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26 18:15:02瀏覽1547|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_六祖壇經_第15片_台南同義宮_99/01/16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講到六十二見本,後學回去有看曾經把六十二見寫成講義,我們看這張講義。 ◎見惑八十八使 一念無明落入凡塵,始有身體,由身體產生的見思,皆由現象出發。偏離真心佛性本體,故稱惑,見惑為見解上,思惑為思想上,迷理迷事。見道所斷之理謂之見惑,以見惑之故,不達於四諦(苦集滅道)之真理,起種種邪見。 修道所斷之事謂之思惑,以思惑之故,作善惡之業而流轉於六道。把見思二惑斷盡,證悟真理,出離三界。所以說見惑思惑是生死之因,先斷見惑八十八使,為見道位,亦名得初果須陀洹,稱入聖賢末流。次斷思惑八十一品,為修道位,亦名得阿羅漢,證無生法忍,謂之無學,亦名無漏(不漏於三界)。 一念無明落入凡塵,我們在理天時,一念無明起心動念,才落入凡塵。落入凡塵以後,始有身體,由身體產生的見思,見解和思慮,皆由現象出發,所以我們的見解和思慮都是從現象裡出來。已經偏離真心佛性本體,我們沒有研究都不知道,因為有偏離本體,故稱惑,所以稱為迷惑,已經迷惑。見惑為見解上,思惑為思想上,所以見惑、思惑對象不同。迷理迷事,理也迷了,事也迷了。見到所斷之理謂之見惑,我們要見到道被見惑斷掉,結果見不到道。以見惑之故不達於四諦,四諦就是苦集滅道真理。起種種邪見,我們生發的見解已經不正確。 修道所斷之事謂之思惑,所以上面的見惑是見道,我們見到道,被那種迷惑障礙所以見不到道。底下那個修道,要先見道才能夠修道。修道所斷的事謂之思惑,所以是迷於事跟迷於理。理就是所知障,事就是煩惱障,不一樣的內容。以思惑之故,做善惡之業而流轉於六道,因為我們已經迷惑了,不合真理,不合真理結果我們有喜歡討厭,做出來的事情就落入善惡,我們造了業因,業因一形成我們就接受果報,這樣就一直在六道輪迴。 把見思二惑斷盡,見惑思惑這兩個都把它斷盡,能夠證悟真理,脫離三界,就是離開苦海。所以說見惑思惑是生死之因,見惑思惑是我們生死的原因。先斷見惑八十八使,先把見惑斷掉。為見道位,能夠把八十八使都斷掉,這個叫見道,已經看到道。亦名初果須陀洹,修道第一個果位就是須陀洹,稱入聖賢末流,就是已經進入聖賢的末流,就是我們台灣話講:拉到仙佛的衣角那個叫須陀洹。 次斷思惑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斷完了,再來斷思惑八十一品。為修道位,見惑是見道位,思惑是修道位,已經進入修道。亦名得阿羅漢,已經是第四個果位,初果是斷見惑八十八使,八十一品斷完了以後就是阿羅漢第四果。證無生法忍,已經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我們已經可以安住不動。謂之無學,也就是已經無法可以學了,到達無學的地位,也是阿羅漢。亦名無漏,不漏落於三界,已經不在三界出生了。 詳加研究八十八使和八十一品詳細的內容=由迷理引起的五利使,跟迷事引起的五鈍使延伸而成。 五利使:(1)身見(色身引起)(2)邊見(二邊之見、斷常之見)(3)戒取見(取不合理的禁戒)(4)見取見(未悟謂悟,未證謂證)(5)邪見(說沒有因果報應)。此五項惑性銳利,見道時被此斷之,故稱利使。使者驅使、驅役之意。 五鈍使:貪、瞋、癡、慢(驕傲)、疑,此五項迷執於世間事物而起,其性鈍而難斷,修道時被此卡住,故稱鈍使。五利使、五鈍使,名為本惑(根本迷惑)。餘皆名隨惑。 八十八使是迷於四諦真理而起。苦下俱一切,集滅各除三,道諦除二見,上界不行瞋。即是苦諦俱五利使、五鈍使全部,集諦者業因,業因無身體,故無身見。無身見故無邊見、戒取見。滅諦跟集諦同,道諦無身見和邊見。苦=10使;集=7使;滅=7使;道=8使,共32使,歷三界(上界不行瞋),苦集滅道各減一,有28使。欲界=32;色界=28;無色界=28;共88使。 底下就是詳加研究八十八使和八十一品詳細的內容。講八十八使跟八十一品。 由迷理引起的五利使,跟迷事引起的五鈍使延伸而成,由迷於這個道理引起來的五利使(有五個),然後迷事所引起的五鈍使,很鈍,延伸而成。 五利使: (1)身見(色身引起):從我們色身引起來的身見。 (2)邊見(二邊之見、斷常之見),有善惡、男女,有對待,邊見是五利使的第二個,我們平常也有斷常之見。斷見就是一了百了,當眾生永遠是當眾生那個叫常見,常見跟斷見都不合真理,所以我們也要把斷常之見去掉。 (3)戒取見(取不合理的禁戒),那個是苦行方面不合理的禁戒,叫戒取見。 (4)見取見(未悟謂悟,未證謂證),自己自以為是還沒領悟說領悟了。還沒證悟本性說證悟了那個叫見取見,我們凡塵這種人也很多。 (5)邪見(說沒有因果報應),就會說沒有因果報應,是屬於邪見。 此五項惑性銳利,五利使這五項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迷惑的性質很銳利,見道時被此斷之,故稱利使(我們見道的時候被這五個斷掉,所以見不到道,想要見道就是要把這五個都去掉,不要它,因為很利,所以稱為利使),使者驅使、驅役之意(使就是驅使驅役之意,驅使我們去做去行)。 五鈍使(鈍跟利相反),貪、瞋、癡、慢(驕傲)、疑(五鈍使跟五利使是害我們在凡塵六道輪迴),此五項迷執於世間事物而起,這五個貪瞋癡慢疑就是迷於世間的事物引起來,其性鈍而難斷,很鈍很難去斷掉它,修道時被此卡住,故稱鈍使,上面的五利使是見道時候被它障礙,底下五鈍使是修道時被卡住了。 五利使、五鈍使,名為本惑,我們根本的迷惑就是這五個,五個利使、五個鈍使,餘皆名隨惑,剩下的還有很多迷惑叫隨惑,不是本惑,本惑就這十個,八十八使是迷於四諦真理而起,那個是見惑八十八使迷於四諦苦集滅道,苦集滅道,苦下盡一切,苦的方面十個全部都俱備,集滅各除三,集諦跟滅諦除掉三個,道諦除二見,道諦十個裡面沒有二個,上界不行瞋,上界沒有貪瞋痴慢疑那個瞋,生氣,即是苦諦俱五利使、五鈍使全部,集諦者業因,集諦是屬於業因,我們種業的業因,因為有業因才會受苦,業因無身體,故無身見,所以業因沒有身體故無身見,在業因的時候沒有身體,所以沒有身見。無身見故亦沒邊見,故也沒有戒取見,因為沒有身體,沒有取苦行來修,所以也沒有戒取見,所以就減掉三個:身見、邊見、戒取見。滅諦跟集諦相同,道諦沒有身見跟邊見,又除掉二個,我們算下來,苦=10使;集=7使;滅=7使;道=8使,共32使,總共三十二使,三十二使是屬於欲界,還要經過色界、無色界,歷三界上界不行瞋,沒有瞋恨的心,苦集滅道各減一,有28使,所以苦集滅道各減掉一個,就有二十八使。欲界=32;色界=28;無色界=28;共88使。所以我們斷掉見惑八十八使。 ◎思惑八十一品 八十一品分三界九地,每地九品, 欲界有一地,叫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雜居地。 色界有四地,(1)離生喜樂地(分段生死已離)(2)定生喜樂地(定力產生)(3)離喜妙樂地(4)捨念清淨地 無色界有四地,(1)空無邊處地(2)識無邊處地(3)無所有處地(4)非想非非想處地。 欲界=五鈍使之貪瞋痴慢,四使為一品。色界、無色界貪痴慢三使為一品。斷欲界初地六品為得二果,名叫斯陀含。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斷八地七十二品思惑,證四果阿羅漢。以既斷盡思惑八十一品,不再受生於三界。 另有九十八隨眠之術語,是見惑八十八使,加本惑五利使、五鈍使而來,亦名九十八使。是煩惱之異名。因常隨逐於人,故謂之隨,其體幽微難知,如眠狀,故謂之眠,驅使人入於三惡道。 八十一品分成三界九地,每地有九品(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只有一地,叫五趣雜居地(五趣就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五道雜居在一起,叫五趣雜居地)。 色界有四地: (1)離生喜樂地:已經離開欲界的生死,進入喜樂。在色界沒有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已經出離,所以叫離生喜樂地。 (2)定生喜樂地:已經有定力產生喜樂。 (3)離喜妙樂地:喜樂已經離開,進入妙樂,又更殊勝了。(4)捨念清淨地:到第四個捨念清淨地時,已經沒有呼吸沒有吃飯,很理想。 無色界有四地,(1)空無邊處地(2)識無邊處地(3)無所有處地(4)非想非非想處地。 欲界=五鈍使之貪瞋痴慢,四使為一品。色界、無色界貪痴慢三使為一品,已經沒有瞋了。 斷欲界初地六品為得二果,名叫斯陀含,欲界六品比較難斷,二果得到叫斯陀含,名稱叫斯陀含,第二個果位。 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就是二果已經斷六品,剩下三品再把它斷盡了,就得三果阿那含,阿那含是第三個果位),剩下的色界、無色界斷八地七十二品思惑,因為後面比較容易斷,七十二品斷盡就證四果阿羅漢。 前面欲界九品是最難,斷掉九品有二個果位,斷掉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才一個阿羅漢的果位。已既斷盡八十一品,不再受生於三界,已經不在三界受生了。 另外我們假如有看到九十八隨眠的術語,是見惑八十八使,再加本惑五利使跟五鈍使而來,亦名九十八使,我們看到那個名稱就了解原來是八十八再加十,九十八使,是煩惱的異名,就是煩惱,不一樣的名稱,它裡面都是煩惱。因常隨逐於人,會隨著我們、追逐著我們,故謂之隨(隨眠),其體幽微難知,很難知道,如眠狀,好像我們睡眠的狀態,謂之眠,驅使人入於三惡道,九十八使隨著我們人,驅使讓我們進入三惡道。 ◎六十二見 六十二見=各經論所釋不同,惟多用大品般若經,佛母品和仁王經、天台疏。 大品般若:色.受.想.行.識五蘊。先計色蘊,(1)色為常(2)色為無常(3)色為常無常(4)色為非常非無常。受.想.行.識四蘊亦然,合計而有二十個見。此是過去的五蘊之所計。 又現在五蘊之所執著,(1)色為有邊(2)色為無邊(3)色為有邊無邊(4)色為非有邊非無邊,其他四蘊亦然,合計二十見。 再於未來五蘊之所見,(1)色為如去(2)色為不如去(3)色為如去不如去(4)色為非如去非不如去。其他四蘊亦然,合計二十見。 三世合而有六十見,加此身與神為一,此身與神為異,二見;總共六十二見。此六十二見俱是邊見,離不開斷、常、有、無之範圍。 而天台宗之釋是:(1)色是我(2)離色而有我(3)色為大,我為小,我住於色中(4)我為大,色為小,色住於我中。四蘊亦然。合而有二十,歷三世合為六十,加常見和斷見共六十二。是五利使中身見、邊見之所屬。 (另有解釋: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六十二見各隨意說),皆離不開四句範疇。若論涅槃,理超四偈(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邊、無邊),體絕百非,四偈之論,但有言說,皆無實義。而上之六十二見亦屬於四句之論。 若問佛:世界有邊耶?無邊耶?有盡耶?無盡耶?佛都默然,不給與回答。 四句執:(1)常:外道計過去之我即現在之我,相續不斷,執之為常,即墮於常見。(2)無常:外道計,我今世始生,不由過去之因,執為無常,即墮於斷見。(3)亦常亦無常:外道於上二句,皆見有過失。便計我是常、身是無常,若爾則離身則無有我,名亦常亦無常。(4)非常非無常:外道計身有異故非常,我無異故非無常。 非真理之言論,皆經不起考驗,人生短暫,勿有限的光陰,浪擲在無益的見地裡,稍涉及對待二邊即須放捨,保持清醒的腦海。觀照人生實相,返回本位。 六十二見=各經論所釋不同,惟多用大品般若經,佛母品和仁王經、天台疏。 大品般若:色.受.想.行.識五蘊,先計色蘊 (1)色為常(2)色為無常(3)色為常無常(4)色為非常非無常,這樣就有四個。受.想.行.識四蘊亦然,假如不省略的話就講,受為常,受為無常,受為常無常,受為非常非無常;再講想,想為常,想為無常,想為常無常,想為非常非無常;然後再講行,再講識,合計而有二十個見,這樣五蘊加起來剛好有20個見,此是過去的五蘊所計,我們過去的五蘊所計。 又講現在的五蘊所執著(1)色為有邊(2)色為無邊(3)色為有邊無邊(4)色為非有邊非無邊,其他四蘊亦然,其他四蘊也一樣。就不用再唸了,各位都知道意思,合計二十見,一樣合起來也是二十見。 再加未來的五蘊之所見,過去五蘊所計、現在五蘊所執、未來五蘊所見, 色為如去(2)色為不如去(3)色為如去不如去(4)色為非如去非不如去。其他四蘊也一樣,合起來二十見。三世合而有六十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加起來有六十見,六十二見的六十見就是這樣來的。 加此身與神為一,再加我們的身與神,身體跟我們精神為一,身與神為異,異就是不一樣,二見,兩個見解,總共六十二見加起來總共六十二見。 六十二見的來源就是這個樣子,就是五蘊各有四個見解。所以我們研究這些都不合於真理,比如說過去的五蘊,色是常還是無常?我們說色是常,是無常,全部都不對。它不屬於常也不屬於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也都不對,所以六十二見全部都是屬於不正確的、不合於真理的。六十二見因為每一個宗派解說的內容都不太一樣,離不開斷、常、有、無這個範圍。 而天台宗之釋是:(1)色是我(2)離色而有我(3)色為大,我為小,我住於色中(4)我為大,色為小,色住於我中。四蘊亦然。合而有二十,歷三世合為六十,加常見和斷見共六十二。是五利使中身見、邊見之所屬,所以它講的內容範圍又比較窄。 另外還有解說: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六十二見各隨意說,內容都不太一樣。皆離不開四句範疇,我們之前有講過四偈子: 我們【不著有,也不著空,不著亦有亦空,不著非有非空】,請問是什麼狀態?是有還是沒有?都不是。不是有,不是空,不是亦有亦空,也不是非有非空,就是不可思議。我們落入不可思議就是佛性的本體,佛性的本體就是不可思議,講祂,不對,因為沒有形相;講祂沒有,也不對,因為祂確實有含藏,含藏山河大地、含藏善惡種子,所以說有不對,說沒有也不對。說亦有亦無不對,說非有非無不對,全部都不對不正確,所以就進入不可思不可議,不能用頭腦來想,不能用嘴巴來論議。所以往後我們看到經典裡面說不可思議,就是進入我們佛性的本體,進入佛性本體就是這種狀態,它都不屬於我們的思想範圍裡,很超然,很玄妙。我們了解凡塵所有名、相都是假的,不真,我們不要住在名、住在相之中。若論涅槃,理超四偈,涅槃不生不滅,它的真理超過四偈,所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邊、無邊,體絕百非,我們佛性本體絕百非,一百個全部都不對。比較容易讓我們能夠了解,就是講「真空妙有」,佛性空之中不空,有。可是有,沒有形相,叫真空妙有,我們佛性就是真空妙有,這樣比較讓我們有概念,不是全部都不能說,而是說出來以後已經有稍微偏了。我們知道偏的地方所在是在哪裡?因為我們很容易住相,不是著有,就是著空,著有不對,著空也不對。 所以我們剛好在中道,不有不空。所以論涅槃的真理(不生不滅的真理),理超四偈,我們講一(一體),不對;說不同,也不對;一、異都不對,所以凡塵的真理很難用文字來描繪。說俱、不俱;有跟無;非有跟非無;常跟無常;有邊跟無邊,我們佛性本體全部都離開,叫做超過四偈。然後體絕百非(沒有我們講的那些名相)。 四偈之論,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只有言說,講出來有,可是沒有實際的義理,沒有實際的真理在。而上之六十二見亦屬於四句之論,也是屬於四偈。若問佛:世界有邊耶?無邊耶?有盡耶?無盡耶?佛都默然,不給與回答,各位前賢,假如有人問「世界是有邊還是無邊?」都不對,「有盡還是無盡?」也都不對,所以佛就不講。祂說我們心思放在那邊的話,浪費時間浪費精神,對我們沒有實際的幫助,所以不要去研究,落入無記,不要去研究。 四句執: (1)常:外道計過去之我即現在之我,相續不斷,執之為常,即墮於常見。 (2)無常:外道計,我今世始生,我這一生才開始出生,不有過去之因,所以沒有過去的因。各位前賢,我們這一生出生在凡塵,有沒有過去世的因?絕對是有,沒有的話我們就不會出生,有因,我們現在接受是果報,這個身是果報,所以一定有過去的因。執為無常,即墮於斷見,我們看到外道,各位前賢,什麼叫外道?心外取法叫外道。我們的心認為是心外的東西,那個就叫外道,在道之外。因為萬象萬事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真心所呈現的,都是心,我們把它當成是外物(外面的東西),那個就叫外道。 (3)亦常亦無常:也常也無常,外道於上二句,皆見有過失,就是有過錯,有不對的地方,便計我是常、身是無常,若爾,假如是這樣的話,則離身則無有我,名亦常亦無常。 (4)非常非無常:外道計身有異故非常,身不同所以非常,我無異故非無常,我們性無異故,所以非無常,非常跟非無常都跟真理不相合)。非真理之言論皆經不起考驗,我們了解真理經得起考驗,不是真理一定會有漏洞。人生短暫,勿有限的光陰,浪擲在無益的見地裡,稍涉及對待二邊即須放捨,我們假如有對待兩邊,有善惡,凡塵都是對待,有男女、有老少、有高低,都是對待,我們只要落入對待就趕快放捨,保持清醒的腦海。觀照人生實相,返回本位。六十二見後學是特別把它寫出來,因為我們不容易知道,假如沒有寫出來不容易知道,對不對?所以這個六十二見本,六祖講的,我們回到六祖壇經的本文回來。在七十一頁的中間。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六十二見本,妄立虛假名,六十二見本全部都是虛假的,都是不真實的,所以六祖講「妄立虛假名」,虛幻不實在的假名稱。 何為真實義,裡面沒有真實的義理。惟有過量人,過量就是超過數量,不在數量裡面,不在所限度的裡面。過量已經超過所有限量。通達無取捨,可以通達,就是不在兩邊,不在不合真理的名相裡面,已經超越一切所有現象,所以通達無取捨,不會取捨,取捨就會造業,我們有取有捨,就是有喜歡討厭,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都免不了會有喜歡討厭,那個就有取捨,取捨就造業,造業就要受苦。 以知五蘊法,能夠知道五蘊法,各位前賢五蘊是什麼?色受想行識五蘊,我們在凡塵都蘊積五蘊,所以我們才落入現象。假如在生活之中我們都不蘊積色受想行識,不蘊就不會落入凡塵的現象。要了解是我們自己造的業因才落入凡塵,之前我們有講,在生活之中假如我們充滿怨,那個已經在蘊積,怨時間久了,程度加深就變成恨,怨恨,會不會有?我們生活之中是很容易犯到的毛病,就是埋怨,只要不順我們的心我們就會埋怨,假如埋怨的次數很密,日常都有這種現象產生,我們的怨就會加深,就會變成恨,怨恨是這樣來的,怨恨惱怒煩,很懊惱,生氣,這個都有毒素,我們在生活之中在醞釀這些毒素,各位前賢,以後會變什麼?(毒蛇),對!就是會變毒蛇,好不好?不好喔! 不要說以後變毒蛇,假如在生活之中我們充滿怨恨惱怒煩,是不是週遭的人都會趕快避開?不喜歡跟我們在一起,對不對?像不像在避開毒蛇一樣?很像喔!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不要有怨恨惱怒煩,五蘊法不要蘊積。我們心都很開朗,很正面,很積極,很快樂的在生活,是不是是週遭的人都喜歡跟我們在一起?所以我們要自己培養,時時刻刻心地都很光明,本性都很清淨,這樣的話生活就已經接近天堂,在天堂的範圍。所以研究真理以後,凡塵的五蘊法,就不要再蘊了,不要再醖釀讓我們落入凡塵。 及以蘊中我,各位前賢,蘊中的我是誰?我們不是一直有在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嗎?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就是把外面的五蘊法,我們都把它放下,放下時一念不生,這個蘊中的我會不會呈現?就會呈現,知道蘊中的我。 外現眾色像,外面顯現有形有相的很多。一一音聲相,有很多的音聲相都會呈現,因為有我,所以才呈現眾色像,然後才呈現音聲相,都會呈現出來。平等如夢幻,這些眾色像、這些音聲相,它是平等,可是它都是夢幻不實在的,是因緣聚會才有,緣聚則生,緣散就滅。 不起凡聖見,就是不起分別對待,没有凡人沒有聖人,不起凡聖見,這個就是要透徹的認識真理,才容易到達,不然我們的分別心都很強烈。分別心很強烈,各位前賢,害到誰?害到我們自己。因為佛已經證悟平等,沒有分別,所以成佛了。我們眾生因為分別太厲害,所以成為眾生,只要我們把分別心去掉。所以佛看我們眾生,眾生都是佛,可是我們看,佛是佛,眾生是眾生,很鮮明對比,不會是一樣。 佛為什麼看我們眾生都是佛?因為不管我們在凡塵現象是有錢有地位,還是沒錢沒地位?這些在佛看起來都是我們所造的業因接下來的果報,只要我們把那些果報,因果已經了掉了,又恢復到本來,本來佛跟眾生就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樣的。所以佛看我們都是平等同體,我們就沒辦法看得這麼透徹。 有錢有地位我們就會仰望,街民、流浪漢我們就瞧不起。就很自然產生這個現象。了解有錢沒錢,有地位沒地位都是果報,有錢有地位是福報。當街民流浪漢就是因為他做了一些不善的一些事,形成的果報。所以就呈現不好的相出來,我們了解這個都是接受果報的現象,都是短暫的,不是永遠的,只要我們心境改變了,做法改變了,自然果報呈現也改變了,都不固定的,凡塵一切相都虛幻不實在,只要我們不住相,能夠離相就進入佛性,所以離相就是佛。不是有四個字嗎?「離相名佛」,我們把它記得,離開形相就已經進入佛了,離相就進入佛性,一進入佛性就跟佛一樣,離相名佛。離開形相也就沒有煩惱,我們煩惱都是住相來。 不作涅槃解,我們沒有分別心,也不作涅槃解,涅槃是針對我們生死來說,因為在凡塵有生死,才要定涅槃。假如生死沒有,涅槃也就不用了。所以張拙的悟道偈講「生死涅槃等空華」,就是生死跟涅槃都是空中的花,不實在的,都是虛幻不實。 二邊三際斷,二邊就是善惡,就是男女,就是老少,高低二邊,我們二邊要斷掉。各位前賢,三際是什麼?過去、現在、未來叫做三際,我們不要有過去心,也不要有現在心,也不要有未來心,我們三心都沒有,三世就攝受我們不住。我們有三心,我們被三世攝受,被三世攝受以後我們就六道輪迴。這樣了解意思嗎?我們不會認為三心是那麼嚴重,嚴不嚴重?記得我們上禮拜是講起心動念,對不對?起心動念就是造業,就已經過錯了,有沒有比較深的體會?我們很容易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業因已經形成,我們就是要接受果報,我們不要起心動念,業不造,業不造的話,累世的因果不會讓我們去接受果報,所以不起心動念很重要。這邊就是講不要有三心很重要,重不重要?很重要,因為有三心(有過去心、有現在心、有未來心),過去心已經過去了,我們再怎麼拉都拉不回來;未來心還沒到,我們再怎麼策畫都沒有呈現;現在心不住,我們說現在,現在已經過去了,說現在,現在又過去了,所以現在不住。 所以我們了解,原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三心都時時刻刻呈現,因為我們都用,所以才被三世攝受,三世把我們攝受,所以我們就有六道輪迴。假如我們沒有三心,三世攝受我們不住,我們就可以超出六道輪迴。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不要起心動念,也不要有三心。尤其我們年歳大了過去心都很強烈,年歳大了就會一直生活在年輕的時光裡面,年輕的時候都有比較值得回憶的過程,都會住在那個境,所以過去心就很濃厚,所以已經被過去世所攝受了,一定走入輪迴。我們研究真理,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可以做到的,不起心動念、不產生三心,可不可以做到?是比較要用一點心,是不是要有很清醒的頭腦,不起心動念,然後沒有三心,都能夠做。這個不是很困難,看我們有沒有堅定的心要去做,只要有堅定的心就一定可以做到。 我們做到以後就可以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一進入本體就很容易可以回到本位,都是佛,我們回到理天了,都回到故家鄉。假如我們不肯去努力做,我們就流浪在凡塵,就要受苦,苦不苦?年輕人對苦還體驗不深,年歳大了,對苦會體驗得很深刻。尤其經過物質很缺乏的年代,那個才真的是很苦,現在物質都很富裕,所以不會覺得什麼苦。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 二邊三際斷,常應諸根用,我們沒有二邊,常應諸根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都能讓它用,讓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產生功能作用。而不起用想,已經都在應用,可是不起用想,就是該如何就如何,没有我可以怎麼樣,「我可以怎麼樣」有能所。之前我們講四相的時候不是講得很透徹嗎?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眼睛能看,能看的就是我相;一定有所看,所看的就是人相;所看的差別叢生就是很多,不是看一眼就好,看得很多那個叫眾生相;然後我們連續不斷的看叫壽者相。這樣有能所就有四相,我們起用想的時候就有四相。我們不起用想,沒有用想就是沒有說我在應用、我能夠用,這樣的話沒有能所,能所泯了,就是佛性出來應對。 分別一切法,就是了了分明,我們不管對什麼形相或事情我們都了了分明,那個叫分別一切法,我們對凡塵的一切都了解分明。這邊的分別一切法不是分別心,而是了解相跟事的內容,叫了了分明,跟分別心我們比較分得開。可是 不起分別想,分別想就落入喜歡討厭,了解意思嗎?没關係這個都有錄下來,以後都可以反覆的聽,不是一次就能夠了解。這個一定都要薰習一段時間,我們才會懂。現在聽得時候不懂是這些話,當以後我們懂了還是這些話,一樣的話,可是要等一段時間。不懂的時候就是不懂,再怎樣都不懂。等到我們懂的時候,話都一樣。都一樣的話沒有講不一樣的,還是一樣的,就是要靠我們自己努力,你能反覆一直在聽,一直在薰習會促成你本性之中的般若妙智慧。般若妙智慧一產生就已經透徹了,都知道了,所以我們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沒有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這個是說世界末日,災難一到達整個天地要毁滅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態,災劫把凡塵所有萬象都已經燒壞了,燒到海水,海水燒乾了,燒到海底,這個災難大不大?很大!所以是世界末日。風鼓山相擊,那個風怎麼厲害呢?它可以把整座山都吹動,吹兩座山互相相擊。大不大?不可想像,兩座山被風吹得相撞,風鼓山相擊是不是大災難?那個時候我們人類都不在了,天地已經混沌,一個元會有開天、闢地、降人,經過六萬年,再要收人、收天、收地、混沌,再重開天地,再下一個元會。我們沒有修證,有求道,可是都沒有修,那個叫種子不滅,種子,等到下一個元會的時候,誰要來凡塵?發愿再來是最理想,可是那個時候眾生都還沒有,所以這些有求道沒有修的,就被推到凡塵來受生,在凡塵經過七佛來治理凡塵,然後後面三佛再來收圓。經過七佛治理凡塵的時候,只要你能領悟,回歸本位你就可以回去,等到三佛收圓時就不行,一定要經過領了天命的祖師授記,然後才可以回到本位。這樣了解意思嗎? 想不想這個元會就成就回去啊?還是等到以後?我們不是都聽南極老仙翁借竅時都講:自我成道以來,地球已經混沌七次了。我們看幾次?我們連一次也沒有看到,我們這一次可以站在南極老仙翁的身邊說:仙翁!我要看第一次,看不看啊?要看的話要努力,使自己的佛性恢復光明,這樣就能夠超越現象,我們就可以來扶持這整個世界。我們要知道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怎麼這麼平穩?就是很多已經修證的,他在護持,在保護我們居住的環境,所以會過得很舒服。 各位要了解宇宙之中星球的晃動是不是很厲害?有沒有看過那個天文,我們地球也是一顆星球,這麼平穩讓我們都居住在上面,要不要有人在護持?都是修證者在護持,修證者都要我們都能夠平平安安,所以只要一點點,你看那個七點幾的地震,我們是不是快受不了了。我們看別的星球,它不是七點幾的地震,它是整個星球都在晃動,整個星球都在晃動,人怎麼住?住得住嗎?甚至會星球跟星球相擊,就粉碎了。我們看那個天文要很慶幸,這麼安穩的讓我們住在星球上面,感不感恩啊?我們研究之後才知道呈現這麼穩定的現象都很不容易,要把握時機,這麼殊勝環境不修真可惜,可不可惜?很多人都貪凡塵享受,那個都很短暫,不要去貪那些享受,都會造業,受苦無量無邊。我們了解元會也會有過去的時候,有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的時候,那時候絕對沒有辦法住。災難已經呈現,連海水都燒乾了,大地已經燒得什麼都沒有,就已經混沌。 真常寂滅樂,那麼大的災難我們走入真常,可以走入寂滅,真就是不假,凡塵的現象都是假,只要落入現象都不真,都是假。所以我們走入真,真就是佛性本體才叫真,常住,我們佛性是常住的,沒有來去,沒有生死,身體有,可是佛性沒有。各位前賢,佛性有沒有生死?祂沒有,祂是真常。祂是真的、不變的,祂是常住的。我們這個身體的現象是自己一念妄動,然後才落入凡塵。一落入凡塵以後,我們又迷惑。本來落入凡塵的因是很小,才一念妄動而已,一念妄動那個業不大。好像我們現在講說欠人一元,多還少?是不是很少,然後我們要還對不對?既然有欠人就要還,然後我們來還,一元是還完了,結果糟了,欠一大條了,還一元後,又欠了差不多一萬。一萬要不要再來還?要啊!來還一萬時,這下不得了,已經又欠一千萬。要不要還?現在一千萬再來還,也把它還完了。結果又欠了好幾億,要不要還?不是要還,變賴皮了,不理它了。我們知道我們在凡塵本來都一點點過錯,還就可以恢復了。可是我們在生活之中所造下的已經百倍了,百倍了我們原來的一點點,一次百倍,一次百倍,到後來已經還不起了。還不起會變怎樣?是不是變賴皮了。天地之間容不得你賴皮,所以我們才有那句話:「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只要因緣會遇,你都要接受果報。所以賴不掉的,我們就不用賴,在心裡告訴自己:「我欠多少我全部還」,有沒有這個決心,假如我們沒有這個決心,那些債主會很緊張,很緊張他會趕快來討,來討的時候我們會受不了。你若整天債主都來向你要錢,是不是要趕快躲起來?就會受不了。所以你跟債主表明:「我欠你多少,絕對還你,再怎麼辛苦我絕對還你」,這樣債主就放心了,債主不會急著要。只要你有堅定的心,你的遭遇就很緩和,緩和時還起來就很容易了,越還就越少就越輕了,就可以還完。 所以都是在心,只要心有決定,絕對還。在我們性分之中全部都是光明,沒有黑暗,是我們落入凡塵有身體以後,才黑暗呈現。我們不好的念頭、負面的,那個就是黑暗,我們要了解是我們自己造成的,認識不夠,以為可以不用努力可以有代價,那個心想歪了,結果造下來的業,自己要去承受。所以不要在凡塵騙了人家的錢,高興的過生活。不用高興,一定要還,要還之前還要去地府受苦,縱然在凡塵沒有受到監牢獄的苦,到地府一定要去受。地府受苦完了以後,出來再還債,拿人家多少就是要還多少,沒有僥倖的、沒有說不用還的,因果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人為什麼會每況愈下,就是不長進,不研究真理,苟且偷安過日子,就想說騙得來就想騙人,所以害苦自己。本來都不用去三惡道的,你看那些要不要去?絕對要去!騙人的錢,害人家破人亡,没有罪過嗎?絕對有! 為什麼會轉世當畜生?畜生的靈跟我們是一樣的,畜生也是眾生,眾緣積聚而現的生相,牠也是眾生。為什麼會有那個外殼?那麼不理想,就是因為牠背理(違背道理)。所以我們看那畜生是不是都是橫的?人頭頂天腳立地,你看哪一種畜生有辦法頭頂天腳立地?所有畜生道的眾生都是橫的,背朝著天(背天),當畜生都是背天(違背天理)。形相一出來也是要去了掉,把那些違背真理的全部都了掉了,又可以恢復人的身體。所以我們有人的身體,要好好把握,讓我們人格、品性很清高,才可以進入聖賢的行列。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一定要自我要求,就是人品要清高,要跟佛一樣,不能跟畜生一樣。以前老一輩罵人的話,最嚴重的什麼話?「你這畜生!」那就是最嚴重的話,已經沒有人的人格了,已經當畜生了。 所以我們了解說人是很可貴的,頂天立地。天、地、人,人為三才之一,本來是跟天地一樣大的,本來要代替天地的不足,天生地養不會說話,要靠我們人來講,代天宣化。可是後學覺得我們現在人在講話十句裡面,有九句九都不需要講,都不合真理,所以都不用講,講了都沒用。有沒有感覺?我們現在凡人講的話,真的是不用講,有時坐車坐久一點,旁邊在手機,你稍微去注意他講的內容,啊十句裡有十一句都不用講,在嚨喉還沒講出來的那句也看到了那句要說什麼,那句也不用說,都沒用的,浪費精神,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那個要繳錢,所以都是浪費。 所以我們自己要求自己走入真理世界,那個無關緊要的事就不要去參與,自己的性命大事重要,重不重要?(重要)很重要的。「寧可生前防死路,莫待死時後悔遲」,對嗎?我們生前要防死路,各位前賢我們一口氣不來,要走去哪?(台語)啊!都不知道,我們不是要回理天嗎?回真理的世界,到理天。都不想回去啊?(想),凡塵不要貪戀,這個凡塵都是讓我們受苦的,所以我們自己本身先走入真理世界,然後引導所有我們親朋好友也一樣走入真理世界,所以真常寂滅樂。 那個寂,就是如如不動,寂者無聲,佛性本體沒有聲音,如如不動。所以後學都一直在講:我們佛性祂是很寬廣的,充塞整個宇宙空間,如如不動。不是用照像機原理比喻,我們玩相機時,你在按快門一剎那,鏡頭一晃動,洗出的照片是不是模糊不清?那假如說我們拿這個原理用到我們人身上,佛性在玄關,我們整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動,看到的景象是不是一樣模糊不清,以那個原理來講,可是我們看得很清楚啊!為什麼能夠看得很清楚?就是因為佛性是如如不動,動的是身體,佛性沒有動,所以能夠看得很清楚。對不對? 我們要能夠迴光返照,原來我的佛性是這麼寬廣,充塞整個宇宙虛空,如如不動,所以那個叫「寂」,真常寂滅樂。「滅」就是滅掉所有的煩惱、滅掉所有的形相、滅掉所有一切不如意的回到本體回來。所有生滅都已經沒有了,才能進入寂滅。所以真常寂滅樂就是在講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有沒有印象了?(有)。 因為DVD太多了,所以這禮拜沒有再燒二百套。後面還剩很多,所以倒是後面MP3多燒一點。從第一到第九,第十到第二十才準備燒第二片,這次十五我們已經上十五次,再二次我們就要過年了。對不對?等到明年再講三次,二十的時候才燒第二片。MP3的容量很大,一片就可以聽很久,只要有空就可以聽,有時間還可以看DVD。因為北部時間比較久了,我們這邊在講,聽的人北部比我們熱烈,一拿到DVD都一下子「我要五套、我要十套!」這樣耶!看看這邊怎麼都還在,反覆看、反覆聽絕對會了解,不是很深,最怕就是我們不肯用心,不肯用心佛性就進不去,我們只要能進得去,那個法喜充滿,整個天地都是我,我就是整個天地,理不理想?很理想,所以我們要自己發心追求。 涅槃相如是,六祖就講,涅槃,不生不滅那種樣子就是這個樣。吾今強言說,六祖說勉強講的,因為「道本無言,非言不顯」,沒有用語言道顯不出來,所以要講,藉著這些我們就可以進入,進入最理想的狀態。令汝捨邪見,六祖跟志道講,不正確的見解都把它捨棄掉。汝勿隨言解,不要隨著語言,我們要進入真理,不要住在語言相裡,語言也是相不要住。許汝知少分,不隨言不住在言語相的話而走入真理,就真的已經可以進入佛性了。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逕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甚麼來?」曰:「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六祖那邊很多人都在聽六祖講經說法,來這邊學道,法席盛化。逕來參禮,就直接來拜六祖。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要怎麼樣來修持,才不會落入階級」,「要怎麼樣行持才沒有分別心」,這樣了解意思嗎?所以他的根器很好,直接就講到重點所在。「要怎麼樣才可以不落入分別心,沒有階級」。 六祖就問他,汝曾作甚麼來,你曾經做什麼。行思禪師就回答,聖諦亦不為,最高的聖諦也不有為去做,就是不落入分別心裡面去行持,所以說聖諦亦不為。這個就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都會有那種「我學的一定比你高」的心態,有沒有?沒有啊!那麼學了要做什麼?學了不會比別人強的話,那我們要學什麼?我們學了以後會不會比別人強?不會啊?若是學了都不會比別人強就不用學了,一定會的,只是我們學了以後就知道:「知道是恢復本來而已,不驕傲就可以」,一定是比別人強,別人沒有學,我學了,是不是可以比別人強?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可以引導別人也跟我們一樣學,這樣就是正確的方法,不會說學了都沒有比別人強,那何必學。努力學就是要進入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要進入佛性就是想成佛,想成佛就是想渡化眾生。是不是這樣?(是),我們就是要這個樣子,使自己認識知見能夠正確,正確以後我們的行為就正確,行為正確以後我們可以引導眾生跟我走一樣的道路,都可以成就、可以成道、可以成仙作佛。 師曰,落何階級,六祖反問:「聖諦亦不為(全部都沒有分別心),落入什麼階級」,行思說:「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就是都沒有分別心,沒有階級之分。師深器之,平常我們都還在學,他已經到目標了,他已經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把佛性整個呈現,所以他的行為已經到達了,所以六祖就很看重他。令思首眾,就是要行思禪師當眾人的頭,就是來教導眾人,引導大家。 一日,師謂曰,有一天六祖就跟行思講。「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你要擔當教化,一方,一個地方所在,就是要到一個沒有開化、沒有很興盛的修道地方,你去那邊分擔教化。無令斷絕,不要使頓教法門斷絕了。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他就回去讓佛法能寬廣的推廣開來。行思禪師這一段,因為他已經太高了,我們比較沒辦法學到什麼。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 師曰:「甚處來?」曰:「嵩山。」 師曰:「什麼物恁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 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去拜慧安國師,他跟坦然,兩個人去拜慧安國師,坦然問慧安國師:「什麼是祖師的西來意」,慧安國師說:「何不問自己意」,他說:「什麼是自己意」。自己的意,不要去問祖師西來意;慧安國師跟他講,那個就是密,我們佛性裡面那個祕密的所在,所以坦然還可以在慧安國師那邊學習,可是懷讓禪師就機緣不契合,因為坦然有辦法接受慧安國師的教法,那懷讓禪師沒辦法接受,慧安國師就要懷讓禪師去曹溪拜六祖,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懷讓禪師到的時候就禮拜。師曰,甚處來,六祖就問他,你哪個地方來。懷讓就回答,嵩山。 六祖就問:「什麼物,恁麼來」,這個就是禪機的語言,就是說佛性是什麼樣的東西?佛性怎麼樣到這裡來?「什麼物,恁麼來」,各位前賢懂意思嘛?「佛性是什麼東西,怎麼到這裡來」。假如說有善知識問我們這樣的話,我們怎麼回答?懷讓禪師聽到六祖這樣問他,他沒有辦法回答,不知道佛性是什麼東西,不知道佛性怎麼到這裡來,所以他就回去了。 這邊寫的是馬上有答案,可是在五燈會元跟景德傳燈錄裡面的記載不是這樣,他回去了,回去把所有萬象很努力都拿來跟佛性相比較,說佛性是不是這個?不是!不是再拿別的,再拿來看看是不是這個,也不是,經過多久?八年,他把所有凡塵萬物都拿來跟佛性比,不是。底下才有說,曰:「說似一物即不中」。我們一看好像馬上回答,可是不是那樣,是經過八年,各位前賢,我們對一個問題不了解,追求的時間可以延續多久?八天?八個小時?我們大概經過八個小時、八天大概就放棄,對不對?他能夠延續到八年,把所有東西都拿來跟佛性比,不對!不對!「說似一物即不中」是經過八年時間體會出來,我們有那個心嗎?吃飯比較要緊!古時候做學問真的很專注,經過八年他已經體會出來以後,就來見六祖,說我已經有一個體會的地方所在。六祖就說:好!你說說看。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一聽有那麼一點味道了,就問他:「還可修證否」,懷讓說:「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六祖一聽就知道可以了,已經答案出來了。六祖就跟他講:「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就是「你這樣,我也這樣,我都跟你一樣」,所以那個就是印可。 所以要了解,說是一物即不中,是經過八年的時間,去一個一個體會,看看我佛性像桌子,不是!我佛性像日光燈,不是!什麼東西都拿來比,比八年多不多?真的萬物都被他比了,都不是!說是一物即不中,這句話很有力道。所以六祖問他「還可修證否」,懷讓就講「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各位前賢!佛性我們要把祂染污,染不得。染不黑,為什麼呢?因為祂沒有形相,你染不得,知道意思嘛,所以染污即不得,佛性就是要認識。然後我們修證就是我們的習慣性(習性),佛性跟習性已經不同了,六道輪迴太久,我們佛性所沒有的東西,我們習性都呈現。所以修證即不無就是要把那些佛性本來沒有的東西去掉,佛性本來沒有的東西,那些都不要有,去掉它。然後佛性所有的東西全部讓它回來,這樣就正確了,所以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六祖就跟他講「只此不染污,是諸佛之所護念」,佛性本體沒有辦法染污的,所有的佛所護念的就是這個。「汝既如是,吾亦如是」,你這樣我也一樣,所以就給他印可。 底下就講,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西天般若多羅讖,就是西方第二十七代祖師,他就是達摩祖師再上去第二十七代祖師,他有講偈語說:懷讓的徒弟有一個姓馬(就是七祖馬道一),各位有聽那個典故没?就是七祖在打坐,懷讓禪師就拿一塊磚頭到馬道一打坐的前面去磨,七祖就問懷讓禪師:「大師!你磨那個要做啥?」他說:「我要做鏡」,磨磚成鏡,典故就是從這裡出來。磚要磨成鏡。七祖:「磚怎麼磨成鏡?」懷讓禪師就講:「我磨磚沒辦法成鏡,你打坐能夠成佛嗎?」就是說他打坐不能夠成佛。所以「道在心悟,豈在坐耶』,不在坐,就是講這個。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在六祖旁邊十五年。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懷讓的徒弟很多,在那個時候很興盛。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臺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師誰?」 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云:「願仁者為我證據。」 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 覺遂同策來參,遶師三匝,振鍚而立。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就是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學經跟論。精天臺止觀法門,很精通天台的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看維摩經,了解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偶然之間,六祖的徒弟玄策來訪道。與其劇談,劇談就是講得很投機,我一句你一句講得很投機,那個叫劇談。各位前賢,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朋友啊?很談得來,都不會有心口不一的地方,都是從心裡面講出來,都是肺肝然,心肝相照,說的都是實話,說到兩個都很投機。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朋友啊?好像都沒有耶!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有這種味道,劇談就是能夠談得很投機。 出言暗合諸祖,講出來的話都跟歷代祖師講的話都一樣。玄策就講:「仁者得法師誰」,得到這個佛法,老師是誰呢。永嘉玄覺就說,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我看方等經論就是大乘佛法。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後來在維摩經領悟佛的以心傳心的宗旨。未有證明者,還沒有印可。玄策就講,威音王已前即得,就是七佛治理凡塵的時候,那個時候得到道了,領悟了就可以歸本位。威音王已後,就是三佛開始收圓。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你沒有老師、沒有授記,那個上天都不承認。 玄覺就講,願仁者為我證據,你幫我印可。玄策就說,我言輕,就是我身份地位不夠。曹溪有六祖大師,在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就是一代祖師接受上天天命,要渡化眾生。若去,則與偕行,你如果要去,我跟你一起去,都是很好的朋友。覺遂同策來參,就是來拜六祖。遶師三匝,振鍚而立,因為玄覺永嘉大師長得很高大,又很英俊,修得又修得很好,所以他看到六祖的形相,矮矮的、個子很小,外表看起來又不怎麼樣,所以他就瞧不起六祖,所以繞六祖三圈,拿那個鍚杖站著。 六祖就說話了,夫沙門者,就是講玄覺,沙門翻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叫沙門,勤就是很努力,息就是息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就是玄覺已經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千威儀,就是頭髮一理光了一穿袈裟就是要接受250個戒律,理髮穿袈裟就要遵守,250 X 4 (行、住、坐、臥)多少?剛好1000,然後持戒裡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再乘以3,剛好3000,三千威儀就是這樣來的。八萬細行就是從三千威儀乘以身口意,身:殺、盜、淫;口:惡口、妄言、綺語、兩舌就有七個乘3000就二萬一。意:貪、嗔、痴很嚴重,各有二萬一,這樣加起來就八萬四,剩下的四千就不講,就講八萬。所以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玄覺已經都俱備,六祖就講,大德自何方而來,六祖稱玄覺是大德,你從哪來?為何生大我慢,就是驕傲,大我慢就是我相很強,有驕傲。 玄覺就回答,沒辦法跟你說這些,這些都是小事,我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個比較重要,生大我慢這個可以在撇在一邊,不用管它,我的生死大事重要,無常迅速,很快有一天一口氣就不來了,無常會抓我走,這個才是重要。六祖就跟他講,何不體取無生,你為什麼不來體會到無生(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本來就沒有生),那你去接受、你去取這個本體,你取本體以後就可以脫離生死事大,就不會再落入生死。了無速乎,現在是無常很迅速,我們落入凡塵以後,生活很快,一轉眼一生就過去,無常很快,這是住在相;那你了這些相就沒有快不快,了就無速。我們「體取無生,了即無速」,我們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的時候,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就呈現,我們就認取這一個我們本來面目,我們認取這一個本來面目把祂培養,培養一段時間以後,祂會有般若妙智慧,是從佛性本體所生發的般若妙智慧。有般若妙智慧,我們來應凡塵的萬事萬物,都不會造業,所以那個是最理想的。這些各位會不會去體取無生啊?會不會?就是要自己努力,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我們要能夠去體取。我們佛性本體一進入以後,祂是無生,没有生就沒有滅。沒有生滅,那個迅速無常就離我遠去了。 我們要知道沒有啟發佛性會被業把我們推,業把我們推來現相,然後我們再受苦,我們已經能夠體會到,啟發不生不滅的佛性,然後把佛性整個擴充到整個宇宙虛空,這樣的狀態之下我們就不會被無常拘提,它不會抓我們。假如我們沒有啟發佛性,沒有去培養,我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我們就被業推,業推我們到哪,我們就去哪,業力會推著我們。在生活之中各位可以體會什麼叫業?業力是什麼樣的情形?就是我們很不喜歡去遇到的事情,偏偏就遇到了。很不喜歡去處理的事情,偏偏就會遇到,有沒有?那個叫業力現前,業力已經呈現在眼前。要不要處理?就是要處理,不處理不行,一定要處理,這個叫業力現前。我們在生活之中已經啟發佛性了,佛性已經可以跟虛空合成一體了,這時我們不用接受業力的推促,它推我們不動。一方面我們不造業,一方面我們了業。所以業力不會推促著我們,這個才是重點所在。不然我們受業力一推,推你到哪裡,你就到哪裡現象,推去天道了,在天堂;推去三惡道,在地獄裡面,都被業力在無形的背後推,所以我們一定要啟發佛性,然後把佛性能夠伸展跟虛空合成一體,這樣的話就很理想。玄覺就問六祖:「體即無生,了本無速。體,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了,已經了掉凡塵所有一切相了,就本無速了,了本無速。」 ◎剩下約15分,提問問題 十五分鐘是要給各位問問題的,底下我們下個禮拜再講,因為玄覺有寫證道歌,我們講完玄覺這段就要講他的證道歌,我們還沒發喔?下個禮拜再發,還是要先帶回去看?要帶回去看的話,我們可以請這邊的負責講師發給大家。已經印蠻久了,我們本來說很早就會講到,結果到這個禮拜都還沒有說,有問題嗎? 【問】:請問重聽他要怎麼修? 劉講師答:重點所在是他的心,我們要了解重聽當然有他的背景原因,重聽的人他會比較注重他能夠聽得到的那些話,那我們使他所聽到的都是正面的,都是好的,鼓勵他向上的那些話,讓他知道的不要多,要很專注。他的心只要是專一的話,會進入比較殊勝的境言,有殊勝的境言,他自己會體會,會體會以後,有些是不用語言,不用聽。我們中國的禪宗也都不重視語言文字,它重視就是實際的去行持。實際的行持都不用講話,怎麼樣才符合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就有規範。像金剛經第一分,釋迦牟尼佛沒有我相、沒有法相,沒有非法相。那個就是我們修持的最高程度,我們能夠做到那樣,在日常生活之中沒有我相、沒有法相、沒有非法相,就已經成就了。所以重聽沒關係,就是要他能夠體會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能夠全心全意集中在佛性,這樣修會很快。 【問】:美國前賢問三個問題,(一)做深呼吸腦袋數了做幾下,及很專心的聽劉講師講課,或叩頭,或唱善歌,沒有思維雜念,是否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呢?那腦袋老是跑出「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幾個字或聲音,仍是一念,不算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嗎? 劉講師答:因為我們要了解到,我們是以一念來止斷萬念,有時候在我們體會「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的時候,會有「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個念頭在,沒有關係,為什麼?因為這是正確的,你用這個念來除掉所有的念,你的念就只有這一個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你要讓它時間久,久了以後是不是這一個也要放下了。就不用想自然而然就有了,對不對?所以開始的時候,要保持著我現在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然後真正一直實際進入去做,做到一段時間以後就沒有了,連這個念頭也不要有了,為什麼?很熟悉了,很熟悉就不用有了,那個就已經到達目標了。 【問】:山河大地皆是真心的呈現,是不是因為能覺加所覺之故? 劉講師答:我們要了解到整個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真心呈現,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如來,如來本身含藏萬事萬物,萬物都在我們佛性之中。所以那個不能落入說能覺跟所覺,能覺和所覺是我們在凡塵有現相以後才呈現的,我們現在是要把能所全部泯滅,沒有能所。沒有能所進入我們如來性分,進入如來性分裡面,有一句說:虛空無相,我們如來好像虛空一樣,無相。不拒絕諸相發揮,它不去遏止所有的萬相生發。我們要了解萬相的生發是從如來藏本身生發出來,萬相它是假相,它不久又會還滅,還滅又回到性分如來藏回來,所以我們了解沒有能覺,也沒有所覺,是一體的。所以我們在修的過程,我們就是要心跟境一如,一如聽得懂嗎?就是心跟境合在一起,境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境。心境一如,不犯思惟,我們不要去想,積之歳月,我們累積歳月,就是時間要累積久一點,而不心開,未之有也。「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但不馳散,積之歳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全部一定心開,心開就會了解到萬相萬事都是我的真心佛性。 【問】:請劉講師舉實例解說如何解六結? 劉講師答:各位對六結有印象嗎?我們本來是寂滅,可是我們把寂滅變成生滅,這個第一個結,就是我們起心動念把寂滅變成生滅。第二個結就是把真空變頑空;第三個本來我們是很靈敏的,沒有能所,一落入現象以後結果我們有能覺跟所覺,就變成妄,第三個結;第四個結六根本來都是佛性本體生發,我們現在一落入凡塵,六根有六根的自主性,它自己想當家,那個是第四個結;第五個結就我們對萬相都當成是我們心外之物,第五跟第六是屬於動、靜二個結,就是我們最後生起的。所以從寂滅到達動靜,所以在講耳根圓通時講過,我們要恢復,要把六個結都解除,就是要了解真理。真理了解以後,所有凡塵的動靜,那一些都是我們佛性所呈現,我們現在都把外面的動靜認為是佛性之外,不是我佛性裡面的事。所以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去打開動靜的結,我們要知道要怎麼打開呢?我們做耳根圓通,我們開始講講義的時候聽不懂,後來就不講講義了,直接就講觀世音菩薩的修持法門,有沒有?講的時候就教我們怎麼做了,有沒有?沒有的話DVD拿回去看,DVD裡講得很詳細,裡面都有交待怎麼做,我們從耳根圓通來解開這六個結。解開這六個結開始就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就是把「能所」全部去掉,能所去掉以後我們可以進入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了然就是很透徹的知道,了了分明,可是心中不產生動靜,所以解開這二個結很重要,因為這兩個假如解開以後,後面的根、覺、空、滅,到達寂滅的狀態,這一個一個就可以恢復,所以我們先要從耳根圓通做。 平常每一根都可以,可是不容易有功效呈現。用耳根的話,因為我們可以從最初淺聽、然後聞、聞性,各位前賢一定要把它分清楚,第一個聽是耳朵的作用,第二個聞是我們聽到聲音加入我們的心意識,那個也不要用。用第三個叫聞性,聞性就是佛性,不生不滅的佛性。各位有沒有聽到聲音?那個我們能夠聽到聲音的那個,就是我們聞性。平常我們是日用而不知,不知道那個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我們居家環境平常都熙熙攘攘,都是很熱鬧,不會沒聲音。不像我們這邊,很清靜。找聲音都不容易,所以不容易拿來比喻。現在聽到聲音是不是在這邊?在居家環境我們就可以了解聽到聲音就在這邊啊,所以這邊就有我們的佛性在。假如周遭聲音都讓我們聽到,然後我們都去了解它是哪一個方向,是不是每一個方向我們都可以知道?哪個方向出來的聲音我們都會知道,就把我們的佛性已經伸展,伸展到已經寬廣了,伸展了以後,我們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我們都把祂侷限在玄關,侷限在身體裡面,不容易讓祂出來。我們一讓佛性出來,又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之中,時間讓它持久,持久了以後我們就會很熟悉,到達這種狀態之下,對凡塵所有的動跟靜是不是都很了然?就是透徹知道,但是我們心中已經可以超越,超越那個動靜,就是不被動靜影響。聲音有生有滅,可是我們的聞性沒有生沒有滅,所以一啟發出來以後,聲音滅了,滅了以後我們聞性還在。我們對聲音的有→動,聲音的沒有→靜,已經可以超越了,進入到我們佛性的不生不滅的狀態之下,就先打開這二個結。 這個二結很重要,我們就已經可以進入修道的軌道,因為我們都會被聲音的動吸引,有聲音!有聲音!被拉走了,如果沒聲音呢?沒聲音說:沒有!沒聽到!沒聽到時不是我們聽不見,如果我們聽不見怎麼會知道沒聲音?就是有聽到但沒聲音,那個是屬於靜結,沒有聲音是靜結,有聲音是動結。所以我們從聞性之中,聞性沒有生滅,聲音有生滅。聲音的生叫動,聲音的滅叫靜,這樣懂意思嗎?這倒是蠻重要的,要先這個關卡能夠進入,我們進入以後,佛性被聲音已經引發出來了,出來以後,我們要對生滅的聲音了了分明,不要住在心中。知道,心中不住。這時我們就把動靜這兩個結先解開,這樣了解意思嗎?下課!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1)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連結網址 https://1drv.ms/f/s!AlkQnRR-y_aTrHxwvl670QBzBNPq (2)第二個備份網站,連結網址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