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7 09:02:09瀏覽888|回應0|推薦1 | |
地藏經玄義講記(1)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先概略介紹全經大意,即五重玄義、十門開啟。然本經之綸貫,即大意之謂。其內容包括了五重玄義,而又比五重玄義更為豐富。 綸貫前有一序文,非常重要。學人明瞭,可以堅定對佛法之信心。序文共分五段。 原夫一念自性,體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虛靈。無相無名,絕思絕議。作群生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究竟號中道正空,褒美稱第一義諦。 此段文與下面一段是說明法界緣起,或者說法性根源亦可。法性與法界是一,法性是從體上說,法界是從用上說,有體有用,體用不二。宇宙萬法是我們自性變現的,自性就是一念,一念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心。一念很難體會,我們想體會就已落在二念、三念。若能見到一念,契入一念,即是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修學佛法終極的目標就是證得一念,宗門謂之「明心見性」,淨土謂之「一心不亂」,一念即是一心。若能證得一念,即是證得圓教究竟佛果。一念是宇宙萬法之本體,萬象之根源。 一真法界乃一念變現的。一念就見一真,多念則見多法界,有十法界、百法界、千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因此宇宙萬有從心想生。心至一念,就是《華嚴經》所說的「唯心所現」。唯心所現是一真,落入二、三即是「唯識所變」,唯識所變就變現無量無邊的法界。佛為說法方便,將無量無邊法界歸納成十法界。是故「十」代表圓滿,亦代表無量無邊。 我們的每一念都不同,前念有別於後念,念念相異。一念就是一法界。因此,每個人的法界都是無量無邊。法界存在的時間有多久?極短之時間,剎那際。前一剎那際與後一剎那際的法界不同,是故法界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的法界是怎樣形成的?唯識所變。此處講「一念自性」,是將根源說出。一念自性是何樣?「體元湛寂」。「體」是指性體。然我們也不能執著,以為真正有個實體存在,那就錯了。 我們要懂得虛求,虛求才能豁然大悟,大開圓解,知一切法的真相,知一切萬法皆空,皆在變化,無一物可執著。萬法何以會變化?因為根是變化的。「根」乃識也。「唯識所變」,「識」即阿賴耶。 相宗對於此事分析得最透徹,「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個動相,一念是靜,無明是從一念之中又生起一念,此念是動的,乃無明之根本。從無明產生三細相,從三細相變成六粗相,繼而才有山河大地,芸芸眾生,森羅萬象。根源是動的,相焉有不動之理! 什麼不動?心性不動。《楞嚴經》云:「六根根性(即真心)不動。」是故任何一物,不僅是人,乃至一粒微塵、一根汗毛皆是真心與妄心混合之相。真在何處?真在妄中!「真妄和合」。何時離妄?入一真法界,脫離十法界,即純真無妄。見性就是見妄中之性。動中有不動,雜念中有一念,一念是根本。離開一念,何來二、三!譬如離開月亮,焉有水中之月! 《楞嚴經》比喻說,「捏目看作第二月」,帶妄之真。把水中月亮比作完全虛妄,完全虛妄亦未離真。離開真月,水中何月之有!所有一切萬物,動物、植物、礦物,皆是真妄之和合相。我們學佛須研究教理之基本原理,若不明瞭,教與理何能相應! 此處講的是真,不是妄。一念自性,體是湛寂。湛寂是形容水沒有污染、沒有波浪,極其清淨平靜。「寂」是寂然不動之真心。一切動是依不動而生,不動是真心,動即是妄心。我們睡覺作夢,就是心動。我們要認識真心是什麼性質。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任何宗派修的皆是禪定。因為「體元湛寂」,只有修定才能見到一念、自性。見到自性就稱之為聖人,或稱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 真性亦稱作法身,法身是何意?「法」是萬法。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是自己,乃自己真性之所變現。譬如夢中現了很多境界,夢中境界即是自性變現的。夢中自己的身體是我,夢中所有一切人物,均是自己變現的,除自己之外找不到第二者。我們可從夢境中領悟,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妄和合。夢境如是,眼前境界何嘗不如是!這才體會到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是自己自性變現的現象。 佛菩薩為何能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心?因為佛菩薩了解虛空法界與自己是一體。照顧眾生就是照顧自己,愛護眾生就是愛護自己。能愛護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才是真正自重自愛。常言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我們要明心見性,必須修定。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是修定。宗門參禪看話頭是修定,教下讀誦、觀心是修定,淨土念佛亦是修定,乃至持咒、持戒無一不是修定。我們學佛的功夫不得力,就是將目標搞顛倒了,不是修定而是在修福。八萬四千法門中,只要我們如理如法修學就能得定。定能開慧,慧就能見性,能見到一念,一念是根本、是源頭。定在何處修?在日常生活中,在動中修不動。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好榜樣,他一生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居無定處,遊化世間,身是動的、行是動的,其心不動。心何以不動?沒有妄念,永遠住在一念。 我們的生活是動的,在動態的生活中與眾生和光同塵,而不著相,所謂「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即是修定。何謂不取於相?在生活之中,隨緣而不攀緣,隨順自然生態而不違背大自然的規律。可是凡夫總喜歡違背自然、破壞自然生態、破壞自己本有的湛寂,這就會破壞一心,破壞見性。我們明瞭這些原理原則,就知道應如何修學。 修學原則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在日常生活中,吃飯不著吃飯之相,吃得很舒服,就是修一心不亂,就是修定。菩薩道、菩薩行完全沒有離開日常生活,所以過日子就能成就無上道。由此可知,佛法之可貴,是故人人必學。 方東美先生講,「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而湛寂即是「最高的享受」。從何處入手?一定要放棄自私自利,放棄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所有一切眾生都有控制別人、控制環境、控制萬物的意念,即是妄想、分別、執著。要想見到一心、見到自性,就要排除這些障礙,心才真正恢復到清淨、平等、正覺,才能見到宇宙人生之真相。明白此理,才會歡喜修定修慧,遠離一切障難。若不明此理,修學就枯燥無味,沒有興趣。道理能透徹明瞭了,修學才能真正產生法喜。 佛法修學之樞紐是在解門。清涼大師將《華嚴經》分為「信、解、行、證」四分。解分佔三分之二,信、行、證只佔三分之一。若不能透徹理解經教,就無法修行。很多人修行功夫不得力,究其原因,是解得不透徹、解不夠深入。 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領導大眾念佛、參禪修行,而是天天講經說法教學,這正顯示了「解」之重要。佛法確實是「知難行易」,成佛乃一念之間,一念轉過來,凡夫就成佛。如何才能轉過來?要用真心,不用妄心。妄心永遠有很多隔礙,真心是「一念自性,體元湛寂」。念念為佛法、為眾生,為正法久住,為利益一切眾生,決定沒有一念為自己。如是用心學教才能通達佛法,若有一念為自己,即是障礙,即使佛來說法也不會開悟。何以故?有私心。此一念私心就是障礙,妄想、分別、執著就會現前。尤其是執著之障最為嚴重,分別次之,妄想又次之。 「自性之心,用本虛靈」,此是教導我們如何用真心,真心虛靈不能坐實。楞嚴會上,阿難將心坐實了,「七處徵心」就是說明心虛之理。如圓有圓心,圓心何在?找不到,心是虛的。圓心若實,圓就不能轉動。它雖有心,然心不是實體,所以輪會動、圓會動。圓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在動,動的道理就在於它心虛。是故不能說它有,亦不能說它無。說有,決定找不到;說無,它是所有一切動態之主宰。 惠能大師講「本來無一物」,懷讓禪師參六祖之時,六祖問:「什麼物,怎麼來?」答曰:「說似一物即不中。」說像一物就錯了。六祖肯定說:「汝如是,吾亦如是。」此是見到一心,見到一念,見到自性。自性什麼都不是,不可思不可議,然它真有,乃是一切萬事萬物之主宰,萬事萬物之根源。沒有來去,一切萬物有來由,一念無來無去,無生無滅,法爾如是!此乃吾人之自性,真正之自己。明乎此理,即知生死亦屬轉變而已。因為真心自性,不生不滅,轉變生滅的現象是妄心在動,真心從來沒有變化。 譬如一個人,身之何處為真,何處為妄?我們能分別、能想像的識心是妄,六根根性是真。見性、聞性、嗅性、嘗性是真實的,永遠不變,不生不滅。此是從一個人身上顯示出真妄之和合。真的一分是佛性,在佛性上做增上緣,一生就成佛;若在虛妄的識心上做增上緣,就會輪迴六道。 是故用心要虛,不但世間一切法不能存,佛法也不能存。心虛,虛則靈。靈者智慧也。心實就會有牽掛、憂慮。實則起迷惑,虛則生智慧。《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心裡不能有佛法,有佛法就迷了,不會懂得佛法。再說得明白一點,即使心中沒有佛法,依然不能開悟,因為心裡還是「有」。有「有」錯,有「無」亦錯。有無兩邊俱離,不著空,不執有,行中道,方是佛菩薩行。 凡夫不是著有就是著空。二乘著空,是故佛在楞嚴會上呵斥二乘人是「焦芽敗種」。空有兩邊不著,方是真正不著。佛的涅槃是「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涅槃,是應化在世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隨類化身,應機說法。雖然示現化身在世間,又無妄想、分別、執著,是故亦不住生死。涅槃、生死兩邊都不住,就是一念自性,即是自性起用,活活潑潑。這才是佛法。 佛法是覺悟之法,只要有絲毫分別、執著,就是迷而不覺。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要虛,自然就靈。六祖初見五祖時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是「用本虛靈」。六祖會用心,所以他常生智慧。何以會靈?「本來無一物」,自然「虛靈」。 因此,青蓮法師在綸貫之初就拈出此宗旨,用意甚深,真善知識也。我跟隨李炳南老師學教時,老師就教我要留意教理,不要執著講經說法之相。此處講的就是教理。教理通達了,一切經皆通。不僅一切經通,所有一切世間法也通達無礙。何以故?同一根源發展變現的。根源找到了,所有脈絡悉皆貫通,此是教理。如其不能,則不得已而求其次,留意教義。教義就是一宗一派的原則,雖然不能全部貫通,亦能通部分。 「無相無名」。眼前一切現象都存在,為何說無相?真的是無相。《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指一切萬法,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皆是夢幻泡影之假相。假相存在的時間有多久?猶如閃電。實際上比閃電存在的時間還短。生命在呼吸之間,這還說得太長。《華嚴經》說「剎那際」是真的,方知相不存在。佛法講「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說生滅的時間太短,幾乎是生滅同時,是故稱為不生不滅。 《仁王經》描述現象的存在,是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此為佛的方便說)。像我現在一秒鐘能彈四次,正好兩個十萬八千。換言之,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凡夫如何能看得出來!所以,一切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相續相是前面相與後面相相似,絕對不是完全相同,這是無相!對於一切萬象生分別、執著,錯了!而佛菩薩云何得大自在?佛菩薩不執著,知道事實真相。 「無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假的。佛法說「相」依他起,「名」是遍計執,唯有一念自性是圓成實。十法界依正莊嚴皆是依他起。依他起是假的,遍計執則更假了。是故要懂得「無相無名」,才能在名相上徹底放棄分別、執著。若不了解事實,以為相是真的,名也是真的,就爭名奪利,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是故,明瞭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的行為自然就會正確。 「絕思絕議」,「思」是念頭,「議」是言語。諸佛菩薩、法身大士無思、無議,空有兩邊不住,過真實的生活,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大乘經說,法雲地菩薩為下品寂滅忍;等覺菩薩為中品寂滅忍;如來果地為上品寂滅忍。至如來果地,清淨寂滅,自性圓滿顯現,「絕思絕議」。 佛雖然絕思絕議,寂靜到極處,依然「作群生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絕思絕議是不住有,作一切眾生之依止是不住空。「群生」是指有情眾生;「依止」就是依靠,隨類化身,隨機說法,做十法界有情眾生的依靠。雖做眾生的依靠,又絕思絕議,是故得大自在。 「為萬法之根源」。「萬法」,一切植物、礦物,太空自然現象,無所不包。有情眾生是自性變現,無情眾生亦是自性變現。《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正是說此事。是故環境是會變的,剎那剎那在變。依何而變?隨念而變,即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比如此地區一切眾生心善,環境就善;眾生心不善,環境則不善。山河大地、種種磁場,無一不隨著人心在變。西方極樂世界何以那樣美好?所有往生之人皆是上善。人人上善,環境自然上善。 地球的大環境,為何比不上一兩百年以前?自然生態被破壞了,現代人的心沒有從前人的心善良、淳厚。一個人心行善良,他所居住的環境就會變好;心行不善,即使住在好風好水的地方,風水也會由好而變壞。境隨心轉,山河大地亦隨心轉。 《華嚴經》說:「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即念也;「心」是自性。自性能現相,乃妄心在起變化,我們要細心體會其中之理。諸佛菩薩明心見性,徹底了悟事實真相,能幫助一切迷惑造業的眾生,令其覺悟回頭,真正作一切「群生之依止」。 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是社會義務教育工作者。我們既然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自然就是社會義務教育工作者。我們只盡義務,不享權利。只盡義務即不著空,不享權利即不著有。不著有、不住空,離兩邊、行中道,方是行菩薩道,瀟灑自在、快樂無比!此乃人生最高之享受。世間的名聞利養、權勢地位,不是真實享受! 一切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皆是自性顯現,自心與變現的境界是一不是二。盡虛空遍法界與自己是一不是二,有情眾生、無情眾生統統是自己的一部分。是故我們對一切眾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能有分別、執著,以真誠心與其和睦相處。佛法明瞭根本,盡虛空遍法界乃是同根共體。虛空法界森羅萬象是一念自性之起用。 「究竟號中道正空」。「正」就是真,即真空義。「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說到究竟,即是中道,稱為真空,此是就性而言。「褒美稱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一念自性。「諦」即真實之意;第一義諦以現代觀念解釋,就是「唯一真理」。 諸佛悟之,則三身圓顯。眾生迷此,則六道循環,雖迷悟之有殊,而心性之無別。故古德云,指虛空世界,悉我自心。 法界起源於迷悟。悟了自性就稱一真法界,迷失了自性,則稱十法界。「十」代表無量無邊。每一眾生現一法界,眾生無邊,法界亦無邊。不僅一個眾生現一個法界,而且是念念現法界,一念即現一法界。然念念不可得,是故法界乃事有理無,相有性無,非但無名,相亦無有。前面講「無相無名」,相是依他起性,如夢幻泡影;而名是遍計執性,更為虛妄。唯識家唯獨承認宇宙之間有識,除識之外,萬法皆空。識是了別、分別,識就是因果不空。識是能變,境界是所變。我們講因果不空,能變、所變都包括在其中。然其不是第一義,是第二義。第一義是自性,即識之體,識的體就是自性,自性空寂(寂靜、寂滅)。是故萬法皆空是從體上講,因果不空是從轉變上講,從事相上講。宇宙之間就此二物,其他是所變,皆為虛妄。 「諸佛悟之」。此處的諸佛與《金剛經》說的諸佛相同。圓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稱為諸佛,他們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宗門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天台家稱「分證即佛」。「悟」即是心性,一念自性,自性之體用。《華嚴經》的經題是「大方廣」,就是自性的體、相、用。「大」是講性體湛寂,「方」是講現相,「廣」是講作用,方廣就是此處講的虛靈。自性的「體」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虛靈」。譬如房子,因為空虛才得其用,假若房子是實體建築,便不得其用。凡是真能發揮大作用的都是虛,是故用心要虛。正如六祖所說之「本來無一物」,我們心中若有一物就不靈(靈是智慧),無一物就是智慧。心地虛靈,即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心地乾乾淨淨,此是真心起用,即是「湛寂虛靈」。我們若是會用這四個字,則「悟之」,就覺悟了,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 諸佛悟了之後,「三身圓顯」。「圓」是圓滿沒有缺陷;「顯」是明瞭。「三身」是法身、報身、應身。法身與一念心性之體相應,與湛寂相應;報身與現相相應;應化身與作用相應。三身圓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瞭,融為一體,此乃諸佛如來、諸大菩薩之生活狀況。 報身是智慧身。般若智慧現前,對於虛空法界,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徹底明瞭。覺悟的人生活在智慧之中,過高度智慧的生活;我們凡夫生活在煩惱憂患之中。圓滿智慧的生活,與社會地位高下、貧富貴賤毫不相干。有些菩薩示現人王、天王,有些菩薩示現貧窮乞丐,都是圓滿智慧的人生!現富貴相大自在,現貧賤相也大自在,決定沒有差別。不覺悟的人,永遠想不通。「想」是意識作用,唯有離心意識、離思離議,方能通達明瞭,三身圓顯。 應化身是為幫助一切眾生,是大慈大悲的落實。佛有應身,我們也有應身,不同的是,我們的應身是六道善惡果報的感應,佛菩薩的應身是應眾生所感而現身。諸佛菩薩現身是「依他起」,最根本的「他」是自性,另一個他就是眾生之感。眾生有感,若無自性,佛不能現身;有自性無感,佛也不現身。是故佛菩薩現身,其感有二,自性與眾生之感。我們現身也是二,也不能離開自性,離開自性焉能有身!我們雖有自性,若無善惡業報也不能現身。所以,我們的身是業報應身,諸佛菩薩是隨眾生之感而應身。 「法身」是虛空法界,「報身」是圓滿智慧,「應身」是大德大能。雖然應現,與自性的體、德完全相應,此是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世間,與眾生不同之處。諸佛菩薩與湛寂虛靈相應,我們凡夫縱然做佛的學生,跟佛學習,還是不能見性。何以故?我們的心行與湛寂虛靈相違背。 「湛寂虛靈」四字,將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包括盡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一真法界與十法界,所有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此四字。聖凡之別只在迷悟。悟了就是一真,迷了則有六道。可見六道之體是湛寂,六道之用是虛靈。因為我們迷染,失去了平等,而不知它是湛寂虛靈。《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清淨與湛寂相應,平等與虛靈相應。由此可知,我們修學從何處學起?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我們用清淨心,不動七情五欲,不受染污,無分別高下心,就是虛靈。我們能如是用心,修學任何法門,無不成就。 「眾生迷此,則六道循環。」迷得深是六道,迷得淺是四聖法界,此說明一真法界與十法界之別,乃迷悟之不同。「悟」有淺深之別,「迷」亦有淺深之分,致有種種差別。 六道中每一道的生活狀況,都不相同。如同在人道,有人一生幸福,有人一生窮困潦倒,此乃是滿業之所招感。何謂滿業?宿世所造作的善惡。宿世修善,這一生得福報;作惡,這一生過得就辛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皆是自作自受,此是事實真相。 因此,我們一定要斷惡修善。斷一切惡,不善的果報自然遠離;修一切善,善福自然現前。我們更應與佛結緣,與眾生結法緣。與佛結緣,生生世世覺而不迷,境界才能不斷向上提升。若不與佛結緣,與眾生結緣,福報享盡,造作惡業,就要往下墮落。與佛結緣,就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方是真正有福之人。有福報更應全心全力修福,福報永遠享不盡,愈積愈多。 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二足尊」。「二」是智慧、福德,「足」是圓滿。智慧與福德均圓滿,所以值得人尊敬。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得大自在,此乃世出世間第一等的福報!我們今天雖然享受富裕的生活,可是付出代價之大不言而喻。為了保持自己的富貴,天天患得患失,身心不安。釋迦牟尼佛無憂無慮、無牽無掛,世間富貴人怎能與之相比!我們若是觀察到這一點,方知釋迦牟尼佛過的是最幸福、最自在的生活。世間人貪圖名利,享一時之樂,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迷悟有殊,而心性無別」,真心自性與「迷悟」不相干,與苦樂亦不相干,它始終如如不動。真如本性不隨迷悟,然它起作用之時,悟則即顯,迷而不彰;不是說悟了它有,迷了則無。佛法說,迷了就是失掉;失掉是比喻,哪裡是真的失掉!楞嚴會上世尊告訴波斯匿王,真心自性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此是說明雖迷,它並沒有失掉,是故稱為迷失。雖迷,它依然起作用:在眼曰見,在耳謂聞。悟的是這個作用,迷的還是這個作用。可是迷悟的感受有別;悟是清淨、平等、覺,迷是污染、不平等、不覺。 古德云:「虛空世界,悉我自心」,這是證得清淨法身的境界。譬如作夢,在夢中忽然覺得我在作夢,整個夢境悉是我自性變現的。夢境為妄,能現的心是真,所現的相是妄,全真即妄,全妄即真,真妄不二,真妄一如。現前虛空世界何嘗不是如此!誰能肯定,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一心變現的,誰就契入這個境界,證得清淨法身。入此境界看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油然而生。愛護眾生、關懷眾生、幫助眾生絕對沒有條件。如其左手痛癢,右手幫其搔之,不必感謝。因此,對待一切眾生的關懷、愛護、幫助是無條件的。盡虛空遍法界與自己是一體,若行者能悟入此境界,天下太平。即使天下大亂,行者也不亂;世間污染了,行者也不染。佛法之可貴正在於此,如此學佛才有意義。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歐陽居士這句話,乃真實不虛。社會大眾不了解佛法,輕視佛法,不知道佛法如此重要!世間的疑問很多,大家都在思考,想解決這些問題,有無辦法解決?唯有佛才能真正解決。我們如何學習?就在日常生活中細心體會,逐漸落實「清淨平等覺」。我們以清淨心、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就覺悟。學佛功夫用不上力,就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沒有用清淨心、平等心。果然用清淨平等心,就會覺悟,展開經本則能體悟到無量義。不僅佛經、註解有無量義,一切法皆是無量義,因無一法不與湛寂虛靈相應故。 《中觀論》云:「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即是湛寂虛靈之意,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只要我們聽清楚、聽明白,契入了,就入解脫之門。「解」是把我們的迷惑解開,「脫」是讓我們把一切虛妄脫離。這就是契入佛的境界,就是明心見性。 此段是說明法界的起源,我們要清楚明白。現代許多科學家所講的,連邊際都沒有著到,如何能解決問題。只是給世界帶來更多的麻煩、更多的糾紛,這是愚痴,沒有智慧。 我們常常念此段,心量會拓開。遇到人事環境有了糾紛、有了麻煩,甚至遇到災難,念念「虛空世界,悉我自心」這八個字,就消災免難! 考善惡報應並是惑心。既本一心而貫諸法。故我佛法門,惟以心為道也。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蘊,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起信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相。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皆此意也。是則地藏菩薩所云,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者,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門之指爾。 此段是說佛法的根源,佛陀教學的原理。不僅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的根據,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無量眾生說種種法的根據,亦不離此原則。此段是佛法教學理論的淵源,我們認識清楚,方知正法的標準為何!此段文雖不多,然對正法的概念說得很清楚。 「考」是考察,仔細觀察。「惑」就是佛法所說的無明,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無明變現的。破無明就見法身,離十法界則入一真法界。然我們不能坐實而觀,以為真的有十法界可以超越,真有一真法界可入,那就錯了。若有此念,永遠出不了十法界,也永遠契入不了一真法界。我們要透過言語、文字,體會它的真實義。真實講,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前面講過,「無相無名,絕思絕議」。說有六道,說有十法界,說有一真法界,是對初學者而言,乃佛說法之善巧方便。六道、十法界是無明變現的,是迷了才有的現象。 「既本一心而貫諸法」。「諸法」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念自性變現的,就是「一心而貫諸法」。因此,諸法哪有不圓融之理?我們弘揚佛法,焉有不能度外教、不能度邪惡眾生之理?佛菩薩能降伏毒龍,毒龍乃貪瞋痴。為何佛菩薩遇到皆無障難?「一心而貫諸法」。只要用一心,一心現一切諸法,所有一切法都貫通了。我們不能貫通,就是用三心二意。《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心所現是一心,一念自性現十法界依正莊嚴,現一真法界。盡虛空遍法界皆一念心性之所現。用一心,則一切諸法貫通,世出世間法無一不通達。 《影塵回憶錄》記載,持律法師到阿育王寺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拜了三年就開悟了,一切皆通了。他沒有念過書,在道場無人瞧得起,後來居然能做講經說法的法師。他何以會有如此能力?三年拜佛,一心現前。一心能貫諸法,是故一切經典都能通達。禪宗惠能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貫通了。何以故?惟一心耳。能大師平常對人、對事、對物用清淨心、平等心,所以一聽立刻就明白。 我們淨宗修學的目標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與湛寂相應,心不顛倒與虛靈相應,是故湛寂虛靈能令我們功夫得力。明白此理,就能放得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三心二意,處事待人接物用一心、用真心。是故,修學的關鍵在於是否會用心。此處是講真心、講一心,一心盡虛空遍法界。這個講法很抽象,我們初學必須要抓綱領。我提出的修學綱領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包括在一心之內,而一心是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對人對事之中。 正如《華嚴經》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說真誠,真誠就含攝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缺一就不真誠;說清淨,清淨一定含攝真誠、平等、正覺、慈悲,缺一亦不清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就是一心而貫。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無非是「一心而貫諸法」,是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此不可思議之心力,一切眾生皆圓滿具足。諸佛菩薩雖悟之,分毫不增;一切眾生雖在迷位,亦分毫不減。 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在事相上則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八個字,用「念佛」做總歸結。若不念佛求生淨土,再來一次生死隔陰之迷,就又迷惑輪迴了。如何能保持不再迷、不再退轉,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到極樂世界去。是否能去?決定能去!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一心貫之,當然能去!極樂世界是我們自己的家。如此,信心才會具足,才能決定往生。 一切法真正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我們從此處細心觀察、細心體會,可以得到解脫。解脫就是明白了,明白即是看破,看破才能放下。將妄想、分別、執著捨掉了,恢復到一心,恢復到清淨,方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是故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總根源是「以心為道」。宗門說得好,「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看破方能放下。還沒有放下,肯定沒看破;真正看破決定放下,沒有不放下的。真正放下的人未必看破,真正看破的人決定放下。放下是事,看破是理,事上完全做得很圓滿,理未必通達。理真正通達,事哪有做得不圓滿的道理。佛法修學的成績是放下,如果我們今年比去年放下得更多,表示有進步,智慧開了一些;更深入一層,就又放下一些。要不斷的放下,徹底放下,放得乾乾淨淨,湛寂虛靈就圓滿現前。由此可知,我們現前所要放下的是湛寂虛靈的障礙。放下之後,即圓成佛道。此是佛說法的根源,我們懂得了,對於佛法修學的信心才會堅定不移。 「心如工畫師」等四句,是引用《華嚴經》的偈頌來證明。「工畫師」就是畫家。畫家作畫之前,先構思藍圖,然後行之於筆。「造種種五蘊」,「五蘊」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歸納。五蘊展開即百法,百法歸納即五蘊(色、受、想、行、識)。《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乃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而修行的綱領原則,就是「作觀」。在日常生活中念念觀察,在一切事物中看到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如何觀不生不滅?《金剛經》云:「如露亦如電。」譬如照相,按快門的第一剎那所照之相,與第二剎那所照之相絕對不同。何以不同?每個人的細胞念念都在新陳代謝,豈能一樣!人如此,物亦如此,也是念念遷易不住。說不生不滅,其實是生滅同時。因為生滅的速度太快,我們無法見到生滅現象,故說不生不滅;事實真相還是有生有滅。所有一切境界相都在變,有乃幻有,不是真有,真則不變,變則非真。只有「湛寂」不變,湛寂是體。「虛靈」也不變,虛靈是智慧。除此之外,無一不變。凡是能變的皆是夢幻泡影,皆了不可得。妄想乃能得之心。能得之心亦不可得,還有何物放不下! 「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前兩句是比喻,後兩句是說法。佛法講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世出世間法皆是心造,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講個人受用,受用不同是自己妄想變現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受用是相同的,是最殊勝的受用。唯心所現好比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最美好。而唯識所變是改變自然生態,隨著自己的意思去做,那就與原來的生態環境有差別。享受有好惡,自然生態沒有好惡,所以一切回歸自然,保持原來的狀貌,比人工雕琢更完美。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是由心所造,佛說法是以此為依據。 「有法,能起摩訶衍信相。」「有法」就是有方法能令人生起大乘的「信相」。「摩訶衍」譯為大乘。「相」即是生起信心的表現。人迷有迷的形相,覺有覺的形相,信有信的形相,不信有不信的形相。「信相」就是生起大乘信心的那種形相。「所言法者」,什麼方法能生起大乘的信相?「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心」不是意識心,是講一念自性,即是《華嚴經》說的「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的心。 回歸到自然的心是清淨、平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情執。是故高人無心,無心就是沒有世間心態,沒有世間人的妄想、分別、執著。無心是真心,決沒有絲毫造作,應用沒有障礙,稱無障礙法界。眾生之心,起心動念是妄想、分別、執著,自己製造障礙。障礙是自己妄想造作的,自作自受。種種障礙就現無量無邊的罪業。眾生苦從何來?妄想而來。將妄想心息掉,苦就沒有了。 世人無論如何精明,如何能幹,若不能勤修出世之道,在臨命終時,必定受人擺佈,自己做不了主,真正可憐!我們學佛之人要警惕,決不受人擺佈,要生死自在,預知時至,想幾時走就幾時走,得大自在!能否做到?能,一心就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無心就能做到,有心就做不到。有心是造業,無心不造業;有心即攀緣,無心是隨緣;有心是要自然隨順我,無心是順其自然。不要求別人隨順我,我就可以擺脫隨別人之累,自己做得了主宰。 「是則地藏菩薩所云」,此是地藏菩薩講的。「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諸法」指十法界依正莊嚴,「心」可以看作真心,也可以看作妄心。「一切諸法」,若是說一真法界的諸法,就是唯心所現;若是說十法界的一切諸法,則是唯識所變。唯識所變還要有一個唯心所現,如果心不現,何以變?心現之後方能變。 「與心作相。」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即是識,就是識變,特別是講十法界、六道,所有的相都是眾生妄想變現的。我們生活的環境有善有惡,善的境界從何變現?善心所變;惡的境界從何變現?惡心所變。所以,我們與人接觸笑臉迎人,就變現善境界,彼此都很歡喜。即使冤家對頭你對他笑笑,他對你的意念也就會好轉。極其親愛之人,每天板著面孔看他,久而久之也會變成冤家對頭,都在一念之間。蕅益大師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明白此理,才不會怨天尤人,原來完全是自己?心變現的,才會懂得如何處世做人。 「和合而有,共生共滅」,這是事實真相,經論講「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生滅是講所變之相的生滅,不是所現的有生滅;而是唯心所現的沒有生滅,唯識所變的才有生有滅。諸佛的淨土何以稱為一真?真即是沒有生滅、沒有變化。為何不變?不用識心,沒有分別、執著,是故不變。我們何以會變?因為有分別、執著。佛菩薩是隨順自然,我們是改變自然。隨順自然就不生不滅,改變自然則有生有滅。九界眾生總是想改變自然,使之隨順自己的意思,這是大錯特錯!這個意念就是無明、迷惑,因為有此意念才變現出分別、執著,落實在生活上是造業,當然就會感得果報。這就是所謂善惡報應皆是惑心,此種現象與心「和合而有,共生共滅」。 「同無有住」。「住」是存在,「無有住」就是同是虛幻而不存在。正如《金剛經》所說的「夢幻泡影」,哪有事實!為何說「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金剛經》上的「如露」是比喻相續,「如電」是說明真相。雖是相續,然相續相即前一個相與後一個相、前一念與後一念只是相似,並非完全相同。在一切人事物中都是剎那剎那在變化,速度極快,永遠不停。 「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此是我們凡夫所見,佛法稱幻有、妙有,就是「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不空,是說能現的心性,湛寂的心性是真空。何以不空?能現一切相,它是活的,所以說不空。「妙有非有」是講所現的境界相。眾生乃識變,將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有」是妙有,不是真有,皆是夢幻泡影。 我們現實的世界也是夢幻泡影,何必在夢幻泡影中造業。要在夢幻泡影中隨順,學諸佛菩薩「大做夢中佛事,興建水月道場」。學佛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而無作是說決定不執著,心地清淨;無作而作,雖然知道是夢幻泡影,我們遇到緣還是要盡心盡力去做,不能不做。如若不做,眾生得不到利益;為了利益眾生,我們要做,雖做而不著相,作與無作是一不是二。眾生是做了就著做的相,據為己有;佛菩薩雖做而不著相,捨棄得乾淨利落,連念頭都沒有。是故要懂得「暫時為有」,不是真有,不是永遠有。 「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門之指爾」,「指」是指歸、宗旨。此段是講佛法的根源,佛依何而說法、說的是什麼法?這是關鍵。了解之後,大乘信相就真的生起,熱愛大乘;若不了解真相,信相如何能生起! 今且置悟,只論其迷。其天人修羅,循善品而輕升。地獄鬼畜,由惡業而沉墜。其墜之鬼畜,有輕重之分。而沉乎地獄,無大小之別。總由無明之顛倒,致有獄戶之正邊。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隨妄念。妄造惡業,妄受苦報。不憑至聖之大悲,曷解倒懸之極苦。 此段說明六道輪迴之由來。 「今且置悟」。「悟」的境界乃佛菩薩之境界,是一真法界、四聖法界。「只論其迷」,現在只說迷惑的眾生。迷失一念心性,就迷了自性,自性即變成阿賴耶,所以阿賴耶是迷了的自性。其實自性有無迷悟?沒有,迷悟在人。「循善品而輕升」,修善就感得三善道的果報,六道裡的「天、人、修羅」是三善道。人、修羅是善道,但是此處是講人間、天上的阿修羅;講六道的修羅,是專指天阿修羅。《楞嚴經》說,除了地獄沒有阿修羅,天上、人間、鬼道、畜生道都有。所以,佛經常講五趣輪迴,講五道就不說阿修羅,阿修羅在哪一道就歸哪一道。如果講六道,阿修羅是單指天阿修羅,人阿修羅則歸在人道。 天道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天是秉十善業道而輕升的。此處「輕重」說得很好。我們人在喜悅之時,身體很輕快;若在憂慮煩惱之時,身就很沉重。重則下墜,輕則上升。所以,人心善、行善,身心輕快,便往上升,而單單修十善業道最高的可生到忉利天。福報是果,果必有因。我們若想在一生中,來生、生生世世都得福報,必須要繼續不斷修因,來生享福,後世還享福,福報享不盡。若前世修福,今世只享福,而不知再修福,福報享盡了,來生就沒有福報。世間人迷惑者多,覺悟者少。我們尤其要明白善惡的標準。何謂真善,何謂假善,何謂滿善,何謂偏善,何謂大善,何謂小善,都要清楚明瞭,才知道如何修學。明白人修大善、修真善、修圓善,果報圓滿,都是「事在人為」。 忉利天再往上,除了修十善,還要修禪定、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若無慈悲喜捨,縱然行善,最高也只能到忉利天,再往上無分。人生在世,就像住旅館作客,風景再美好,一草一木都帶不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此是事實真相。因此,我們要徹底放下,起心動念、一切作為,利益社會大眾,就是修福。「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覺悟之人多做好事,多造善業,善業會帶走,可以幫助生天。迷惑之人則造惡業,就往下墜,愈墜愈下。迷悟之間,思想、見解、行為迥然不同。佛告誡我們,「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若有嚴重的執著和貪愛,必定往下墮落。 修慈悲喜捨,又有未到定(修定而沒有成功,有一點定功),可以生欲界上四層天。其福報一層比一層大,享受也是一層比一層殊勝。欲界天對財、色、名、食、睡等欲望未斷,然愈往上愈輕微。若定功深,對於欲的念頭能完全伏住,財色名食睡現前能不動心。有這種功夫,生色界四禪十八層天,視其定功之深淺而定層次,定功愈深就愈往上。此類眾生雖然對欲不分別、不執著,但是對於色還未放下;色是色身、我們居住的環境。認為萬物是實有的,對此還有微細的分別、執著,是故出不了色界。到四禪天,定功再往上提升,悟性也隨之擴大,知道色不是究竟,於是對於色不分別、不執著,如是就生到無色界。無色界是純粹精神的世界,沒有物質,沒有身體,在凡夫位屬於高級凡夫。老子說過「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可見老子知道有身體是憂患,沒有身體是快樂自在! 隨其功行的淺深,無色界有四層天,達到最高的境界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然八萬大劫到了,定功就會失掉。失掉之後,則往下墮,繼續輪迴,諺語有謂「爬得高摔得重」。佛經上說,四禪天以上與四空天人多半墮地獄。何以會墮地獄?毀謗三寶。因其誤認為已證到大涅槃的境界,永不退轉,而當其定功失掉時,便認為聖人所說的話不可靠,因此毀謗聖賢而墮地獄。我們六道凡夫就是如此升升墜墜,真是「生死疲勞」! 阿修羅只在欲界,而且只在欲界忉利天以下,夜摩天以上則沒有阿修羅。阿修羅是如何生天的?修福。前世在人間修大福報,人間的福報小,他沒有地方享,所以到天上去享福。何以稱為阿修羅?「修羅」是梵語,「阿」譯作無,「修羅」譯作端正,也就是說他相貌醜陋,沒有像天人的相貌那麼端正,但他的福報很大。福報是如何修的?布施。六波羅蜜前五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皆是修福。在這五種修福裡,只注重布施,疏忽了持戒,更沒有修忍辱,所以才成為阿修羅。因為沒有持戒,不能忍辱,瞋恚心重,好勝心強,貢高我慢,是故享天福的時候,傲慢的習氣依然沒有改善。故阿修羅的福報享盡之後,果報很苦,因為造的罪業太多。 修五戒、十善,能得人身。過去生中,五戒持得好,十善修得不錯,這一生方得人身。雖得人身,每個人的遭遇不同,禍福有異。是何原因?「滿業」不同。換言之,各人善惡業的果報不一樣。我們到人道來是「引業」相同,引業引導我們到人道來投生。但是每個人一生的受用,乃是過去生中修的善惡業所定。「因」不同,「果」豈能一樣!是故我們一生中的窮通禍福與別人不相干,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然而業報亦可轉變,轉變之機在「緣」。若能控制緣、掌握緣、轉變緣,果報就轉變了。譬如,我們有災難的業因,現今就努力修善,絕不造惡,將惡緣杜絕,令善緣增長,惡果就不能現前。佛法講因緣果,雖有惡因,但斷除了惡緣,因緣不能際會,惡果自然不能現前,這就是消災免難的理論依據。 地獄、餓鬼、畜生是三惡道。「由惡業而沉墜」,「墜」是往下沉、墮落。三惡道的業因非常複雜,十善的相反就是十惡。身造殺、盜、淫;口造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心造貪、瞋、痴。造作這十種惡業的果報,就在三惡道。極重的十惡就墮地獄,中品十惡是墮餓鬼,下品十惡則變畜生。十惡最嚴重的是意三業,即貪、瞋、痴,稱為三毒煩惱,所有一切惡業都是從這三毒生出來的。 無貪、無瞋、無痴,稱作「三善根」;反之,則為「三惡根」,此乃所有一切惡法之根源。一般眾生的三惡道的業因力量強大,三善道的業因力量薄弱。三惡道的業因如此之強,是因外面境界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之緣,令我們生起貪愛之心,此亦是餓鬼道的緣成熟。嫉妒、瞋恚是地獄道的緣成熟。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是非不分,邪正不辨,禍福不識,此是畜生道之緣成熟。 一心念佛的果報,不在六道、十法界中,而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人決定要修十善、四無量心,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故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除了信願持名念佛之外,要修上品十善,才有把握往生。《彌陀經》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淨土法門是一切諸佛所護念法;依照念佛方法修行的人,就是一切諸佛所護念之眾生。 一切眾生的心性與諸佛如來是一不是二,可是在用心上,差別很大,所以我們要學佛菩薩的用心。在日常生活中,想想起心動念是否與諸佛菩薩相應,修行就從此處下手。佛菩薩慈悲一切眾生、救護一切眾生,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否如此?要時時刻刻反省檢點,「升沉下墜」就在一念之間。 「四正勤」是世尊教導我們斷惡修善的原則,「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已經有的惡念要立刻將它斷除,還沒有起的惡念、惡行要將它伏住,不令復起,這是斷惡。已經行的善,一定要令其增長,佛所講的種種善行,我們還沒有做到的要趕快發心,依教奉行。 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凡是利益自己的是惡,利益眾生的是善。何以說利益自己是惡?因為利益自己便會增長我執。不能把我看破、放下,就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所以我、法二執都不能執著。能破人我執,就超越六道;能破法我執,就超越十法界。佛教導的方法,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切考量,皆以一切眾生的福祉為依止,以正法常住為準繩,此法真是善巧到了極處。 「其墜之鬼畜,有輕重之分。」鬼的種類很多,佛說了三十六類。而造作三毒煩惱,貪心重的就生鬼道。每個人過去所造的十惡業有輕重不同,是故同樣在鬼道,其生活狀況亦不相同。有些鬼的福報很大,享受比我們在人間還要殊勝,類似天人的享受,這是鬼道福報大者。然鬼道有福報的是少數,餓鬼佔多數,「有輕重之分」,就是情況不一。「而沉乎地獄,無大小之別。」地獄類別也非常複雜,有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造五逆十惡者墮入其中。五逆罪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現代社會造五逆十惡罪的人太多了,甚至於我們在寺廟裡都看到出佛身血的現象。 「總由無明之顛倒,致有獄戶之正邊。」此是總結地獄無有大小之分,都是受罪受苦。「總由無明之顛倒」,是對於業因果報的事實真相完全不相信,隨順自己的妄想胡作非為。而學佛之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諸法無所有,三心不可得」,我們要牢牢記住。真看破,才能真放下。眼前一切之受用,絲毫都不執著,捨得乾乾淨淨。念念不執著,即是念念放下,如此修學才能得受用。見到人行善,歡喜讚歎;見到人作惡,觀察機緣,能勸則勸,不能勸則止。所以,眾生由無明之顛倒,造作種種罪業而墮地獄。地獄種類很多,有阿鼻地獄、無間地獄,八熱地獄、八寒地獄、近邊地獄、正邊地獄,無處不受苦! 「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隨妄念。妄造惡業,妄受苦報。」此是將六道所有的情形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如何來的?「由昧心源」。心源就是一念自性,「一念自性,體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虛靈」。諸佛悟就是悟真心本性,眾生迷也是迷真心本性。湛寂虛靈沒有迷悟,迷悟在人。悟了就是諸佛菩薩,迷了則為六道眾生。迷的人「隨妄念」,妄念就是妄心,八識即妄心。八識乃阿賴耶含藏的習氣種子,是個資料庫。我們無量劫來起心動念都有檔案,在阿賴耶識裡含藏著,年代久了,自己都不記得了,可是檔案裡清清楚楚。自己以為動一個惡念,別人不知道,但阿賴耶識裡落的印象是不會消失的。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三世一切眾生共同一阿賴耶。是故,明心見性之人,對於十法界一切眾生的心行都清楚明白,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豈能瞞人! 本經可以幫助我們生起信心,而幸福美滿的前途是要靠自己去創造,與任何人都不相干。我們享受福報或者忍受苦報,都是自作自受。若能賜福給人,諸佛菩薩大慈大悲賜福給我們不就好了?何必苦苦勸我們斷惡修善?佛法令人敬佩之處就在於此,義理圓滿,合情、合理、合法。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恩德就是教學,身教、言教、意教三輪教化,唯此而已。眾生是否能得度?要靠自己悟入。「教、理、行、果」四義,是佛對我們的教導。我們依「信、解、行、證」悟入,信教、解理、修行、證果。要懂得佛開示的是什麼,悟入的又是什麼。我們要隨順佛的教導,絕不隨順自己的妄念。初學佛要依靠經典,所以經不能不讀,理不可不明,行不可不修。只要明理修行,果不必希求,自自然然就因圓果滿。是故,隨順聖教,自在快樂,果報殊勝;隨順妄念,造作惡業,遭受苦報。 「不憑至聖之大悲,曷解倒懸之極苦」。「倒懸」是比喻,比喻六道眾生所受之苦,猶如人身體頭足倒置而吊懸。但是,只要我們依照佛之教誨,發心懺悔,肯回頭都來得及。經典有記載,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臨命終時懺悔念佛,發願求生,並以上品中生之品位往生。因此,過去造作一切罪業不要怕,只要還未墮地獄,都有辦法救,一口氣斷了就來不及了。是故,六道眾生若不憑藉佛陀的教誨,就無法脫離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就無法避免地獄之苦。由此可知,正法久住何等重要! 是以地藏慈王,偏向幽冥界內,以同體慈悲,劫劫救援而未艾。釋迦文佛,特昇忉利天中,報聖母恩德,諄諄付囑以頻申。令向佛法中,獻少水少華,並脫幽途之苦。俾從大士前,能一瞻一禮,咸蒙勝地之歡。功莫京焉,義叵量矣。 此段是說本經的緣起。綸貫前的小序寫得非常好,段落層次清清楚楚,從法界的根源一直講到本經緣起。 前段敘說六道之由來。六道眾生迷得深,造業廣,果報慘苦。地藏菩薩發大慈悲心,故稱「慈王」。因為諸佛菩薩慈悲,地藏菩薩更慈悲,所以是慈悲中之「王」,此對菩薩的慈悲稱讚到了極處。「劫劫」就是無量劫,永無止境。 諸佛菩薩到地獄去教化眾生,都稱作地藏菩薩,都是地藏菩薩的分身。如果我們發願到地獄度眾生,也是地藏分身。由此觀之,在在處處均可顯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不但理上是一體,事上也是一體。經中常說「迷悟」,諸佛菩薩悟,一切凡夫迷。但事與理沒有迷悟,迷悟在人。地藏菩薩不忍心看到眾生受苦,特發悲願,偏向幽冥界內度化眾生。地藏菩薩在幽冥界內度化眾生,會來人間嗎?幽冥界內都去了,豈有不來人間之理!菩薩無時無處不現身,時時處處在我們周邊,只是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不知道佛菩薩的恩德。 佛菩薩的行誼,處事待人接物,教化眾生乃「大用無方」。諸佛菩薩幫助眾生,就是幫助其覺悟,因為一覺悟就能超凡入聖。世出世間一切法,情與無情是同一法性。法性是體,能現能變,虛空法界依正莊嚴是所現所變。所現所變雖然不同,體是相同的,是故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是與樂,「悲」是拔苦,也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果,破迷開悟是因。痴迷破除了,苦就沒有了。真正覺悟「同體」,樂就現前。此樂就是佛經上說的「大自在」。 「上報四重恩」,第一、「報父母養育之恩」;第二、「報老師教導之恩」,佛是我們的老師,報佛恩就是報師恩;第三、「報國家之恩」,政府盡心盡力維護國家的安定繁榮,我們深受恩德;第四、「報眾生恩」,我們生活在世間,一切所需都是依靠大眾互相依存,因為人決定不能獨立生存。我們吃的糧食是農夫耕種的,我們穿的衣服是工人製造的,一粥一飯均來自大眾,所以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有恩德。一切眾生,乃至動物、植物、礦物,自然的生態環境,對我們都有恩德,所以要懂得知恩報恩。是故此處報聖母恩德,涵蓋四重恩,涵蓋一切眾生。 「諄諄付囑以頻申。」世尊非常懇切囑咐地藏菩薩,要負起救度苦難眾生的使命。地藏菩薩代表的是「孝親尊師」,一個人真正能做到孝親尊師,決定不墮惡道。真正孝親尊師的人不會做惡事,因為做了惡事,會對不起父母、老師。不僅不做惡事,連惡念都不敢起。若起一個惡念,就辜負父母、老師的教誨。為何世尊滅度之前,將度化眾生之事托付給地藏,而不付囑其他菩薩?地藏表「根本」,觀音表「慈悲」,文殊表「智慧」,慈悲與智慧都是依根而生,此是付囑地藏之深義,我們要能體會得到。 「令向佛法中,獻少水少華。」「佛法」,即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覺悟之法,此乃廣說。簡而言之,「孝親尊師」就是佛法。孝親尊師是佛法的基本法,佛法的修學要從孝道開始。所以,佛法傳到中國,能生根開花結果,遠勝於印度。這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倫理孝道,佛法傳到中國之後,便將孝親尊師發揚光大。 「獻少水少華」,此是供養,表示敬意,以行動表示就是奉獻身心。「水」表心,「華」表身。水代表清淨、平等、覺悟,水淨如鏡,即有照義,照即覺也。平靜而無波動,即顯平等義。供水就是教導我們要清淨平等覺,表裡一如。身要行六度,每天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要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相應,即是供華所表之義。 「並脫幽途之苦」,如是行持,如是供養,就能脫離三惡道之苦報。 「俾從大士前,能一瞻一禮,咸蒙勝地之歡。功莫京焉,義叵量矣。」前面講的都是修學的總綱領,果然能如理如法的修學,一定能脫離惡道苦惱。若要將功夫向上提升,正是此段所講的。 「一瞻一禮」,瞻禮不僅是向佛菩薩形像頂禮膜拜,重要的是要表裡一如,方得瞻禮之實益。瞻禮是外表,外表雖然很恭敬,內心若不誠懇,充斥是非人我、貪瞋痴慢,表裡不相應,依舊無濟於事,得不到利益。因此,瞻仰佛菩薩形像、聽到佛菩薩名號的同時,若能想到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如是心行相應,瞻禮就有功德。瞻即解門,禮乃行門,解行相應,落實在生活之中,自能得真實利益。 在實際修學中,我們對「一瞻一禮」之甚深義理仍不明瞭,以為自己就是依教奉行,見到佛菩薩形像,也恭敬瞻仰禮拜,可是未能得經中所述之功德利益。於是對聖教產生懷疑,失去信心,還是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就念佛法門而言,沒有真信就不可能有切願,沒有切願,在生活上就不可能與佛的教誨相應。念佛,「念」是今心,不是口念。我們現前之心與阿彌陀佛完全相應,是名念佛。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心、佛願、佛行完全相應,即符合念佛之真義,亦即此處「瞻禮」之義。 「咸蒙勝地之歡」。「勝」是殊勝、善報。善報等級不一,視其心量大小而各有異。有人眼光短淺、願望不大,希望來生得人身,享人天富貴就好,這依照菩薩教誨去修學可以得到。有人眼光稍大,想生天,因為天人壽命長、福報大,這依照菩薩的教誨修學也可以得到。但天人壽命雖長、福報大,可是仍不究竟,還會有命終之時,依舊要墮落,輪迴六道。所以,有人仰慕佛國淨土,發大願心,追求永恆不生不滅的自在快樂。發此大心,佛就教此人修大法、證大果。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菩薩教化眾生之善巧方便,高明至極。此處講「勝地之歡」,其層次、境界無量無邊。「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只要依教修行,佛菩薩一定能滿眾生的願。若願小就滿其小願,若願大則滿其大願。 「功莫京焉」。「京」是大,功德太大了。「義叵量矣」,「義」無量無邊,深廣無盡。 以下是青蓮法師註經的因緣。 桀雖生末運。幸遇真乘。 「桀」音「乘」;法名靈桀。「雖生末運」,運即法運,他是清朝康熙年間人,已經是末法時期。 青蓮法師雖然生在末法,但與我們相去將近三百年。三百年前的社會,真是天下太平,社會安定,人民安樂,賢人諸多。他們受教育的機會比我們殊勝,高僧大德時時處處可遇。我們今逢大亂之世,倫理道德倡導者如鳳毛鱗角,且時受世人之批評指責,所以時代逐漸走向毀滅的邊緣。幸虧我們落伍了,若不落伍,狂歡之後的果報定在惡道。我們學佛之人雖與時尚落伍,卻往勝地精進,在智慧與德行上與日俱增,而在自私自利、爭權奪利、貪瞋痴慢上是每況愈下,這樣的落伍又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兩相比較之下,落伍方是真正的進德修業,豈不勝哉! 青蓮法師慶幸自己有這個福德因緣,遇到真正的佛法,希有難逢!「真乘」是特指《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的根本法,是真實基礎。遇到了不認識、不相信,或是信而不解,或是解而不行,皆不名為真遇。真正遇到,乃具足「信、解、行、證」,得無比之殊勝利益。 今天我們也是「幸遇真乘」,遇到本經,又得遇此科註,更是幸運之極!《地藏菩薩本願經》註解之佳本,唯此科註而已。 此序文言簡意賅,文約義豐,事理透徹,層次井然,清晰明白,絕非凡夫所能為之! 聿崇隨喜之心,用作津梁之地。聊申管見,略釋題名。 此是客氣話。「聿崇隨喜之心」,是隨順諸佛菩薩應化,隨緣教化眾生的心願。「用作津梁之地」,此是說註解幫助我們開闢一條路徑,架一座橋梁,令我們這些博地凡夫經此趣向大乘。「聊申管見」,管見是謙虛,比喻自己對於佛法大海略知一二而已。科註就是青蓮法師體會到的精義之處,為我們做嚮導,幫助我們遊歷地藏法門之勝境。 「略釋題名。」青蓮法師是天台後裔,是故用天台的規矩來解釋五重玄義。 冀三寶之冥加,綜諸文而融貫。普願見聞,同趣樂土云爾。 「綸貫」,是將全經的精義做整體的述說,包括五重玄義,但內容比五重玄義更為豐富。 「普願見聞,同趣樂土云爾。」此是青蓮法師之願。「樂土」與「咸蒙勝地之歡」,前後照應。我們的樂要往上提升,不能下墜。樂,決定得生天上。在本經中,菩薩勸眾生生天的經文很多,因為本經是對初學人講的。到何時才教導超越六道、十法界?到文殊、普賢菩薩才把我們的樂往最上層提升,即宗門所謂的「向上一著」。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