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芳村講師_涅槃經_第25片_台南同義宮_104/01/24
2015/02/05 15:20:17瀏覽386|回應0|推薦0

劉芳村講師_涅槃經_25_台南同義_104/01/24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有寄100套的金剛經,在同義宮講的DVDCDMP3做成一整套,共有一百套,希望各位都能夠拿回去要看要聽都有還有書,可能我們都還不知道要拿。

我們講到41頁左邊,第二段。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所言實諦,其義云何?

佛言,言實諦者,名曰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實諦者無顛倒,無顛倒者,乃名實諦。實諦者無有虛妄;若有虛妄不名實諦,實諦者,名曰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實諦。實諦者是佛所說,非魔所說;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是則名為,實諦之義。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所言實諦,其義云何】文殊請釋迦牟尼佛講,實諦的義理是怎麼樣?

言實諦者,名曰真法】真的法。

若法非真,不名實諦】法就是真,能夠讓我們成道成佛,那個法就是實諦;假如法不是真的話,就不能夠稱為實諦。

【實諦者無顛倒】實諦沒有顛倒。我們了解,我們凡塵的眾生大部分都顛倒,把要看重的我們看輕了,這個實諦就是沒有顛倒。

無顛倒者,乃名實諦】沒有顛倒才可以稱為實諦。

實諦者無有虛妄實諦都是實實在在,沒有那種變化無常,沒有假的呈現,沒有虛妄。

若有虛妄不名實諦講實諦就是真正的能夠讓我們成道成佛。

實諦者,名曰大乘】就是最上乘,能夠讓我們成仙作佛。

非大乘者,不名實諦】我們了解,在凡塵有下乘、中乘、上乘,然後有最上乘,最上乘就是大乘,所以大乘者就是實諦。

【實諦者是佛所說,非魔所說】實諦就是佛所說的。魔沒辦法講實諦。

【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實諦就是一道(就是一),我們知得一萬事畢。一就是無極,已經無到極點叫做一,所以一道清淨,在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已經清淨,無有二(沒有兩邊對待)。

【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我們要追求就是常樂我淨。常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祂常住不遷、如如不動,常是最重要,有常了以後我們就快樂,這個樂沒有苦,這個樂是永遠都是樂;我就是佛、我就是如來,所以不是身體的我,是我們佛性的我;淨就是清淨。

【是則名為,實諦之義】實諦的義理就是這樣。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文字不知道它的寶貴,那假如我們聽了佛解說以後,我們就會知道實諦都不容易達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真實為實諦者,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若如是者,如來虛空及與佛性無有差別(文殊這一問,詳看佛之回答,虛空和佛性無有差別,但虛空之前定加如來兩字,言如來虛空或如來之性,即是佛性,如不詳加研究,這段不易瞭解,而差別亦很大,佛之不落兩邊,而言中道,理很微細,和世人做學問用法不同)。

【若以真實為實諦者,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

   文殊又講真實之法就是實諦,我們了解真實就是實諦,真實就是如來虛空佛性,如來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叫做如來,我們如來非常廣泛,就好像虛空一樣那麼大。我們在凡塵可以時常聽到,萬法皆空,後面缺少一句,空性即是佛性,沒有這樣講,因為他不敢肯定,不敢肯定說虛空就是佛性,所以我們了解,「萬法皆空,空性就是佛性」,我們研究性理心法以後,就可以很篤定的說,說萬法皆空,那個空,空性就是佛性,所以我們的佛性就是虛空,所以虛空佛性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若如是者,如來虛空及與佛性無有差別】所以這個如來的虛空跟佛性就沒有差別。

「文殊這一問,詳看佛之回答」,就是我們詳細來看,佛怎麼樣來回答這個文殊菩薩所問的虛空跟佛性。

「虛空和佛性無有差別,但虛空之前定加如來兩字,言如來虛空或如來之性,即是佛性,如不詳加研究,這段不易瞭解,而差別亦很大,佛之不落兩邊,而言中道,理很微細,和世人做學問用法不同」,所以佛都不落入於兩兩邊對待,我們知道有兩邊、有對待就有生滅,有生滅就有六道輪迴,佛就確定的說我示現在凡塵不告訴眾生六道輪迴之法,都是要告訴眾生脫離苦海,所以佛不講兩邊都講中道,都是講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佛告文殊師利,有苦有諦有實;有集有諦有實;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

   這個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有凡塵的苦集滅道、有二乘的苦集滅道、有菩薩的苦集滅道,所以我們研究沒有研究到這麼細緻,一般都只有苦集滅道四諦法,就這樣交待而已。我們了解到,佛在講的時候都很詳細不會很籠統,佛會很詳細的去分析裡面義理,說我們眾生苦集滅道,它沒有諦(沒有苦諦、沒有集諦、沒有滅諦、沒有道諦),只有苦集滅道。我們可以說沒有詳加研究我們不知道這個差別,苦跟苦諦、集跟集諦、滅跟滅諦、道跟道諦有什麼差別,佛都會講,就是我們在凡塵的現象苦集滅道,那個是屬於我們最普遍的凡夫以及二乘,二乘就是阿羅漢跟辟支佛,他們所研究到達的目標跟活菩薩是不一樣),活菩薩研究就要研究到很微細的究竟,所以到微細究竟以後,它就有諦(實諦),有諦了以後就是真實,有真實的。所以佛這邊就回答文殊師利。

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佛性非苦非諦是實。

文殊師利,所言苦者,為無常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佛性非苦非諦是實】

   這個就很微細的分別了,是到如來以後沒有,如來沒有苦也沒有進入諦,它是實,跟虛空跟佛性都一樣。

【文殊師利,所言苦者,為無常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

這個苦是無常變化,它的相無常變化,是可斷(這個相我們可以斷),是為實諦。

【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相】如來之性沒有苦,也不是無常變化,也不可以斷除它,所以完全不一樣,所以佛就講的非常微細。

【是故為實】就是實相,實實在在。

【虛空佛性亦復如是】非常廣大的佛性就好像虛空,那虛空的佛性就是這個樣子,不是苦、不是無常、不可以斷。所以這個完全跟我們凡塵用的苦集滅道四諦法不同。

復次善男子,所言集者,能令五陰和合而生,亦名為苦,亦名無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

【所言集者,能令五陰和合而生】集就是集諦,能夠令五陰(色受想行識)和合然後產生,產生了以後就是我們人的身體。

【亦名為苦,亦名無常】我們的身體就是苦,就是無常變化,身體不會常住,一直在變。所以我們的身體我們要了解,身體一直在變化,假如不是變化,小孩子不會長大,我們長大也不會老,老了也不會死,所以身體一直變化,那我們不知道,我們都以為身體是常(是永遠這樣),不是的,走入真理它都是變化無常。

【是可斷相】我們的身體是可以斷,可以把它斷除,我們可以不用(不要這個身體)。

【是為實諦】就是我們能夠走入實相,就是走進如來之性,那個就跟凡塵是完全不一樣了。

善男子,如來非是集性,非是陰因,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如來非是集性】這個很重要,我們那個如來不是說集合了以後祂才有,不是集性,我們在凡塵集了很多的因,然後我們才受苦,這樣了解嗎?我們受苦是已經累積很多的因,有的是這一生累積,有的是已經前世、前前世累積,累積很多的因,這一生來接受,所以這個凡塵我們沒有研究,不知道它的道理有這麼深,不知道它有這麼多可研究的方向,那我們研究了以後了解,說你要知道那個道理很多很深,很值得我們研究,那只要我們肯研究我們會明理,我們明理了以後叫做了即業障本來空,還記得嘛?我們上個禮拜講,未來還須還宿債,各位喜歡了還是不了?(了),就是喜歡了,了就是透徹了解,要透徹了解這個都要知道,這個講的微細的內容我們都要知道,說如來非是集性,祂不是集,因為如來是常住不遷如如不動,祂不會變化,祂超越因緣、超越自然,不是因緣、不是自然;那假如說如來是集,那就因緣了,很多因緣集在一起,然後才呈現,這樣有集就又消滅,有集就有消散,就不見了,那我們佛性不是這樣,祂不會不見,也不是生下來,不會生不會滅,所以不是因緣、不是自然,所以如來非是集性,不是集。

【非是陰因】祂不是五陰的因。

   【非可斷相】我們如來非可斷。我們就是不要祂,你說我這個佛性都看不見,我不要祂,你沒有辦法去掉祂。所以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祂就是很賴皮,你認得祂,祂也依照你,你不認祂,祂也跟著你。這是以另外一個角度說,其實就是非常親切,沒有一秒鐘離開,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假如我們認識了,祂很親切給我們用,祂修養非常好,我們六根要當家,佛性都不爭,好啦,六根要當家就讓六根當家,你要當老大就讓你當,佛性就退隱了,佛性不會爭。我們要了解,我們的六根很會爭,一直爭著要當家,都要當老大。我們在生活之中,誰最喜歡做大?是不是我們六根,我們要請佛性出來當家,佛性當家才不會造業,不造業就不會受苦,我們才可以解脫,才可以成道成佛,所以一定要請佛性當家。

    佛性修養非常好,絕對不會爭,所以我們要認識,認識說佛性都不爭,可是不爭我們要給佛性權柄,六根一直在爭,我們要把六根降伏,降伏我們的六根,不要讓六根當家,六根又當家很久了,所以六根不肯放捨、不肯退位。各位有沒有練習請佛性當家?(有),可以很順利嘛?困難重重喔,所以要知道,因為我們六根已經當家很久也很習慣,眼睛喜歡看你就讓它看,耳朵喜歡聽就讓它聽,鼻子喜歡聞就讓它聞,嘴巴喜歡吃就讓它吃,身體喜歡摸就讓它摸,都這樣,壞事多,都要拉我們到六道輪迴去,所以要降伏六根,不要真的讓六根肆無忌憚,都六根要作主,佛性要請出來作主,六根都不肯讓位。可是我們現在我們是有能力、我們有權柄,我們可以讓佛性當家,我們可以降伏六根,現在可以,等到我們的六根已經當的很習慣的時候,我們要命令六根、我們要降伏六根就愈來愈困難,所以在我們很有活力的時候,現在我們都還有活力、還可以當家作主,所以一定要請佛性出來,很重要的啦,我們之所以成道成佛就是這個,你能夠請佛性當家就可以成道;那一直都要讓六根當家的話,我們六道輪迴沒完沒了,六道輪迴好不好?(不好),不好喔,都讓我們受苦嘛!我們在台灣環境這麼好都還受苦,那假如往後一轉眼我們轉世到非洲去了,那個苦更多了,光三餐都不繼,這一餐吃了以後,下一餐不知道在哪裡,那個時候想要修道、那個時候想要請佛性出來當家,就沒力,先吃飽要緊,你若是在「先吃飽要緊」,你就不管誰當家,不管誰當家的時候,我們的佛性都已經很濁了(沒辦法清),那你沒辦法清,有辦法成道嘛?絕對沒辦法,所以在現在環境這麼好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請佛性出來,讓佛性作主,那我們的六根我們把它降伏,我們現在還有氣力,有沒有氣力?(有),還很好,還可以說好、要降伏它,眼睛要看不能讓它看,耳朵要聽不能讓它聽,聞到好的味道想要吃不能完全都按照它的意思,吃到全身這麼胖不行,位置都坐不下,現在已經有一點這個傾向。

   我們要了解,我們人是做主宰,尤其現在整個社會智慧型手機很流行,是很方便,可是一定要用對不要用錯,因為現在沒有鎖碼,你要看什麼都有,所以能夠引起你日夜不停的看,是什麼?不正確喔!為什麼?色情多,色情現在沒有鎖碼,只要你喜歡看就有,你按了它就出來,因為我們人是從色情而來,我們生是父母親作愛把我們生下來,所以那個不管男生女生看到都喜歡看,不好!所以手機是好,可以幫助我們,可是我們要有智慧來應用,要用對,不要用錯了!後學都講,你修十年的戒律修的很清,你看五分鐘的色情片,你看五分鐘就好,你十年的功夫都破掉,你就白白浪費修了十年,你看五分鐘而已喔,「不用了啦,我不用再修那個修的那麼苦,我就要跟著社會流行」,就這樣跟著洪水滾滾而流,流到下游去,就六道輪迴,受苦都不知道。假如能夠像後學一樣,後學沒有手機,你說手機號碼幾號,後學沒有手機,手機都沒有智慧型手機更沒有,家裡也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都沒有,後學就是要佛性當家,都不會被科技喧賓奪主,科技的東西我們若看了,就沒完沒了,接著下面再往下看,下一個節目更好看,然後又看了下一個又更好看,永遠都還有下一個,看不完,所以你能夠當機立斷,不給外境影響到我們的主宰,心一定要出來當家,我們看起來這個是很輕微的事,可是對我們人生卻是很大的一個作用,你沒有辦法用佛性主宰,你就隨波逐流就六道輪迴,受苦愈來就每況愈下。

   我們現在還有人的身體,然後我們跟著社會潮流走,再來人的身體都沒了,還不錯當寵物,寵物是什麼?畜生道,畜生道當寵物又很驕傲,可是已經墮落了,再來寵物要怎麼樣?棄養,有人養寵物,你若沒人養變什麼?變流浪狗,你看流浪狗的下場如何?安樂死,安樂死再來轉世呢?有辦法當人?沒,再下去地獄道、再下去餓鬼道,愈來愈苦了,當那個時候我們會知道嘛?我們會知道:「啊,我走錯了?」我們看一看畜生牠會說:「啊,我走錯了,我以後我一定會努力,我在人道的時候我會努力修道?」來得及嘛?來不及了,所以佛都講「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萬劫喔,萬劫都恢復不過來。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還沒清口之前吃了多少生靈,我們吃一命要還一命耶,我們吃了多少,有沒有一千條生命?大概都不止,一千條生命要還一千個命,我們要幾生幾世來還,所以現在世最幸福的,是最能夠主宰我們自己的,一定要把握,我們失去了這個機會,失去了以後已經恢復不過來了,你想要再有好的環境,沒有了,沒辦法再恢復回來;若要再能恢復回來,要等下個元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等到那個時候,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樣,上天大開普渡,那個時候我們再來研究性理心法,好還是不好?(不好),太久了,你看喔,這麼久的時候都在輪迴、都在受苦,受苦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再來:「很難得我們又見面了」,真的喔,怎麼都不回去我們的本位,我們都是佛,當佛回到本位,不管什麼時候你都可以現相,你要回去馬上就可以回去,不像我們現在造了業,受業力的推到凡塵來受苦,本來苦受完了又可以回去,可是我們在受苦的當下又再造業,然後又要受苦,沒完沒了。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嘛?(有),要知道喔,所以能夠修持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不是很困難,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就啟發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出來當家,把祂請出來,大家都認識了嘛,有沒有?(有),認識我們佛性本體,然後請祂出來當家,視聽言動都聽祂的話,困不困難?容不容易?都沒有把握,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困難,也不知道容易,也不知道怎麼做,是不是這樣?不知道怎麼做對嘛?

    所以我們在講的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怎麼做,我們應該在生活之中怎麼做:「就是活在當下(沒有過去心、沒有未來心、沒有現在心),都是當下」,那當下就已經進入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已經進入了,然後進入我們本體以後,萬年前萬年後都是一樣,沒有變化,都是我們佛性本體,所以我們要在生活之中實現,這個已經就是佛的領域,佛就是這樣,然後我們也到達這樣,就跟佛一樣了。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是活的,不是死了才當,佛是活的,活著就成佛了,因為我們都到了啊(在理的部份我們了解;在實踐的部份我們都符合請佛性當家、都符合真理),都已經是了,所以已經當下就是佛的領域。要了解到,你進入到佛性本體叫做無言之法(已經沒有語言可以說),語言說的出來都有落差,那說不出來那個才是真正的正確,我們已經走入正確自己的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當中,我們就已經整個虛空都是我,我就是整個虛空,常樂我淨都呈現,那個不是空談,不是說講白話,這個都實際我們可以做到的,要看我們要不要做,我們要做的時候,在日常生活就可以整個都呈現,整個都呈現的時候我們已經在佛的領域,佛就是這樣,我們已經在了,你看那個名份是不是已經算佛了?大家都不敢承擔,是嗎?都不敢承擔。

   我們要了解,佛不是高高在上,我們眾生也不是低低在下,它是平等的,而且都是假名,佛、眾生名字都是假的,只要的是你到達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那一個就是佛、那一個就是心、那一個就是眾生,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沒有差別都一樣。

    只要你到達那個狀態(你時時刻刻進入佛性本體),是那個狀態就已經是無言之法(離開語言、離開文字、離開我們的想樣),這樣知道嘛?所以後學記得上個禮拜有個前賢問:「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因為後學在講這個時候是耳根圓通,耳根圓通的時候講到這個狀態:「覺觀出思惟」,覺就是佛性本體,觀就是佛性的功能作用,出就是超出,思惟就是我們的念頭,覺觀超出我們的念頭;「身心不能及」,你的身、你的心到達不了,那個就是我們要追的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因為這個是文殊菩薩說的,後學對文殊菩薩講的特別的用心,沒事看文殊菩薩講道,後學都講都抱著頭在燒,為什麼?很深,一定要深入去體會,所以後學就一個字一個字去了解:

   「覺」:佛性本體;「觀」:佛性功能作用;你把它抓到了「覺觀」;「出」:超出,我們的佛性本體、我們的佛性功能作用,超出我們的思惟,你的想像、你的念頭,你都到不了,超出了。「身心不能及」:你的身體、你的心,到達不了這個覺觀。你看有多麼殊勝,可是我們一定要了解,你了解以後祂不深,就在我們生活之中。

   後學就講你在睡覺,家人來叫你:「某某人起來,有朋友來找你」,他不用碰到你的身體,你自然會醒過來,那個你看「覺觀出思惟」,超出你的思惟,為什麼?你在睡覺絕對不會想說:「等一下有人要來找我,我來等一下,我等一下再醒過來」,沒有啊,你假如有這種心的話,你哪睡得着,你一直等、一直等等等,都嘛睡不着,一定沒事情才會睡著,那已睡著的當中,家人叫你的時候,他沒有碰到你,你就能夠起來,你看那個是什麼?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那麼的奧妙!所以你要找,這個你就是真的找到了,你找到了這個本體你就不用怕不會成佛,成佛就是這個啊,這個在成的,那你找到了你怎麼會怕不成佛呢,絕對成的,所以我們就是要用心,只要你肯用心,你說我的佛性本體「覺」,我的佛性功能作用「觀」,出思惟(超出思維,思想都沒辦法到的)。這樣各位聽得懂意思嘛?(),不會很深,講的很清楚。

   所以後學都鼓勵,後學寄一百套我們這邊講的金剛經DVDCDMP3,剛好一個整理包、還一本金剛經的書,那你一直聽,不懂也聽到懂,絕對懂,若有時間坐下來看DVD,還有MP3,沒有MP3機器用CD的機器,都有了,CD48片,MP32片,DVD24片,剛好一包,你拿了很恰到好處,拉鍊一打開要看、要聽都有,一直鼓勵,一看全都好好,都沒人拿,蠻傷心的咧,這麼好的東西沒有人拿。那個要讓你成佛的,你只要坐著聽坐著看,絕對讓你成佛,這樣好不好?(好),很好的,心,你若在看這個、聽這個,心都收回來,絕對整個都已經完整,所以我們叫殘靈(殘缺不全),那你若是全靈(都完整了),當佛了!有沒有想要完整?(有),大家都嘛想要完整(完完整整),就當佛!絕對有辦法,只要我們肯聽肯做就會到了。

我們又回來涅槃經。

「善男子,如來非是集性,非是陰因,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如來不是集合才成的,如來不是。非是陰因,祂沒有陰,我們佛性全部都是陽,沒有陰,你看我們五陰,我們要落入凡塵就要五陰(色受想行識)合在一起,我們人才出來,你看喔,我們如來沒有陰,如來都是陽,我們在凡塵就要培陽,我們陰陽剛好一半一半。我們自己斟酌,我們若是昏沉太多(都想睡),那就是陰多;那你精神好都不想睡,那就是陽多。各位前賢,陰多還是陽多?(陽),哈,那不能騙人的喔,你是陰多或是陽多你自己知道,我們要培陽,你陽一直培,純陽就是仙佛,純陰就是鬼魂,半陰半陽就是人,我們人就是半陰半陽,我們陽也可以、陰也可以,剛好一半,看我們怎麼來培養,你若壞心,都在培養陰;你若好心,都在培養陽。看你要怎麼培養,看你是要接近陽多、還是要接近陰多,若是感覺陰的力很大,後學有發一張破魔法門,卡骨力念(台語),把那個陰都破掉,陽一直積,有時候身邊的環境有一些陰的來,我們用破魔法門把陰破掉,有時候一些是我們自己內心生出來的,念頭都不好(那個都是陰),那也一樣把它破掉,只要你肯念,短短的99個字,25句,很短,不樣楞嚴咒2620個字,427句,很長,有時後會念到忘記,不夠只要你肯用心,縱然是那麼長也一樣可以誦的很順,不用十分鐘就送完了。

如來「非可斷相」,如來不能夠受你去破壞。「是故為實」,祂就是實相。「虛空佛性亦復如是」,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佛性就好像空一樣。

善男子,所言滅者,名煩惱滅,亦常無常,二乘所得,名曰無常。

諸佛所得,是則名常,亦名證法,是為實諦。

【所言滅者,名煩惱滅】滅就是寂滅,苦集滅道的滅就是寂滅,寂滅就是煩惱已經滅了,沒有煩惱了。

【亦常無常】也是常也是無常。

【二乘所得,名曰無常】二乘所得就是阿羅漢跟辟支佛所得到,名曰無常。

【諸佛所得,是則名常,亦名證法,是為實諦】所以滅,就是寂滅,能夠滅掉煩惱,能夠把所有的一些不好的都去掉。在阿羅漢跟辟支佛他們還沒有到決定,所以還是無常;到諸佛如來的時候,就是常,也是證悟我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證法),是為實諦。

善男子,如來之性,不名為滅,能滅煩惱,非常無常,不名證法,常住無變,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善男子,道者能斷煩惱,亦常無常,是可修法,是名實諦。

【如來之性,不名為滅】如來的性不會滅。

【能滅煩惱】如來之性永遠都在,如來不滅,那能夠滅掉煩惱。

【非常無常,不名證法,常住無變,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我們了解,如來不會變化,如如不動常住不遷,,祂不會滅,可是祂可以滅掉煩惱,我們煩惱來了,假如我們都覺知了,「啊,我在起煩惱了,煩惱來了」,「請佛性出來」,佛性出來煩惱就不見了。煩惱都是凡塵的事情,佛性裡面沒有凡塵的事情,所以煩惱都沒有。那麼也沒有常、也沒有無常,都進入如如不動裡面,也不用再證,我們已經都是,已經都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已經常住不變,都永永遠遠都不會再變化,是故為實(就是實相),虛空佛性也是這樣。

【道者能斷煩惱,亦常無常,是可修法,是名實諦】

現在講到道(道諦),道能夠斷煩惱,我們修道就可以斷掉煩惱,也可以道諦裡面也常也無常,是可以修的(這個道就是可以修),是名實諦。

如來非道,能斷煩惱,非常無常,非可修法,常住不變,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講到如來,如來就不是苦集滅道的道,因為如來是超越苦集滅道的道,所以如來不是說可修性了,如來本體可以斷煩惱,也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因為常、無常就是兩邊,如來是屬於整個超越的狀態,非可修法,如來不是可以修的,只要你認識他就可以,你認識到無上的正等正覺就是已經到達了,這個不用你修的,所以我們了解常住不遷的如來之性,就是要認識,不能夠加以修持,各位了意思嘛?因為我們都會想:「啊,怎麼不用修?」這個就是認識啦,你認識到了,就到了,你知道就到了(知道如來的狀態,你就已經到達)。你說要修,我們要知道,我們一落入修就是兩邊,落入兩邊就是生滅,落入生滅就是六道輪迴,所以我們佛性沒有兩邊,所以不能夠修,而且祂本來就清淨,不是說祂不清淨我們要加以修到清淨,不清淨是我們身體狀態,佛性本來就清淨,好像沒有聽過喔(在講的道理我怎麼沒聽過)?要了解,沒有聽過的我們要加以思索,講出來的合不合真理?真理是不是這樣?一定要加以思索,假如是真理,那永遠都一樣(之前講、之後講都一樣,不會變化);假如開始講是一種,後來講又是一種,那個會變化就不是真理了,真理不會變化,真理經得起考驗。

   我們佛性只要你認識了,你認識了你就到達,就怕你不認識。不認識的話,我們說:「喔,我佛性都不光明,我要加明」,這個就是最糟糕,本來佛性就自然發出光明,佛就講我們佛性的光明百千個日月,一個日月就已經很光了,佛性祂百千個,你看那麼光明,佛就講我們要加明在佛性,你記得加佛性就光明,那你假如忘記加呢?佛性就黑暗,卻變成有光明、有黑暗,是不是生滅?(是),本來佛性都光明,卻被你加了以後變生滅,這樣好不好?(不好)就不好,所以才叫無明。你若要把佛性加明,就變無明。所以有一些道理聽了之後,怎麼會這樣,不用你做啦,你愈做錯愈多,所以有一些前賢就講:「哎喲,你聽了幾十年的道理,你不缺少聽,只缺少做而已」,後學說:「缺少聽啦」,你不知道道理,你愈做業愈多,你愈做愈苦,苦不了,所以「缺少聽,不是缺少做」,要了解道理啦!像後學看到這一段,啊,怎麼會這樣,跟我們世俗的觀念都不一樣,我們說都要認真做,做才會成,哇!結果愈做錯愈多,愈做業愈多,愈做愈離開真理,啊~本來就是閒閒的,不肯當閒閒的,甘願去當那個很忙的苦勞的人,結果愈受愈苦。

   所以要知道,我們本來的佛性本體,都不能讓我們出力,我們若出力在佛性本體都不對,叫做無明。那我們都不要出力,我們把祂認識,認識就好,你認識了、你知道佛性是怎麼樣,佛性沒有兩邊,佛性是一個中道、是一個超越所有的現象,那你知道,你知道佛性是這樣,那你來效法佛性,效法做出來,不管他對你說好、說不好,你都把他容納、包容,你看有沒有超越?(有)。兩個人來像你訴苦,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個講都有理,你要袒護哪一個?你袒護哪一個都不對,你都把它容納,你說得對,他講的也對。

   之前後學不是有講,有兩個師兄弟在門外吵架,說我講的這樣才對,不然我們去問師父。進來問師父的時候,第一個人進來講的,師父說你說的對,然後第一個人就出去對另外一個人講,結果另外一個聽了火冒三丈,然後就趕快進來問師父:「我這講不對嘛?」師父說:「你這樣講對」,他就高興得出去。小沙彌跟在師父旁邊,小沙彌說:「師父你這樣不對,第一個講的對,第二個就不對;第二個講的對,第一個就不對;為什麼兩個人講的都對?」師父轉頭過來對小沙彌:「你講的也對」。他的心都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在「怎麼樣才對、怎樣才不對」,都已經超越,超越的時候,他就已經抓到一(就是絕對體),絕對體沒有兩邊,就是中道,這個中道沒有對與不對,所以你講的都是中道裡面。所以有時候我們看佛經,有時候你若不了解,你會看不懂,怎麼明明不對卻說對,那個原理就是在佛都沒有執著(沒有固執)。

   所以我們在聽夜睹明星的公案,佛就講祂夜睹明星悟道,悟道以後就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就差兩樣,一個妄想,一個執著。假如我們肯把妄想跟執著去掉,我們就證到了智慧德相,本來就有,因為沒有是我們有妄想執著,各位前賢我們承認我們妄想執著嘛?(承認),「你若在跟人家爭執,我哪有?絕對沒有啦,我沒有,我沒有妄想、我也沒有執著」,若是現在在聽課就講「我都沒有妄想、執著,都可以超越,現在都可以超越」,什麼時候沒有超越?跟人家對談、跟人家交接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沒有超越,那個時候固執到有夠固執。

   所以後學以前在後天廟看面相,你在眉毛中間有橫紋,那個人一定很固執。你若要跟他講到通,不可能,絕對不通,他很固執啊!各位有沒有?眉毛之間有沒有橫紋?回家再自己照鏡子看看。你若看到自己,「啊,我也有」,原來我這麼固執,才會承認喔,會承認說很固執。不過我們要了解,有一些你說擇善固執,那個必須要的,你聽到善你不去實行,你說不做的話,那就不行了,所以擇善固執,我們是要選擇啦,對的我們就一定要做啊,有沒有道理?(有),剛在講不固執,現在說有理。

   所以這邊就一直再強調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是超越的所有一切,苦集滅道一樣超越,已經都超越了,不然我們說道,這個道很好啊,那如來非道,如來不屬於苦集滅道四諦裡面的道,可是祂可以斷煩惱,所以我們了解我們的佛性那一種功能作用非常的大,祂也不落入常、也不落入無常,所以不是常、不是無常,我們要了解到這個真理,不是那一種泛泛之輩,不是那個樣子的。

復次,善男子,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

【言真實者,即是如來】說真實,真的實在的就是如來,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

【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虛空】虛空就是真實。各位前賢,虛空會不會跟我們作對?(不會),所以虛空就是真實,最實在的就是虛空,都不會忤逆我們,我們人都會,虛空不會。所以虛空佛性,因為我們佛性就像虛空那麼廣泛,那麼大那麼寬廣。所以後學說我們做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先把佛性的輪廓呈現,讓佛性本體能夠抓到(我們能夠抓到佛性本體了),然後你在一直加以歲月,歲月增加,你的佛性就可以跟虛空融合,變成虛空就是你,你就是虛空,整個都一體。可是有前賢問,是不是做耳根圓通比較快?後學說對!做耳根圓通比較快。可是那個要先把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認識,整個佛性本體的輪廓都呈現,你有把握了你再來做。那你做的時候,因為你做耳根圓通,那個時候,各位前賢就是先能夠定(先篤定自己佛性了),然後你把佛性延伸到虛空,虛空一出來以後,它能夠容了,容了整個虛空,是比我們萬緣放下要來得快,可是我們修道也不用貪快,只要你一步一腳印很踏實,一樣可到達,所以在這邊後學也不鼓勵我們做耳根圓通,做萬緣放下,你看連我們仙佛來借竅都叫我們做萬緣放下,那個比較容易做又不會出毛病。

   (此時因為有前賢東西搬上來,劉講師指著後面一包一包的金剛經),希望等一下下課每人拿一包,若親朋好友多,就多拿幾套,不怕不夠,我們又會做,你若都不拿,我們就不會再做了,因為剩下很多,因為大家都看網路都不拿,各位前賢要了解,假如網站一關,你什麼都沒有了,你看雅虎水仙子部落格網站關了,之前看的部落格都關了,不見了,你沒有下載,你什麼都沒有,所以你有這個的話,你就不怕它關,所以這個比要篤定,雖然比較跟不上時代,可是我們這個比較篤定,時代變化太快我們抓不住,這個比較實在,所以鼓勵大家多拿。因為金剛經在這邊講,我們有24堂課,24DVD,有48片的CD2片的MP3,還有一本後學寫的書,因為當時後學都說不要按照書講,後學說好,等到後學講完再來寫,假如你注意看,看到如何領悟了嘛?你就要仔細了解,上面講的一定有道理在,要你領悟;然後再寫,如何領悟貫通了嘛?你再看,前前後後看,要我貫通哪裡,一定進步很快的。

    可以說我們整個道場也都推廣金剛經,可是要解釋裡面的內容那麼詳細就不容易,因為後學投入金剛經的時間太久,所以就能夠一點一滴一字一句解說,連大乘金剛經也解說,四句偈,一般也都沒有四句偈,所以後學就一直找來源根據,根據什麼說,一定有根據,找到了以後就把它闡釋講解。那現在也有前賢再寫大乘金剛經論,後學說它都白話了你還寫,唉!那很深,各位有看過大乘金剛經論,就是講的很白話,可是前賢就講你的白話我們都文言,所以寫完再寄過來讓後學看,所以現在很多書都有印出來。永嘉大師證道歌、信心銘都是我們講六祖壇經裡面的內容,都是裡面的一段,寫下來,後學看了書面資料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都看了聽了就過了,書面資料就可以擺在前面一直看,可以慢慢領悟,這個幫助大,就印了很多,鼓勵大家看,主要還我們要透徹的掌握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你能夠掌握了,因為這個佛性本體就是成佛,就是成道的一個根源,你摸到這個根就可以成,你沒有摸到這個根瞎修行,你修了千萬生千萬世都不會成,你若摸到了,你就成了,一世修就一世成,多好!

言真實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虛空,虛空者即是真實,真實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實】

佛都把整個角度,把它融合讓我們了解,說如來就是真實、就是虛空、就是佛性,所以我們要對我們的佛性都能夠透徹了解。

文殊師利,有苦,有苦因,有苦盡,有苦對,如來非苦乃至非對,是故為實,不名為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

佛對文殊師利講,有苦有苦因(苦因就是集,集了很多因,我們受苦),有苦盡(就是我們的苦已經盡了,因果已經了掉了),有苦對(跟苦相對),如來非苦(我們佛性沒有苦),乃至非對(也沒有對),是故為實(就是實相),不名為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都沒有在凡塵生根的種子)。

苦者,有為、有漏、無樂,如來非有為,非有漏,湛然安樂,是實非諦。

【苦者,有為】這個苦有為,就是有所作為。

【有漏】漏就是煩惱。

【無樂】沒有快樂。

【如來非有為,非有漏,湛然安樂,是實非諦】我們佛性無所作為,也沒有煩惱,是很深的一種狀態,湛然;是實非諦(就是實相,不是凡塵常在的)。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不顛倒者名為實諦。若爾者,四諦之中有四倒不?如其有者,云何說言,無有顛倒,名為實諦,一切顛倒不名為實。

不顛倒者名為實諦不顛倒就是實諦。

若爾者,四諦之中有四倒不就是苦集滅道四諦之中有沒有四個顛倒?

【一切顛倒不名為實】顛倒就不叫實。

佛告文殊師利,一切顛倒,皆入苦諦。如諸眾生,有顛倒心,名為顛倒。

【一切顛倒,皆入苦諦】所有的顛倒進入苦諦。

【如諸眾生,有顛倒心,名為顛倒】我們眾生心顛倒,顛倒就進入苦受苦。

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長教勅,雖受不能隨順修行,如是人等,名為顛倒。如是顛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長教勅、雖受不能隨順修行,如是人等,名為顛倒】就講有人不接受父母尊長的教養勅令(教他都不聽),雖受不能隨順修行,(雖然他有接受父母尊長的教導,就不能隨著真理來做),如是人等(這一種人),名為顛倒(他已經就是顛倒,現象聽話,背地裡都不聽)。

【如是顛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這樣的顛倒表面不是苦,可是實際就已經在受苦了。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不虛妄者,即是實諦。若爾者,當知虛妄,則非實諦。

是這樣的話,虛妄就不是實諦。

佛言,善男子,一切虛妄皆入苦諦。如有眾生欺誑於他,以是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是等法,名為虛妄。如是虛妄,非不是苦,即是苦也。

【一切虛妄皆入苦諦】所有的虛妄(就是無常變化這一些假的),全部都進入苦諦。

【如有眾生欺誑於他】就是欺誑別人。

【以是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是等法,名為虛妄】就是我們眾生欺誑於他,我們現在整個凡塵詐騙電話,詐騙就是欺誑,你就是騙人,用這一種因緣就會墮入三惡道,我們凡塵你看,一些年輕人去當取款,都是那一種詐騙電話取款,那他不明原因,就跟他講你去拿錢就有多少酬勞,他想就這麼好賺,他就賺了,結果就被抓,你就是詐騙集團被抓被關。我們了解,我們要正命(正當的職業來生活),不要那一種不正當的錢,不正當的錢叫邪命。我們生活假如來源不正當叫做邪命,邪命的話你想要成佛,哪有可能,所以一定要正正當當,吃苦沒關係。

    後學都講,這個苦沒有客觀的標準,只有主觀的認定。你認為苦,不管有錢沒錢都苦;你認為快樂,不管有錢沒錢都快樂。所以那個都是主觀的認定,認為你做的很有價值,你這個快樂就有了;假如你所作所為都是危害眾生,你賺的再多的錢都沒用,你高興不起來,只有你高興,被你晃騙的他都哀愁滿面,那你怎麼快樂。這個就是由我們內心產生的、真正的、實際的你能夠快樂。我們體會顏回,居陋巷簞食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我們就想一想,顏回那種生活住在違章建築,簞食瓢飲(吃得那麼少,沒都東西吃,營養不良,32歲就死掉了),可是顏回很快樂,顏回的快樂不是裝給我們看,是實在的快樂,有記載「得一善,拳拳服膺,終身弗失」,就是這樣快樂,可是我們也得一善了耶,我們快樂嘛?(快樂),快樂喔,真的嘛?這不能騙人耶,要真的快樂。

   所以在現實生活,我們要了解,不管是過的怎麼如意,一生一轉眼就過了,不管過的怎麼坎坷,一樣很快也就過了一生,可是當我們一口氣不來,我們一定會回顧我這一生所做的到底有沒有價值,我這一生所做值不值得,一定會自己回想。我們就知道,我們在凡塵一刹那,一生一轉眼就過去了,那得到什麼?到時候真的就只有功德跟罪業,各位前賢,我們功德多還是罪業多?真的都不敢說功德多,為什麼?我們沒有利益眾生,所以要說功德都談不上。而且六祖又明言:「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功德都從自性內覓,從自性裡面找,外面找不到,所以你有沒有平等?有沒有見性?你自己知道,你見性了,有功了;你平等了,人與人之間,不管他身份地位,你都看的一樣對待,都尊重,這個最難,我們都有分別心,有錢有地位我們就很景仰很尊敬,那個什麼都沒有的,你說要尊敬什麼,尊敬不起來,自然就會這樣,所以我們能夠尊重別人叫作供養諸佛,因為眾生都是佛,你尊重他你就是供養他,我們毀謗眾生就是毀謗諸佛,眾生就是佛,我們講眾生的壞話,是不是毀謗諸佛?我們也不知道耶,都不知道這個道理,還說:「眾生當佛,我早就作佛了」,是不是瞧人不起?說「他當佛,我早就作佛了」,所以不要這樣,歹歹馬也有一步踢(台語),六祖就講:「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所以不要瞧不起人,都是平等,我們也都尊重他。

   所以我們在做人的應對處事,我們能夠尊重,這樣別人也會尊重我們,互相之間就不會有很多摩擦產生,祥和就已經在生活之中,已經都很祥和,不用另外去求去找,我們修道都是當下,不用等到我老再來,現在年輕趕快去賺錢,等老了再來修道,不是這樣,是同時的,你在生活的當下你就是在修道,你已經就是在累積所有德,已經在做了,我們生活之中都已經有建立了非常正確的觀念,觀念都正確,我們行為自然正確,最怕觀念偏了,我們行為就會偏。所以我們要學習正確的觀念,正知正見,眾生的知見不要,我們因為眾生知見害我們六道輪迴,苦不苦啊?就是眾生知見害的,假如我們用佛知佛見就不會了,可是我們都不用,用佛知佛見都會被人家欺負,會不會?(會),那個是涵量夠啦,你涵量夠的時候不是說被人欺負,而是我們涵量夠,要像老祖師這樣肚大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都沒事了,可是我們稍微一點點要計較,所以很多就講我們都「雞仔腸鳥仔肚」(台語),雞仔腸鳥仔肚很小,沒辦法像老祖師那樣寬廣。

   所以後學都講,我們不是要端莊嘛,你看我們老祖師現給我們看的有沒有端莊?(有),都穿的不好了,哪有端莊。我們穿的很端莊可是心地都很差,老祖師穿的很邋遢,心地就是最好,給我們看給我們效法。我們穿的很漂亮,可是心都沒了,所以要了解,最重要就是在心,你的心是慈悲喜捨、你的心是寬廣無量,你看那樣就可以利益多少眾生,可是我們都沒有,別的都沒有學到,計較最會,成就有沒有很大?會計較的都不會成就,所以不要計較,要知道沒有分別才能夠證悟到佛。

   所以佛就跟文殊菩薩講,一切的顛倒皆進入苦諦,因為我們人不受父母尊長的教勅,雖然有聽可是也不能夠隨順修行,如是人等,名為顛倒,如是顛倒,非不是苦,即是苦也(已經就是苦了,我們要知道不能夠騙人)。

【如是虛妄,非不是苦,即是苦也】我們了解,現在在凡塵詐騙,騙到好幾十萬、好幾百萬,用的很高興。不要高興,利息跟本錢都要還,要還好幾生幾世,都變成畜生。後學都講你轉世當雞,現在雞瘟都殺光光,你轉世當雞還沒還到債,先把你殺死,你已經得到雞瘟先殺死,然後再來轉世又遇到雞瘟,又再殺死,哇,你債都還沒還清,已經好幾世經過了,苦不苦;本來要來還三、四百元,一隻雞的價錢三、四百元,結果都沒還到債務,那往後移,不是說你沒還就不用還債,要!天地都幫你算好好的,你現在沒還債,就往後挪,以後再來還債,一樣要還債;若轉世當豬,一隻豬價錢約三、四千;轉世當牛約兩、三萬。

   後學都很喜歡比喻牛,以前後學小時候,當種甘蔗然後用牛車來載甘蔗去秤重,然後牛車若拖甘蔗,我們都去偷抽甘蔗,偷出來吃不用錢,牛車在拖甘蔗,趕牛者拿著牛鞭,那牛載了滿滿的一整車甘蔗,牛就要拖著牛車,那牛走了慢,趕牛者就鞭打牛,牛就走快一點。後學就想,牛體積這麼大,力氣又那麼大,人體積小力氣又小,牛力氣大,若趕牛者要鞭打牛,後學說牛的腳去踢趕牛者,誰會贏?可是後學說牛很笨,人家若鞭打你,你就走快一點,再鞭打你,你又走快一點。所以牛為什麼肯讓人家鞭打又聽話?牛在還債,牛欠人家債就要還債,所以認命,這個認命就很要緊,牛很認命,就一直還債,還到拖不動就抓去宰了。後學就講,牛也不是很笨,要把牛拖去賣,牛也知道,牛眼淚一直流,也一樣被抓去牛宰廠去屠宰,一直流眼淚,也一樣被人家殺死。你若是看到人家在殺牛,先把牛打昏了,然後再殺,真的你若敢吃,心腸也很硬。後學都在想,那時候若要把牛抓去宰殺,看誰要把牛抓去宰殺,牛一腳踢過去,看誰會贏,牛都不要咧。牛說都好啦,欠人家就要還,好啦,就讓人宰殺,我就還多少。

   你看喔,我們不要欠人,天地之間沒有你欠人不用還的,沒有那麼好,絕對要還,一命還一命,欠錢就要還,沒辦法用錢還的,用生命來還,絕對要還。我們要了解,凡塵好好生活,我們可以回歸本位,我們若賺一些僥倖錢,就要失德了。

聲聞緣覺、諸佛世尊遠離不行,故名虛妄,如是虛妄諸佛二乘所斷除故,故名實諦。

   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就是辟支佛,諸佛世尊遠離不行(就是遠離這一些虛妄),不行欺誑眾生,都不做這一些事,所以如是的虛妄,諸佛二乘所斷,都斷除這一些欺誑眾生、虛狂虛妄的事,全部都斷除,所以故名實諦(這個就是實諦)。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大乘是實諦者,當知聲聞辟支佛乘,則為不實。

   文殊就問佛,佛所說的大乘是實諦,那聲聞辟支佛他們就是二乘,就是小乘。

言,文殊師利,彼二乘者,亦實不實,聲聞緣覺斷諸煩惱,則名為實,無常不住,是變易法,名為不實。

彼二乘者,亦實不實】也是實諦、也不是實諦。

【聲聞緣覺斷諸煩惱,則名為實,無常不住,是變易法,名為不實】

   佛就講二乘(阿羅漢跟辟支佛),也是實、也不實,因為他們斷諸煩惱,能夠斷煩惱就稱為實,可是他們無常不住(就是變化),這一些變易法就名為不實(就是他們還在無常變化之中)。

文殊師利言,若佛所說,名為實者,當知魔說,則為不實,世尊,如魔所說,聖諦攝不。

文殊師利言若佛所說,名為實者,當知魔說,則為不實】佛說是實,魔就是不實。

【世尊,如魔所說,聖諦攝不】魔所講的,我們聖諦有沒有收攝它?

佛言,文殊師利,魔所說者,二諦所攝,所謂苦集,凡是一切非法非律,不能令人,而得利益,終日宣說,亦無有人,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名虛妄,如是虛妄,名為魔說。

【魔所說者,二諦所攝】就是聲聞緣覺所攝持。

【凡是一切非法非律,…如是虛妄,名為魔說】因為苦就是果報,集就是原因,我們集了很多的原因,才會受苦,所以見苦就斷集,證滅修道(寂滅就是已經到達目的了,那你要到目的,要修道),是名虛妄,如是虛妄,名為魔說(所以這個是小乘法,是方便法門,佛開始也是從方便法門說起,可是後來要進入涅槃,就講這一些都是魔說)。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一道清淨,無有二者,諸外道等,亦復說言,我有一道,清淨無二,若言一道是實諦者,與彼外道有何差別?若無差別,不應說言,一道清淨。

這個就很重要,外道也說一道清淨,佛也說一道清淨。

言,善男子,諸外道等有苦集諦,無滅道諦,於非滅中而生滅想,於非道中而生道想,於非果中而生果想,於非因中而生因想,以是義故,彼無一道,清淨無二。

諸外道等有苦集諦,無滅道諦有苦集沒有滅道。

於非滅中而生滅想,於非道中而生道想非滅,還沒到寂滅,他就想我已經到了;於非道,沒有在修道之中,他說我已經在修道了。

【於非果中而生果想】喔,我已經得到果位了。

【於非因中而生因想,以是義故,彼無一道,清淨無二】所以魔沒有一道。一道就是最上乘,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有常有我有樂有淨,是實義者,諸外道等,亦說說言,諸行無常,云何是常,可意不可意,諸業報等,受不失故。

若言諸行無常,而作業者,於此已滅,誰復於彼受果報乎?

文殊講的是外道有說的,然後又把它提出來問佛。

佛言,善男子,若有沙門婆羅門,有常有樂有淨有我者,是非沙門非婆羅門,何以故?迷於生死,離一切智大導師故,如是沙門婆羅門等,沈沒諸欲,善法羸損故。

【離一切智大導師故】已經離開一切智,後學就講一切智大導師,是非常高的程度。一切智,那個四無所畏,第一個佛就講我是一切智者,他講那一句話,後學就講,你問他(你問講我是一切智者),你對他說:我九萬年前生再哪個地方?出生活到幾歲?有沒有結婚?生幾個孩子?在哪個地方生活?他都能夠回答,那才可以講我是一切智者。我們不要說九萬年前,我們說九生之前就好,我們說前一生我在哪裡?我生在凡塵有幾歲?有沒有結婚?生幾個孩子?請他說。所以我是一切智者,你就要全部知道,所以叫做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全部都知曉(知道曉得),你看容不容易?後學說這個有夠困難,那你要全部知道的話,那為什麼他能夠這樣?就是證悟,一證悟了以後,我們了解,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是充塞整個宇宙虛空,整個宇宙虛空都是我的佛性,所以我的佛性就是了了分明,那了了分明,不管是以往、不管是以後,一樣都了了分明,所以你要問他之前、之後,所有的狀態,他都從性分裡面回答你(從他的本性裡面回答出來),不是從現象,是從他本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性分裡面,那性分裡面就是整個宇宙虛空,所以這個狀態我們要不要努力?就是真的要努力,你努力了進入法身,法身就是整個宇宙虛空,然後整個宇宙虛空就全部都是你的佛性,當然你什麼都知道。

◎剩下約15分鐘,課後問答。

 :有一次做萬緣放下時,被突然來的聲音嚇一跳,眼前看到有圓形狀,中間有白色的東西出現,週邊帶有綠色,不知這是什麼情形,綠色是代表邪氣嘛?

:前面做的還可以做萬緣放下,但突然遇到很大的聲響,這個時候就是考驗啦!你到底有沒有在做萬緣放下,你遇到很大的聲響一樣要把這個聲響放下,然後你不要去管什麼樣的現象呈現,你要把這個現象放下,你說這白色是冬天,綠色是春天,你看你的心有沒有緣?有沒有萬緣放下?所以這個就已經違背他要作萬緣放下的初衷,所以你要了解到當你在做萬緣放下,假如說遇到有很大的聲響,這個是要考驗你的定力,你有沒有受它影響?你有沒有心動?你有沒有持續在做萬緣放下?就很重要啦!所以你不要去管說喔很大聲響,我已經受它影響了,那你就沒有做萬緣放下啦!然後白色是冬天綠色是春天,那接著呢?還有很多現象呈現啦!你要用什麼樣的心來對待這一些現象,當然又是緣了啦!你要做萬緣放下怎麼又攀了這麼多緣?所以他沒有抓到要做萬緣放下的重點所在。

    :做萬緣放下時,又要引佛性入空間,這不是又起緣了,如慢慢引動也是動,後學眼動了有疼痛的感覺,但不知對不對?

: 錯、錯、錯,所以做萬緣放下我們都一直在講:『什麼都不要想』因為你想了都是「妄」,那你既然都攀妄,那「真」祂就顯不出來,所以一定要放,萬緣就是萬妄,萬都是妄,那你要把妄都盡了,真才顯,那你妄都不放,真哪會顯?所以記得萬緣放下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去攀緣,什麼都不能想,那個才正確。

    :人的靈魂是什麼狀態?與靈魂出竅有一樣嘛?

:這個問的倒是比較接近我們的生活,各位前賢靈魂是什麼狀態?靈魂有狀態嗎?(沒有)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靈魂是沒有形象,我們的佛性也一樣沒有形象,可是靈魂跟我們出竅,我們要了解到那個出竅也是妄心,那個不真,可是我們都很希望靈魂能夠出竅,我們要了解到你要追求那個靈魂出竅,後學是聽老前人講啦!自己並沒有親自做,老前人說只要你一百天什麼都不要想,然後你一百天以後你靈魂就可以出竅啦!可是後學在後天廟不是這樣啦!不是說什麼都不想後靈魂就出竅,後學那個時候倒是比較單純,是小孩子在看管廟,顧廟,然後廟有三百坪,那三百坪只有後學一個人在看管,那廟又沒有門,然後廟裡面有東西,真正小偷要進來偷他就偷走了啦!那我一個人顧不了那麼多,所以我就異想天開,我來去天上看管就好,我就跑到廟頂看下來,這樣周圍我就看得到啊,結果就看到有人在偷剪花,因為我們那個廟的旁邊是花田,是人家種花在賣,那個時候大概民國六十年左右,那個一支劍蘭我們現在比較少買,一支劍蘭假如初一十五一支賣十五,然後普通時間一支兩角,因為那個時候的錢大圓(台語),那個錢的價值比較高幾角就可以買了,所以到了初一十五人家都會去偷剪,為什麼?那個很貴一支十五元,你如果一支兩角就用買的,去買,反正很便宜,現在兩角買不到,然後還有種很多,一些玫瑰,一些初一十五在用的那一些花,所以後學在廟的屋頂,屋頂空間的天上在看,喔在偷剪花啦!要不要去報警?哈哈那個時候倒是沒有那個心啦!那個時候是小孩子單純不會想去報警來抓,就會想說那個也是為了要省錢才會去偷剪花,一畝花田這麼大,不在乎那幾支花要剪就去剪,像那個花農就去廟裡面跟後學講:如果你們廟裡面要用的花自己去剪,倒是有跟後學說你如果需要自己去剪,我從來都沒有去剪過,我如果需要跟他買,他辛辛苦苦種的我們要付出代價。

   所以我們要了解說靈魂是沒有形象,可是你能夠離開身體,後學就講專一,你很專注到一的狀態,你就可以離開你的身體,可是我們要了解到現在虛空之間,不是五度空間嗎?那個魑魅魍魎都在旁邊一直等,看你什麼時候要出去?等你(靈魂)出去我就來把你身體佔著,不給你回來(身體),看你要怎麼辦?你回來要趕魑魅魍魎,趕都趕不出去,你要怎麼辦?你就沒辦法了,你在那裏跟它打架也打不贏它啦!它比你還要強悍,所以自己的身體要照顧好啦!不要讓別人佔走,這是我的身體,不可以讓它來佔走,雖然身體是四大假合可是現在我在用,我的,是我的身體就好好的用,不能讓別人佔去,所以要了解到靈魂,為什麼講魂?那個魂就是:云鬼,就是我們講的鬼,就是魂,那假如說我們修到我們不說魂,我們說「性」,你看性就是已經立心生了,那魂就是鬼,云鬼,我們說的鬼,它就是要走入地獄,所以我們比較詳細說的話,靈魂就是我們的『識神』,靈性就是我們『元神』,這樣分得清楚嗎?(清楚)

    :楞嚴經:「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曰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佛在楞嚴經徵心只有二處,一、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二、如目可見,以何為心?請劉講師講解。

:這個是我們上楞嚴經的時候裡面很重要的一段,那個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說我們眾生把我們日常所用的生滅無常變化的,我們把它當成我們的真心,用這個妄的心,我們一直六道輪迴,然後我們不知道,把我們常住的那個真心,我們都遺失了,不要,我們不要祂,所以佛說我們眾生真的顛倒很可憐,真的不要,都不用,然後都用妄(識心)的在六道輪迴,用真(真心)的我們可以進入活菩薩,這個就是在講這個,這一段蠻重要,所以各位前賢家裡有沒有楞嚴經?(回去再看一看非常重要的這一段是兩種:一種是生死根本,一種是菩提涅槃,就是我們能夠成仙做佛的根本。

   那徵心有兩個地方一、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就是你認為的心在哪裡?你跟我講在哪裡?

二、如目可見,以何為心?→你把怎麼樣當成你的心?

   就是只有這兩個地方徵心啦!那剩下都是破除,破那個地方所在,阿難說:身在身內,身在身外,身在眼根,那個都是地方所在啦!佛都說那個都不是真,真正的地方所在就在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在那裏如目可見,以何為心?這個才真正問我們的真心到底是在哪裡?

   眼睛可以看見啊!以什麼為心?各位前賢我們眼睛可以看見以什麼為心?哈哈!所以這個有一點大哉問,問的就是蠻重要,我們眼睛可以看萬象萬事,我們把什麼當作我們的心?這個就很重要,我們都是以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把眼睛看到的產生根塵相對的事當成心,那個是屬於生滅,所以我們研究了以後,知道說我們的佛性藉著眼根看到萬象,是佛性藉著眼根看到萬象,不是眼睛看,是佛性看,這樣了解嗎?是我們的佛性在看不是我們眼睛看,所以假如說我們能夠把六根都回歸到佛性,佛性在聽,佛性在聞,佛性在吃東西知道味道,佛性知道外境的一切感觸,都是佛性,那這樣的話這樣就正確,就不偏了啦!不是我們六根它各自產生作用,這樣了解嗎?了解嗎?下課!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提供分享,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1. 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videos

2.   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2069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