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08 03:16:15瀏覽2367|回應14|推薦76 | |
请在旧版浏览本格文章
【音樂欣賞】《音樂之聲》原聲帶《Edelweiss ....》 漫談名詞的中譯(續) 藝文作品名的中譯:
新聞裡的電影名字提醒了我:我的上一篇漫談名詞中譯漏掉了蠻重要的一項,藝文作品名的中譯,主要有書名、電影片名等。藝文作品的名字是作品的重要而不可缺的成分,它的中譯理應由創作者決定或同意,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從原文意譯,這是對原創者起碼的尊重,也是合法的做法。這就好比孩童的名字是由其父母決定,他人必須尊重。 在這點上,大陸和台港的做法又全然不同,台港經常依據劇情自行取名,常耍花俏。大陸守規矩,大多是從原名直譯,例如,新聞裡的這部電影《音樂之聲》是《The Sound of Music》的直接意譯。台港則搞花俏,分別定中文片名為《真善美》和《仙樂飄飄處處聞》,看來完全不理會原創。(香港的或許不算太離譜;台灣貌似用牽強的音譯就太遜了) 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例子,電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台灣的中文片名是《明天之後》,香港的是《明日之後》(如果把台港的中文名再譯回英文就成了 Days after Tomorrow),大陸的中文片名是《后天》。 ~ 這真是個值得琢磨的片名: "the day after tomorrow" 這個英語詞唯一的中譯是"後天" 至於書名,一時能想到的例子是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在離職後所著的《Living History》。台灣的書局出版過中譯本,定名為《活出歷史》,是動詞吧,還是進行式。這個中文名不是正確的意譯,因為 "Living History" 的意思是名詞"活的歷史",含前置動名詞作形容詞。 --就我所知,大陸並沒有出中譯本。 此外,曾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的美國最有名的小說之一,《Gone with the Wind》,中文譯本被名為《飄》,這是1949年之前的事(電影則取了《亂世佳人》也是1949年以前的事);這不是準確而完整的意譯。中文倒是有個現成的詞,"隨風而逝",是合乎信、達、雅的完美。而且,電影名的中譯應與小說書名一致,這是電影製作者定的,也是他對原小說作者的尊重。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