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言 】 首先稍作說明,請別因著標題,以為這是篇涉及宗教的文章;它純粹是談音樂,談藝術,談審美。就像旅遊時,不信佛教的人也不會迴避 名山古剎 ,為的是欣賞建築之景觀及品鑑寺廟內的文物、陳設等。反之,非基督徒去歐洲一樣會遊訪不少教堂;而基督教的音樂被世俗接受,甚至成為經典流行樂,也屢見不鮮。 自然,佛教的善男信女對本篇的音樂或許會有另一類情愫。
話說 2012年12月上旬,也就是 在 無意地 成為聯網的『作家』滿三個月時,我出了一篇音樂介紹的文章“周流揚梵音”,介紹了一位特殊的作曲家和一種特別的音樂形式。最近心血來潮,把它重新改編成為升級版 2.0;主要原因大概就是
後來對這位作曲家,何訓田有更多的認識。 那時知道這部落格的格友少,有機會來欣賞所介紹的音樂就更少。 彼時文章格式生嫩,也尚未發掘及裝置自動播放器,音樂欣賞不夠方便。 原版裡,樂曲的排列順序不盡理想。 這次重新安排,正值 和煦春日,特以 源自古詩偈的《春歌》引 領, 巧和時令。(陰曆四月初八,今年是陽曆的五月六日又正逢佛誕)
前年我發原文後,陸續一直有格友來訪、閱讀及聆聽它。其實後來所看到已經不是原始的模樣,因為我偶爾想到什麼,就會去改,包括分段、編排、補加播放器等。
(請留意:《春歌》和《千江月》開始音量都很小,再漸次放大,這是編曲的有意安排,代表聲音由遠而近, 並非播放器有問題。尤其是《千江月》要過了一、兩分鐘音量才正常,它的全曲長近8分鐘。) ( 2014.5.1 ,已補加《般若心經 》經詞 於音樂介紹欄。 )_____________ (主文始自此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篇介紹的心經音樂是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何訓田( 1953 - 見下圖 )的作品。出身自四川音樂學院的著名作曲家 何訓田 是音樂新語言開創者,和 當代 中國第一位用自己的作曲技法創作的作曲家。 1981 年創立「三時說」和「音樂維度論」;1982 年創立「RD作曲法」,是中國當代第一部作曲法;1995 年開創了國際唱片史上在全球發行第一張中文唱片的歷史,創作的《阿姐鼓》、《央金瑪》、《波羅密多》、《七日談》等 唱片全集在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出版發行,銷量數百萬張;1996 年創立「結構流作曲法」;1997 年創立「空隙論」;2003 年完成人類第一部獻給所有物種的元音樂《聲音圖案》;2008 年完成人類第一部前意識音樂《一訸上歌》。
何訓田曾獲得〖1989 -90 美國國際新音樂作曲家比賽/唯一/傑出音樂成就大獎〗等十五項國際作曲獎;獲得〖第三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一等獎〗等十三項國家作曲獎;獲得〖第四屆梅賽德斯國家精神造就者〗等多項國際國內的榮譽大獎。
其它的榮譽包括:國際華納、朔特音樂等多個國際出版機構在全球出版發行何訓田的作品;英國BBC交響樂團等數十個樂團為他的作品在全球作世界首演和演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BBC、ABC、CNN、NHK等全世界數千家新聞媒體和學術刊物評述了他的作品、作曲技法和創作思想。
何訓田的理論和作品被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無法在西方文獻中找到藍本”、“最具個性的中國作曲家”、“他的音樂出現標誌著中國有了自己的音樂學派”,紐約時報稱他“幫助中國人實現了讓其音樂走向世界的理想”。他的傳略被編入《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 和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纂的各類《世界名人錄》。何訓田 被譽為用快樂表達哀傷的人 。
第二段裡提到的《 波羅 密 多 》專輯 是何訓田在2002 年發行之一張空靈感十足和 音色異常完美的 專輯 。這個 專輯 以其獨有的音樂風格征服了全世界,受到全世界音樂迷的一致好評。現在就從這專輯裡選出幾首最能代表何訓田特立獨行風格的樂曲 ,它們氣勢磅礴、 震撼 而又洗滌 人心。
VIDEO 或 ( 如要直接 聆聽 某曲,點擊該曲曲名即可 ) 音樂編制: reaizuguo*
《春歌 》的歌詞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源自南宋 黃龍 禪 宗慧開禪師(1183-1260 )的一首詩偈,立意新穎,耐人尋味,歌曲則借鑒了江南民謠的曲調。述說了音樂家内心想望的自由心靈。以高達八百餘人次的大合唱呈現人間榮景,和諧歌聲由遠而近 ,有着雨過天晴後的清新透亮與盎然生機。 歌曲自始至終反覆吟唱這四句禪宗詩句,初始輕盈飄渺,而後蕩氣迴腸。曲調無一點變化,卻讓人跟著緩慢的鼓樂與歌聲進入到另一種境界 ... 《波羅密多 》是由女聲反覆吟唱「般若 波羅 密 多 」六字,清美而空靈。《般若心經 》是一首堪稱經典的全新創作曲,它打破了一般歌詞的 韻腳規則 ,打破了長久以來,心經難以用朗朗上口的旋律被唱出的困難。何訓田以自創的音樂語法,開創了在最短時間内讓人背下心經的方便法門,清新可喜的節奏與温柔人聲引導着一字一句的進行,散發着敦慈的美妙能量。《般若心經》詞: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千江月 》全曲(曲長近8分鐘,曲首音量從小變大,代表聲音由遠而近 )分三段:先是撼人心魄的佛鼓,然後是百人禪詩大合唱, 「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 最後是悠揚、空靈的笛聲。 生命轉折後的破繭而出,正是此曲所表現的生命境界。音樂由山林傳來的木鱼聲開啟序幕,大鼓接續而出,由緩而急,霎然停於高峰處。氣勢磅礴的百人禪詩大合唱、鐘聲伴隨的誦經聲,逐漸由近而遠。悠遠笛音吹起贯穿全輯的主旋律,空靈氣韻中乘風而去。 《塵鼓 》是一首純粹的打擊樂曲, 節奏變化多端,多種打擊樂器風格各異但又結合得非常融洽。和一般的鼓曲不同,這首曲子含有豐富的佛教音樂元素, 層次豐富的打擊樂,以鲜活律動架構出點、線、面的均衡節奏,主次交替更迭, 營造一種極為温暖的包圍感。 就純打擊樂來說,很難得遇到如此精彩的作品! 《琵琶行 》是由九九八十一把琵琶交叠而成,充滿歷史感的彈奏語法,帶領聽者進入時間的甬道,窺探那源於印度、揮灑於敦煌的異域面貌,猶如千古壁畫上騰飛的伎樂天幽然再現。
最後,就借用於我心有戚戚焉 之網絡裡 的評論為這精彩的專輯做個總結:
“波罗密多”唱的是心经,却不是佛教音乐。 “波罗密多”有81人次琵琶演出,却不是民乐。 “波罗密多”有江南小调,却不是民间歌谣。 “波罗密多”有激越鼓声,却不是打击乐。 “波罗密多”把音乐还原给音乐。
正是 “繚繞聞天樂,周流揚梵聲。” (出自:南朝 梁武帝 《和太子懺悔》詩) 信佛與否,皆為梵音有緣人。
聆聽好音樂要鉅細靡遺。 _____ (本文止於此行,以下附屬欄目,瀏覽與否是讀者的自由選擇,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佳作推薦 】 你不懂民國島嶼的憂懼 南歌 作 民進黨服貿及反核四大獲全勝應嚴肅面對全民經濟貧窮問題 蕭何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