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人應有的認識
2012/09/18 15:23:01瀏覽1725|回應2|推薦6

 

 

修人應有的認識

 

    恭錄自辛亥年五月二十二日處科  默真人訓文「修道容易嗎。辦道容易嗎。得道容易嗎。自渡容易嗎。完成四願容易嗎。」修人來院行求修禮時須發四願:願修功行、願得真諦、願造上乘、願渡眾生。前三者是屬自渡,是自己的事。辦道、渡人是關係到別人。都屬於修人修行的範圍。問「容易嗎?」,其實是要說「不容易」、「很難」。修行的人很多,多如牛毛。得道的人很少,少於牛角。不是因此就放棄,而是要有正確的認識。

 

    訓文中鼓勵我們「不受魔難不成佛。雖為佛家諭言。雖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同是一個道理。」書讀得好不好,考試可以知道。修行修得好不好,考試就知道。種種不如意的事、各種誘惑,都能檢驗我們的心是不是不受影響?神佛也會來考,考了就知道,功夫到哪裡?我們是不是說得比唱的好聽,功夫都練在嘴皮子上?最好每件事都當作考試,不管是魔考、還是佛考。都先問問自己做的答案合格嗎?每個起心動念,都第一時間先自我檢討,問問自己合格嗎?我們認為對的事,是不是不計代價的堅持?還是我們認為對的事,一定會為我們帶來利益?堅持對的事,一定為我們帶來大家的尊重與認同?堅定自己學到的信念、理念,準備面對困難的挑戰,是修人應有的認識。

 

    「其儒、釋、道、耶、回。似為五個科目。由每一科都能達先天大道。」這裡的先天大道指的是最高層級的境界。五大宗教都可以修成最高境界,好像登山有不同登頂的路,但不是說每個分岔路都通山頂。修人是不是能從迴路中跳出來?能不能沒路時開出新路?能不能沒方法時找到新方法?這段訓文表達:不是「只有我們的才對,別的都錯。」。五教教主都是參悟真理的聖人,講的「法」都是對的,差異的是適合不同的特質、條件的弟子來學。只是弟子們一傳再傳,誤解的越來越多,一譯再譯失去原意,初學者沒能分辨,哪些適合現在的自己學。日子久了也只能做知識的傳遞。五教流傳下來的真理是可以修成最高境界的,好似五個不同科目,由學生自行選修。五教的修人是同學?還是外人?是朋友?還是敵人?能不能深入研究五教教義?還是一味排斥?

 

    「你修的是哪一科呀。程度怎麼樣呢。你能得到多少分。是小學、中學、大學。試過會考嗎。先天大道是大學。儒、釋、道、耶、回為五科。你修的是哪一科。或者五科的程度如何。這是修道和自渡。你有了程度。就得考試。」這五科哪一科修得好?是高級?是中級?是初級?還是無級(談不上級)?訓文中這五科不是輕輕帶過,而是一再說明,其中含帶著深意。同修們有沒有選一兩科來用功?增廣見聞,有助於靈活思路喔!「有了程度。就得考試。」這句話說的很有意思,不夠程度不只是神佛不會來考,魔也不䬂屑來考我們。如果覺得自己正受到重重嚴厲的考驗,應高興,自己已經夠資格被考驗,而且夠資格考難題。另一個角度,這次修不過,還要重修,而且還會考同一題!這輩子考不過,下輩子還要重修,而且還會考同一題。卡關總卡在同個地方。

 

    「要勤學時常溫習。如鳥之習飛。不畏不退。不懈不惰。難者不難也。如果不堅不定。不誠不恆。則易者亦難。非難也。是不為也。」不是難是不去做,不做,再容易的事也難完成。放不下生活中原來的享受、這些享受往往是自己的錯覺。吃喝玩樂是樂,多了是身體的負擔。遊山玩水是樂,多了是身體的負擔。修行學道是樂,而且有機會得到永恆的樂。雖然都稱為樂,形式不同,感覺不同,結果也不同。矜躁偏急四誡知道不難,知道自己正犯了矜躁偏急才難。知道自己犯了四誡不難,讓自己不犯四誡才難。知道「禮義忠信孝悌謹行」不難,知道自己違背「禮義忠信孝悌謹行」才難。知道自己違背「禮義忠信孝悌謹行」不難,讓自己起心動念言行舉止依循著「禮義忠信孝悌謹行」才難。修行是修德性,不是修怪力亂神、不是修法力無邊、不是修眾人頂禮默拜。

「要勤學時常溫習。如鳥之習飛。」要練習,練習過嗎?有沒有找到訣竅?先要練習的是「誠」,不欺人、不欺神佛、不欺自己。人常常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卻在雞蛋裡找理由說別人。沒有「誠」的功夫,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卻在道場尋求稱讚與認同。尋求改進自己的「道」才能叫「求道」,努力練習改進才能叫「修行」。問問自己現在練習的是什麼?不要欺騙自己喔!最重要的功課是「堅誠恆」,不能解釋為虔誠的信仰神佛,否則只流於迷信。「誠」做的夠多夠久,會瞭解自己是怎麼了,是「誠則明矣」。堅定自己所「明」的事理,不會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改變信念,也願意永遠遵循,甚至不計自己的利害得失。才是「堅誠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6867101

 回應文章

映月(休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9 00:47

佛所說的<聲聞解脫道>是要斷我見,我執及我所執,斷盡思惑煩惱後,才能於捨報時入無餘涅槃.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誠
2012/10/02 18:33

有時也以為自己都放下了

沒想到三兩下就破功

修行要自誠

想想會害怕 好多細節都是七零八落 怎會如此?

溥新(apachiese) 於 2012-10-09 14:47 回覆:

歡迎您

哇 自誠明耶   自己發現  現況    自會找到方法

這是勇者的表現  在沒問題的地方找出問題  接著是 莫現乎隱  莫顯乎微  的感覺 

向勇者致敬

祝福您          法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