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4/16 16:50:17瀏覽2266|回應4|推薦29 | |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片名為「Slumdog Millionaire」,什麼是Slumdog呢?字典找不到,但slum是貧民窟的意思,slumdog顧名思義,意指貧民窟的流浪狗,拿來用在這部電影,當然是影射在貧民窟裏那些流浪漢、街童們了。 ---------------------------------------------------------------------- 看了「貧民百萬富翁」…… 這小孩真猛,連糞坑也敢跳進去!真服了他! 看完電影,片尾曲的「Jai Ho」加上全體大排舞,在我腦中轉呀轉,久久不能揮去,這是一部不沉悶、具娛樂性、商業性、讓人心中有些激盪、好看的電影。
如果沒有這麼多奧斯卡獎項的光環,我想我是沒有機會看「貧民百萬富翁」的。 歌舞片嘛,小孩找牛找一找就會唱起歌來、跳一跳,很可愛,就只差牛沒一起跟著跳了!影片最後,全場的觀眾都跟著哼唱起來,映後座談時,還請印度導演文杜‧格納楚帶動唱,十分有趣! 這是對印度片第一次觀看的印象,其它就是在印度餐廳用餐時,電視牆上播著光鮮美麗、動作表情都相當誇張的印度寶來塢式的歌舞。 近期對印度的印象則是,有個同事嫁雞隨雞,跟著老公到印度駐廠。皮膚不算太白的她,在那兒可是個美白佳人,走在街上,只有她撐著傘,常常被視為異類,但她才不管咧,保養皮膚重要,人還是得回台灣的,若是到回台灣,才發現自己變成巧克力可就來不及了! 她提及在印度只有極富和極窮兩種人,沒有所謂的中產階級,台灣人去印度不可能過極貧的生活,因為生活、物質條件都很難接受,大眾交通工具還停留在人都掛滿車子的情況,台灣的飼料雞去根本沒有競爭力,搭公車都擠輸人,只能買車或請司機! 除了過去從書本中對印度的基本認識外,對印度的印象也難少了「金磚四國」的報導。 神秘的印度,對我而言,有了新的形象; 回到電影。It is written. 命中注定! 主角不放棄、和尋找愛的精神,把他帶到百萬富翁的舞台, 十二個益智問題, 為了生存,那裡的孩子像打不死的蟑螂一般,有堅強的毅力和韌性, 他雖然不是天才,但不放棄的特質,帶他一步步邁向不可能! 是啊! 就像導演Danny Boyle接受專訪時,想對年輕人說的話:「要勇敢為自己的人生而戰,不要害怕。體驗過痛苦,才是真正的成長。」這部電影,的確傳達了這個訊息!
從拍攝手法上來看,英國籍的導演Danny Boyle在電影一開始情境的跳接就勾住了觀眾的好奇心,是不是作弊?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如何來到最後一關,爭取最高獎金? 開宗明義後,孩子的追逐戲,流暢的運鏡和強烈緊湊的電子音樂搭配,一大片各色的鐵皮屋頂、一座座堆積如山的垃圾,在孩子的奔跑中,帶我們一覽本片所要傳達的印度印象;孩子跑得很喘,我們看得卻很過癮(咦,這樣講有點狠…:P),這樣的鏡頭多難拍可想而知! 「貧民百萬富翁」把人性和社會最深層的事物,一一剝開呈現在觀眾眼前,人的最基本需求--衣食都無法溫飽時,偷、搶、擄、騙、拐、詐……通通都出現了。 巧妙的安排,形成許多對比和諷刺,如在上流社會的歌劇院中,在最洗滌人心的戲劇和音樂聲中,椅子下有一雙雙沾了泥巴的小手,正偷著他們的錢財,社會的最上層和最下層,只隔了一張椅子,但卻分隔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當然,人最心底的親情和愛情,是這部影片的主軸,
魚兒問我「貧民百萬富翁」在演什麼? 我說:「嗯…有個人很窮,參加益智節目,結果答對很多題,成為百萬富翁。」 小魚兒一聽:「哇!答題答一答,答對12題就得到這麼多錢,變成百萬富翁,怎麼這麼好!這麼容易!」 唉!這十二題可是他用生命和血淚換來的答案啊! 這部戲對孩子而言,會不會太難? 嗯……,我果然是媽媽,觀影心得寫一寫,還是要講到小孩,哈哈哈! 熱力四射的片尾曲---Jai Ho! 這部電影的配樂非常棒,奧斯卡「最佳配樂」不是得假的,最經典就是片尾的「Jai Ho—勝利、成功之歌」了,印度電影還是忍不住技癢,硬是要在最最後,還來個大合唱、大舞蹈就是了! 這是部值得看的電影,真的! 彩色天使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