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01/04 08:06:33瀏覽1265|回應0|推薦3 | |
因果教育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98)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 哉?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 哉? 【發明】這一句結語,是舉出它的成效來說,是總收全 篇的部分,與前面的「上格蒼穹」一句遙相呼應。「 百福千祥」雖然是從全局來說明獲得善報的豐厚,但 其中未嘗不是詳細分析,逐條述說。例如「行時時之 方便」,就有方便的福祥;「作種種之陰功」,就有 陰功的福祥。善大,那麼福祥也大;善小,那麼福祥 也小。確實就像早晚潮水湧入的速度,比敲響警鼓還 要快。 ⊙陰騭二字,在本篇中出現了兩次。上文所說的「廣 行陰騭,上格蒼穹」,是帝君以自身的實踐來樹立教 化,自說實踐的功效就是這個樣子;這裡說到「百福 千祥,必由陰騭」,是帝君鼓勵讀書人,要我們依 靠、效法帝君,也將會「上格蒼穹」到這個樣子。 【下附徵事】 地上天福【樹提伽經】 天竺國頻婆娑羅王有一個大臣,名叫樹提伽,有 無量的財富,一切享受都是自然形成。有一天,國王 在殿堂上處理朝政,忽然刮起大風,飄來一塊以細毛 布製成的白色手巾,落在殿前,並不是人間的東西。 國王就拿給所有臣子看,大家都說國家將要興旺,上 天降下瑞相罷了!樹提伽沉默不語,國王問他是什麼 緣故,他回答說:「臣不敢欺騙大王,這是臣家裡面 擦拭身體用的手巾,掛在池邊,偶然被大風吹來罷 了!」過了幾天,有一朵九色金花,就像車輪一樣 大,掉落在國王的殿前。國王又召請樹提伽來詢問, 樹提伽回答說:「臣不敢欺騙大王,這是臣後花園枯 萎掉落的花,偶然被大風吹來罷了!」國王非常驚 訝,告訴樹提伽說:「我要到你家參觀遊覽,將帶二 十萬人來,你家裡容納得了嗎?」樹提伽回答說:「 完全隨著大王的意思。」國王說:「應當要哪一天 來,你才可以準備好呢?」回答說:「隨便大王哪一 天到,不需預先準備。臣家裡有自然的床席,不需人 去鋪;有自然的飲食,不需人去炊煮;食物自然會托 來,不需叫人盛上來;吃完食器自然托走,不需回頭 叫人收回去。」於是國王就帶領二十萬人,從他家的 南門進入,看見三十個童子,容貌端正可愛。國王 說:「這是你家的兒孫嗎?」他回答說:「這是臣家 守大門的奴僕。」國王又往前走,走到室內的小門, 看見三十個童女,容貌絕世無雙。國王說:「是你家 的女孩嗎?」他回答說:「這是臣家裡看守小門的婢 女。」又往前走,到達廳堂,白銀塗壁,水晶鋪地, 國王以為是水,害怕得不敢前進。樹提伽說:「這個 地面堅固無比,任何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他就引 導國王登上去,請國王坐在金床上,面對玉几。樹提 伽的妻子從一百二十重七寶帷幕中緩緩地走出來,向 國王行禮。剛抬頭不久,眼中自然流淚。國王問她為 何不高興,她回答說:「聞到大王身上的煙氣,所以 流出眼淚。」國王說:「百姓燒脂,諸侯燒蜜,天子 燒漆,漆並沒有煙,怎麼會熏出眼淚呢?」樹提伽回 答說:「臣家裡有明月神珠掛在殿堂,白天和晚上沒 有任何差別,並不需要火光來照明。」堂前有十二層 高樓,寬廣宏偉壯觀,國王到處觀看,欲進不進地遊 覽,不知不覺經過了一個月。大臣呈上奏章請求國王 回宮,國王並沒有回去,繼續遊歷園池,又經過一個 月。樹提伽在國王回宮時,將所有綾羅繒彩送給二十 萬個隨從。國王告訴群臣說:「樹提伽原本只是我的 臣子,為什麼家中的房舍、女人都比我更美好呢?我 將要發動四十萬人去討伐,而將它奪取,可以嗎?」 所有臣子都說可以討伐。國王就發動兵力,把樹提伽 的家圍住,達到數百層。忽然門中走出一個大力士, 舉起金杖一比,四十萬人馬全部倒地,不能再前進 了。樹提伽乘坐雲母寶車,出來問大眾說:「你們想 要起來嗎?」大家都說願意起來。於是樹提伽舉手一 揮,人馬就都站起來了。國王知道不能用勢力取得, 就撤兵回去了。 【按】以後國王與樹提伽前往拜見世尊,詢問樹提伽 的前世因緣。佛陀說:「在無量世以前,有一個商 人在山路中行走,看見一個病僧,就發出了敬愛之 心,布施屋宇、飲食,以及種種生活所需,使他完全 不欠缺,然後就發願說:『願我來生享受天上自然的 供養,又願早成佛道,濟度三惡道眾生。』因為他布 施的緣故,所以今世雖然生在人間,還是能夠享受天 福。那時的商人就是樹提伽,那時的病僧就是我。」 舉家福澤【四分律】 佛在世時,跋提城內有一個大居士,名叫琝荼, 家裡財寶非常充裕,隨心所欲地送人。穀倉中有洞 孔,像車輪一樣大,穀米自然涌出。妻子用八升米做 飯,供養四部兵及四方來的人吃,還是吃不完。他的 兒子用千兩金發給四部兵及四方乞丐,隨意布施都用 不完。他的妻子用一包香塗抹四部兵和四方乞丐,香 也是用不盡。奴僕用一犁的田,所生產的米卻非常地 多。婢女用八升的稻穀餵食四部兵的馬,還是吃不 完。全家各自引用自己的福力。琝荼請問佛其中的因 緣,佛說:「如果論福力,你們都有。從前王舍城有 一個織布師,他的妻子、兒媳和奴婢正要吃飯時,有 一位辟支佛來乞食,全家人都要拿自己的食物供養。 辟支佛說:『各人減少一點,對你們而言並沒有減 少,但是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大家就依從了他。 辟支佛吃完之後,躍身在虛空,現出種種神通變化, 織布師全家大為歡喜,命終以後都投生天上,福報還 沒有享完,所以今天還有這種享受。」 【按】諺語說:「一人有福,庇蔭一家。」雖然如 此,要知道同在一個屋內,被他庇蔭到的人,在他自 己來說也有他自己的福分,只是福分的大小各自不相 同罷了!所以富貴人家的子女,必定不會有乞丐的相 貌;卑微僕役家的孩子,必定沒有卿相的八字。為什 麼呢?就是因為有同樣的業力互相感應,同樣的業力 互相結合。 >>續載中 http://www.amtb.tw/magazin/edu533.pdf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