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融合教育與語言交替教學法
2018/06/10 17:25:08瀏覽6898|回應0|推薦7

語言是傳播知識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將「語言」看成是一個有機體,那麼它對應的無機形態可以說是英文字的 code。code 可以是聲音、符號或動作。因此,code 與 language 成了難分難捨的雙胞胎。科學來自西方,宣示的工具最古老的是拉丁文,後來因為美國有十個超級航母艦隊在全世界耀武揚威,現在科學的語言換由英語稱霸。

Code 在手語論述的世界裡搞得一票人頭昏腦脹。Manually coded Chinese 是「中文手勢碼」,為什麼「手勢」還要加個「碼」?語言分析的世界裡更是到處見得到 code(到處都是「碼」),語言分析人員觀看聾人打的手語,將手語的單一個節奏用主流語言的文字記錄下來,這個動作叫 coding,做出來的東西叫 gloss。Gloss 中文怎麼翻?「表記」?是什麼商店?中文世界裡很多公司行號店頭店尾的主名叫「X記」的,例如,秋記貿易公司(特力屋的前身)。

上週突然看到一個詞「translanguaging」,現在忘了它從何而來,可它佔據了我的思緒一個禮拜了,也是頭昏腦脹,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啊?到今天為止看到的中文有,「跨符碼語言」、「語碼轉換」。天啊!「碼」又來了!怎麼到處都是「碼」?打注音不小心還會打到「螞蟻」呢。

Youtube 上可找到好幾個知名教授在課堂上的解釋,google 也可「古」出一堆學術論文,都是收入期刊的,很權威性的。但我是愈看愈糊塗,不知是我英文不好還是中文不好。勉強拼湊出這樣一個畫面,是對也不對?

1. 是一種針對 L1(第一語言、母語)以後新的語言的教學方法

2. 捨棄以往將新語言孤立起來成為一個排外(已經熟練的語言)的學習環境的方式(例如,學手語時,不准講話),在使用 translanguaging 的教室裡,學生可以使用他熟練的既有語言提問、參與討論。針對學生以 L1 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刻意以新語言來回答。

3. 課堂裡任何學生會的語言都可以使用,推測這是 translanguaging 這個字的由來。但我不知道的是,如果教新語言的老師不懂學生的既有語言,會是怎樣的場面?例如,教中國學生英語的外籍老師不懂中國話。

Translanguaging 就是「讓學習者自然地使用已經熟練的語言來學習新的語言」在師生間流通,讓學生沒有因為不熟悉新語言而出現學習障礙。這是很嚴肅的課題,像現在在國小教母語,台語或客語,如果台語的老師不讓小朋友講國語(現在國語已經變成是這個國家新生兒的母語 L1 了),課程應該是無法進行的吧?

譬如,我去學手語,不懂的,就直接用華語發問,因為那個手語我還不會。老師聽懂我問什麼後,用手語回答我。假設我華語、英語都熟練,可在 ASL, TSL 等等的教學中,自由使用我熟練的華語、英語跟同學、老師溝通。

附帶要說的是,translanguaging 以 code-switching 為基礎,但因為學生及老師各人的既有語言程度不一而足,實際會出現 code-switching, code-mixing,甚至 code-blending,如果他(她)是一個手語口語的雙槍俠。

歸納一下 translanguaging 的要點:

(1) 學生至少有一種能順暢溝通的語言 (L1),

(2) 教新語言的老師須懂學生的 L1 ,

(3) 如果學生懂更多種語言,就構成論文及影片裡說的 repertoire(好幾個隨時可以運用的語言,好像一個鋼琴家腦子裡記著很多曲子,隨時可以彈奏出來給人聆賞)。

如果以上說得通的話,我懷疑嬰幼兒及幼兒園的小朋友是不是在translanguaging 的適用範圍裡面。

看一下這個《美國之音》的報導:


code-switch: 至少一個句子,最好是一段,使用一種語言,另一句或另一段改用另一種語言表達。

code-mix: 在一個句子裡,一部份的詞(word)使用不同的語種。這篇博文裡就到處是 code-mix,原因是我不確定或不知那個英文用中文怎麼講比較順暢,不彆扭。

code-blend: 幾乎等於聽障教育裡的「同時法」Sim-Com。同時法最早叫做「綜合溝通法」,起跑點是美國的 Signed English。真正配用 signed English 的綜合溝通法應該有 linguistic MARKS 來讓手勢英語儘可能接近英語的語法。Signed English 的教戰手冊是告戒說,隨著聾生學習英語的進步,可以減少 marks 的使用。因為聾生既然英語漸漸熟練,雖然他看到的「手語」只有語幹或重要的詞彙,但他能寫出語法及時態都正確的 English。

順利發展的 signed English  到最後便成了 contact signing,是一種 pidgin,也就是中文所稱的「洋涇浜」。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11238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