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27)
2017/01/26 09:31:08瀏覽271|回應0|推薦5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27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下附徵事】

 五里銅盆【雜寶藏經】

  拘留沙國有個惡生王(1),看見一隻金貓從園堂東北方進入西南角,於是命人挖開,獲得三層銅盆,裡面裝滿了錢,五里之內都是這樣。國王非常懷疑、奇怪,就請問尊者迦旃延(2)。尊者回答說:「過去九十一劫之前有佛出世,號毗婆尸(就是莊嚴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這尊佛涅槃以後,有比丘乞食,把缽放在路上,而後告訴人們說:『如果有人以錢財放到這個堅固的倉庫中,一切的國王、盜賊、水火都不能奪走它。』當時有一個貧人聽到以後,高興得跳躍起來,正好身上有賣柴的三文錢,就拿出來布施。在回家的五里路中,步步都發出歡喜心;回到家門口要進屋時,又遙遙地向僧人頂禮發願。當時的貧人,就是現在大王您啊!」

 (1)惡生王:國王名,又叫琉璃王,舍衛國末利夫人(勝鬘夫人)所生,他殺盡迦毗羅衛國釋迦族人。
 (2)迦旃延: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即摩訶迦旃延,譯為大文飾,在佛弟子中列為議論第一。

佛弟子中列為議論第一。

【按】佛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婦人至心布施一缽飯,佛授記說她的福報會非常多。她的丈夫心中產生懷疑,認為哪有布施一缽飯就能得到這種福報的。佛呼叫他而問說:「你看尼拘陀樹的高度有多少呢?」他回答說:「高四五里,每年結果實幾萬斛。」佛又問果核的大小,他回答說:「只是像芥菜子那麼大。」(這種樹天竺國有)佛說:「地是無心的東西,一粒芥菜子尚且能夠每年收穫幾萬斛果實,何況人是有心的東西,能夠至誠地供奉一缽飯給如來呢?」夫婦二人於是心開意解。末世薄福的人,眼光非常短淺,聽到「五里銅盆」的說法,哪會不起上面所說「一缽飯的福報」的疑惑呢?

 一月布施【法苑珠林】

  舍衛國有一個貧窮人家,布施一穗葡萄給比丘,比丘說:「你已經有一個月的布施了。」窮人說:「我只是布施一穗而已,為什麼說布施一個月了呢?」比丘說:「這一穗葡萄,一個月前就已經有了布施的念頭,念念都不間斷,這不是布施一個月了是什麼呢?」

【按】布施的事情或許可以偶爾中斷,但是布施的心念不能片刻中斷,必定要讓它念念相續,才能培植菩提種子。

供養庵院一缽飯,使人得益最多,使得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能天天供養三寶。

 指上植福【譬喻經】

  從前有一位長者叫阿鳩留,他不相信有後世。有一天經過險路,三四天看不到水草,正當快要餓死時遇到一位樹神,於是告訴他非常飢渴;樹神就從手指端變化出飲食,來救助長者和他的同伴。長者就問:「您有什麼福德,手指能夠如此呢?」神說:「我在迦葉佛時,本來是個窮人,一直是在城門磨鏡,看見沙門乞食,一定舉起右手指,指示他們有齋飯的地方。一直都是這樣做,所以今生受用都依靠這根手指。」長者心有所悟,從此大修布施,每天供養很多僧人,後來生到第二層天,做了散花天人。

【按】沒有智慧的人,有財不能修福;有智慧的人,無財也能修福。若能夠學習樹神的手指頭,那麼他人的錢財都可以為我所用。用手指頭替人指路,福田從手而廣大;讚歎勸勉,福田從口而廣大;奔走效力,福田從腳而廣大。看看自己的耳目手足,沒有不可以修福的。佛法利益一切眾生,真是廣大無邊,凡夫哪裡有這種智慧!

 身小聲宏【賢愚因緣經】

  波斯匿王帶兵經過祇洹時,聽到一位比丘誦經,聲音非常美妙,就頂禮佛陀說:「希望與誦經比丘相見,布施十萬錢。」佛說:「必須先給錢,然後才能見面。國王如果先見他,絕對不會布施錢財。」國王就布施給他。而後看見這位比丘外貌非常醜陋,又非常矮小,果然生起後悔的心理,就請問佛其中的因緣。佛說:「迦葉佛涅槃之後,當時有一個國王建立一座塔廟,四個臣子督工,其中一個懈怠,國王責備他,他就很氣憤地說:『這座塔太大,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蓋成呢?』就因為這一句怨言,五百世中身體非常短小。工程完成之後,他順便布施一個寶鈴放在塔裡,所以五百世中聲音非常美妙。」

【按】六根所造的因,善惡互相交替,因此所得到的果報,苦樂互相依附。從前有人住在海上的山內,看見一人發出不尋常的光芒,面貌端莊,以天樂自我娛樂,只是他的嘴就像豬口。問他原因,原來前世是個修福的人,只因無故犯下口過,常說淫穢的話罷了!唉,因果可畏啊!

 十粒除貧【法苑珠林】

  隋朝終南山的釋普安是個聖僧,所到之處,人們就聚集過來,爭相設齋供養。有一天來到大萬村,有個田遺生的人家徒四壁,四個女兒衣不蔽體。長女名叫華嚴,年紀已經二十歲,看看家裡沒有一點物品,只有二尺粗布,悲傷家中窮得沒有一點東西,無法修福,仰頭看著屋頂而悲傷,偶然看見屋樑上的孔隙中有一團雜亂的穀子,取下來一看,找到十粒黃色的穀子。磨去秕糠,連同粗布,打算要布施聖僧,卻又看到自己沒有衣服可穿,不能夠出門,就在黑夜裡爬行前往,把布遠遠地丟進僧房,而將十粒穀子親手放進飯桶內,默默祈禱說:「我因為前世慳貪,今世才受到苦報,今在佛前求哀懺悔,以此微薄之物供養僧眾。如果我的貧窮業報從今天起已經完結,願炊具中所炊的飯都變成黃色。」於是才含著淚水回家。第二天早晨,僧人看見炊具中所煮的五石米飯,顏色都變成黃色,不久就查知它的原因,大家都很感嘆。於是愛好仁義的人士,各自以財物救濟她。後來這位女子就出家學道。

【按】雖然只是二尺布、十粒穀子而已,但就田氏女來說,則是竭盡一切來布施了,前世的業報怎能不從此隨之消除呢?

  >>續載中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462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8994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