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5 08:31:59瀏覽3057|回應4|推薦28 | |
金庸作品「笑傲江湖」有二處章節(分別是第一回與第三十四回),引用「普門品」後半段,亦即「無盡意菩薩」以偈問世尊,「偈答無盡意」的部份經文,如下: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蟒蛇及螟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遍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金庸兩次引用「普門品」的內容都一模一樣。金庸實乃華文文壇宗師,無庸置疑,絕非刻意引用資料,擴充版面的速食麵作家。兩次引用「普門品」同樣的內容,除了佈陳故事劇情,定然另有其深意。後學多年前在雜誌社待過。一本128頁的月刊,少一頁都不行。若稿件撐不到128頁,就要多寫、多填一些有的沒的擴充版面。但金庸絕非濫竽充數的作家。 在後學毫無佛學基礎與人生閱歷的年少歲月,一次又一次重讀「笑傲江湖」,依稀記得有句「念彼觀音力」。年少歲月,專注的是小說中拍案叫絕的主軸情節。每每讀至金庸小說提及古文、歷史、佛經的內容,照例匆匆跳過。更何況某些篇幅註定是沒結果的男女感情。 金庸小說雅俗共賞。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二十多年來,對金庸小說喜好依舊,偶爾仍會仔細重讀已經看過N次的小說,但不再聚精會神在主線劇情,反倒是細心觀察以往忽略、毫不起眼的支線劇情。多數是描寫配角不完美人生的橋段,如紀曉芙與楊逍、游坦之與阿紫,乃至於略帶喜劇成份的儀琳與令狐沖,甚至「長江雙飛魚」的橋段。「長江雙飛魚」是配角中的配角。該不會有人記得「長江雙飛魚」吧﹖但由此可看出金庸即便在處理微不足道的細節,亦始終如一,毫不草率。 可能是到了坐四望五的年紀,慢慢領悟到人生主要成份,並非喜從天降的奇遇;或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羅曼史;更非「俠之大者」豐功偉業所主導。更多情況下,其實是殘缺不全、毫不起眼的小故事,逐一在意料內或意料之外,慢慢構成。而且絕大多數無關乎愛情。 前幾個月有機緣研讀「普門品」。記憶深處那句「念彼觀音力」正式出現在經文中,觀喜相逢。但緊接而來的卻是「違反因果業力」的疑惑,因此擱下「普門品」二、三週沒碰。直到某天清早,無意接觸到一件「奇遇」,個人解讀為「菩薩點化」,自此認真唸頌「普門品」。也因著認真唸頌,以及師兄提供的相關資料,反而解開心中「違反因果業力」的疑惑。個人的體會是,真要做到經文中所言「一心稱名」、「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心念不空過」,並非易事。若無長期誠心淨意的訓練,想在佈畏急難之中,「一心不亂」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得蒙菩薩拯救,實在辦不到。至少後學個人是辦不到。這一點跟「妙境長老開示如何得觀世音菩薩感應」所言,倒是一致的。妙境長老說: 我們的罪業大概地說, 分成兩類: 一是定業。 我們在造罪時, 明明白白地去做這件事, 做成功了, 心裏還很歡喜, 那這件罪過就是定業。 是決定要受果報的! 二是不定業。 如果造罪業的時候, 心裏不歡喜, 但還是勉勉強強地做完了, 又生後悔, 這個罪業就不一定得果報, 稱為不定業。 若造的是不定業, 雖不一定得果報, 可是也不一定不得果報:當得果報的時候, 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就容易得解脫! 若造的是定業, 當定業發生作用, 受諸苦惱的時候, 念觀世音菩薩就難一點, 也就是不容易得解脫! 所謂不容易得解脫, 就是你不容易一心稱名;
平常要多訓練念觀世音菩薩, 受諸苦惱的時候才能念觀世音菩薩。 因為, 平常有這個訓練, 當你受諸苦惱的時候, 念觀世音菩薩就容易一點。 如果平常完全不訓練, 等到有苦惱的時候才念觀世音菩薩, 是很困難的! 因此若對「普門品」中所舉神妙之力,有疑惑者 ,或認為違反因果業力者,不妨參考下列「妙境長老開示如何得觀世音菩薩感應」之開示。摘錄部份章節如下。此外印順法師、聖嚴法師、星雲大師、淨空法師、南懷謹老師都曾開示過普門品或觀世音菩薩等講記。GOOGLE一下都可以找到。 益西彭措堪布法師亦著有一篇「呼喚觀世音」。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avalokiteshvara/chr/2/chr2_30.htm 另有一篇「【生命泉源 】持誦聖號的法門」http://www.ddm.org.tw/ddm/master/main.aspx?cateid=492&contentid=22569,後學亦在此推薦。 普門品全文,可參考此連結。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又稱法華經)其中一篇。妙法蓮華經一共有七卷廿八品,普門品是其中的一品第二十五品。 妙境長老開示如何得觀世音菩薩感應(轉摘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11031.htm) 佛法說, 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 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原因是什麼? 因為地獄, 惡鬼, 畜生世界的眾生, 他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問題與苦惱, 他那一念靈明的心被苦所困擾, 所以很難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念不來! 我們可以想一想: 若有嚴重病痛的時候, 我們還能不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以人的境界來說, 如果有嚴重的病痛, 這個病痛擾亂你的心, 你要念觀世音菩薩, 是很難念上來的! 除非平時沒有病痛的時候, 就能常常地靜坐, 有戒, 定, 慧的功德, 重病來時, 還能心有餘力, 很從容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或者是念經, 念咒。 若平常的修行不夠, 有嚴重的病痛是, 念菩薩名號是有困難的。 所以, 這地獄, 餓鬼, 畜生的境界, 是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 天上的人呢? 天人的快樂太厲害! 欲界天的五欲樂勝過人間, 特別地迷惑人, …色界天以上的眾生有高深的禪定, 他們感覺到這樣就很好了, 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做什麼? 因此, 也是不容易! …… 然而, 也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 但是沒能得解脫。 這應該怎麼解釋呢? 那就是你沒能一心稱名, 沒能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關係。
一是定業。 我們在造罪時, 明明白白地去做這件事, 做成功了, 心裏還很歡喜, 那這件罪過就是定業。 是決定要受果報的! 二是不定業。 如果造罪業的時候, 心裏不歡喜, 但還是勉勉強強地做完了, 又生後悔, 這個罪業就不一定得果報, 稱為不定業。 若造的是不定業, 雖不一定得果報, 可是也不一定不得果報:當得果報的時候, 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就容易得解脫! 若造的是定業, 當定業發生作用, 受諸苦惱的時候, 念觀世音菩薩就難一點, 也就是不容易得解脫! 所謂不容易得解脫, 就是你不容易一心稱名; 既不容易一心稱名, 也就不容易得解脫, 可以這麼解釋。 這件事我們說得淺一點, 不要說得太深。 譬如我們信佛的人, 買花, 買水果供養佛菩薩, 向佛菩薩祈求平安, 保護我的兒, 我的女怎麼怎麼好, 等等。 我們想一想, 這種情形如同我們有了困難, 就送紅封, 送禮物給正在政府做官的朋友, 對他說:
這其中的道理, 可以分兩方面說。 一方面是我們凡夫的內心汙濁, 這個靈明的心, 在色, 香, 聲, 味, 觸法上活動, 不是貪, 就是嗔, 癡, 乃至疑惑, 高慢, 種種的煩惱纏擾其心。 當我們想拜菩薩, 拜佛, 去見佛菩薩時, 我們的心還是很汙濁, 很汙穢, 和佛菩薩距離很遠很遠的。 這樣的情形, 你想求佛菩薩幫忙, 轉變你受諸苦惱的遭遇, 很不容易啊! 第二, 我們是因為有罪而受諸苦惱, 這是有因就有果。 佛菩薩難道不講究因果嗎?
…… 這個問題怎麼講, 我姑且解釋一下。 剛才說, 買花, 果供養佛, 或者向佛菩薩禮拜, 磕頭, 這裏邊有什麼事情呢?
清淨心如果能發得長一點比較好。 譬如我們拜佛一百零八拜, 拜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拜, 或者念觀世音菩薩十萬聲, 念大悲咒十萬遍, 這表示你發出清淨心, 誠懇心的時間長一點。 這裏面有什麼事情呢?
如果, 我們的清淨心, 誠懇心發不出來, 佛菩薩無可奈何! 我另外說一句話:佛菩薩不等你念佛, 拜佛, 也不等你買花, 買水果, 也不需要你念大悲咒, 就有慈悲心願意來救護你, 但是不能救護! 非要你由禮拜, 供養佛, 或者是念經, 念咒, 或是念佛菩薩名號, 你的清淨心發出來了, 這時候佛菩薩的大悲心與神通力才有用武之地, 才能回轉你的業力, 使你 「受諸苦惱, 皆得解脫」。 如果, 我們的心不清淨, 拜佛是心也散亂, 念觀世音菩薩心也散亂, 佛菩薩是很難救護我們的。 所以, 這個地方說: 「 一心稱名, 皆得解脫!」 我們是可以向佛菩薩有所求的, 但是我們本身應該要 「 一心稱名」, 要做到這一點才可以, 心散亂就不行! 在這裏的經文中, 沒有分別是定業或不定業, 但是, 從中國佛教念觀世音菩薩求救護的事實上看, 有的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時間不久就得解脫, 向菩薩有所求的事情就滿願了; 而有的人需要念很久才可以, 時間的長短有差別。 所以, 前面解釋「 受諸苦惱, 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時候說過, 平常要多訓練念觀世音菩薩, 受諸苦惱的時候才能念觀世音菩薩。 因為, 平常有這個訓練, 當你受諸苦惱的時候, 念觀世音菩薩就容易一點。 如果平常完全不訓練, 等到有苦惱的時候才念觀世音菩薩, 是很困難的! …… 應該在家裏供觀世音菩薩的像, 無論是紙繪, 木雕, 泥塑都可以, 並以香, 花, 蔬果等, 供養觀世音菩薩, 向觀世音菩薩磕頭, 禮拜觀世音菩薩。 禮拜時, 應該先沐浴, 穿上清淨的衣服; 你到廁所穿著的衣服, 在禮拜觀世音菩薩的時候, 最好是不穿。 禮拜的時候, 應該要明明白白地觀想:「 我弟子某某, 一心頂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 然後恭敬地頂禮。 同時心裏要想: 「觀世音菩薩真實的在這裏! 」 如果你認為在這裏的只是觀世音菩薩的像, 那還差一點。 拜下去以後, 你心裏面稱念名號: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念一句, 或者念二句, 三句, 然後站起來。 …… 然後, 你可以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 想求什麼就說什麼。 或者是什麼也不說, 拜下去的時候只是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念三句, 五句, 然後站起來, 再磕頭。 不論說與不說, 心裏面要明明白白的: 我弟子某某, 一心頂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然後再拜下去。 如果你只是面對一尊雕像, 禮拜的時候, 拜什麼? 這是什麼像? 自己迷迷糊糊地, 拜下去以後, 心裏面什麼也沒想就站起來了, 這可能也有恭敬的意思, 但是我們相信了佛法以後, 作功德時, 心裏要明明白白的。 在前面講定業, 不定業的時候, 曾經說過: 我們造罪的時候, 心裏明明白白, 很歡喜地把這件惡事做完了, 一點也不後悔, 這種罪過就叫做」定業」。 做功德也是一樣要明明白白的--- 我們現在向誰磕頭?向觀世音菩薩磕頭, 拜下去也是要明明白白的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或者, 你有所求, 也明明白白地向觀世音菩薩說。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