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保羅‧賽門
2014/04/10 16:55:43瀏覽161|回應0|推薦0

     如果說,藝術是對生命的一種反思和昇華表現,賽門的音樂也充滿了對生活的省思,不時融入時事。他與葛芬柯的第三張專輯《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歌頌美國西海岸狂放不羈的文化之餘,也順便批判了東部大都會的矯情與冷漠。第四張專輯《書夾》(Bookends)更藉由《老朋友》(Old Friends)、《老人心聲》(Voices of Old People)等單曲裡對老人在「生命寒冬」的傷感描述,將紐約的寂寥氣息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那首家喻戶曉的《沉默之聲》亦是賽門洞悉世情的表現。在這首歌裡,他直指世人喋喋不休卻言不及意,只顧交談卻無法交心的表面關係,坐視讓彼此嫌隙漸生的沉默之聲無限蔓延。屈指一算,這首發表於一九六四年的歌曲,距今將近半個世紀,卻一點也不過時;在今日簡訊、電子傳書當道,真實與虛擬關係不分之際,其歌詞寓意尤顯真切,發人省思,不愧為經典中的經典。

  雖然賽門常像一個憂心忡忡的吟遊詩人,不時以他的社會觀察提撥世人,但更多時候是用音樂療傷止痛,提供慰藉。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惡水上的大橋》這首經典名曲。它原本是首福音歌曲,歌頌人類之間的患難之情與珍貴友誼。

  在世界仍封閉的上個世紀八○年代,賽門因緣際會地聽到一卷南非音樂帶,被裡頭的節奏感深深吸引,興起了他想延伸觸角與南非音樂家合作的念頭。

  幾經打探,賽門終於如願以償地飛到南非,到達後才發現當地治安混亂,但他一心只想與當地節奏感甚強、清一色都是黑人的南非樂手交流,也顧不了那麼多。合作期間,他們坦誠以對、彼此信任,玩得不亦樂乎,不僅創作出《優雅莊園》(Graceland)這張史無前例的專輯,還成了莫逆之交,同享專輯的榮耀和版稅。

  藉由此專輯,賽門讓他的全球樂迷們有機會聽到南非音樂,而他的南非合作夥伴,如雷村黑斧合唱團(Ladysmith Black Mambazo),也才得以覓得更多的知音。但最重要的是,賽門將世界音樂帶進流行樂的創世之舉,開啟了流行樂的全球面向;除了樹立個人的經典風格之外,也傳遞了音樂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情感的交流和分享。

摘自【2013/72013/3/9人間福報 A5 Hello People】打破音樂疆界的先行者 保羅‧賽門

文/楊慧莉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hurnote&aid=124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