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22 19:44:50瀏覽1136|回應2|推薦12 | |
為因應解決貧窮問題,內政部正研議修改社會救助法,放寬低收入戶認定標準,此一下修貧窮線的新措施實值肯定,初估將有四萬五千人受惠,但此同時,政府更積極的做法是使窮人也有工作,真正幫助他們脫窮離困。 其實,台灣需要政府伸出援手的人遠遠超過政府的財政能力,但即使在有限能力下,將一部分不符低收入戶標準的新貧族納入救助,可說是近來政府難得的「善政」。我真誠希望此項政策能夠早日推動實施,確實協助那些面臨生活困難的家庭,甚至扼止自殺尋短的事例,挽救遭遇不幸的生命。 眾所周知,新貧族的產生與全球化產業結構變遷有關,當一波波產業外移或關廠,原本有工作的就業者,就頓時淪為社會底層,更有些人直接陷入生活困境,求助無門後走上絕路。然而,所謂「新貧族」究竟有多少,他們目前依恃什麼生活,這可能是政府相關機構必須面對的第一道難題。或有謂高達百萬以上,如真有這麼多,顯見政府所為仍屬杯水車薪,不符需求,恐難以對症下藥。 其次,可以理解的,窮人所需要的不是憐憫或同情,而是尊嚴與公平。尤其是新貧一族,他們原本的社會身份可能是小企業或公司的老闆、總經理,即使是一般上班族也是,都想重新投入產業生產行列,都想恢復昔日的社會認同。所以,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救濟金,而是一份足以養家糊口的工作,讓他們可以遠離貧窮,不再為現實環境低頭或恐懼。 因而,給予窮人「尊嚴與公平」最確實的方法就是給予工作機會。但這以當前實際情況論,又與政府主事者心態有關,對內封閉的意識形態絕對弄不出開放的政策,這難道不是台灣窮人有增無減的根本原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才指出,台灣越來越「內向」,且看國內,自己日益落後仍不自知,倘若能夠改弦易轍,由「內向」轉「外向」,相信台灣窮人終有由多而少的一天。 無疑的,政府對社會秩序整建負有責任,最要緊之處,在於對弱勢族群的照顧,要建立在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礎之上。窮人的聲音往往是最微弱而迫切的,未來不管哪一黨執政,都得去用心傾聽。在此一原則下,選民應有一個比較普遍一致的共識,來抉擇我們未來的政府與國家領導人,那就是誰能帶台灣「脫離貧窮」,那才是此時台灣人最需要的執政者。台灣不能再「內向」,再往貧窮下探,否則,我們這一代與子子孫孫將無以為繼。 或許,我們每位選民腦袋須再更精明些,眼睛更應放大看,不妨將「劣勢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衡量取捨政府領導人的精確標準,亦即「照顧窮人」、「體恤社會大眾」,才是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反之,我們該早日揚棄「優勢者利益最大化」、「照顧富人」的執政者與政府。說真的,台灣不能再「少數富豪愈富」、「多數窮人愈窮」,想一想,那會是什麼樣的社會,是我們願意生活於此的社會?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