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板塊擠壓處
2016/11/30 14:29:43瀏覽109|回應0|推薦0

從地圖看上去,台灣地處板塊交界處,板塊運動造就了島嶼的生成,位置特性導致了多變的自然環境,孕育出獨特之美。不僅自然條件如此,在這塊面積不大的土地上,人文環境亦是多元而精彩。對台灣的藝文工作者而言,多元傳統與多源文明透過歷史的進程不斷涵化,滲透到待人、接物、處事、生活的基本價值觀裡頭,點點滴滴,都可以化作孕育和栽培。

不久前,因為獲選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PAS)名人堂的殊榮,使我有機會再次回顧自己的逐夢之路。沉澱心情、釐清思緒後,我體認到,板塊擠壓處,往往會有活躍的能量表現!所謂「板塊擠壓處,有活躍能量表現」,這股巨大的力道,有時會引發造拱凸出,有時則導致凹陷失落—也許這就是讓人心情起伏的根源。

在板塊擠壓處,發展的機遇常會受到來自內、外部的紛擾,使榮耀、歡欣、希望必須伴隨著心酸、無奈、憂慮等情緒糾結在一起,有壓抑、也有共鳴,百感交集。在板塊擠壓處,因為持續的碰撞、融合及存在感的追求,特別容易迸發出巨大的創新能量。在板塊擠壓處,的確必須承受不小的壓力,然而,往往也正是因為將這些壓力轉化為動力,才造就出壯麗的風景。

摘自【中華民國105.11/29 聯合報 星期二】

圖 / 網路

撰文 朱宗慶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hurnote&aid=8353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