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34)敬兄信友。
2017/05/10 20:27:21瀏覽173|回應0|推薦0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34)敬兄信友。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敬兄。

【發明】兄弟之間,形體雖然不同,但是在父母親看來,對他們的愛是相同的;所以兄弟不和而分離,沒有不使父母傷心的。人能夠互相友愛,就叫做「悌」,而孝道就在其中了。這裡只說敬兄,而沒有說到弟,這是文字上的省略。

兄弟之間的情誼,往往被妻子所傷害。賢良的妻子雖然有,但不好的卻是非常地多。只是因為她們眼光短淺,沒有遠見,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所以容易引起爭端。無奈世上的男人,偏偏只相信妻子。兄弟間雖然是千言萬語,哪能抵得上妻妾的一番訴說?所以,極為剛強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軟弱;極為勇敢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怯懦;極為明智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昏庸;極為顯貴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卑微;極為果斷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猶豫不決;極為粗俗吝嗇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慷慨;極為傲慢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低頭;極為方正的丈夫,遇到妻子就會變得諂媚。雖然是像君王或父親的尊貴地位,也不能勉強人要盡忠盡孝;只有房裡那個女人家,才能任意指使而綽綽有餘。可憐啊!五濁惡世中的兄弟啊!哪能家家都有賢良的妯娌,使他們互相友好而不會互相怨恨呢?

【下附徵事】

 愛敬交至【感應篇解】

  明朝的趙彥霄,和哥哥彥雲同吃同住十二年。彥雲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於是要求與弟弟分家。才過五年,哥哥的家產就揮霍殆盡。彥霄就準備酒食招待哥哥,對他說:「小弟本來並沒有分家的意思,因為哥哥不能節制,我就替你守住另外一半祖產,現在還可以維持每天的生活。請您回來,仍然讓你當家。」說完就取出分家的契約燒毀,把鑰匙交給他管理,並且代替哥哥償還所有債務。哥哥慚愧地接受,而後改過自新。第二年,彥霄和兒子同時考上進士。

【按】正當涉及錢財的時候,兄弟之間最容易產生不和睦,所以,須為父母花錢時就互相推諉,分配父母的財產時就彼此爭奪。《功過格》說得好:「為人子女,正當為父母養老送終的時候,應該當成是父母少生了一個子女來想;正當要分配產業的時候,應該當成是父母多生了一個兒子來想。」看看趙君的所作所為,心中何曾有計較財產的想法哪!

 至性感人【功過格】

  歸安的嚴溪,字亭鳳,天性非常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有一次,他和同鄉施翊之一起坐船,施翊之提到哥哥分家產不公平的事,嚴公皺著眉頭說:「我的哥哥性情懦弱,我正在替他擔憂;假使他有像你哥哥這樣的能力,可以奪盡我的田產,我還有什麼可以憂慮的呢?」說完就不停地流淚。翊之見狀,心生悲傷而有所感悟。原來相之與翊之是兄弟,都以知州官位退休,因為分田產而造成裂痕,已經有幾年了,自從聽了嚴君一席話以後,兄弟就相互謙讓,一生都不再有閒言閒語。

【按】嚴公在辭官之後,因為哥哥貧困而且衰老,就把他請回家中贍養。每次宴客,必定讓哥哥拿著酒杯,自己則拿著筷子跟隨在後邊,一起向客人敬酒食。有一天嚴公呈上筷子稍微慢了一點,哥哥竟很生氣地批打他的面頰,嚴公卻歡喜地承受,宴席始終保持著歡樂的氣氛。等到酒宴結束之後,就會送哥哥進入寢室休息;第二天早晨天還沒有亮,嚴公就到床前問候。不久哥哥去世,嚴公哭泣、治喪都能善盡禮節。嚴公奉事兄長到了這種程度,就知道他對施翊之所說的話,字字都是發自內心的真心話。

信友。

【發明】根據文字的意思來說,就是多人為朋,少人為友。但是這裡沒有必要強加分別,凡是同朝、同類、同窗、同事的人,都可以稱為朋友。信就是「不欺」的意思,並不是專指履行諾言這一個項目。所以辦事不忠心,就不是信;虧欠他人財物而不還,就不是信;面前讚美而背後毀謗,就不是信;朋友有困難而不去幫助,就不是信;知道朋友的過錯而不規勸,就不是信。斷除不信的項目,所剩下的就是信。

【下附徵事】

 千里赴約【史林】

卓恕要回去會稽,向太傅諸葛恪辭行,諸葛恪問他哪一天會再來,卓恕答覆某一天。到了這一天,恪宴請賓客,卻停止不吃,想要等待卓恕。客人都說:「會稽與建康相隔千里,路途又有江湖阻斷,哪能說來就來!」一會兒卓恕到來,滿座的客人都很驚奇。

【按】這只是守信中的一個例子罷了!然而能夠不違背千里之約,確實沒有人能夠比得上!

 度友全信【梁高僧傳】

漢朝時,洛陽高僧世高,他是安息國(1)的王太子,小時候就因為非常孝順而聞名。天性聰明,很有智慧,博覽群書,精通天文醫理,即使是鳥獸的聲音,也都能夠分辨出意思。他說自己前世出家的時候,有一個同參道友喜歡發脾氣,屢勸不改,就答應今世要來度化他。當時正值漢靈帝末年,安世高大師就到江南弘法,去度化當年那個同參道友,走到亭湖(2)廟。這座廟素來以靈驗著名,商船往來能藉風來幫助行駛,祈禱祭祀的人不斷。大師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廟裡供奉的主神從空中預先告訴廟祝說:「某個船上有一個僧人,可以請他上來。」廟祝就遵照神的指示去做。與大師同船的三十多人都隨他前往。神說:「我從前在外國和法師一起學道,今天做了這個廟的神,周圍千里都歸我管轄。因為前世布施的緣故,這一世享福非常地多;因為瞋恚的緣故,所以墮落為神。我的壽命很快就要結束,因為祭拜時殺生很多,我恐怕會墮落到地獄,希望法師能夠救拔我。我有絹布千疋,還有雜玩寶物,可以用來替我修辦佛事、弘揚佛法。」大師請他出來相見,神說:「我的形貌非常醜陋,大眾必定會害怕。」大師說:「沒有關係!大家不會怪你。」神就從床後伸出頭,原來是一條大蟒蛇,尾巴不知道有多長。蛇爬到大師的膝蓋旁,大師向牠念了幾遍咒語,又囑咐了幾句。蟒蛇悲淚如雨,身體隨即消失。大師拿著絹布和寶物離開,用來修建東寺,以便增加這個神的福德。不久,有一個少年跪在大師面前道謝後,忽然就不見了。大師說:「這就是亭廟神,已經脫離醜陋的形體了。」後來有人在大湖中看見一條死蟒蛇,身長有好幾里,就是現在潯陽郡的蛇村。

 (1)安息國:我國古代典籍對亞洲西部古國帕提亞的稱呼,國勢強盛時,版圖包括全部伊朗高原、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的一部分,是我國古代與西方貿易、交通的絲綢之路的樞紐。
 (2)亭湖:今作「宮亭湖」,原本專指江西鄱陽湖的一部分,因湖旁廬山下有宮亭廟而得名。其後亦泛指古彭蠡湖全部。

【按】水陸神祇如果接受了葷腥食物的祈禱祭祀,沒有不墮落地獄的。世俗人不知道,一有疾病就求神問卜,任意殺生,平白連累病人,就像雪上加霜,從苦入苦。這正是所謂的「呼叫妖魔鬼怪,請求賜福保佑」,想要以此來延長壽命,最終還是辦不到的啊!東嶽聖帝在唐朝以前也曾偶爾接受葷腥祭祀,所以趕緊請求元圭禪師授戒(出自《唐高僧傳》),何況是其他福德不夠的普通神靈呢?

這也是守信之中的一個例子而已。然而能夠不違背前世之約,確實沒有人能夠比得上!

  >>續載中……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469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024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