剛經: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17分)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3分) 2.說道沙門–根據經教依文解義,勸導眾生, 調伏貪瞋癡等煩惱,宣說正法度眾的沙門。 3.活道沙門–為調伏貪瞋癡等煩惱,勤修正法、善法, 以道為生命的沙門。 4.壞道沙門–出家而不修戒定慧,不用功修行, 利用佛法養活自己,賣錢,混飯吃, 產生許多邪見,甚至還有家室。
8/10 P.2
經藏 1.形服沙門–穿著沙門的服飾,外表道貌岸然,但無真實修證。 2.威儀欺誑沙門–注重外相,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 不在心上用功、返照,只有表面工夫。 3.貪求名聞沙門–有沙門之名,而無沙門之實, 沒盡出家眾的本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建設道場。 4.實行沙門–具足出家眾的形服、威儀,能實踐佛道, 修戒定慧,自利利他,修菩薩行。 1.具足威儀 2.衣著整齊,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3.具足沙門名稱,有名、有事有實。 4.要實踐。 大智度論 1.有羞僧–有慚有愧,常存慚愧之心, 持戒清淨不破戒, 看諸佛菩薩有大智慧、大定力、大慈悲能斷煩惱, 自覺不如,發大慚愧心。 2.無羞僧–無慚無愧,身口意三業不清淨,不知慚愧, 不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認為做不到沒關係。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修善斷惡,也不發大心, 不誦經持咒,僅昏昏暗暗過日子。 3.啞羊僧–啞羊沙門,修行缺乏智慧, 天性遲鈍,聽不懂教理,不知輕重, 無法宣揚佛法,如同啞羊。 4.實僧–真實沙門,有修有證,能自利利他, 行解並重,如聲聞等聖者。 具足信心如法修行,必能解脫生死。
8/11 P.3 未完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問弟子:生命在哪一個時間、空間? 弟子1:在有限生命的日子間。 弟子2:在吃一頓飯的數分鐘間。 佛說:你尚未開悟。 弟子3:在呼吸之間。 佛說:你真正開悟了。
呼吸–出入息。 生命就是在這一呼一吸的剎那間。 生命很脆弱,一口氣上不來就沒有了。 漸修法門–修數息觀,把這念心靠到數出息或入息。 數息要保持綿綿密密,不夾雜、間斷, 這念心清楚明白,沒有妄想,就是定。 數息時,心中只有數字,沒雜念, 心息相依–能數的心和所數的氣息合一。 進而改成隨息–只有出入息,沒有雜念。 心息合一。 止息–能觀這念心把氣息往鼻尖上一放。 沒有出入息,就完全定了。 出、入息若存若亡,只剩細的出入息。 如此修行,性命就不在呼吸間,能脫離無常。 修四禪八定,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 屬於色界定,還有壽命長短之別。 進一步修空定,修成四空定, 不用依靠出入息,屬無色界, 是三界中壽命最長的。
8/12 P.3
佛經 1. 初禪有火災,離生喜樂地,心有瞋心 (生氣起欲火) 2. 二禪有水災,定生喜樂地,貪著禪定(貪吃流口水) 3. 三禪有風災,離喜樂妙地,出入息感風災 4. 四禪,捨念清淨地,天下太平 眾生境界,人命在呼吸間, 要脫離生死,必須修數息。 禪七修法門 1.數息 2.隨息 3.止息–氣息若存若亡,定的境界 修觀 1.小乘–修四念處觀–對治貪瞋癡 修不淨觀–對治貪色 能觀–把能觀這念心歸還原處 修空觀–這念清淨心安住真空 悟中道實相–心安住中道實相,脫離無常 你從何處來 悟道–我從來處來,我從去處去。 來處:這念頭生起處 去處:這念頭滅去的地方 無念生心–見到自己本心本性
趙州禪師公案 趙州禪師還是沙彌時,去參南泉禪師, 南泉::你從哪裡來? 趙州:我從瑞像院來。 南泉:見到瑞像否? 趙州:只見到臥如來。(南泉祖師右脅而臥) 能見祖師睡覺的這念心,已達如如不動, 這念能見的心就是如來。 南泉: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 趙州:我是有主沙彌。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處處做主, 見到自己的主人翁。
8/13 P.4 未完
小乘–修止、修觀 依風大起修,生命在呼吸之間。 大乘–這念修止、修觀的心能夠作主,就稱有主沙門, 能脫離無常。 依心起修、依性起修,保持一念覺性, 時時作主,清楚明白,如如不動。 因此不理出入息,生死也了了, 就能脫離無常。 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道:中道。不可思議的這念心, 最高的道,無上大道、無上菩提心, 最究竟的境界。
8/14 P.4
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依教無差)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 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本章教誨無差,亦名依教無差, 說明依據佛的言教去修行,就無錯誤。 修行要先了解佛的言教,信受奉行, 依教修觀,行解並重, 才能成道、證果、得解脫。 落入研究、考證佛教的學者,就容易偏差。
佛說:修行學佛者,凡佛所說的言教, 小、始、終、頓、漸、藏、通、別、圓..., 都應信順奉行。 就好像吃蜜糖,不論吃中間或旁邊,都很甜。 佛法的道理無論修哪一種,都能得到利益。 佛說,依具37助道品去用功,道就能現前。 助道–藉此來明道、悟道、證道。 人道:受持五戒 天道:修十善 聲聞道:修四諦 緣覺道:修十二因緣 菩薩道:修六波羅蜜 佛道:明白一念不生的心性, 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親證法身的無上大道。 佛所言說 佛所說的言教,都是指示我們修行如何悟道。 皆應信順 不起疑惑,全部都要相信。 修行學佛,信最重要。 信:人言為信。 相信因、果、事、理。 順服菩提、涅槃、出世法、解脫法、 因果、緣起。
8/15 P.1 未完
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基督教:信我者得永生。 儒家:民無信不立。 佛法更重視信,是智慧的信心、是正信、 是智信,不是邪信、迷信。 信有深、淺。 佛法講:信滿成佛。 信心圓滿了,能成就佛道。 信心必須靠平時的薰修。 37助道品,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 都是以信為首,信生根,穩固了,就產生力量, 這一生修行學佛,就能得利益。 信順,順著佛的教法、教理去實踐, 戒定慧三無漏學,六波羅蜜、 12因緣、五戒十善,菩提涅槃, 都要相信,依教奉行。 譬如食蜜,中邊皆甜 有了信心,不論修大乘、小乘, 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譬如吃蜜糖,不論中間或旁邊, 都一樣甜。 佛法有小乘、大乘、無上乘, 小、始、終、頓、藏、通、別、圓, 只要依教奉行,都能得到利益。 執著空、有,就是兩邊, 最高境界就是中道實相。 佛說有是方便道, 十方皆有淨土,先相信有淨土。 想生到淨土 1.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不斷用功,最後能得解脫。 先相信空的道理,這是屬於方便, 明白諸法緣起,緣起性空, 修觀法無我、觀心無常、 觀受是苦、觀身不淨, 修析空觀,得到空定,最後得解脫, 這都是佛的方便說。 上根利智的人,知道佛隨順眾生根機說空、有, 真正佛法,佛的究竟智慧是非空、非有, 當下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處處作主, 就是中道、實相,在這用功,能契入佛智, 得到利益,得到解脫。 吾經亦爾 吾經:佛所說的經教,有方便、感應、究竟、 上根、中根、下根、權、實。 亦爾:和蜜糖一樣。 無論小乘、中乘、大乘、無上乘, 法法平等,只要依教奉行,解行並重, 都能得到利益。 不信順佛的種種教法,各執己說, 就會退失菩提心。 佛法最究竟就是菩提、涅槃、中道、實相, 若偏到一邊,就走了遠路。 不論小乘、大乘,都不離開這念心; 小乘–斷煩惱,證涅槃 大乘–轉煩惱成菩提 無上乘–煩惱即菩提 信順這些道理,道就現前。
8/16 P.1
延伸閱讀: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