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09 03:16:17瀏覽2398|回應6|推薦100 | |
五四運動百年紀 在現代中國的文化裡,魯迅與毛澤東構成色調互異而又互補的底色。中國悠久的史學精神在魯迅身上找到了它的現代傳人。從思維形態上看,魯迅雜文的實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繼承。他們都紮根於喧囂的現實生活、世俗生活,與其說是用邏輯、用抽象概念,不如說是擷取貼近具體生活的世態百象,栩栩如生的形象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來進行中國式的說理。 毛澤東則在他的政論文、社會調查等文本中中展示了另一面貌,那是對分析性思維的引入("一分為二"就是對這種思維最為簡潔通俗的表達),是明晰的剖析,是周密精確的闡述。毛澤東極力強調要做到心中有"數"。他呼籲要學會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分析的習慣。他解釋說,所謂寫文章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就是引入"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這帶上了抽象思辨的色彩。因此在毛澤東的寫作中,已經滲透著哲學式的理論思維方式。 在精神修養這個德性培育的領域,中國歷來存在自我反省的傳統,所謂"吾日三省吾身"、"克己復禮"。這個傳統發展到理學達到了極致。這是對人性的省察,表現為對人性消極面的遏制。魯迅"國民性"批判,正是這一傳統的延續,他說"我總是嚴於剖己的"。 我們可以說魯迅是現代中國文化的陰面。他好比是秋夜的月亮,寒冷地洞悉了我們人性的消極面,否定它,遏制它,使我們有所不為。他促使我們以冷峻的態度審視自己。在忙裡偷閒之中沉靜下來,用魯迅式的手術刀,辨別我們人性中的諸多因素,何為善,何為惡。 但這還不夠。因為批判本身只是否定性的力量,它只是使人停留在反思的階段,使人有所不為,卻不能讓人行動起來,因此它的效果是消極性的。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側重在"滅",而不是"興",這就導致理學陷於省察和靜思默想之中,欠缺能動性、主動性的行動力。人性也是矛盾的複合體,存在內在諸因素的,不可消滅的永恒對立,它隨著人類的歷史實踐,出於不斷流變之中,對立面會發生彼此的轉化。如果充分挖掘人性的積極面,就仿佛點燃了火焰,在火的熊熊燃燒中,人性的消極面自然會退居一隅,從而帶來行動的力量。 毛澤東是現代中國文化的陽面,是夏日的太陽,給人們溫暖和信心。他的文化熱烈地照亮了人性的積極面,肯定它,推動它,使人們有所為。並讓人們以寬厚、熱愛之情對待他人。這種文化不僅"滅"還要"興",具有一種肯定性的力量,這是對理學的突破,沖破人性弱點的阻力,高揚人性的積極面,使我們奮發有為,讓我們知而能行。【就理學做的補充,請見回應欄一樓】 此外,毛澤東終其一生都在以論文為主的方式同他所領導和駕馭的革命機器內部不斷滋生出來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教條主義文風、學風和思維方式做不懈的鬥爭。(本文部分取材自觀察者網) 【參考閱讀】 “五四”后三十年,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