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為什麼要修
2012/08/20 23:02:01瀏覽1602|回應1|推薦14

 

人生為什麼要修

 

「一說修道這兩個字,有人以為高深測,有人以為玄妙無方,有人以為近於迷信,有人以為不切實際。其實這個道就是  孔子說的不可須臾離的大道。」

這一段恭錄自庚戌年八月二十二日處科  默真人訓文。  默真人是民國初年道院剛創始時。    老祖派任最高道職的領導人姓杜在道院坐化,皈道後錫封為默真人,那時沒設統院,統院掌籍簡稱統掌,最高是坐院,坐院掌籍簡稱坐掌。

 

 

    一說到「道」,心中想的是什麼?是手中拿著拂塵,背後背著寶劍,長鬍子的老人?口中念著咒語,手上燒著符令,為人收驚、解煞、治病、抓鬼、斬妖除魔?法力無邊?預測未來?騙財騙色?招搖撞騙?外道?

 

    也有人認為道即包羅萬象,包山包海什麼都包。就好像有人認為凡一切法都是佛法。有人認為佛是佛、道是道。也有人認為佛道本一,儒釋道不必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現在信的才是正確。我們先天救教認為五教同源。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修道謂之教。找到辦法讓自己依循大自然演變,開發運用自己天賦,完成這輩子的應該學習、成長的任務。我們講究先後合天,不僅僅研究這輩子該做怎樣的人,也研究有哪些因素造成這輩子的我們,研究如何改變它,學習如何不只是用人的角度來看自己,以「如何面對所發生的事」來評判自己的反應,改變自己的反應。

 

    不可以違背的真理很多,我們是不是全拿來遵行?深入研究?還是懂了就好?聽過就可以?寫成文章?說給人聽?是教條?是規範?是限制?是不自由?是古板?是自己不能作主?

 

     「道」卻因個人的體會、學識、經歷,而有所不同。恭錄訓文中一段「淺白一點說罷。就是修修做人的道理。我現在舉幾個例來討論一下。父母沒有不慈愛子女的。可是慈愛二字。如何是慈。如何是愛。一般人並不深入研究。只知兒女吃的好。穿的好。要什麼給什麼。讀書學業愛惜備至。以為盡到了慈愛的真旨。就這樣希望兒女將來孝順成材。光增祖宗。一般人多有如此希望。少有想到慈不得正。反而害之。愛不得真。反以溺之。」

 

    對子女的責任是給他吃、給他穿、給他錢、有事老爸頂著、罩著?是父母規定子女照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一次規定永遠遵守?還是反覆叮嚀耳提面命?希望子女將來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夙願?希望子女好卻是要求照著自己認為好的去要求?這樣是父母的慈愛嗎?有一套大家都適用的方法嗎?修道就能學到一套最好的方法嗎?

 

     人人的想法不同,作法不同,努力也不同,結果也不同。修道後,瞭解自然界陰陽變化聚散運作,更能瞭解自己觀念也是聚散變化,不是固定不變的。也瞭解對方觀念的聚散運作的變化,就不會用自己現在的立場去要求對方。會尊重對方是生命個體的演化而不會強求。會在適當的時空引導對方體悟真理。而不是將囫圇吞棗學來的教條、規矩、是非對錯,強加在對方身上引來彼此的痛苦。在修道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需要相當多的努力與心血,也更能體諒對方的處境,因自己的不完美不會要求對方完美。因自己不斷進步也能做良好的示範,以身作則的身教就勝過光說不練的言教。

 

     如何從泡茶進為茶藝而茶道,如何從跳舞進為舞藝而舞道,如何從廚技進為廚藝而廚道。日常生活進為知識技藝美感的技能,更進而啟發心靈的能量展現,都可以稱為道。生活可以是道,活著是道,並不是說「死」不是道,也有人研究如何面對死,不過先要分辨是「死」的知識還是「死」的道。子曰不知生焉知死,「知道自己是怎樣活著」比較直接、比較急迫、比較優先、比較實際。自己是為了五斗米折腰?為生活而忙碌?為累積財富?為社會地位?為滿足欲望?為出人頭地?是生活在憎恨中?是處處求不得、不滿足?還是享受生活?是為改善下輩子而精進?是為了生活品質而「優活」?在科學、在哲學、在宗教各領域求進步都是修道都是修行。只是因個人不同,努力的方向不一樣,每個人都應自己調整才對。各人的條件不同,狀況不一樣,強求不得。台北道院正位上方提了「信教自由」四個字,當然可以解釋為信什麼教是個人的自由,不過在這裡應有更深的涵義吧!末學試著解釋:神佛的各式各樣的教導,不同的狀況接受不一樣訊息,並不是人人都相同的反應,或相同的結果,不必像是拷貝影印一般要求一致。接受的訊息經過個人感受、體驗、領悟、覺醒的過程用在生活中就是修道。一次次的感受、體驗、領悟、覺醒讓人有更寬廣的角度、不一樣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生命。

 

 

 

修道是學習所有觀念、言行、起心動念都遵循「不可須臾離」的道路。學不深入就剩下不合時宜的規矩、教條,學對了是離開束縛的輕鬆自在,是靈活運用的生活智慧。修道不是知識的傳遞而已,更是知識的實踐,同時包涵更深度的見解的追尋。改善對生活的態度,體會生命,更進而提昇進入「裡面的生命」、「深層的生命」、「更高層的生命」。修就是改,人起了變化,親友會有「換了另一個人似的」的感覺,思考模式都改了,這時可以說小有收穫。如果認為自己已經證果、已經得道、就要小心,很可能誤解了。說別人已經正果、已經得道也要小心,也可能誤解了。自我反省自我檢討可以有助於自我的了解,有助於尋找自我修正、調整的方向與方法。簡單的說修道是為了能夠好好的活著,試想想我們有沒有好好活著?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好好吃?睡覺的時候有沒有好好的睡?是不是我們都沒把握好?是不是有許多不滿足?是不是有許多放不下?是不是有許多捨不得?是該用心在修行修道這個領域的時候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6740223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4 05:31 【udn】 購買前先比價!父母 這樣 選擇 輩子比價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通
2012/08/22 17:34

人生因為不通 所以要修   修甚麼?

如孔夫子的耳順 隨心欲而不逾矩  讓自己容於天地萬物同心同德

人生因為身體存在而多苦 貪心多慾  因心我而苦 要去超越有無 回到不二

找到那真道真心  行出生命智慧   自利利他   

溥新(apachiese) 於 2012-08-22 21:37 回覆:

歡迎您

有色身的我 就有苦 沒這個色身 還會有另一個色身 還是苦

有關念的我 就有苦 起心動念中 我 越少出現 越接近不二

先把我們 自認為通的部份 付之實現 其餘的部份 自然會展現給我們看

誠實的面對 每一個心念 是必備的能力

感恩分享網友

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