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家招牌水餃
2005/12/22 10:37:44瀏覽808|回應2|推薦7

張家招牌水餃

                       

記得爸爸跟我在大陸住的那一段日子,最辛苦難適應的就是吃,其實老人家吃的簡單,但是廣東人的口味又油又鹹,請來的大廚又是湖北人,做的也不合口味,只見他天天啃洋蔥、蒜頭。有一次出差到中山找客戶,就約他一起出去逛一逛,回程中看到一家餃子店,我不說二話的就拉他進去吃,好壞也解解讒。

 

其實,平時上街吃飯,我們絕對不會點水餃,因為吃過家裡包的水餃,外面的水餃沒有好吃的,尤其是冷凍水餃,綿綿糊糊的,根本沒有一點水餃的味道。

 

不過,有據台灣諺語是這麼說的:是作料ㄍㄠˋ(),無是師父ㄍㄠˊ(厲害)

家裡包水餃的料可是十分講究的。

 

一般人都喜歡用白菜包水餃,或者用高麗菜,白菜容易出水,高麗菜根本不對味,所以我家都一定用韭菜包水餃,如果包牛肉就用韭黃,不過太貴了吃不過癮,還豬肉韭菜受歡迎。

 

豬肉從市場買回來還要剁過,邊剁邊加進醬油讓它入味;韭菜就得要一根根慢慢的洗、切,很費時的。除了這二樣主角,還有二位貴賓:花枝和蝦仁,有它們相伴,立刻提高身價為’’三鮮水餃’’了,相互襯托之下味道鮮美,外面可吃不到的。

 

而除了主料,配料也是缺一不可的,蔥薑切碎,還要加上鹽巴、雞晶,最後拌上沙拉油,這是家裡的秘訣,沙拉油可以裹住味道,也消除材料的乾澀,吃起來會特別的香滑可口。等到把所有的料都扮勻了,就可以開始包了。

 

爸爸跟公公都是山東人,一樣喜歡吃水餃、包水餃,但是二家的包法居然完全不一樣。在家裡是用大拇指和食指二邊一掐,水餃就成了元寶的樣子,胖嘟嘟的,每個水餃都得要站著,不然就不及格;而到了公公家,他們是在水餃上要折出花邊的樣子的,公公說我的包法是懶人派,一掐就了事,爸爸則說皮折了邊厚薄不一,容易煮不熟,我為了扮演好自己的腳色,我回娘家包一種,回婆家包一種,這也不錯,練就了二種好手藝。

 

下水餃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先煮滾水,才把水餃一一的放進鍋子裡去,然後要馬上用鍋鏟的背面,輕輕的將水餃分開來,免得黏鍋底,或是互相沾黏,千萬不可以用正面,會把水餃攪破的。

 

開三次鍋,每次各加一次水,等到水餃一個個鼓鼓漲漲的跟個小圓球似的,就可以起鍋了。

 

還不急著吃喔,醬料很重要的,絞碎的蒜泥,加上醬油、烏醋、麻油一半,保證為你的水餃加分。

 

想吃嗎?可以動手試試看喔,或者,到新竹來,無言絕對露一手讓你永遠難忘的好味道。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y530813&aid=131553

 回應文章

chiungch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想吃喔!!
2005/12/30 11:34

呵呵!!

超愛吃水餃

現在真想嚐嚐!!


鐵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要吃啦
2005/12/22 21:23

厚!每回都寫這些好吃的東西引人家流口水

吃不到!我就是沒吃到啊!

我要吃水餃啦,我要吃我要吃我要吃~~~!!!

我一次要吃20個的唷!


反正是個什麼"球"