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宗佛珠、唸珠的正名稱為「數珠」。
真言宗佛珠十分特別,不單止形態特別,而且每一部份有名稱,有代表及象徵,不同手法的運用,產生不同的效應。
舉例,如果要祈求心願達方,可「擦珠」。擦珠是改運的方法。
用來計算數目的手珠總共有一O八粒,代表一百零八個煩惱。人生苦難有一O八個煩惱。
但任何有很多煩惱的人,你叫他將煩惱寫下來,無論怎樣寫,也寫不出一O八個。
因此,你不是世間最苦的人。最苦的人是一O八個煩惱。
當我們每次唸咒的時候,手按著一粒珠,代表將一O八個煩惱,通過經文轉化為菩提。
這條將一O八個煩惱串成的內繩,代表觀世音菩薩。
根據「金剛頂瑜伽念誦經」記載,數珠以一O八粒最為殊勝,另外又分為半連(五十四粒)、四半連(廿七粒)或十八粒等,方便攜帶。
在一O八粒數珠中,分為母珠和主珠。
母珠又名親珠,左右兩邊稱為主珠,各有五十四粒,中間有四天珠,代表四大天王及四大菩薩。
四大王是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及多聞天。
四大菩薩是文殊、普賢、觀音及彌勒。另外有一種說法,四大佛是彌陀、寶生、阿閦及不空成就。
在數珠上,這四粒四天珠是不唸經的,即是唸到此珠時,會跳到下一顆才唸。
母珠稱為「達磨」,梵語解作「法」,代表宇宙的真理。
在真言宗的演繹,母珠代表無量壽無量光的阿彌陀如來,代表無限的聖愛。
子珠代表金剛界最高最勝的菩薩位。
在母珠上有一粒小小的佛珠叫做「淨名」,通常拿起數珠,是用風空(食指及拇指)二指拿起這淨名珠,將整條唸珠拿起來。
淨珠代表如來的後繼者。
淨名珠下有十粒小珠,代表弟子珠,又名弟子淚,代表十大弟子,亦代表十波羅蜜多。
這個「弟子淚」稱號是紀念佛祖涅槃的弟子淚水。
在弟子珠的另一邊,也有十粒珠。
當唸完一O八次便下一粒,十個一O八次便是一千零八十次,於是在弟子珠上退下一粒,到最後十粒弟子珠退下來,即是持咒了一萬零八百次。
將數珠結成一O八粒,內繩代表觀音,這種結紮方法有四種,名為菊房、梵天房、撚房及紐房等。
數珠的質地可分為菩提樹子、星月菩提、水晶、蓮子、香木等,還有最普通入俗又可愛的日本珠。
真言宗的念珠與臺灣常見的顯教念珠不同,一般臺灣顯教念珠主要只是拿來做為計數之用,「計數器」,因為用的人覺得用按的比用撥的快。
而真言宗因為「藉事顯理」,因此一切法器供具皆有其佛理意義,像念珠即非只是單純的「計數工具」。相對而言,真言宗念珠其實也象徵了一個佛世界。
念珠又稱數珠,有一百零八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二十七顆、二十一顆、十八顆等。依《佛說木槵子經》記載,佛陀在祇闍崛山難陀國度,曾製作一串百八木槵子念珠,贈送給琉璃王令其持用、行住坐臥不離,因此佛教當中以「百八念珠」為修持最常使用者。
真言宗的正式念珠的主珠也是一百零八顆,配屬「金剛界一百零八尊」,亦表「百八煩惱」,由兩邊「母珠」及「緒留母珠」分為一邊五十四顆
母珠又稱「達磨」(Dharma)、「親玉」,「達磨」即「法」之意,若以西方菩提門而言,即表「阿彌陀佛說法」之意;母珠之下有一小珠稱為「淨明」,表「補處弟子」,即下一位成佛者,阿彌陀佛之補處菩薩即觀自在菩薩,亦表修持之行者能「觀達自在」之意。
母珠與緒留母珠之間有五十四顆主珠,表修行之「五十四果位」;一邊為「本有門」五十四位,意味本有修行之德,一邊為「修生門」修生之德,一一斷惑證理,五十四位之終極即是佛果(母珠)。
在母珠與緒留母珠間,有四顆較小的珠子,稱為「四親近」、「四天」,以西方菩提門而言,即是阿彌陀佛的四親近:金剛法菩薩、金剛利菩薩、金剛因菩薩、金剛語菩薩。
在母珠及緒留母珠之下,各有較小的十顆珠,稱為「弟子珠」,表佛陀十大弟子,又做為記子之用。一邊十顆,表檀、戒、忍、進、禪、慧六波羅密加上方、願、力、智四波羅密,合之為「十波羅密」。記子之下為「記子留」,又稱「露」,表菩提甘露,故多做水滴型。
「記子留」下末端有兩「房」,表「福智二嚴」,即佛陀因地修行而福智圓滿之意;在母珠端表「修生」之德,而在緒留端的則表「本有」之德。「房」分為許多種,有球型的「梵天房」、編織流蘇的「手撚房」(流蘇鬚是一支支編出來的)、絲線流蘇的「切房」(絲線不做編織,直接切成流蘇鬚)、線編的「紐房」等等,可以隨個人喜好使用。在日本,「房」的材質有分「正絹」、「人絹」、「木棉」數種,正絹即是天然蠶絲製作,人絹即是人造絲製作,也有棉線製作。
而在「母珠」至「房」之間,應該是以一條線以紗絲逐漸加粗編織而成,表「一真法界」,並不是像一般顯教念珠,單純用線穿過去而已,也因此,日本念珠的「工序」比一般臺灣念珠複雜多了,曾經與日本當地做念珠的老師父聊到,他表示一天大約只能編二至三條。
以念珠材質而言,修持佛部法門或息災法應用菩提子;修持金剛部或降服(除障)法宜用金剛菩提;修持蓮花部或敬愛法宜用蓮子;修持寶部諸尊則宜用金銀寶石等;修持羯磨部或勾招法則宜用雜色寶珠。而在實修當中,菩提子最為通用,修持各類法門均可。
另,依據《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記載,水晶類修持功德效果為一般念珠之萬萬倍;菩提子則是「獲福無量」。
百八念珠長度,一般而言,女生宜用八寸(24公分)~尺二(36公分),男生則適合尺二(36公分)至尺六(48公分)。若換算成臺灣慣用的珠徑,則女生大約是4mm~6mm,男生則是6mm~9mm。 至於10mm以上的珠子,通常都只適合作二十七顆或二十一顆、十八顆等手持的念珠(持珠)。
念珠在持誦時,不可以越過母珠或緒留母珠,必須折返撥誦,表「不逾佛果」之意。是故,真正在持用念珠時,其實只用到一邊的念珠。
念珠掛在手腕上時是一圈直接掛著即可;持在手上時則是兩圈,兩母珠在食指與中指之間握住,兩端緒留則自食指與中指間垂出;而放置在桌上時則是盤成三圈,母珠在最上層,並朝向佛像方向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