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潮」流
2005/05/28 22:46:59瀏覽838|回應2|推薦13

  最近流行一種叫「納米」(又叫奈米)的東西,不少產品已加入了這項技術作為賣點。聽說之前有某鞋業鉅子出產了全球第一對「納米白飯魚」(白布鞋),不知穿了會不會飛簷走壁,鮪魚不著「白飯魚」久矣,成效存疑。

  某些產品就算未發展到實用層次上,也先來個「納米」概念,宣傳上不忘加一句:正在朝「納米」研究上邁進,先聲奪人一番。

  資訊發達,許多新名詞今天創造了,明天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有它的影子,好像文字裡或交談中不耍幾個新詞語出來唬唬人就不夠談佐,趕不上潮流似的。

  聽上一輩常講的笑話:初發明原子彈時,大家被這新武器的威力嚇傻了眼,震懾之餘,凡稱作「原子」的一定是高科技的先進的,因此有「原子筆」、「原子鐘」和「原子粒收音機」等名稱相繼出籠。這也算了,聽過原子褲吧,「原子」和「褲」怎麼能扯上關係呢。

  記得倪匡寫過一本科幻小說叫「原子空間」,但找遍小說裡卻沒幾句提及原子什麼的,我看「書名」也是「原子」熱潮下改的。幸好倪匡筆下另一位科幻小說主角「原振俠」晚生幾十年,否則一定叫「原子俠」了。

  說句笑話,前武俠女星鄭佩佩及其夫婿,可能受「原子」熱潮影響,不然他們的女兒不會叫「原子穗」吧。

  早前興起「離子直髮」,接著一堆「離子東」「離子西」如雨後春荀般爆發,滿街滿巷都是「離子XX」,真是夠了,放過我吧!

  跟風或模仿是社會習慣,華人社區尤為熾熱,風氣來得快,去得更快;日本熱、韓國熱、睇樓熱、回歸熱、科技熱、移民潮、退休潮……沒有幾個可以持久,只有「不斷有熱潮」這現象才是歷久不衰。

  社會上有「潮流」這回事,同樣地,語文運用亦有潮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語言,華人世界,兩岸三地亦各有不同的語法詞彙。大陸最喜發明新詞新語,最近一句「查找不足」讓傳媒樂上幾天,可以大書特書,不愁沒有新聞。

  相對而言,台灣的詞語比較文藝些,當中又夾雜台語、西洋和日本字,有時真的像霧裡看花。最近常看到「後設小說」,一直不明白是啥東東,後來知道後設 (meta-) 一詞原義為「往後再推一層」,而後設小說(metafiction) 就是將所有小說創作技巧擺在台前,小說作者和讀者一起站在幕後,共同審視當中的技巧與盲點,就是所謂的 "laying bare the chniques"。

  老實說看了解釋還是不太懂,據知台灣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是十分有名的「後設小說」,迴異一般傳統小說的手法,要認識台灣新一代小說氣象,不得不看。

  鮪魚沒寫過什麼「後設小說」,一向循規蹈矩的,改天要改變一下,跟跟風,也來寫個「後設」什麼的。  

  回頭說香港。香港年輕人最近流行講的「喪」和「潮」,硬是把「勁」和「型」排擠出去;現在說「勁」已經不夠「型」,要講「喪」才夠「潮」。

  潮流就是這碼子事,有如潮水流逝,瞥眼即過,今天不知明天事,若時刻追逐潮流,不能保持個性,遲早會迷失自我,找不著立足點。

  潮流是好是壞,端看她帶來什麼影響,死水靜池會滋養蚊蟲,發出惡臭;腦袋不運轉很容易長鏽,潮流若帶來新思維,衝擊腦袋讓她震盪幾下,不失為好事一樁;若只是傳媒炒作的流行時尚和劣質文化,大家趕「潮」流之前,還請三思。


註:納米(nm)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度量長度的單位,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將一納米的物體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個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納米科技就是一門以0.1至100納米這樣的尺度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科學。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iewoo&aid=8855

 回應文章

鮪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對
2005/05/30 20:22
說得對:p

乘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潮流變化
2005/05/30 17:36

香港潮流變化很快,保存自我,別盲目跟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