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藏經玄義講記(7)
2010/02/23 09:17:18瀏覽545|回應0|推薦3

地藏經玄義講記(7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二、辨體

【第二辨不思議性識為體者。】

  約立三意:

【憑準經論。迷悟根源。菩薩本識。】

  辨體就是辨別說經的理論依據,佛是依據什麼而說的?若依據的理論是真實的,所說的道理就值得信賴;如果這個理論是不確定的,當然會引起懷疑。一切大乘經皆以實相為體,本經是屬於大乘經,但是,青蓮大師沒有用實相,而是用「不思議性識為體」,不思議性識就是實相之別名。

  「憑」就是憑藉、憑依;「準」是標準,以經論的標準做為依據。

  「菩薩」是專指地藏菩薩。以下分三段詳細說明。

  (一)憑準經論:

【本經云,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性識無定」。用性識為體,特別著重的是沒有解脫的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內有煩惱習氣,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起心動念善惡交雜,若無聖賢的教化,確實是惡多善少。縱然有大福德,像人間帝王、將相,若未經過良好之教育,隨著自己煩惱習氣發展,就會造極大的罪業,短時間福報就享盡了,然後惡報現前就墮三途。

  佛時常警惕我們,福要修不要享;享福無不造罪業,而且比一般人造的還要重,無論從心理上、從行為上都非常嚴重。佛的教誨都是真切的,我們要細心體會,然後才能真正發心依教奉行。

【又云:念佛菩薩名字,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此識,乃的指第八識也。】

  此是講臨終之人,無論其一生中行善作惡,臨終時能聞得一佛名、一菩薩名都能脫苦。縱然不能完全脫離,其苦報會減輕,此是一定的道理。從此事實中我們明瞭,佛菩薩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故大師在五重玄義中,每一段都冠以「不思議」,詮釋得很好。

  下引別經為證:

【毘盧三摩地法,及金剛頂蓮華部心。是心為何物,煩惱習種子。善惡皆由心。心為阿賴耶。】

  此是非常明顯的講心意識。大師在前面序文裡說過,覺悟的境界我們暫且不論,只說迷惑顛倒的眾生,是故用「不思議性識為體」,對六道凡夫來講非常貼切。「心」是什麼?「心」是煩惱、習氣、種子。「善惡皆由心」。起心動念,善念與惡念,都是識變現的。「阿賴耶」含藏如是習氣種子,隨緣而起現行,造業受報。

  下引《大乘起信論》說: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則無明法性共住為因,不其然乎。】

   何謂「如來藏」?「藏」是含藏之意。如來藏在其中,是故稱如來藏;如來是真心、是本性。

  「不生不滅」就是如來藏。「生滅」是「阿賴耶」,「阿賴耶」裡的習氣種子是生滅法,阿賴耶的本體是不生不滅法。所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融成一體。但又不能說是一,何也?一個是生滅法,一個是不生滅法。但也不能說是「異」,兩個和合在一起分不清,就如古人常用的比喻,「水乳交融」,合在一起了。說它是一,不對!水是水,乳是乳;說它是二,也不行,它混合在一起。此就是阿賴耶識。

  「則無明法性共住為因,不其然乎。」「無明」就是前面講的生滅法。「法性」是不生滅法,生與滅永遠和合在一起,一切時、一切處,法爾如是。阿賴耶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如果沒有這麼大,虛空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六塵境界從何而來?皆是阿賴耶變現的。《楞嚴經》「七處徵心」,心在何處?「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故才能現萬法,無時無處而不在也。「心」是能現,「識」是能變;識亦是心,真妄和合之心稱為識。不論其妄,只論其真,我們稱為性。此處講性識,其意就在此。我們凡夫不能辨別迷在其中,忘掉性識是一切法的根源。諸佛菩薩覺悟,明白事實真相。

  真心與妄心永遠和合在一起,真心是我們的本性,此處講的性識亦是指我們的本性。儒家也講「性」。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他們所講的「性」就是識性。我們把性識顛倒過來,此性是指習性,不是本性。孔夫子講的「性相近,習相遠」是指本性。某人「心」很善,某人「性」不好,此處的「心性」都是習性。習慣成自然是屬於習性不是本性。本性沒有善惡,習性有善惡。我們無始劫來煩惱習氣種子是習性,本性沒有煩惱、沒有習氣、也沒有種子。

  我們凡夫分不清,被煩惱習氣種子所困惑,在六道受苦受難。諸佛菩薩覺悟,內離煩惱習氣種子,外不受境緣誘惑。我們凡夫學佛就要從這裡學起,如果能將自己的煩惱控制住而不受誘惑,就入菩薩道。煩惱習氣無量劫薰習而成,現在立刻將它捨棄、放下,談何容易!是故一定要從徹底明瞭事實真相入手,從觀念上轉,轉煩惱為菩提。不瞭解事實真相,就無法轉。我們念佛人的方法就是用一句佛號,一句「阿彌陀佛」心開意解,把它轉變過來。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Vol. 26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79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