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哥雷里奇
2011/01/28 16:05:00瀏覽455|回應0|推薦0

波哥雷里奇

        聽眾覺得詮釋新奇,但鋼琴家本人卻自評真心誠實,這其實正是波哥雷里奇最受人誤解之處:他的音樂或許大膽,卻無一音無出處—至少,那是他真心相信的詮釋手法。無論旁人聽來可能覺得多麼奇特,對波哥雷里奇而言,一旦他從樂曲中讀出那些隱藏聲線或曖昧旋律,他就是堅持要把自己所見,作曲家的所有構想全都披露。這是無比艱辛的選擇,他也始終對自己刻苦苛求,追求音樂的表達完整與技巧的嚴謹全面。「無論是唱片錄音或音樂會演出,我的最高目標就是演奏的清晰明確。而達到清晰明確和靈感與天分有關,只能靠夜以繼日的努力。有人問畢卡索他相不相信靈感,他回答:『是的,我相信靈感。這是一位很難邀請的客人,通常在我工作八到九個小時之後他才會出現。』天分當然很重要,但天分絕對無法替代苦功。」

        而支持如此苦工的,其實不是前衛反叛,反倒是服膺傳統與相信權威:「叛逆?不,我一點都不叛逆。事實上我可以說,我所受的家庭教育和音樂教育,都相當尊重權威。不向權威看齊,難道要向無知學習嗎?」和他的外在形象相反,波哥雷里奇其實真心信奉傳統,尊重他所學到的知識與學問,而他也用一生努力學習:「民主社會中雖人人平等,但在知識面前,哪裡有人人平等這回事?我知道今日許多人對權威毫無尊重,心中只有名利。如果知識學問不能讓他們在短期內獲利,他們就不屑一顧。我認為那只不過是顯示自己的懶惰,以及不肯按部就班下苦工鑽研罷了。」

- 摘自 『蕭邦鋼琴大賽門外的天才 - 訪波哥雷里奇』 焦元溥 文 聯合報 2010/05/06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hurnote&aid=483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