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7 21:30:03瀏覽1374|回應2|推薦28 | |
別讓自己的視線,被雲霧擋住,望不見遠處,縮短了自己的「視界」。 去年寒假,我帶的高三生早已當了半年的大一生了。 他們寒假在幹嘛!在忙著思考,要不要轉系;在忙著查詢,如何轉系? 奇怪於為什麼?到底是為什麼? 前兩天我撰寫了開工反省文的時候,突然頓悟某些事,原來狀況是一樣的。 易地而處,明白了學生何以在學測結束之後,很多人,寧願隨便選系,就算是再不滿意,再不喜歡,也覺得無所謂,因為一旦確定上了(不管是推甄或繁星),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玩、玩、玩……玩到昏頭為止。這怎麼能不吸引人呢? 堅持了兩年半的光陰,在考完學測之後,整個人就放鬆下來了,一旦鬆懈,想要再奮起直追,得需要多大的決心與毅力呢? 如同跑馬拉松的過程,有些人就是在中途休息站稍作喘息之後,就提不起勁來繼續了,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其實是可以合理推測的,部分學生,寧願選擇自己完全不了解,也不管是不是有興趣,單純抱著有就好的心態,到處去申請學校,結果呢? 當初有就好的堅持,根本比任何東西要薄弱多了,進了學校,讀了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不適合。 是真的不適合,還是純粹想逃避?不禁令人懷疑,前者是以何斷定;而後者卻只是藉口。不管是那種情況,以此心態如何在將來的職場上與人競爭呢? 常告誡學生,態度很重要,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不過,可惜的是,很多人都罹患了「八戒症候群」,缺乏「悟淨精神」。 在西遊記裡,師徒四人,其實都各自有著鮮明的形象。 悟能能力其實不差,有些小聰明,壞也壞在這裡。有些小聰明的人,做任何事,還沒有做,就忙著算計,做這件事可以得到多少好處,或是,這件事成功的機率大不大,如果成功機率不大的話乾脆放棄,在他們眼中,這些成功機率小的有個名稱叫「不可能」。 悟淨呢?在所有人眼中,他是最笨的一個,可是,要比毅力,沒有人比得上他,他可以為了救師父,背著受傷的大師兄,從火焰山一直跑到南海紫竹林,不計路途有多遙遠,不計成功性大不大。他只認定,救了大師兄,師父就有救了,如果換成悟能,他會希望,有沒有簡單或快速一點的方法。 在要不要轉系的詢問上,給的回答多半是要學生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要確定不是因為這個科系難讀,也不是因為不知道這個科系將來的發展性大不大,與其去評估這些,不如認清大環境,審視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如何在此脫穎而出,如此,比算計自己讀這個科系,將來的出路多不多,要有來得有效益。 不管唸那一個科系,如果自己是top gun,何用擔心出路問題呢?該著重的,其實是如何加強自身的各種實力,如此才有競爭力,而不是擔心自己唸著沒有名氣的大學,不熱門的科系,將來怎麼辦?算計那些,都太多餘了。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