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深密經疏卷二十六~分別瑜伽品第六(八)C
2011/12/22 21:01:54瀏覽94|回應0|推薦0

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



(釋修道位。文有二節。初明進修。修是增明義。未見道後。後九地中。觀智漸增。又解。後後者。具說十地。在見道後。十地非一。故重言後後。即於如是等者辨具三緣。謂無分別智內正思惟諸事邊際真如實境。而不變影。以後得智作意思惟有分別影無分別影二種境界。即以此文。證十地中皆具三境。)



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麤楔。



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麤重亦遣。



(舉法同喻。於中有二。初明初地出二種缚。後顯餘地淘練其心。此即初也。謂初地菩薩。依此楔出楔聖道遣定內相。由遣相故。一切相缚悉皆除遣。相缚遣故。麤重缚亦遣。…………觀行人破煩惱亦爾。先用劣道。次用中道。後用勝道。)



永害一切相麤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練金法淘練其心。



(淘練其心。謂於初地。永害二缚力故。於後諸地。如練生金。淘練其心。此練金法。…….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謂令其心棄背貪等一切垢穢。隨於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或毗鉢舍那品。即於彼彼能善和合。無轉無動。隨其所樂。種種義中。如所信解。皆能成辦。)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



(明其果位。證得菩提。謂非但地地淘練其心。乃至證得究竟位中無上菩提。有依此位。於其四種所緣境中。更得第四所作成滿所緣境也。佛果位中。四境俱足。)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發菩薩廣大威德。



善男子。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菩薩所有廣大威德。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滅。六者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心生。



(善知者。能知智。心生者所知心。下皆準此。)



謂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是名善知心生。



十六行心生起差別者。



一者不可覺知堅住器識生。謂阿陀那識。



(恒相續結故。明為堅住。執持器世間故。名為器識。阿陀那識者。此出體性。梵音阿陀那。此云執持。有其三義。一執持色根所依。二執持種子。三者執持恒生相續結。)



二者種種行相所緣識生。



(心生。能緣行相。隨境非一。故言種種行相。所緣識生者。從境立名。所緣境識生者。故名所緣識生。)



謂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



(出體。於中有二。初明有漏意識。後名無漏意識。此即初也。謂於一時。頓取一切色等六境。分別意識。此即五識同時分別意識。或五識後分別意識。或於一時頓取內外十二處境。覺悟領受。分別意識。)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ayen2001&aid=595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